112、愚仁話聊《西遊記》

 

行者:老師,西遊記說的是什麼?

愚仁:西遊記就說了個心。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這五個說的是一個人的五個方面。唐僧是一個人的本性。白龍馬是說的本體,性不離體,體不離性。唐僧不離白馬,白馬不離唐僧。孫猴子是指一個人的本心,心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心可以大到和老天爺比高低,又可以下海入地,心像猴子一樣不老實,我們修行人主要是修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不動。豬八戒是本性,這個本性是說的人生存的本性,人生來就是圍繞著吃、性欲這兩種欲望展開社會活動的。豬八戒這兩種欲望很大,說明人有這兩種欲望。沙僧是本靜,肉體如果有前面的過程,它就需要休息,這樣的休息就稱為靜,他需要這樣靜。每個人都有這五個方面。

至於每過一關,都有想吃唐僧肉的,為什麼吃唐僧肉?吃了唐僧肉就可以長生不老?這就看出來了,因為唐僧代表了本性,目的不是吃唐僧肉,是都想進入這個本性,本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一旦到本性,你就是不生不滅,就是個長生不老。這一切妖魔鬼怪都是為了省勁,想找個近路,達到自己的空性,因為性體沒有生也沒有滅。整個過程都是為了進入自己的空性。

這裏面弄了些妖魔鬼怪,也就是一些執著于本性的人、執著於不生不滅、長生不老的人,展開了西遊記的整個過程,也就是一個修行過程。西遊記裏的“西”是西方,為什麼是西方?可以想一下,在2500年前的古代,沒有現在的電燈、機械、電腦,甚至連煤油燈、菜油燈也沒有,太陽落西山之後,整個世界是什麼狀態?整個世界處於一片寂靜。讓人到那個極為清淨的地方去,要求你的心像太陽落了山一樣,處在那片寂靜之中,這是我們要去的地方,這是整個西遊記要達到的目的。去清淨的地方、一塵不染的地方,還需要文字嗎?所以取經取來的是無字真經。

行者:沒有文字的真經?

愚仁:對。可惜我們這些人不願意承認那個沒有,把真經又換成假經,喜歡把真東西換成假東西來用。所以我們都處在有這個層面上,沒處在光明那個層面。這就是整個西遊記的用意,取到經了嗎?取到了,但是不甘心那個沒有。

行者:要東西呢?

愚仁:要取得有,既然是個有了,那就得拿錢來買,所以唐僧那個紫金缽得給人家。整個西遊記設計得都不錯,會看了,就知道是個修行過程。就像猴王出世一樣,猴王出世了,從石頭縫裏蹦出來了,兩個眼睛向上看到老天爺,兩道金光射到天上,玉皇大帝嚇一跳;向下看大海,兩道金光射到大海裏了,把龍王嚇了一跳;看看地獄,金光射到地獄裏了,把地藏王嚇了一跳:“這是個什麼東西?”這個看天看地的過程中,從身邊突然蹦出來個小猴,這個小猴想和它交流,它一看到出來個小猴,它再看看自己也是個小猴,兩個小猴一對,它的金光刷一下就沒了,有了它、我,一有“我”了,就入世了。

本來它是個佛,一出現個小猴,分出來個你和我,就不是了。既然不是了,它要生存,要不然就要被滅了,所以它才開始要學本事,它要找個老師,去哪呢?打聽到有個靈台方寸山,山裏有個洞,叫斜月三星洞,這個洞裏住著個老神仙,叫菩提老祖。分析一下這些名字,靈台是什麼意思,是心靈的意思。方寸呢,方寸之心,還是指心,靈台方寸山就是指的心。斜月三星洞呢?你畫一個斜月,再剪上三個點,還是個心。你的心上有個洞,洞裏住著菩提老祖,菩提老祖是誰呀,是你自己想覺悟的那顆心,自己想覺悟的心就叫菩提老祖。學的什麼呢,學的自己,讓自己覺悟。求的什麼,求的自己,讓自心覺悟。猴子知道了,讓自心覺悟,向自心學習,靠自己,它知道這個事了。可惜它的妄心起來了,它的狂心起來了,藝高人膽大,它和老天爺比高低,自己給自己起了個名叫“齊天大聖”,這就是自己的欲望心。

因為欲望心起來了,不知道天高地厚,和老天爺打起來了,它要爭這個“齊天大聖”的名號,這一和老天爺打仗,欲望本身就是一個無名,一個無名心。它這一打仗,老天爺請來了如來佛祖,把它壓在五指山下。無名就是無知,無知和五個手指諧音,讓佛祖把它壓在五指山下,實質上是被自己的無知壓住了。我們現在還沒明白之前,都是和猴子一樣,被自己的無知壓著。如來是誰?如來就是自己的本性,並不是真有個如來佛,不是有個比猴子本事大的人把它壓住的,而是自己的本性,那是如來。自己的本性有多大呢,任你翻跟頭,任你想像,你都跑不出如來的手掌,因為如來無形、如來無相、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你不會跑出去的,你怎麼想像也跑不出自己的本性,所以翻了半天跟頭了,它還在如來的手掌裏,它為了讓佛祖認賬,讓老天爺認賬,摸了個筆,寫了“孫悟空到此一遊”,它寫在哪里了呢?寫在佛祖的無名指上了。這個手指是無名指,還是個無名。所以是被自己的無名壓著呢。

行者:還壓了五百年。

愚仁:一壓壓了五百年,“五”和“無”,是無百年。不知道的以為是神話故事,實際上是修行過程。

行者: 那七十二變是什麼意思?

