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

心靈相通全歸一,萬相平等喜歡誰,唯獨您把情意寄,少言少語心通靈。

互通有無亮心扉,有緣相遇難分離,遲疑不決人生悔,悔之當初自心迷。

行站坐臥皆是道,頭頭是道您不入,幹求打得胯骨響,拉屎給求鼓閑勁。

 

《人生真蒂》

人生真蒂的傳遞,要活得明明白白,真情實意的寄託,堅持不懈的努力。

人生活得有滋味,千變萬化皆如意,因果輪回善惡報,出入自由知根底。

看似糊塗不糊塗,看似聰明不聰明,大慈大悲不顯形,治病治根永不生。

都說萬惡淫為首,不知萬善從中生,道無分別德分明,不知斷滅行不通。

不是禁欲得成功,而是明欲驗生命,不是無求坐中滅,而是心明萬法生。

愛恨分明人之情,心甘情願暢通行,莫走極端和中道,明白事理生奇妙。

 

每人心中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揚帆,沒人幫您啟航,久了就是一片死海。

每人心中都有一個夢,自己不實現,沒人替您綻放,久了心中就沒寄託。

每人心中都有一朵花,自己不澆水,沒人幫著芳香,久了心中充滿荒涼。

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選擇自己承擔,自己的幸福自己創造,自己的明天自己把握。

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人品:以正直為貴;心地:以善良為貴;修德:以佈施為貴;行善:以孝順為貴;情感:以真摯為貴;待人:以誠懇為貴;處事:以謙讓為貴;學問:以通達為貴;言語:以簡明為貴;行動:以穩健為貴;富裕:以質樸為貴;貧窮:以志節為貴;飲食:以素淡為貴;做人:以誠信為貴;做事:以盡心為貴。

 

如果有平常心,錢沒有對錯,賺錢也不必在此提及。問題是一般人容易被它迷惑本性,變得貪欲而無明,所以賺錢不在修道中。但不是不要工作,盡自己本分做事不計較得失名利,就在道中。一個活在道中的人,又怎麼會缺衣少食?又怎麼會食寢難安呢?又何愁不得善終點?

 

我們常常習慣看他人的外在風光,孰不知,看起來幸福的人,心裏也有難言的苦衷;時常微笑的人,心裏也有難解的不如意。炫耀生活的人,正是忽視了內心的充實和精神的富有;閃耀鋒芒的人,還是不明白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幸福如飲水,冷暖自知。所以,看風光你是他人的過客,觀內心你才是生命的主人。自己的幸福,首先在自己的心中

 

有錢的人雖然衣食無缺,華蓋重裘,但有時候為了人事的困擾,同樣日夜不得安寧;沒有錢的人,儘管每日難過,依然每日過,無錢一樣可以挺起胸膛,安心自在,此即所謂的“人窮志不窮”。人生數十寒暑,如夢幻泡影,貧富苦樂只在於自己內心的體認罷了。所以,有人粗茶淡飯不改其樂;有人富甲一方,仍然憂愁煩惱。深一層地說,如果心裏擁有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即使身無立錐之地,卻可受到最大的富足

 

人生就像一局棋,佈滿了危險,也撒遍了機遇;人生恰似一條路,有山重水複的坎坷,也有柳暗花明的坦途;人生如同一條河,有時九曲回腸,有時一瀉千里。不管前路多麼艱辛,不管生活多麼無奈,只要心中常駐快樂,就無須沮喪。使自己保持一個清淨的心,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痛到斷腸 能忍得住;苦到舌根 能吃得消 ;煩到心亂能穩得住;困到絕境 能行得通;屈到憤極 能受得起;怒到髮指 能笑得出;急到燃眉能定得住; 喜到意滿能沉得下;話到嘴邊能停 得住;色到情迷能站得穩;財到眼前能看得淡。非常人也!

 

因為有緣,我們能在群裏相逢;因為真誠,我們成為朋友。最溫暖的不是春天,而是朋友的笑臉;最愜意的不是陽光,而是朋友的祝福;最浪漫的不是桃花漫天飛舞的季節,而是我們彼此牽掛和那溫馨的問候!

