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購物狂”都有所印象吧,只要一逛街,看到自己喜歡的,不把卡裏的錢花完決不走人。從促銷到打廣告,商家都是針對消費者的心理採取行動。

 

1、好面子
     務虛而不務實
     面子消費與我國傳統文化關係密切。中國過去是以宗親為紐帶的“熟人社會”,在經歷文化的急劇轉型後,我國社會進入“陌生人社會”,這使人們很難在短時間內瞭解一個人,於是服飾、房屋等就成了判斷他人身份的依據。
 
    香港大學心理學教授楊中芳提出,人對於自我有兩種評價機制——內在的和社會的,國人特別重視社會評價,因此也就特別在乎面子。體現在消費上,就產生坐賓士比坐桑塔納有面子,住別墅比住樓房有面子,打高爾夫球比打乒乓球有面子等現狀,甚至有人買個奢侈品的假冒紙袋都感覺“買的不止是紙袋子,更是一種體面”。商家也利用這一點來促銷,比如誇消費者眼光獨到、有品位,讓他感覺很有面子,就更願掏錢了。
 
    社會心理學認為,面子消費固然是為了博取他人的尊重,但也給自己貼了個好“標籤”。穿著體面的人往往會暗示自己是個有品位的人,從而在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比如不亂丟垃圾、不闖紅燈、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等。但過於看重“面子”,一味在消費上講排場,甚至當“月光族”,讓自己的生活和內心很辛苦,那就划不來了。所以,不要為了面子而消費,應當結合自己的經濟情況,理性消費。
 
    2、為炫耀
     買貴而不買對
     炫耀消費是面子消費的“衍生品”,表現為“買貴而不買對”,比如狂熱地追捧奢侈品的人多數就是炫耀型消費者。
 
    炫耀消費與傳統等級觀念有關。古時候,人們用特定的事物代表等級,比如皇室才可用明黃色、達到一定品級才能坐轎子等。儘管現代社會講究人人平等,但國人骨子裏的等級觀念並未消失,奢侈品便成了體現等級的替代品。許多人認為,“買奢侈品就是買它的與眾不同,能把購買者的財富、地位體現出來”。然而,不少炫耀型消費者的內心很自卑。他們很多都是一夜暴富者,過去生活不如意,如今發了財就像打了翻身仗,渴望用昂貴的服飾或豪車來趕跑潛藏心底的自卑。還有人精神世界空虛,“窮得只剩下錢”,不得不展示自己僅有的“財富”來獲取尊重。
 
    昂貴的衣服、提包、首飾、車子等都不能體現人的內在價值,以此換來的自尊感也是短暫的。因此,炫耀型消費者要學會尋找內心的幸福,努力提升內在素質,才不會成為消費的“奴隸”。與其通過“顯擺”得到認可,倒不如給自己“充電”,加強自身修養和學識,用人格魅力吸引他人關注。最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把顯擺的精力和金錢用來做一些公益事業,也許能收穫更多的快樂。

 

3、愛攀比
    
你有我也得有
     現代社會競爭意識強烈,人們比職位、比房子,也比消費。攀比型消費者在乎“你有我也得有”,追求“向上看齊”。比如看到別人買了新款手機、貴重首飾,自己沒有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於是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划算,都要購買。
 
    攀比是人的本性,源於人與生俱來的“博弈心理”。攀比有正性和負性之分。正性攀比給人積極競爭的欲望和克服困難的動力,而負性攀比往往是消極、情緒化的,讓人不能理性分析自己。攀比型消費者多半不自信,他們往往在事業、家庭、素質等某個或多個方面不如他人,卻又懶得提升自己,便偏執地認為花更多錢買更好的東西就能比過別人。但攀比是無止境的,愛攀比的人往往活得累,心也焦慮。
 
    正所謂“心不平而氣不和”,人們往往看到自己“比上不足”,便會產生不平之氣。不妨回過頭來往下看,發現自己“比下有餘”,才有幸福感。還要告訴自己,與其在購物上攀比,不如比工作、比事業。最後要知足常樂,欣賞手裏有的東西。臺灣漫畫家蔡志忠曾以橘子為例談感悟:“一種橘子大而酸,另一種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會抱怨酸,拿到甜的又抱怨小。而我拿到小橘子會慶倖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會感謝它是大的。”
 
    4、隨大流
     別人說好就好
     國人的從眾消費傾向明顯,比如喜歡去人多的商店,選購賣得好的商品,甚至看到很多人都在排隊買東西,自己也忍不住跟著買,其實一點用處都沒有。
 