愚仁:“七十二變”,什麼叫七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和末那識。末那識是第七識,第七識的表現形式是什麼?是俱生我執。我如何如何——我的想法、我的家庭、我的財產、我的地位、我的面子,都是以我為中心展開的,叫第七識。七、識、二、變,什麼意思?第七識兩個變,對與不對、好與不好,就這兩個變,沒別的。

行者:二元對立?

愚仁:對。

行者:吳承恩能寫下這樣的文章,很曆害啊!

愚仁:不明白的話他不可能寫下這樣的文章,他都清楚明瞭。他弄了個申年申月申日申時,四個申字,申猴申猴嘛!這個猴子是從一塊很大的靈石中跳出來的,這塊靈石是三丈六尺五寸高,把單位丈、尺、寸去掉就是365。周圓是多少呢?兩丈四尺周圓,代表24節氣或者24小時,他說的是時間概念。

行者:但現在的學者沒有這樣研究。

愚仁:因為他認為這是迷信,認為是神話故事。

行者:那天上是不是真的有太上老君、王母娘娘?

愚仁:十八界途已經說了,中間一個心,我們看見周圍的十八界了,唯獨沒有看到那個大心。

行者:金箍棒呢?

愚仁:金箍棒是一個普遍的真理。定海神針,還是自己的思維海洋。把它定住,定海就是一個普遍的真理。

行者:那緊箍咒呢?

愚仁:那就是戒。

行者:孫悟空的名字怎麼理解?

愚仁:孫是子孫後代,悟是覺悟的意思,空是空性、自性、本來等。孫悟空意指子孫後代需要覺悟自己的本來,本來即是自己的清淨心。

行者:女兒國是什麼意思?

愚仁:女兒國的國名是“西梁女國”,《西遊論心》中這樣講,西梁女國不好理解,改一個字叫它“西廂女國”,你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那是人類根本的東西——淫欲,當修行到清淨的時候,這樣的欲望就會升起,並且很強烈,一般人度不過去,所以搞出了個女兒國說明此意。

行者:那如何度過這一關呢?

愚仁:六祖曰:“淫性本是淨性因,除淫即是淨性身。性中各自離五欲,見性刹那即是真。”

 

 

113、愚仁話聊《彌陀經》

 

行者:彌陀經中欄循、羅網、行樹各是什麼意思?

愚仁:欄循,我個人認為,應該是籬笆,是界限,它代表的是身,或是身內身外的界限。羅網,應是人的思維、想法,一環扣一環,環像象羅網一樣密佈,它應代表意。行樹,行是修行,是行的方向,樹是見樹,你所發表的意見,行樹代表的是口,或發表的見解。

行者:如果是代表身口意的話,為什麼各是七重?

愚仁:身、口、意各是由七種意識組成。如果沒有眼、耳、鼻、舌、身、意和末那識七種意識,就沒有身口意三業。

行者:那七寶池怎麼講?

愚仁:七是七識,如果八識清澈見底、一塵不染的話,七識就變為七寶了,否則七識就是塵垢。

行者:那麼八功德水就是八識了?

愚仁:是的,我是這樣認為的。

行者:功德池的功德水就是種子了?

愚仁:不是種子。為什麼是水而不是其他,就是因為水有八種功德。

行者:八種功德都是什麼?

愚仁:第一種功德:水能隨方就圓,隨彎就彎,沒有自己的棱角。

第二種功德:水能孕育萬物,只要有生命的東西都離不開水,而自己沒有分別。

第三種功德:水能就低不就高,哪里低就向哪里去,從不張揚自己。

第四種功德:水能載舟,亦能容納一切,任勞任怨。

第五種功德:遇冷成冰,堅硬無比。敢於承當,不推卸責任。

第六種功德:遇熱成氣,無形無相,遍一切處。

第七種功德:能破一切邪法,無堅不摧,但沒有能破壞它的。

第八種功德:清澈見底,一塵不染。從不隱瞞自己。

行者:那《彌陀經》到底想說什麼意思呢?

愚仁:彌陀經想說的就是降伏你的身口意,身口意都是心生的,只要降伏了身口意,就等於降伏了其心。降伏其心之後,眼耳鼻舌身意和末那識七識就變為七寶,組成七寶塔,所謂的七寶就是用。

 

 

114、愚仁話聊《心經》

 

觀自在

觀自己的存在,什麼能代表自己?只有自己的思想,所以觀自在是觀自己的思想。

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修行人到達智慧彼岸上。

已經到達的那個時候。

照見五蘊皆空

心空的時候,色、受、想、行、識也隨之空了。

度一切苦厄

既然都是空的,苦也是空的。

舍利子:

二層意思:1、佛陀有個弟子的名字叫舍利子。2、捨棄利益的人,只有捨棄利益的人,才能智慧到達彼岸。

色不異空空不異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經中的“色”是指色相,你看見大樓了,不是把大樓空出來沒了,而是你看見大樓,在你腦子裏形成大樓的印象,叫色相,它和空沒什麼兩樣,你記著它和不記著它是一回事,所以“色不異空”,你的空性本來就是空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只是在空空蕩蕩上放上了一個印象,一個大樓的印象、一個高山的印象、一個大自然的印象而已,這樣的印象對你自己的空性來講,誰都不妨礙誰,它是一,不異。舉例子說,一張紙兩個面,正面和反面,正面有內容,反面沒內容,正面有字,反面無字,不可能正面和反面不一樣,就說它是兩張紙。也就是說正、反是一回事,色空是一回事,想把它硬分開你也分不開,在空裏放上了一個圖像,你能把它分開?就像大海上的波浪,大海和波浪你怎麼分啊?它是一回事。只是你這個色相是個用,空是個載體而已,空和色是大海和波浪的關係。所以說波浪不異大海,大海不異波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是說,波浪即是大海,大海即是波浪。

