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經常問到,你修練什麼,怎樣打開自己的脈輪,怎樣打開第三只眼?回答這些,你首先要是一個覺醒者,就是想明白自己到底是誰。進入當下,就是找到真實的自己,這不需要老師,也不需要看書,也不花時間,一切的答案都在你的呼吸和身體上。用心感受你的呼吸,感受你的身體,不要思考,只是感受,在你完全的放鬆的時候,你會進入無思無慮的狀態,這時你會發現,你是一切,即你是整個宇宙,你是一個更大的你,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在你的身體內。
  如果你想需要一本書,(德)艾克哈特.托爾《新世界:靈性的覺醒》是最好的,這本書適用於那些剛剛步入覺醒的人們,當然也適用於那些誤入歧途的人們。

 

呼吸
你可以在思想續流之間創造空隙,來發掘內在空間。沒有這些間隙,你的思考是重複的,無新意的,缺乏創意的火花,而這是地球上大多數人的情形。你不必擔心這些間隙的長度,幾秒鐘就夠好了。逐漸地,它們會自行延長,你絲毫不必費力。重要的不是間隙的長度,而是要常常把它們帶到生活中,這樣你的日常活動,還有你的思想續流中就會有空間出現。
覺知你的呼吸,可以把注意力從思想上轉移開,並且創造空間。它是創造意識的一種方法。雖然整個意識早就以未顯化(unmanifested)的狀態存在了,我們在這裏就是要把意識帶進目前的這個向度當中。
覺知你的呼吸,注意到呼吸的感受,體會空氣進出你身體的感覺。注意在呼吸時你胸部和腹部是如何微微地擴張和收縮。一個有覺知的呼吸就足以在一個接著一個的思想續流之中,創造一些空間。每天試著多做幾次有覺知的呼吸,這是把空間帶入你生活的絕佳妙方。即使你和一些人一樣,每天觀呼吸冥想兩個小時或更久,其實你僅僅需要覺知到一個呼吸(你一次也只能覺察到一個)就夠了。其餘的都是記憶或期待,也就是說:思想。呼吸並不是你在“做”的事情,你只是目睹它的發生。呼吸是自然發生的,是你身體內在的智性在運作。你需要做的就是目睹它的發生,不需要緊張或費力。同時,注意呼吸中的暫停時段,尤其是在你呼氣終了、準備開始吸氣時的那個定靜點。
很多人的呼吸是極不自然地短淺。你愈加覺知到你的呼吸,它就愈會重回到它自然應有的深度。因為呼吸是如此無形無相,自古以來它就被視為等同于“心靈”——無形無相的至一生命。“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並將生命之氣吹進了他的鼻孔裏,然後那人就成了活的受造物。”
德文中“呼吸”(atmen),就是從古印度文(梵文)atman來的,意思是內在常駐的聖靈或是內在的神。呼吸是無形無相的事實,說明了為什麼呼吸覺知是把空間帶入你生活中並創造意識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正是因為它的無形無相,不是一個實物,所以它也是絕佳的冥想物件。另外的理由就是,呼吸是最微細和看起來最不重要的一種現象,而根據哲學家尼采的說法,“最不重要的事會創造最大的快樂!”你是否把呼吸覺知的練習當成一種正式的冥想方法,這取決於你。然而正式的冥想方法,是無法取代把空間覺知帶進你每日生活的這種練習的。
覺察你的呼吸可以迫使你進入當下的時刻,而進入當下時刻是所有內在轉化的關鍵。當你意識到你的呼吸時,你就是絕對地臨在。你也許會注意到你無法同時思考並覺察你的呼吸,有意識的呼吸會停止你的心智。但這完全不是進入恍惚或是半睡眠的狀態,你還是非常地清醒和高度地警覺。你不是落於思想之下,而是超越了它。如果你看得更仔細的話,你會發現這兩種情形:完全進入當下時刻,和停止思考而不失去意識,其實都是同一回事:空間意識的提升。

