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欲修道成真。先去邪僻之行。
  注:修道,修身而後學道也。成真,學道有成而入不死仙鄉。邪僻之行,不端正及有傷暗室之行為也。夫欲修道成真。先去邪僻之行。即是立德修身須急急先行爾後學道才能有達真之日。

  外事都絕無以幹心。
  注:外事都絕,生活周遭非必要之事應以謝絕。無以幹心,有事則應事,無事則靜心外界事物不可干擾己心。

  然後端坐內觀正覺。
  注:端坐,於室內整衣冠避風絕客而閉目獨坐。內觀正覺,收返視聽於內,心存正氣清靜之一念而覺察。內觀而正覺,此為玄門靜坐首要之務。

  覺一念起即須除滅。隨起隨制務令安靜。
  注:此時獨留清靜正氣之一念用以照察,覺有旁念一起即須除滅,隨起即滅使心中保持安泰而寧靜。

  其次。雖非的有貪著。浮游亂想亦盡滅除。
  注:雖心不有攀著,但有浮思雜想亦是盡滅。

  晝夜勤行須臾不替。
  注:此即時時刻刻當著覺於心識之變,勿令空思妄想入心而遷想。

  唯滅動心不滅照心。但冥虛心不冥有心。
  注:動心,妄動之心念。照心,依清靜照覺之心。冥虛心,冥極清虛之心。冥有心,外冥而內有攀著之心。

  不依一物而心常住。
  注:不著於外物之眩惑,故可安心于內常住於身內。

  此法玄妙利益甚深。自非夙有道緣信心無二者。莫能信重。
  注:此清靜收心之法玄妙異常,功少而利多。非有道根深厚信心堅定者,不能虔信敬重。

  雖知誦讀其文仍須辨識真偽。
  注:雖頌讀以上其文,但須明辨其真偽。以何明辨?身體力行文中所例應其所驗則可明辨真偽,若無如此此文真偽無從分明之。

  所以者何。聲色昏心邪佞惑耳。人我成性自是病深。心與道隔。理難曉悟。
  注:為何言之如此?常人者千年來習於聲色之惑熟於邪佞錯妄之言,人我是非已為常性此病夙深。此心與至道無能契合,見之至理無能通曉明悟,若無身驗無能明辨真偽。

  若有心歸至道深生信慕。先受三戒依戒修行。在終如始乃得真道。
  注:若有心皈依正真至道之教法,首依三戒修行,始終如一者必得正真之道妙。

  其三戒者。一曰簡緣。二曰無欲。三曰靜心。
  注:三戒,簡緣、無欲、靜心。

  勤行此三戒而無懈退者。則無心求道。而道自來。
  注:勤行此三戒,心無所求於道而道自來居。

  經雲。人能虛心無為。非欲於道。道自歸之。由此言之簡要之法。實可信哉。實可貴哉。
  注:道經有言:“人能虛心無為。非欲於道。道自歸之。”依此可知此簡要之法實為可信。

  然則凡心躁競其來固久。依戒息心其事甚難。
  注:然而凡常之人心猶如猿馬之躁奔其來已久其固難解,依其三戒平息其心確有難為。

  或息之而不得。暫得而還失。去留交戰百體流汗。久久柔挺方乃調熟。
  注:或有息之其心而不得其靜,或得其靜而保之不久。動靜之間此心交戰不停,內境遷雜奔逐難消。須剛柔適中持之日久,心識方可調服。