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色受想行識是心上生起來的五種現象,沒有心,就沒有你看見的這個大千世界,沒有心,就沒有喜怒哀樂這些受,是因為有個心,才能感受這些,想行識也是一樣。到達彼岸的時候,到達空的時候,你再看這些東西,都沒了。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所有的法,包括自然規律、人為的法、事物發展過程都來源於空,結束之後還原於空,都是空相,都是自己對事物的認識過程,事物仍然在發展,有生有滅,空永遠不生、不滅,空能起惡念也能起善念,沒法添一點,也沒法去掉一點,所以不增不減,這個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空中有色、有受想行識就不叫空了,空中沒有色受想行識,空中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空中沒有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空裏沒有眼界,也沒有意識界,沒有無明,也沒有無明的消失。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空不會老死,不會變化,但人生了、死了的迴圈沒個盡頭,生了就必須得死,這個過程永遠不變化。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苦、集、滅,道是四聖諦,是真理,空裏沒有真理、沒有智慧、沒有得失,有這些都不叫空。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因無所得也無所失,菩提即覺悟,覺悟即度,薩埵即有情。到達智慧彼岸上,不可能有掛礙,沒有掛礙了,也就沒有恐懼的可能,就沒有顛倒夢想,什麼都沒有了,這樣的狀態就是究竟涅槃,空空蕩蕩什麼也沒有。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去、現在、未來的佛都是因智慧到達彼岸上,所以得無上正等正覺。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所以智慧到達彼岸是最高的,真正到達空性了,超出一切咒,能解除一切痛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前面這些你都不明白,也不會做,就告訴你念智慧到彼岸的咒吧,精進吧,精進吧。

 

115、愚仁話聊《金剛經》

 

第一分 法會因由分

行者:從1980年後,有很多的祖師大德們出來講經說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學佛的人越來越多,明白人也越來越多。我學佛也十多年了,有很多問題現在還是沒有搞明白,就說金剛經吧,我看了幾個大德的講解,也沒搞清金剛經所說的內容。能不能講解一下金剛經?

愚仁:讓我坐下來講解金剛經,實在對不起,我一句都講不出來,讓你們失望了。大德們講經,他們讀誦了幾十遍上百遍,方可講解佛經。金剛經我讀誦不過三五遍,沒有資格講解,我對金剛經某些章句也不懂。我們可以互相探討,共同提高。

行者:我不明白,為什麼每部經都是從“如是我聞”開始,到“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為止,每部經都是一樣的內容,佛祖想說明什麼問題?

愚仁:其他地方不很重要,從“爾時世尊食時”到“還至本處”這一段是說,餓了就乞食,得食之後回到來的地方,其行為平常、淡泊,這就是心的用。得食之後“還至本處”的意思是讓心回到不動的狀態。想說明人人都有一個平常、淡泊和如如不動的心,這個不動的心就是本處,知道本處就是自心,這部經也就讀完了,這是第一分的主要內容。

 

第二分 善現啟請分

行者:第二分,善現啟請,長老須菩提問世尊“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難道須菩提就不知嗎?

愚仁:這裏同時出現倆名詞,一是“世尊”,二是“如來”。世尊是對佛陀的稱謂,那麼如來是什麼意思?須菩提問:怎樣住?住在哪里?怎樣降伏自己那個從不停息的心?須菩提當然知道,他是為在現場的人和未來眾生問的,須菩提是佛的弟子,他代表一部分人,須是須要,菩提是覺悟,他代表的是須要覺悟的人。

 

第三分 大乘正宗分

行者:第三分講應如是降伏其心,怎麼降伏其心我沒看懂。

愚仁:在這一小段裏,佛祖兩次告訴你怎樣降伏其心。

1、卵、胎、濕、化,一切眾生之類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非無想,皆令滅度,而實無眾生滅度,一切眾生都滅度了,包括你在內,你會是一個什麼狀態?要度眾生的念和你的有想無想,似想非想的念都滅掉,這就是降服其心的法。

2、“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其意是在你的心裏不要生這些相,如果不生啦,那就什麼都沒有啦,自己也不存在了,那不就是正宗的大乘法嗎?讓自己處在無念狀態一念不生,就是降伏其心的第二種法。

 

第四分 妙行無住分

行者:第四部分是“妙行無住”,這一段的重點在哪里?

愚仁:這一段也有兩點:一是佈施,以“應無所住行於佈施”為重點。

行者:為什麼以應無所住行於佈施為重點?

愚仁:你可以想一下,應無所住是個什麼狀態,在無所住的狀態下講法,只能講無所住,應無所住是行,被稱為“妙行”,無所住就是個“境界”。你的內心真的什麼都不住,所顯現的就是你的本來,所說法就是佛說。

行者:那麼第二點是什麼?為什麼是重點?