內在身體的覺知
另外還有一個簡單但卻極為有效的方法,可以讓你在生命中找到空間,它也是與呼吸密切相關的。你會發現,當能夠感受到空氣細微地在身體進出,還有胸部和腹部的起伏時,你也同時覺知到了你的內在身體。你的注意力可能從呼吸轉移到對內在生命力的感受,進而擴散到全身。
很多人被思想所攪擾,並且與他們腦袋中的聲音如此地認同,以至於他們無法感覺到自己內在的生命力。無法感受到賦予肉體活力的生命力,也就是你自己的生命,這對你來說是莫大的損失。如此一來,你不但開始尋找那個內在自然幸福狀態的替代品,還會尋找其他的事物來遮掩你經常性的不安。這個不安來自於你無法與生命的活力接觸,雖然這個活力始終在那裏,但總是被忽視。人們尋找的替代品中,有因為藥物而導致的興奮狀態(highs),超大音量的音樂造成的過度感官刺激,驚悚或是危險性的活動,或是性氾濫。甚至像關係中的一些劇碼,也用來成為那個活力真實感的替代品。而最常用來遮蓋這種經常性背景般不安狀態的事物,就是親密關係:一個可以“讓我快樂”的男人或女人。當然,這也是最常見的令人失望的經驗之一。當那種不安再度升起時,人們通常會為此責怪他們的伴侶。
做兩三次有意識的呼吸,現在看看你是否能探測出一點點細微的活力感,這種活力是充滿你整個內在身體的。這樣說吧,你能從內在感受你的身體嗎?很快地感受一下身體的個別部位。感覺你的手,手臂,腳和腿。你能感受到腹部,胸部,頸部和頭部嗎?你的嘴唇呢?在它們之中有生命嗎?然後再試著感受一下整個內在身體。在剛開始練習的時候也許要閉上眼睛,當你能夠感受到你的身體之後,睜開眼睛,環顧四周,在此同時,繼續去感受你的身體。有些讀者也許覺得不需要閉上眼睛,他們可能在閱讀到這裏的時候,就能實際地感受到他們的內在身體了。

內在和外在空間
內在身體不是堅實的,而是空曠的。它不是你的身體形相(physical form),而是賦予身體形相的生命。它是創造和維持身體的智性,同時協調上百種不同的、極度複雜的功能,這些功能人類心智可能只懂得一點點。當你覺知到它的時候,實際上就是那個智性已經覺知到它自己了。它就是那個令人困惑的“生命”,沒有科學家曾經找到過,因為負責尋找它的那個意識,就是它自己!
物理學家發現,我們的感官創造了一個假相:所有物體看起來是無比地堅實。這包括了我們的肉體:我們感知而且認為我們的肉體是有形有相的,但是其中99.99%其實都是空的。相對於原子本身的大小,它們之間的距離空間也是如此的龐大,同樣,在每個原子之中,也有如此廣闊的空間。你的肉身只不過是一個你認為“你是誰”的錯誤的認知。在許多方面,身體都像一個外太空的微宇宙版本。為了要讓你理解在天體之間到底有多巨大的空間,可以試想:光速每秒30萬公里,所以只要一秒多一點,光就可以在地球和月球之間來去,從太陽來的光芒大約需要八分鐘才能到達地球。在太空中離我們最近的鄰居,是一顆叫做人馬座的星球,也是離我們自己的太陽最近的“太陽”。從它那裏,光需要四年半的時間才能到達地球。這顯示了圍繞著我們的空間有多廣大。還有一些銀河系之間的太空,它的浩瀚是不可思議的。離我們銀河系最近的仙女座銀河系,光速要花240萬年才能到達地球。對於你的身體和這個宇宙一樣的廣大無邊,你能不感到驚訝嗎?
所以當你更深地進入那個有形有相的肉身時,它會展現出它本質上的無形無相。它會成為你進入內在空間的大門。雖然內在空間也是無形的,它卻是極度地活躍。所謂的“空間”,就是生命全然的展現,也就是那未顯化的源頭,而所有顯化的事物都是源自於那裏。這個源頭的傳統說法就是神。
思想和字句是屬於有形世界的,它們無法表達無形世界。所以當你說,“我可以感受到我的內在身體”,就是一個思想所創造的錯誤觀點。真正的情況是那個表現出是一個身體的意識,也就是本我的意識,已經覺知到它自己了。當我不再把“我是誰”和一個短暫的形相“我”混淆在一起的時候,那個無限和永恆的向度——神——就能經由“我”和指引“我”來表達自己。同時它也將“我”從對形相的依賴中解脫出來。然而,一個純粹理性上的認知或相信“我不是有形有相的”並沒有幫助。最重要的問題是:此刻,我是否能感受到內在空間的臨在,而它真正的意思是:我是否能感受到我自己的臨在,或是,那個本我的臨在?
或許我們可以用另外一個指標來指引這個真理。問你自己:“我是否不僅覺知到此刻正在發生的事情,同時也覺知到‘當下’的本身,也就是那個活生生的永恆內在空間,而萬事萬物都是衍生於其中的?”雖然這個問題看起來好像和內在身體無關,你也許會很驚訝地發現,當你能夠覺察到當下的那個空間時,你會突然感覺內在更加地有活力。你感覺到了內在身體的活力,那種充滿活力的感覺就是本體喜悅本質的一部分。我們必須進入身體才能夠超越它,然後知道:我們不是我們的身體。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盡可能用內在身體的覺知去創造空間。當你在等待時,聆聽某人說話時,當你停下來注視藍天、樹木、花朵、你的伴侶或孩子時,同時感覺你內在的那個活力。這意味著你一部分的注意力或意識要保持無形無相的狀態,然後剩下的注意力或意識可用於外在的有形世界。當你用這種方法“進駐”你的身體時,它會成為讓你保持臨在於當下的一個船錨。它可以幫助你,不至於迷失在自己的思考、情緒或外在的情境中。
當你思考、感覺、感知和經歷時,意識就在有形世界中誕生了。它轉世重生為思想、感受、感官覺知和經驗。佛教徒最終想要從中解脫出來的轉世重生其實不停地在發生,而只有在此刻,經由當下的力量,你才可以從那個輪回中跳脫。
經由完全地接納當下的有形世界,你和空間產生了內在的一致,而空間就是當下的本質。經由接納,你內在就有了空間。 與空間一致,而不是與有形世界一致,這會為你的生活帶來真實的知見和平衡。