  莫以暫收不得遂廢平生之業。少得靜已。
  注:切莫一時不得之以靜遂起退道之心而廢多日之功,非是靜定不可得,乃靜少瞬逝不識而已。

  則行立坐臥之時。涉事喧闠之處。皆須作意安之。
  注:行住坐臥之時,營利養生之處,皆須定意安之,勿可縱放心猿奔竄於外。

  有事無事常若無心。
  注:有事則應事,無事則收心於內,有無之間常德之象無可留心。

  處靜處喧其志唯一。
  注:景遇之遷外勢之變皆不改其安靜之志。

  若束心太急。急則成病。氣發狂癡。是其候也。
  注:若收心太急則易成心病,強壓己心迫使暫靜遂有逆發之氣隨之癡狂是其病症。

  心若不動又須放任。寬急得中常自調適。
  注:心若如木石之不動此為過甚須徐徐放鬆,收放之間持之以中順勢而調適。

  制而無著放而不逸。處喧無惡涉事無惱者。此真定也。
  注:制心而無著于有心,放心而不逸縱於外,處喧鬧而不起嫌惡,應事而不有煩惱者,此乃真正之靜定也。

  不以涉事無惱故求多事。不以處喧無動故來就喧。
  注:不可無事而自求多事,自求多事者逆道而行無道可言。

  以無事為定以有事為應跡。若水鏡之為鑒則遇物而見形。
  注:此心如同水鏡,有事如遇物而見形,無事如無物而以為定。

  善巧方便唯能入定。
  注:處事萬化不拘一隅,善巧萬變方可入定。

  發慧遲速則不由人。勿於定中急急求慧。求慧則傷定。傷定則無慧。
  注:慧發遲速不由人可訂之,若於定中求慧必傷於定,商定則無慧發可言。

  定不求慧。而慧自生。此真慧也。
  注:定中不求慧照自生,此為真慧亦稱道慧者。

  慧而不用實智若愚。益資定慧雙美無極。
  注:慧發而不用此即大智若愚,慧照不用反披於身是謂雙美無極。

  若定中念想。則有多感眾邪。百魅隨心應現。真人老君。神異詭怪。是其祥也。
  注:若於定中多生念想則必多感召眾邪,百魅化形仙神鬼怪隨心而現是其征也,不為通神。

  唯定心之上豁然無覆。定心之下曠然無基。
  注:定心之時上下十方闊無邊際,無可攀著亦無可附會。

  舊業永消新業不造。無所纏礙迥脫塵網。行而久之自然得道。
  注:立德修身故舊業日銷,安心於內故新業不造。此心俗塵無礙不可網羅,行之日久自然道成得真。

  夫得道之人。心有五時身有七候。
  注:得道之人心有五時之階身有七候之證。

  心有五時者。一、動多靜少。二、動靜相半。三、靜多動少。四、無事則靜。事觸還動。五、心與道合。觸而不動。心至此地始得安樂。罪垢滅盡無複煩惱。
  注:學道至此始得安適逸樂,往業盡除得證真階無複煩惱可言。

  身有七候者。一、舉動順時。容色和悅。二、宿疾普消。身心清爽。三、填補夭傷。還元覆命。四、延數千歲。名曰仙人。五、煉形為氣。名曰真人。六、煉氣成神。名曰神人。七、煉神合道。名曰至人。
  注:學道至此煉神合道是謂還虛,神合至道是謂至人。

  其於鑒力隨候益明。得至道成。慧乃圓備。
  注:其餘可明鑒之道力隨其功夫火候而日加明顯,學道功成道慧圓備,內資於神外披於身,性命兼修神形俱妙。

  雖久學定心。身無五時七候者。促齡穢質色謝歸空。自雲慧覺複稱成道。求諸通理實所未然。可謂謬矣。
  注:雖有人久學定心,然身無五時七候之證,只見身形衰敗神氣穢濁,以此自稱慧覺又自稱成道者,此觀于至道諸理實所未達,可謂錯謬之大至無以復加之地也。.

 