 

關於佛教殺生的問題,好多修佛的人都執著於強調不殺生,吃淨素,其實你吃淨素也在殺生,喝水呼吸也在殺生,修佛不是修形式,關鍵修你的心,要明心見性,自性見佛成佛,要看到自己本來就是佛,只是迷失了而成凡夫,好多修煉人在心性上不下功夫,多求形式,嗑頭燃香拜佛念經念咒,有的著重放生,有的著重佈施,當然這些都沒有錯,

 

但你認為佛學就是這些內容的話你就錯了,佛的目的是讓你開啟大智大慧,然後生大慈大悲之心,普度眾生救苦救難,脫離苦海,出離三界並不是讓你去享受,而是讓你更好的入三界來度化眾生,讓眾生解脫,得開悟,生智慧,釋迦當年說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意思也是如此,佛是慈悲的覺者,感同身受,

 

當年釋迦也不是吃淨素的,弟子們和他都拿著缽到處乞討,人家給什麼就吃什麼,而且拿回來放在大鍋裏來煮一下大家一起分享,所以叫和和僧,當年釋迦也不剃發還留須,也不建寺廟,也不塑像,後來就不對頭了,都違背了他的意願,

 

所以佛教會到今天這樣的地步,當年也沒成立什麼教派,就在生活當中修行,好多經文都是釋迦當年和菩薩們的對話,而且他不願意讓人家寫下來,他認為法怎麼說,本性皆空,他只是在解說在詮釋,為眾生解答疑惑,講解人生宇宙真相,

 

要學佛就要學釋迦牟尼的樣子,他當年怎麼成就的怎樣做的,他也沒自稱為佛,只是人家稱他尊者,他是真正的大覺者,到臨終時還關照弟子不立文字相,就怕後人執著文字,沒有自己的思想和創見,沒有經過自己的實證和實修,沒有自己的經文,其實好多佛教經文都被某些人篡改或者加了他們的東西,我們學佛的人應該以釋迦牟尼為榜樣,

 

為什麼今天會變得面目全非呢,很多學佛的人都非常執著,也非常貪,都想生西方極樂世界,難道是去享受嗎,他們誤解了佛菩薩,不知道佛菩薩是來三界度化眾生的,成就了以後就為所有眾生服務,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眾生皆平等,我心既是佛,心外無佛,佛外無心,

    
    
還有求功能念咒語,也是修煉人的一種執著與貪求,他們希望自己有神通,能顯示,覺得自己厲害,和眾生不一樣,念咒是為了去病消災,升官發財,實現自己的願望和祈求,其實這些都是貪,佛是讓你放下貪,你怎麼拿起貪呢,求功能者大多都會出偏差,功能是修行過程中自然體現的,是為解脫眾生服務的,不是炫耀,念咒可以說是宇宙語,也可以說是宇宙音流,也可以說是回向心願,也可以說是讓你產生定力不生雜念,但不是讓你去有所求,是感恩,是愛的表露,是的,上面對話講到了念咒會被附體吸能量,其實求功能和念咒都會產生被附體吸走能量,剛開始覺得很得意,到後來就不行了,好多修煉人都經歷過這樣的挫折磨難,有的人醒了但有的人還沒醒,要說功能的話,眾生皆有特異功能,


   
另外關於吃素的問題,我還補充一點,不光是不殺生的問題,它對我們的生態環境有好處,能低碳環保的生活,保護土地資源和大氣水源,並能節省更多糧食給人類食用,也可以減掉肉食行業的產業鏈以及疾病誘發因素,當然地球人還不習慣于吃素時,你也不要強求他,每個人都有他的口味和飲食習慣,真正性心明瞭見性明心的大徹大悟的,有了大智大慧,就是吃葷也沒什麼,不影響他的佛性,並且還能超度那些被食眾生,用他的慈悲讓他們脫離苦海,他不會因為吃葷就會有殺心,吃什麼都是心底清靜,本性空明,另外,吃素還有一個意義,可以提高人的靈性,因為多食肉食會把動物的基因資訊傳給人類,定力性心不夠的人就會有動物的習氣,容易產生暴虐殺心,和動物的屬性,

 

所以沒有大根器的人吃素還是比較好修一點,但不是吃素了你就一定會成就,要自己圓滿自己去悟去了斷,生活就是最大的修行,在平常中在生活當中,才能真正的鍛煉你磨練你,考驗你真正的戒定慧,比在廟裏和隱世的人更能考驗你的功底,成就的一定是大成者,另外現代人有很多吃出來的毛病,除了農藥和有毒有害添加劑外,吃葷的尤其肉食也是產生疾病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要健康生活素食最好,但可以吃點水產品蛋和綠色純牛奶等等

 

「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若不持此咒,如食眾生肉。」若修行者渴了,在喝水前,需要念咒道:「阿縛悉波羅摩尼莎訶。」念罷,才能喝水。
戒經中說:「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若不持此咒,如食眾生肉」。


有些人,修行多年,誤入歧途,將戒律相當成了修行,以所的心,加重了我執分別,以自我清高,傲慢心,去衡量其他一切人,因為此人深陷我執貪婪,不證自性空明,落入習氣業障,沉淪諸相幻想,以我執獲得,清靜表現,持戒律體現,當作修行成就的境界,因而繼續沉淪生死,無力解脫;若有人在提出吃素就是修行,吃肉即是犯戒,不得解脫,就問他喝水之前,是否念咒?