注意那個間隙
一整天中,你不斷地看見和聽到持續變化的事物。在看見東西和聽到聲音的第一時間——尤其是那個東西對你來說不熟悉時——在你的心智評斷或解釋你所見所聞之前,通常會有一個高度警覺的間隙,而你的認知就是從這個間隙中出現的。這就是內在空間。它持續的時間因人而異,但你很容易錯過它,因為對很多人來說,這個空當非常短暫,也許只有一秒鐘或更短。
它發生的過程是這樣的:一個新的景象或是聲音升起,在認知開始的第一時間,在我們習慣性的思考續流之中,會有一個短暫的停頓。意識與思想分開了,因為那一刻的感官覺受也需要意識。所以一個不尋常的景象或聲音會讓你“目瞪口呆”(內在也是),也就是說,會產生一個較長的間隙。
這些空間出現的頻率和長度會決定你享受生活的能力以及感到內在與人類和大自然聯結的能力。它同時也決定了你能從小我中解脫出來的程度,因為小我對空間這個向度是完全沒有覺知的。
如果能意識到這些短暫空間的自然發生,它們就會延長,然後,你會更頻繁地經驗到單純去認知事物而沒有思想或很少思想來攪擾的喜悅。你會感覺周遭的世界變得鮮活、新奇而且有生氣。愈是經由抽象和概念的心理螢幕去感知生活,你周遭的世界就變得愈加沒有生氣而且單調。