體殼歌

我今責這憨軀殼,只為從前愛乖角。

三屍業鬼縱交往,一片身心難把捉。

六賊使得終朝亂,見色逢財將命拚。

身軀不覺業來纏,人前賣弄樓羅漢。

更說圖謀誇好手,資財營運磨星斗。

富如王愷與石崇,死後幽泉獨自走。

苦愛腥羶與穢濁,壞得身軀如刻削。

口中獨道得便宜,您是一場愚蠢樸。

蠢樸暫時聽我語,無限荒郊堆塚墓。

哀哉白骨被塵漫,往日英雄歸甚處。

不如聞早身心誨,兔使沉埋為下鬼。

時人一死無復生,浩浩東流如逝水。

我今求得長生訣,等閑休向他人說。

忽然恨慢泄天機,必遭神明暗地折。


呂公縛心猿詩

咄咄心猿聽我陳,無端尀耐汝頑囂。

終朝恣縱三屍鬼,作壞流年四大身。

數度為財遭恥辱,幾回酒色減精神。

不如縛取深山去,汝又如何損得人。


養生息命詩

捉得金精養命基,日華東畔月華西。

壺中自有長生藥,返老還童天地齊。

勸君勤學守三一,中有長生不死術。

能存玄真萬事畢,一身精神不妄失。


朱提點內境論

  人有咽有喉,咽則嚥物,喉則通氣,二竅各不相離。喉在前,咽在後,喉主出納,咽則吞之而已。喉字從侯,自內出者,喉達之於外,自外入者,喉達之於內。
  所謂呼者,因陽出;吸者,隨陰入。咽則因物而後嚥焉,故咽字從因。咽應地氣,為胃之系,下連胃脘,為水穀之路,自咽門而入於胃,咽為扼要之地,又謂之嗌焉。喉應天氣,為肺之系,下接肺經,為喘息之道。
  自喉嚨而通於肺,肺下無竅,四有空行,以分佈清濁之氣而為氣管。肺之下有心,心之下有膈膜與脊脇,周回相著,遮蔽濁氣不上薰於心肺,所謂膻中也。膈膜之下有脾胃肝膽焉。
  脾者,土也,居胃之上,與胃膜相連,所以埤諸胃。
  肝者,木也,陰未退聽籲之而出,故其治在左,其位在右。
  胃之下有小腸,小腸之右有大腸,大腸之側膀胱也。
  小陽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凡胃中腐熟水穀,其氣自胃之上口,日賁門,傳於肺,播於諸爬;其滓穢自胃之下口,曰幽門,傳入於小腸,自小腸下口,曰闌門,泌別而水入膀胱,其滓穢則入大腸,大腸以其四屈而受小腸之穀,所謂傳送之官也。
  膀胱一名胞,胞者鞄也,以虛受水,為津液之府,故雲膀胱者,胞之室也。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
  心有大者、邪者、直者、有竅者、無竅者,了無相似。真心不受邪,其病者,心包也,所謂手心主是也。
  在心下橫膜之上,堅膜之下,與橫膜相枯而黃脂漫包者,真心也。
  其漫脂之外,有細筋膜如絲,與心肺相連者,包絡也。
  肝有獨葉者,有二葉者,有三葉者。
  腎有二,精所舍也。以腎為事,元氣屬焉,形如江豆相並,而曲附於脊膂,外有脂裹,裏白外紫,有絲二道上系於心,下連於腎,通而為一,所謂坎南離北,水火相感。腎雖有二,其一曰命門,與臍相對。黃庭雲:「兩部水王對生門」,又曰:「後有密戶前生門」。
  生門者,臍也,嬰兒在母腹中,取氣於臍管,母呼亦呼母吸亦吸,正與密戶相對,所謂臍者如此,與《煙蘿子圖》不差矣。
  近世刑人於市,剖而見之,乃雲喉中有三竅,一水一食一氣,其誣甚矣,又雲:腎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乃以《煙蘿子朝真圖》為非,豈知足厥陰受病,則舌捲而卵縮,況刀鋸之恐耶。

煙蘿子內觀經

  天地媾精,萬物化生,父母交合,人從以生。一月為胞,二月為胎,三月成魂,四月成魄,五月分臟,六月分腑,七月開竅,八月神具,九月定精,十月氣足。

始生之時,神源清爭,既納有形,形染六情,眼則貪色,耳則滯聲,口則耽味,鼻則受馨,意懷健羨,身欲肥輕,從玆流浪,莫能自悟。

聖人慈念,使之內觀己身,澄其心也。心澄神靜,亂想不入,邪妄不侵,憂患鹹消,虛室生白,唯在澄心也。

存守九宮訣

  頭有九宮,上象九天,下法九地,身有九竅十二樓,左右兩眉問,一寸為明堂宮,有太乙君居為。左有紫房,右有朱戶,著錦衣貌如嬰兒,為身形之主也。卻入二寸為洞房宮,中有三真人,左無英,右白元,中黃雲。卻入三寸為丹田宮,卻入四寸為流珠宮,卻入五寸為玉帝宮。明堂上一寸為天庭宮,洞房上一寸為極真官,丹田上一寸為玄丹宮,流珠上一寸為天皇宮。
 

  三丹三田論
  氣中生神,神在上丹;精中生氣,氣在中丹;真水真氣,合而成精,精在下丹。上田神舍,中田氣府,下田精區。

外丹內丹論

  氣象於天地,變通於陰陽,陽龍陰虎,木液金精,二氣交合而成者,謂之外丹。
  含和鍊藏,吐故納新,上入泥丸,下注丹田,中朝絳官,此乃謂之內丹。
  內丹可以延年,外丹可以昇舉,學道者宜勉之。

  心臟總論

神在心為帝王,又為絳宮,為靈臺,為中丹田,屬火,太陽之精,上應熒惑,夏旺,其色赤,在方為丙丁,在象為朱雀,在道為禮,在卦為離。其形如未開蓮花有三葉,見於內者為脈,見於外者為色。以口舌為門戶,小腸為府,受腎之制伏,而驅用於肺,得肝則盛,見脾則臧。為五臟之主,正則辟邪,然多食鹹則傷心,切宜慎之。