 

農民種菜需要使用化肥,農藥,會害死很多蟲子,是否是殺生,我們吃菜,就是助紂為虐;我們呼吸間就會吸入很多微生物,這些眾生也是累世父母,如何救度?我們在修行中,尚且沒有見性解脫,如何有能力去救度日常生活中所傷害的眾生?莫非不吃飯,不吃菜,不喝水,不呼吸?植物的微觀組織中,核酸與動物的核酸一致,僅僅因為組

DNA的組合排列程式不同,而現表現形式不同,都是有生命的,以這個角度出發,吃菜,就是殺生,種菜就要用農藥,農藥殺死的蟲子,就是因為我們的貪欲而被殺,我們就是兇手,殺害累世父母的兇手啊,所以,我們應該不吃蔬菜以及米麵,因為會連累吃稻穀,以蔬菜為食物的蟲子,


修行者不明白解脫真正的含義,將修行落入戒律相之中,以吃素不吃素,作為一個衡量修行者的標準,即是修行外道,迷於色相,而迷失自性明覺,這是很可悲很愚癡的事情,修行就是修行心靈,離舍貪愛我執,清靜身心分別,直面煩惱,以佈施心,斷滅習氣我執,以離舍心,消散業障情欲,遇到肉食,你若沒有修行到斷肉的地步,隨緣吃肉,不去攀援肉相,不算犯戒;佛陀在小乘佛法中,專門有三淨肉的說法,所以現在的東南亞,日本,泰國,包括密宗,都有吃肉的傳統,您能夠說吃肉的就不是修行者?

 

基督教專門有對於吃肉,有著詳細的說明,什麼部位可以吃,什麼部位不能吃,按照佛教戒律,基督教就是邪教了?若以相來劃分心地修行,絕非佛教,佛性無界,因心起覺,不明世界根本上是由自心現量,哪怕你持戒清靜,不吃不喝,依舊沉淪生死幻境,永無終期,若行者明心見性,則諸相無礙,煩惱習氣不相留礙,肉食自斷,無需持戒,空性無戒,圓覺十方

 

:【吃肉絕對不是殺生,因為佛法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相信,去修煉的,殺生的人,在常人中是一種職業,在佛法中,是惡果報應的體現,佛法中說,飛,潛,動,植,萬物都是有生命有佛性的,那麼我們吃飯,就算是植物,也算是殺生了,如果用這種理念去衡量,修煉人還怎麼生活?基本的生存都保證不了,何談修煉,談何覺悟?


   
地球上,生命是有等級的,佛法講眾生平等,是講生命的本質佛性,可是生命的等級也是佛法劃分出來的,佛曾說,佛,法,僧,三寶世人敬仰供奉皆有福報,而且世上惟有人體可以修煉圓滿成佛,動,植,潛,羽,皆不能和人類相比,吃肉只是為了維護人類生存的手段之一,說高一點,如果你真的能夠修煉圓滿,成就佛果智慧,就算你生命過程中傷害過其他生命,以你的無邊法力與無量智慧,將還給眾生無比的福報,也許因為過去的因果孽債,這種因緣,反而從根本上救度了被你傷害的生命,但前提是你要修煉圓滿,具備佛陀的能力去解脫生命的生死。】

 

一念之慈,是一切美好的開始;一念之惡,是一切悲劇的源頭。善與惡,只一紙之隔。人生時時刻刻都行走在善惡的中間,稍左是善,稍右即惡。人生無時不在選擇,一念之間的抉擇,決定之後若干時日的悲喜,甚至是一生的繁華與蒼涼。心存一善,勝過百日修行。百事以善為先,即是創造無限的幸福。

 

你必須瞭解:任何東西一生起,就只是感知或知道,並讓它過去。你不需要知道它是貪心或瞋心,那(些分別思惟)是完全不需要的。你應該只是感知它並讓它自然的離去。舉例來說,當風吹來的時候,你只是覺知那個感受,而不需要知道它的名稱,甚至連知道是風都嫌多餘!只是感知從沒風的常態所起的變化就夠了。你不需要加上名稱,否則就會(失去覺知)陷入妄想迷惑之中。在練習規律動作以培養覺知時,不要『過度專注』感受,要放輕鬆點,不要太嚴肅,只是感知或知道就好。這才是修習內觀的“覺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