愚仁:第二點是不可思量,當世尊問“東方虛空可思量不?”所有的人都和須菩提一樣沒有去認真地思量一下,就滑過去了。二次又問“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只要你認真地思量一下,就會產生空空蕩蕩什麼也沒有的“境界”,這個境界無我相無人相也無眾生相,什麼相都沒有,只有一個無相的境界。空相,沒有任何相的“相”,這就是個方向。

 

第五分 如理實見分

行者:第五分是“如理實相”,是不是還是說的無相?

愚仁:是的,它是金剛經的核心,世尊問:“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什麼是如來?我自己的認為,“如是本來”的簡稱就是如來,它就是自己的本性、空性、自性,性無形相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不可以相見,所以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相非相即見如來。

行者:既然這一段是金剛經的核心,能把這個核心說一下嗎?

愚仁:這一段的最後四句就是:

第一句“凡所有相”,其意是你心中當下的所有印象。

第二句“皆是虛妄”,是說全部都是虛妄的。

第三句“見相非相”,若能見到的一切相,沒有留下任何的印象,也就是說過後不留痕,無痕的狀態就是本來。

第四句“即見如來”,就是沒有任何印象,不留任何痕跡的狀態就是自己的本來;達到這樣的狀態,就是“即見如來”。

佛祖直接說給你,沒有任何印象、沒有任何想法、空空蕩蕩、什麼也沒有的狀態就是如來。如果真的明白啦,換個角度自問一下,能不能想辦法離開自己的思維與思維之間的空性?空性就是本來,如果答案是不可能的話,那麼哪一個不是如來,哪一個不是佛呢?

 

第六分 正信稀有分

行者:正信稀有分中,“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言說章句”是哪些章句,還是說的全文?

愚仁:如果指全文的話,就不會說章句這個名詞了。說章句的話,是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相非相即見如來”。

行者:你是說如果實信,沒有任何虛妄的心態,就是見到如來,或者說那就是自己的本來?

愚仁:是的。

行者:“若見諸相非相”和“見相非相”是一樣的嗎?

愚仁:我認為是一樣的,這樣可成四句偈,很容易讀懂。

行者:心中有相,心才能取相,取相就著相,取法相取非法相都是著相,都能理解,後四句“知我說法,如伐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是不是說知道佛要表達的意思啦,就應舍掉這個法,其他非法更要舍掉?

愚仁:是的,必須知道佛要表達的意思。

行者:知道,就是沒有任何虛妄的心態。

愚仁:阿彌陀佛!不生虛妄的心就行了,還要什麼法?

 

第七分 無得無說分

行者:第七分,開始就說“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難道金剛經的無上佛理,不是覺悟嗎?這部經不是佛說的嗎?

愚仁:請問如來是什麼意思?

行者:如是來,如是去。

愚仁:如來者,如是本來,本來無去也無來,如來如有無上正等正覺的話,就不是如來,如是本來不是法,本來就應這樣,世尊所說一切法皆是方便說。

行者:“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是什麼意思?

愚仁:我自己的理解,應是無為的程度,所謂的差別,就是心的清淨程度。不管幹什麼、做什麼,讓自己的心如如不動,與念與念之間的那個本來成為一體,也沒有什麼“成為”,本來就是,本來就是還用說嗎?

 

第八分 依法出生分

行者:第八分有三句話讀不懂,第一句“是福德即非福德性”,不知是啥意思?

愚仁:這句話前面是說“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七寶是物,佈施是行為,物是物相,是相,佈施是有為,是給予,用有為的送給你的東西(相),就是福德,所得也是福德。但非福德性,沒有任何福德相的福德,即是福德性。性是不動意,這裏說的是心性,心不動即是心滅,在心不動的情況下“給予”就是福德性,因為性無行為,性無形相。

行者:第二句“受持乃至四句偈等”,請問哪四句?

愚仁:大德們都有所解,多數認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以這四句為偈語,我認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相非相,即見如來”更為確切,理由是如來就是法身,或是自性、空性,見法身勝過一切福德。

行者:還有一句“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何意?

愚仁:“佛”翻譯成中國話就是“覺、覺悟、覺者”。覺無形、覺無相、覺是空性。空性是常,空性能生萬法,萬法就是佛法,有法就有滅,是無常,生滅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第九分 一相無相分

行者:一相無相分中,從“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是一果到四果的排序,能理解,但是每個名稱後都有一句話,“能作是念我得……果不?”這是什麼意思?

愚仁:比如“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意思是說:清淨到須陀洹這樣程度的人,能這樣想嗎——“我有沒有做到像須陀洹那樣清淨?”其他三果也應這樣。

行者:什麼是“入流而無所入”?什麼是“一往來而實無往來”?什麼是“不來而實無不來”?什麼是阿羅漢道?

愚仁:這些是以清淨心而說,清淨心沒有入與不入,清淨心就是清淨心,它沒有往也沒有來,清淨心本來清淨。阿羅漢道是空性,空性本來具足,也沒有個得與失。本來空寂,如著在人我是非上,清淨心變成人我是非,本來具足的空性生起了個人我是非。如果說我“我得阿羅漢道”,說明你還沒離開我,執著在“我”上。

行者:什麼是無諍三昧?

愚仁:在阿羅漢的心裏,對錯、善惡、好壞是世間用來制約世人的欲望的,沒有欲望了,也就無須去諍辯,無諍的清淨心就是無諍三昧。

行者:樂阿蘭那行是什麼意思?

愚仁:喜歡在寂靜處修行。

 

第十分 莊嚴淨土分

行者:莊嚴淨土分中,開始“佛告須菩提……於法實無所得”,這一段不知是何意?