  肝臟總論
  魂在肝,肝為丞相,屬木,春旺,其色青,在方為甲乙,在象為青龍,在道為仁,在卦為震。其形有七葉。膽為將軍,在肝左邊第四葉內,見於內者為筋,於外者為爪,以目為戶,以膽為府,受肺之制伏,而驅用於脾,得腎則盛,見心則臧也。然食辛多則傷肝,切須戒之。

  脾臟總論
  志在脾,為丈夫,屬土,四季旺,色黃,在方為中央,在道為信,其形如刀嫌。見於內者為藏,均養心腎肝肺,見於外者為肉,以唇齒為戶,受肝之制伏,而驅用於腎,得心則盛,見肺則臧,喜甜好溫,胃神附之,怕寒忌玲,磨則進食身安,否則病。若食酸多則傷脾,切宜省之。
 
  肺臟總論
  魄在肺,為尚書,屬金,秋旺,其色白,在方為庚辛,在象為白虎,在道為義,在卦為兌,其形為華蓋。見於內者為膚,見於外者為毛,以鼻為戶,以大腸為府,受一心之制伏,而驅用於肝,得脾則盛,見腎則臧,怕玲成嗽疾,食苦多則傷肺也。
 
  腎臟總論
  精在腎,又號玄英,屬水,冬旺,其色黑、在方為壬癸,在象為玄武,在道為智,在卦為坎。有二雙,在左為烈女,右為命門,生帶子透入泥丸宮。見於內者為骨,、見於外者為髮,以耳為戶,膀胱為府,受脾之制伏,而驅用於心,得肺財盛,見肝則臧,食甘多則有傷矣。

  泥丸 (名穀神,一名下玄宮。)
  天腦者,一身之宗,百神之會,道合太玄,故曰泥丸。

  三丹田
  兩眉間為上丹田,心為中丹田,臍輪三寸為下丹田。

  三焦
  湧泉,為足心也。心以上至泥丸,上焦。心下至臍,中焦。臍至湧泉,下焦。

  制三魂神
  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月,離人身上天曹,言人善事,其夜欲臥時,叩齒三通,呼其名日:
  爽靈益祿,胎光延生,幽精卻死。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常依此言,即獲長生矣。

  制七魄神
  每月朔望晦日,離人身上天,奏人惡事。其夜欲外時,叩齒呼其名,即與·
赦罪。其名曰:
  屍狗、伏矢、雀陰、輩毒、吞賊、除穢、臭肺!.

 