    從心理上看,當身邊人都在使用或購買某個東西時,人們為使自己不成為“異類”或遭排斥,便會加入追捧的陣營中。從生理上看,購物時的選擇過程會消耗大腦的能量,這促使人們在決策時會本能地傾向簡化認知,此時就會表現為從眾。商場裏的“托兒”和購物網站花錢雇人刷“好評”的行為,都是利用從眾心理。
 
    生活中有些事可以隨大流,有些卻不能,尤其在購物上一定要克服從眾心理。從眾型消費者要培養和提高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遇事或看待問題時,既要慎重考慮多數人的意見或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在判斷和決定時,千萬要冷靜,深思熟慮,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風。

 

5、追權威
     偶像用的就好
    
有這麼一個寓言:有個人賣馬,幾天都無人問津,於是他去見相馬專家伯樂。伯樂拿了他的酬勞後,圍著馬轉了兩圈,離開前還回頭看了一眼,結果這匹馬的價格暴漲十倍。現實中,美國哈佛大學企業管理學博士余世維曾以某車為國家領導人的座車為賣點,讓該車的銷量大增。
 
    美國心理學家凱利提出的“暈輪效應”可以解釋消費中的追星心態:被認為“好”的人或物會被“好”的光圈籠罩,進而,與他(它)有關的一切都會被認為是“好”的。受“宗親文化”影響,國人崇尚權威的心態比西方人更強烈,在不理性的追星消費上也有所體現。此外,發展心理學發現,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會有追星現象,成年後會趨於回歸理性,但心理發育不成熟的人卻常常會繼續追星。因此,追星消費心態其實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
 
    追星型消費者要明白,我們可以崇拜偶像的人格、處世之道,甚至長相等,但不可在任何方面都追求與他們一致。此外,與其追逐虛無縹緲的明星,倒不如把身邊人,如父母、師長當作偶像,給人生一個明確的目標。

 

6、佔便宜
     少花錢就值得
     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只要看見促銷、抽獎、跳樓價等字眼就挪不開腳步。在國人眼裏,價值10元的東西,10元買回來,那叫便宜;價值100元的東西,10元買回來,那叫佔便宜。商家常利用這種心理設陷阱,比如提高原價再打折,人們多花了錢卻認為是占了便宜,心理會非常滿足。
 
    愛佔便宜的人往往佔有欲強,每得到一次小便宜便會產生滿足感,久而久之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自己的消費行為,使消費更加不理性。總把精力放在瑣碎的事情上難免讓人心胸狹窄,難有作為。
 
    如何避免佔便宜心態?首先,面對誘惑切不能頭腦發熱,而要給自己敲敲警鐘,多分析是不是有陷阱,要記得“天上不會掉餡餅”、“買的不如賣的精”這些老話。其次,要理性地問自己幾個問題:“這真是我需要的嗎?還是僅僅因為它便宜?”因為衝動而不是需要買了便宜的東西,那其實是最昂貴的。最後,做個自我反省:為了占這點小便宜,我為之付出的代價(比如排隊浪費的時間、冒著品質有問題的風險、有被騙的可能,有時甚至違背了自己的良心等)是值得的嗎?
  
    7、怕後悔
     不合適就退貨
     每個人在做決定時都會有恐懼感,他們生怕花的錢是錯誤的,這被稱為“怕後悔心態”,也稱“購後心理衝突”。不少商場推出的“30天內無條件退貨”規定和購物網站推出“運費保險”舉措,都是為了讓消費者能夠後悔,後悔得起,從而才敢掏腰包。
 
    商家的這些舉措固然是投消費者所好,給消費者安全感,但也是一種促進消費的伎倆。有調查顯示,不少消費者買來的大部分商品都堆在家裏用不上,其中不乏不合適或者有瑕疵的。但許多人卻因懶得跑腿、害怕折騰而放棄了退換這些商品的權利。
 
    因此,面對這些讓你“可以後悔”的舉措,消費者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按實際需要購買。此外,不妨充分利用商家(尤其是購物網站)給予的其他權利。比如把想買的東西放進購物車,一周後再來看看自己是否需要。如果經過一周的冷靜仍感覺需要購買,那就不妨下單吧。

 

消費還是要根據個人的能力,買些對自己有利用價值的才不會浪費。如果一個人毫無節制地瘋狂購物,超過一定界限,就會由製造快樂而變為製造痛苦。要糾正過於強烈的購物欲望,則需要加強心理素質培養,力求保持平常的心態,才可使這種心理得以減輕或消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