愚仁:如來是如是本來,燃燈佛是方向,佛所的“所”是確立,這一段的意思是:確立了如是本來這一實相,所有的一切法都成了虛妄,無一法可得。

行者:“菩薩莊嚴佛土不……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何意?

愚仁:無一法可得,有一法在即是頭上安頭,無法之法才是最上乘法,此法莊嚴到不可立一法,只要立一法都是多餘。

行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怎麼講?

愚仁:心上不生一法,心無一法可生是個什麼狀態,不是清淨心嗎?應這樣生無生之心。

行者:既然生無生之心,為什麼後面還是說“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愚仁:不住六塵生心,應無所住,無所住是個什麼狀態?無所住了還有什麼?應是什麼都沒有。而生其心就是生什麼都沒有的心,或不管生什麼心,只要不住即可。

行者:“比如有人……是名大身”,這一段又是何意?

愚仁:“身如須彌山王”的身,理解成心,因為身心是不分的,一個生無生之心,生起一切都不住的心,什麼都不住了,空空蕩蕩,這個空空蕩蕩的心(身)有多大,所以才說“是名大心(身)”。

 

第十一分 無為福勝分

行者:第十一分,無為福勝是什麼意思?

愚仁:無為是不帶任何欲望、沒有任何希求、沒有一點執取的行為,無為佈施勝過一切有為,即是福勝。

行者:以恒河沙數之恒河總沙數的七寶,用以佈施,請問佈施給誰?把這些七寶放在地球上,地球的體積也要增大幾倍。

愚仁:一粒沙子代表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大?如果說甚大的話,你的心態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這個狀態就是無形無相,不生不滅的空性。當然有個狀態感覺也是多餘,只是展開你的心量而已。

行者:受持此經及四句偈,勝前福德,這是第二次出現四句偈,是不是還是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愚仁:是的,你的心裏沒有任何印象了,那個沒有印象的“狀態”就是如來,如是本來。

 

第十二分 尊重正教分

行者:在這一分裏又把四句偈提出來了,並且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為什麼就是那麼的重要呢?

愚仁:可以用你的意識想一想,當你的心裏明明白白的知道,你心裏一片空白,什麼都沒有,空空蕩蕩,連自己的身體都無法感知,處在這種狀態中會發生什麼情況,只要你真的空了,你就會全面接收,全面接收是一個什麼“感覺”?你會覺得整個宇宙是你,你是大自然、你是一切的“感覺”,如能放下這些,你會感覺你什麼都不是,你是個“沒有”,這就是最上第一稀有之法,這就是如是本來,就是如來。

 

第十三分 如法受持分

行者:如法受持分中,“佛說般若波羅密即非般若波羅密,是名般若波羅密”,這句如何理解?

愚仁:把般若波羅蜜翻譯到中國語言,般若是智慧,波羅密是到彼岸。這一段是說,覺知到清清淨淨的空性就是彼岸,因為我們都在亂哄哄的有裏,回到清淨的空裏,但並不是智慧彼岸,因為它是我們空性中本有的,非修非證,本來就是,給它強加個名字叫智慧彼岸而已。

行者:“須菩提,于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難道這部金剛經不是佛說?

愚仁:在“有”這個角度上,可說八萬四千法,知空者智,般若是空,一切法空,心生一切法,法空心也空,心法即空,說上一個字也是多餘的,所以須菩提回答佛說,“如來無所說”。

行者:“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是何意?

愚仁:前面已經說過心法皆空,既然一切皆空,三千大千世界也是空的,何況是微塵,當時須菩提還沒有真理解佛說的話,他回答了個“甚多”。才帶出後邊這段話,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行者:那麼三十二相是有,不空。如來是如是本來,是法身,法身無形,法身無相,不可以相得見法身。

愚仁:是的。

行者:在這部經裏又出現了四句偈,受持,為他人說勝過恒沙數身命佈施,為什麼?

愚仁:身命是有,佈施也是有,兩者皆是妄心,有妄心即有相,有相就不能見如來實相,實相即是無相。

 

第十四分 離相寂滅分

行者:離相寂滅分一開始,“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他為什麼要哭?

愚仁:這是你把這一段和上一段分開來理解,它是緊接上一分的,自佛說了微塵非微塵,世界非世界之後,接著又說“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這時須菩提一下明白了。非微塵,微塵是空;非世界,世界是空;說相非相,三十二相成空。一切都是空,自心清淨,一個極為清淨的心就是實相,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能不悲泣嗎?所以才說了下面一席話,“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說到此又覺實相不妥,又說:“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行者:“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是什麼意思?

愚仁:前面須菩提說:未來五百年後有人信解受持此經,為第一稀有。為什麼呢?這個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就是沒有,沒有就是空,就是非相。所以“離一切相,則名諸佛”。也就是說,離相就是空,空生萬有就是智,得到智慧的人就是佛。“如是,如是”是佛祖印可須菩提的證量。

行者:“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稀有”!我看到這部經也沒有驚怖啊?

愚仁:你是在看文字,你根本沒有所謂的境界,你用你的意識去試一試,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的相,是個什麼狀態。突然間自己不存在啦,空啦,你怕不怕?有多少人修到這裏,被嚇了“出來”,不敢承擔,那就是“自己”,所以恐懼一來我相重現。

行者:這麼說第一波羅密是個空,忍辱波羅蜜也是個空?

愚仁:是的,我是這麼認為。

行者:為什麼說第一波羅密,第二是什麼密?