失去自己以找到自己
每當放下重視有形世界身份認同的需求時,內在空間就會升起。那個需求是來自小我的,它不是真正的需求,我們已經簡短地談到過這一點。每當捨棄一些這樣的行為模式時,內在空間就出現了,你將成為比較真實的你。對小我來說,看起來這好像是你失去了自己,但實際上卻相反。耶穌已經教導我們,你必須先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每當你能夠放下這些模式中的一種時,你對自己在有形世界層面中的樣貌就少一份重視,而你超越形相後的真實身份就會更完整地出現。你變少了,因為這樣你可以成為更多。
人們無意識地試圖強調他們有形世界身份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果你夠警覺的話,你可以覺察到自己內在的這些無意識的模式:要求自己的功勞被認可,如果沒有的話就會生氣或是難過;經由訴說自己的問題、生病的經過或是裝腔作勢以得到關注;在別人還沒問你之前就表達自己的意見,即使這些意見對事情一點幫助也沒有;關心別人怎麼看你比關心別人多,也就是說,利用別人來作為你小我的反映或是提高小我;試著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擁有的東西,知識,好看的外表,地位,體能優勢等,好讓人另眼看待;經由對人或事憤怒的反應來暫時地膨脹小我;覺得事情都是沖著你來的,因而感覺被侵犯了;以無用的心理或口頭的抱怨來證明你是對的而別人是錯的;需要被關注,或是需要看起來很重要。
當你覺察到自己內在有這樣的模式時,我建議你做一個實驗。去看看當你放下那個模式時,你的感覺是什麼,而且會發生什麼事。就只是放下它,然後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另外一個產生意識的方式是,不在形相的層面去強化自己的身份。當你不再重視形相認同時,試著發掘那經由你而流入世界的巨大力量。

靜默
有人說:“靜默是神的語言,其他都是蹩腳的翻譯。”靜默的確是空間的另一種表達。在生活中碰到靜默的時候有意識地覺知它,這樣可以使我們與內在那個無形和永恆的向度聯結,那個向度是超越思想和小我的。它可能是那個彌漫於大自然界的靜默,或是清晨在你房裏的靜默,或是在聲音與聲音之間那個沉默的間隙。靜默是無形無相的,所以經由思考我們無法覺察到它,思想是一種念相。覺察到靜默的意思就是保持靜默,保持靜默就是保持意識但是沒有思想。在靜默之中,你在本質上以及更深的層面上,是最接近自己的。在靜默中,你是原來的你,就是在暫時承繼了這具肉體和心理形式而被稱作一個“人”之前的那個你。也是在那個肉體和心理形式瓦解之後,即將成為的你。當靜默時,你是那個超越暫時存在的你:也就是不受制約,無形無相,永恆的意識。
  
你的內在目的
一旦不需要考慮生存的問題之後,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就成了極為重要的一個問題。很多人覺得困在每日生活的例行公事當中,生命的重要性受到了剝奪。有些人相信他們正在錯過生命,或是已經錯過了生命。還有人覺得深受工作要求、養家糊口、金錢和生活狀況的約束。有些人深陷於極端的壓力中,有些人則覺得生活極度無趣。也有人迷失在瘋狂的行為當中,而有些人則陷入停滯不前的狀況。很多人嚮往金錢富足所帶來的自由和海闊天空,有些人雖然已經享受到富足所帶來的相對自由,卻又發覺即便如此,他們的生活仍然了無意義。對於尋找真正的目的這件事,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的。但是,真正的或是主要的生命目的並不能在外在層次中求得。它和你所做的事無關,而是和你的本質有關,也就是說,和你的意識狀態有關。
因此,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瞭解:生命具有內在目的和外在目的。內在目的與你的本體有關,而且是最主要的。外在目的與你的作為有關,而且是次要的。雖然這本書談的主要是內在目的,在本章和下一章中,也會討論如何使你生命中外在和內在目的和諧一致的問題。然而,內在和外在是如此緊密地相連,你幾乎不可能只談一個而忽略另一個。
你的內在目的是覺醒,就是這麼簡單。這個目的對地球上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樣的,因為它就是人類的目的。你的內在目的,是整體目的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所謂整體,包括了宇宙及其萌生中的智性。你的外在目的會隨時間而改變,也會因人而有很大的差異。找到你的內在目的,並且活出和它的一致性,是你成就外在目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它也是真正成功的基礎。當然,就算沒有這個一致性,你仍然可以經由努力、奮鬥、決心、下苦功或是投機取巧而有所成就。但是,在這些努力當中卻沒有喜悅可言,而且無可避免地會以某種形式的受苦作為結束。