一氣通先天

以德入道最簡以正合炁最易,此乃余之祖師所闡述之道法,雖言一步入先天,然而仍有許多多尚待明解之疑,此本無題餘予假名「一氣通先天」。

  余祖師曾言:德者以正取,正者一即止。一者其心志如擎天之鋼劍屹立於大地,不落左右之傾無懼風雨雷雹之擊,日換星移始終如一,其志不動向道乃堅。
 
 風雨雷雹即如俗塵之是非障霧如身中之邪見紛亂,以正德為標的方使學道之人不落旁門邪見。然而初學之人最忌「以正傷人」,心有尺斧此為內觀法度之用。不可
興言生事徒招是非,招患者無道可言。當知一思一念為動亂之源一言一行為禍福之根。人間失道已非一日之事積非成是劣習根深,此乃氣數天運不可挽,學道之人當
須明之。
  正之一字深刻于心中,道法施行善而無傷,符於倫常問心而無愧,營業養生取之有道位列公門處之坦然,於靜坐調息內觀之時自然不有陰司野鬼來犯,內景自清元神自靈。心之以正氣隨正之,此乃正氣之元道。
  正氣者,浩然長存清涼不絕,正心迎之由靈台雷貫直下,其氣浩蕩直沖百脈,關竅無可阻擋。其質惟一無雜無邪,實乃太虛之力元始真炁所發揮者,常保常蘊於此即是「一氣通先天」。
  余之祖門以先天正法示之後學,此雖簡易奈何俗人難行,正心難故無正氣可迎,無此一氣之真何來後續道法之靈驗。敝人言一氣自真,內外清靜,萬事難遁形。此非玄理實由此基深掘而感言之。
  常有人言求道心切無遇明師,敝人為此深感可惜。但若誠敬向道,時時敬奉「太上道德天尊」為真師,長銘于心如師親臨,有此者即為我玄門同羽為太上之門生。如此一來正心內觀元始一炁自然充貫,日行久之德氣相盈明師必然登門自來何需萬里苦求。
  道友來言
  某言:先天我所欲也,立道而行,豈有捷徑。
  餘言:唯有艱途一路明,從無捷徑。
某言:精神純正,心無雜念。這種人容易溝通先天。最典型的就是宗教中那些心無旁騖的最虔誠的信徒。現代人心思百變,比較難。
  餘言:這不是現代人的毛病,此病態日久根深。
  某言:學習下,入手修煉的第一關鍵應該就是達到先天。
  餘言:言是如此,雖簡難行。
  某言:末學也想看..............
  餘言:余祖正教保爾至玉階。。。你要出個幾億來買?
  某言:玉階所指為何?天下億萬富人多  不知有幾人
買正教而至玉階?末學 若能出神合道 當想盡辦法 竭盡所力 湊個一億買
  餘言:“紫庭玉階”是指《玉皇大天尊》所駐之地。“至玉階”是指道功圓滿位列仙階。 財有害氣,懷之禍近。有聽過嗎?學道之人賣法求財,試問所學何
道?能賣敝人早就賣了,何苦遠至海外經商,再問。。誠意、正心能買的到嗎?以財求法初心即錯,若不知錯,玄門不留“煉金人”。
  某言:學道人賣法得財而財不留於己用 算不算是 度人成道?
  餘言:別人我不知道。于我祖玄門者那叫“自送雷部受刑”。爾者見寶不知,真正的“先天一氣”敢言之有急效的少之又少。余祖門上真直傳,迄今首肯才將基本“道法”解說於市。且道人取財自有其道,但絕無向太上伸手要錢之理,這樣說夠清楚吧。
  某言:最近內心總是不靜。一直在思考以後修道有成如何賺點錢以充後半輩子養老之用。要不就是妄想,如何能得到一大筆錢。就此退休,專心修道,不問塵
事。或者教授一富家子弟,或者結識一揮金如土的同修......雖然心裏明白,妄想居多,但是還是不能避免這種想法。道友怎麼看?這種事情如何解決?或者
說存留這種妄念對修道有多大的害處?
  餘言:這問題也是令我著迷過。然而道法施行多年爾後,深深感覺“蒼天偏佑貧道人”。沒錢你會擔心,但有錢會“毀功”這你應當不知。沒錢之時人人瞧不起,朋友無幾人。樂的清靜又何妨。但對生老病苦要能洞破,無此者“學道只是痛苦而已”。
  某言:道友說的是“安貧樂道”。這事情就是矛盾啊。小時候沒錢吃不起冰棍,就想,以後有錢了吃個夠。現在有錢買冰棍了,卻失去了飽餐一頓冰棍的心思。
現在需要錢修道,偏偏沒錢。估計等我有錢的時候,也是最不把錢當回事也最不需要錢的時候了。"
沒錢你會擔心,但有錢會“毀功”這你應當不知。"願聞其詳。
  餘言:道從人願,福禍相盈,君子自警。
  某言:不錯,福禍相盈,安貧樂道,修福修財要留餘。再次感謝。
  餘言:錢財是相對的,無絕對夠用之理。騎著單車看機車,把著機車望汽車,坐著汽車瞧跑車,跑車還分九等。這樣搞錢怎夠用,時間都拿去抓錢,何來時間收心內觀。“簡樸生活”是入道必要的程式,錢。。夠用就好。
  某言:[正之一字深刻于心中,道法施行善而無傷,符於倫常問心而無愧,營業養生取之有道位列公門處之坦然,]年近不惑,方感此語之佳,此中個味無窮。俺不懂具體修練事宜,但此語用於世事,也是不錯的。 
  餘言:正之一字深刻于心中,道法施行善而無傷,符於倫常問心而無愧,營業養生取之有道位列公門處之坦然》這即是實際修練的方法 。。。。。
  某言:平常人用腦袋思考,而我們要使用心力。突然好像感到了腦力與心力的區別。我自巍然不動,通天貫地,養我浩然正氣。日久體內正氣吸引天地罡氣充貫全身。請指正。
  餘言:我道至正無私無情,德正氣隨天罡臨。養此浩然氣常保身魂堅,常寂常照守何處不先天。敝人昆仲幻真道人曾在“呼吸之根入道之門”文中寫到。。。呼接天根吸接地根。道友若能識余祖之言,正德於心日久可知何謂“呼吸之根入道之門”此不言自明。
  某言:練精化氣。化氣後就能通先天嗎?
  餘言:不行。若是可行,練內家拳的都登真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