愚仁:凡是能證悟到空性的法,都是第一波羅蜜,人與人不同,所用法也不同,只要能到彼岸,就是第一沒有第二。

行者:“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是什麼意思?

愚仁:我們現在哪一個不是被自己的利益割截自己的身體,哪一個不是歌(割)利王?只要有我,就有我的地位、我的權利、我的面子、我的財富、我的價值。把一個完整的心分割好多份,當年佛祖沒有這些相,其性也空,無論發生什麼事都過後無痕,其心不動,沒被分割,所以不生嗔恨。

行者:“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什麼意思,前面不是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嗎?

愚仁:這不矛盾,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就是要離一切相,色是色相,聲香味觸法皆是相。應生無所住的心,無所住是個什麼狀態?是空,還是有?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即是離相即是空,心空即佛。

行者:“若心有住,則為非住”何意?

愚仁:承認有心,讓心不住任何相,若心有所住,就離開了覺悟,一旦覺悟則為非住,因為無所住的心就是覺悟心。若心有住,你也沒抓住任何東西,任何東西都不會有住,心也如是。

行者:“應如是佈施”是怎樣佈施?

愚仁:前面已說,不住任何相佈施,“如是”應是離一切諸相,就是這樣佈施。

行者:“一切諸相即是非相”怎麼理解?

愚仁:什麼是相?色聲香味觸法,哪個不是相?而哪個相能留住讓他不滅?所有的相轉眼即逝,瞬間即滅,滅則成空,空即非相。

行者:那麼,“一切眾生即非眾生”也是如此?

愚仁:是的,一天有多少個想法,就有多少個生,妄想多啦,就成為眾生,即自心眾生,但是沒有一個想法能留住,生後即滅,滅則成空,既然是空,就是非眾生。

行者:“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不難理解,“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就難理解啦!

愚仁:請問如來所得“法”,法是什麼樣,也就是法體是什麼樣?

行者:法沒有什麼樣,也沒有什麼形相,沒有什麼實性東西存在。

愚仁:那就是無實,那麼法無形相、法沒模樣,就是個空寂,空寂的名字哪里來的?

行者:還是有個空寂的“相”存在。

愚仁:那就是無虛。

行者:所以佛說“若菩薩心住法而行佈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

愚仁:是的是的,有法就是妄,妄就是無明,不住法就是空寂,不管空寂中生出什麼法來,都是明明了了的。

行者:如果有人在這個空寂中,對一切法明明了了,就可成就無邊功德嗎?

愚仁:阿彌陀佛!是的。

 

第十五分 持經功德分

行者:第十五分中,一開始說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是不是說的早上、中午、過午啊?

愚仁:是的。

行者:“以恒河沙等身佈施”,是不是說早上、中午、過午都是這樣,是一天的佈施量,就這樣過百千萬億以身佈施,還不如“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不明白這是何意。

愚仁:身有生滅,能使身生的地方,也能使身滅的地方,是個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沒有生滅?就像大海,一天24小時不斷地生起無量個波浪,不斷地滅掉無量波浪,波浪有生滅,大海有沒有生滅?什麼是信心不逆,相信自己的心是不動的,在不動的心上升起了無量個念,一念也不去執著它就是啦,只要著在一個念上就是與自己不動的心逆。有生滅的身喻波浪,不動的心喻大海。過一百萬年大海還是大海,空性還是空性,在大海空性上發生過無量生滅。把萬念不離一心、萬法不離一心的道理說給大家,其功德無量。

行者:“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大乘、最上乘是何意?

愚仁:所謂的大乘,站在空性上建立一切法,在空性上生一切智慧,上求根本,下化眾生,即為大乘。最上乘者,按照現代大德的說法,沒有垢淨,沒有法與不法,無離也無求,也沒有空性可證,無眾生可度,亦無度與不度之心,達非修非證的根本處,是為最上乘。

行者:樂小法者是不是說的小乘人?

愚仁:是的,這是個角度問題,站在有生有死的角度上,就無法理解什麼是了生脫死。站在有涅槃可證的角度上,就不能明瞭,不用修不用證,本來具足的根本處,那就是實相。

 

第十六分 能淨業障分

行者:“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這一段不懂,先世所造的惡業,今世應當墮惡道,是理所當然的,從時間上講不懂?

愚仁:被人輕賤就是先世的業報,在此報中,受持讀誦金剛經,此業當消,並不矛盾。在造墮惡道的罪業時,受持過此經,今世才為人輕賤。

 

第十七分 究竟無我分

行者:十七分金剛經至此,已說半卷,下半卷的內容與上半卷內容多數是重複的,很多大德們對此沒有統一的看法,你怎麼看?

愚仁:本人拙見,這是須菩提尊者的慈悲之處,自己因明了真諦而悲泣,此是為未來的善男子善女人而問的,怎樣降服這顆心。佛言,想證無上菩提,應當生這樣的心,應滅度一切煩惱。妄想眾生,你知道自己的煩惱妄想了,其煩惱妄想就不會再生,再有妄想再知道一下,一知妄想便消,沒有妄想了度什麼?實無眾生可度,說的比前面更直接、明瞭。

行者:有四相就不是菩薩,好理解,“實無有法發無上菩提”怎麼理解?

愚仁:實無有法,就是無法。無法法空,法空即無法,法即菩提。實沒有一個法來發無上菩提的心。菩提心含著一切的法,無一法在心之外。

行者:“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無上菩提不”?回答是:“不也”。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無上菩提。這段不能說不懂,有一個說不出來的不透的感覺。

愚仁:主要是無有法得無上菩提這句話,無有法就是無法,無法即空,空即菩提,菩提非得。

行者:“如是,如是”是佛認可須菩提的說法,並說“實無有法如來得無上菩提,若有法得無上菩提,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這一段不很明瞭。

愚仁:有法就有心,心就不空,心若不空,其心難明,燃燈即明、佛即心,明心即菩提,燃燈佛就是菩提心,只有菩提心才能印證菩提心。

行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作何解?

愚仁:如來者,如是本來,如就是一如、不動、不變、無生無滅無相、無來去的意思,來是本來,本來是什麼都沒有,是空性,如來就是無生滅、無形相、無來去的空性。不管什麼法都是從空性中生,再滅於空性,這就是諸法的理性,即“諸法如義”。

行者:若有人言,如來得無上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無上菩提是什麼意思?

愚仁:會有人這樣說佛已得無上菩提,佛告須菩提,實是沒有法去得無上菩提,是說的一法不生就是無上菩提。

行者:如來所得無上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何意?

愚仁:所得是性空,法空,性空就是無實,空生萬法,如果沒有空,“空”這個名稱從哪里來,肯定有個空在,所以無虛。

行者: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何意,惡法邪法呢?

愚仁:什麼是佛?佛不是空性嗎?什麼樣的法不是從空性中生的呢?哪一個法不滅於空性呢?所以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行者: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其意是不是:從空性中生起的一切法,一法也留不住,隨生隨滅“即非一切法”。是空,是沒有,沒有一切法,強加上一切法的名而已。

愚仁:是的。

行者:比如人身長大,這是佛說,須菩提接過來說,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是不是說,你說人身長大並沒有大身,即非大身,沒有大身的身比宇宙還大,這樣的身才是大身,無形無相遍一切處的“身”。

愚仁:所以佛說,菩薩也應這樣,如果菩薩也遍一切處,契入自己的念與念的生處和滅處,這時還說我當滅度無量眾生,那就不是菩薩啦!因為有我有滅度,還有眾生可滅。

行者:因此佛祖才說“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愚仁:“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自然一切皆空,一切法皆空。

行者:所以菩薩如果這樣想“我當莊嚴佛土”,就不能稱為菩薩。

愚仁:接著說:“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行者:這一段怎麼理解?

愚仁:佛土者,土即心,心即土,佛土即佛心,佛心中沒有莊嚴,一切法皆空,無一法可立,才是真莊嚴。如果菩薩通達無一法可立,那就是真菩薩。

行者:為什麼世尊供養承事那麼多佛,還不如受持讀誦此經的功德?

愚仁:前一句話很重要,“於燃燈佛前”其義是還沒有到達燃燈佛之前的無量大劫中,以有能供的我和所供的佛,只能是福德,不能說是功德,所以說承事供養那麼多佛,不如受持讀誦此經的功德。

行者:燃燈佛是哪個時期的佛?

愚仁:他不是哪個時期的佛,他是釋迦口中生的佛,燃燈佛的意思:燃是點燃,燈是明亮,佛是覺性,即點燃明亮的覺性,覺性無形,覺性無相,空空蕩蕩,明明了了,受持此經,當得此報。

 

第十八分 一體同觀分

行者:第十八分一體同觀這一段,就不理解啦。佛問:如來有沒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須菩提回答:有。這是何意?

愚仁:對於這五眼,歷代祖師的解釋各不相同,有幾個版本,參考一下六祖的解釋,這一段我個人認為,從肉眼到佛眼,這是個次第觀。不同層次的人,用不同層次的法,呈現不同的角度,而如來含容所有的層次。如來無層次,如來是“一”。

行者:第十一分也說恒河沙,是表示的數量,可這一分裏說的是不是沙?其意不解。

愚仁:凡夫眼看沙是沙,如來隨眾生心以沙為沙。

行者:緊接著就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是何意?

愚仁:以拙見認為,佛祖以“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這樣一個龐大空間,把人引到寂滅境界中,擴大人的心量。

行者:“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也是擴大心量?

愚仁:如來是什麼?是空性,心動即生妄,心不動即無心,無心即空性。空性含容一切心,所以如來都能知。

行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怎麼講?

愚仁:心有兩種狀態,動與不動。心動則生妄,稱為妄心。心不動是無心,無心之心才是真心。

行者: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是不是說過去心已過去,沒有留下任何“東西”,不可得,現在心停不下來也不可得,未來心未到更不可得?

愚仁:心動則生妄,妄無形象。有生則有滅,滅後無處所。識得本心空,了達不可得,不得即是得,妄心心亦真。

 

第十九分 法界通化分

行者:“于意雲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是人以是因緣”什麼意思?

愚仁:“若有人”是有佈施的人,有所要佈施的“七寶”,還要有接受佈施的人,這就是因緣。

行者:這一段不懂,佛問的是“得福多不”,可是在十八分的最後,明明是說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這又出了個“得福”,心都不能得,福就能得嗎?

愚仁:三心不可得,不可得是什麼心?不可得的心就是無心、空心,是佛心、真心。福德也不可得,因為對福德的認知各不相同。沒有實性,沒有一個感受叫福德。故此人得福甚多。

行者:為什麼說得福甚多?

愚仁:因福德無實,無實就是空,空有多大?

行者:為什麼福德無實?

愚仁:福德是人的受,受過還空,沒有一個實在的福德實體在,所以無實。

行者:阿彌陀佛!

 

第二十分 離色離相分

行者:佛問:“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回答是“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佛和如來是不是同義詞?為什麼不應具足色身見?

愚仁:佛和如來是相同的稱呼。不應具足色身見,是因為如來是法身,無形無相、不來不去、不生不滅,所以非色身可見。

行者:如你所說,那麼“是名具足色身”怎麼講?

愚仁:本來無形無相,無形無相也應是個相,是個虛空相,他具足虛空的相貌,虛空無相。

行者:問“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回答:“不應以具足諸相見”。前段是具足色身,這段是具足諸相,有何不同?

愚仁:前一段的“具足色身”是指如來的“本身”而言,這一段的“具足諸相”是說如來法身無相,因無相才具足一切相,但是不能以具足一切相來看。用現代語言講,“空”是什麼也“沒有”,“沒有”中包容著一切的“有”,“有”是資訊,資訊無相。

行者:所以“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愚仁:阿彌陀佛!

 

第二十一分 非說所說分

行者:“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是何意?

愚仁:這句話的意思是,你不要認為如來會這樣起心動念:“我應當有所說法”。

行者:莫作是念,是說不要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有生滅,有生滅就是無明。

愚仁:是的。

行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這段是不是說:如果認為如來有所說法,就是誹謗佛,就沒有理解佛說的話。

愚仁:是的。

行者:為什麼說認為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難道說說法時就不動念嗎?

愚仁:佛不起心、佛不動念、佛無生滅、佛無能說,說佛說法,即為謗佛。佛說法時,隨機而說,說而不住,即為無說,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行者:“說法者無法可說”,金剛經不是法嗎?

愚仁:金剛經是法,但金剛經說的是無法,三心不可得,不可得還說什麼?無得即無心、無心即無法、無法即無說、無說即寂滅。

行者:長老和慧命一樣嗎?前面稱長老須菩提,這一分裏稱慧命須菩提。

愚仁:我認為有所不同,因須菩提德高望重又是解空第一,尊稱他長老,慧命的意思是,以法為身,以慧為命,因他解空第一,所以稱他慧命須菩提。

行者:“頗有眾生于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聞說是法”的法,可不可以這樣說:法身無法,能說一切法,法身無形相足具一切相,法身沒有身可顯一切身,這樣的法能生信心不?

愚仁:是的。

行者:佛回答須菩提的問,不能理解,什麼是“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愚仁:須菩提問時說的“頗有眾生”,佛回答的是,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不落有無。佛接著說:眾生、眾生者,有眾生就有眾滅,生生滅滅無有了期,無有了期就是常,常就是無生,安個眾生的名稱而已。

行者:阿彌陀佛!

 

第二十二分 無法可得分

行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其中,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澤成現代語,應是無上正等正覺,什麼是無上正等正覺?

愚仁:“無有少法可得”就是無上覺,無有少法可得就是無法,無法即是空,空即是菩提,妄心滅即菩提,生滅的心滅即菩提,不生滅的心現前即是菩提,無法可得即是菩提,這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第二十三分 淨心行善分

行者:“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我可不敢說我與佛平等,不知怎麼理解才對?

愚仁:什麼是“是法”,是法即是菩提法,菩提就是覺悟,佛和眾生同一覺悟,所以是平等。凡夫本來具足清淨心,清淨心與佛無別,所以是平等,法身無形、法身無相,凡夫與佛法身無二,所以是平等,只是凡夫站在妄念上罷了。

行者:妄念就是妄心,妄心與清淨心並非無別。

愚仁:妄心是心,清淨心也是心,心無二心,妄與清淨都是一心所生,一顆心生了兩個不同的概念而已,所有妄淨本是一。

行者:“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何為一切善法?所謂的善法,是不是當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的那種狀態,就是善法?

愚仁:是的。

行者:“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可不可以這樣說,空空蕩蕩什麼也沒有的狀態下可做一切事,從性起修,顯見自性,不執諸相就是“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愚仁:阿彌陀佛!

 

第二十四分 福智無比分

行者:“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是不是說:三千大千世界,用所有的大山的體積總和這麼多七寶用來佈施?

愚仁:是的。

行者:“若人以此般若波羅密經,及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其福無量。什麼是般若波羅密經及四句偈?

愚仁:波羅密前一分已說明,即“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關於四句偈我自己認為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相非相,即見如來”。

行者:應當是“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愚仁:阿彌陀佛!

 

第二十五分 化無所化分

行者:“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能不能這樣理解,你們不要這樣認為,如來起了念:我要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意思是說:須菩提你也不要這樣想“我要度眾生”,你也是聞法後自悟、自證、非是佛度。

愚仁:是的,是的。

行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是說沒有一個眾生如來度,只是聽佛說法,自悟、自度,因為眾生本具佛性,與佛無二。如果有眾生如來可度,就有度眾生的佛,和被佛度的眾生,佛就成了被迷了的眾生。“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這個我不是凡夫認為的我,這個“我”應是沒有任何的角度,概念、認為,離開意識的“我”。一般人認為四大五蘊為我。

愚仁:阿彌陀佛!是的。

行者:“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怎麼解?

愚仁:在佛看來,凡夫是個表相,而非真實。如果真的是凡夫的話,聞法後不會入聖的,凡夫的真實是他的另一面,能生凡夫念的自性,叫自性佛,即非凡夫、是名凡夫。要是都能放下的話,沒有一個凡夫是凡夫。

行者: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