覺醒
覺醒是意識的轉化,在其中,思想和覺知是分開的。對大多數人來說,它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他們經歷的一個過程。對於那些少數經歷到突然的、戲劇化的以及看似不可逆轉的覺醒經驗的人來說,他們還是需要經歷一個過程,好讓新的意識狀態逐漸流入並且轉化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然後整合進入生活當中。
當覺醒的時候,你不會再迷失在思想當中,而能體認到,其實你就是思想背後的覺知。自此,思想不再是那個自我服侍(self-serving)的自發活動,佔有你並且控制你的生活。覺知取代了思想,思想無法再掌控你的生活,它成為覺知的僕人。覺知就是與宇宙智性(universal intelligence)有意識地聯結。另外一個說法就是臨在,有意識而無思想。
覺醒過程的開始要仰賴恩典的行動。你不能促使它發生,或是預先準備好迎接它或是累積功德來得到它。雖然我們的頭腦非常熱衷於此道,但是覺醒不是靠一個循序漸進的理性步驟可以達到的。你也毋須先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它可能先降臨在罪人身上,而不是聖者身上,不過這都不一定。這就是為什麼耶穌會和各式各樣的人來往,不是只限於受尊敬的人。對於覺醒,你什麼都不能做,無論你做什麼,都可能會是小我試圖要把覺醒或者開悟加入它最有價值的收藏品行列,以便讓自己更加重要,並且更為壯大。你把覺醒這個概念,或是一個覺醒甚或開悟者的形象加到心智當中,然後試著活出那樣的形象,而忘卻了覺醒本身。想要活出一個你加諸在自己身上或是別人給你的形象,是非常不真實的生活,這也是另一種小我扮演的無意識角色。
既然無法“做”什麼而達到覺醒,而且它不是已經發生了就是還沒有發生,那麼它怎麼可能成為生活的主要目的呢?所謂的“目的”不就意味著你可以“做”什麼嗎?
只有第一次的覺醒,第一次對“有意識而無思想”的一瞥,是需要恩典才能發生的,在你這裏不需要任何作為。如果你覺得這本書無法理解或是了無意義,那麼,你的覺醒就還沒有發生。然而,如果你的內在對本書產生了一些回應,如果你多少能體會一些其中的真理,就表示覺醒的過程已經展開。這個過程一旦開始了,就不可逆轉,但是可能會被小我拖延。對某些人來說,光是讀這本書,就會啟動覺醒的過程。對其他人來說,這本書的功用就是幫助他們體認自己已經開始覺醒的事實,並且強化、加速這個過程。本書的另外一個功用就是,當內在的小我試圖重新掌控並且阻礙覺知升起的時候,幫助人們辨識出來。對一些人來說,覺醒的發生是當他們突然覺察到自己的習慣性思維時,尤其是那些他們已經認同了一輩子的持續性負面思想。突然間,他們心中會升起一種覺知,這種覺知能夠覺察到這些思想,但卻不是它們的一部分。
覺知和思考的關係是什麼呢?覺知是思想所在的空間,當這個空間能夠意識到它自己的時候,就是覺知。
當你瞥見了覺知或是臨在,馬上就會知道的。那時,它就不再是腦袋中的一個概念而已。然後你就可以做出有意識的選擇:保持臨在而不沉溺於無用的思考之中。你可以邀請臨在進入你的生活中,也就是說,騰出空間來。覺醒的恩典來到之後,也帶來了一些責任。你可以試著繼續過你的生活,好像沒事發生一樣,你也可以看到它的重要性,並且體認出:這個正在揚升的覺知,可能是發生在你身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向著這個正在萌生的意識打開你自己,把它的光帶進這個世界,並讓它成為生命中最重要的目的。
“我要瞭解神的心智(the mind of God),”愛因斯坦說,“剩下的都是細節。”神的心智是什麼?就是意識。瞭解神的心智是什麼意思?就是去覺知。所謂的細節又是什麼?就是你外在的目的,和外在所發生的事情。
所以,當你可能還在等待一些重要的事情在你生活中發生時,你也許還不瞭解:每個人身上可能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早已經發生在你的內在了——也就是,思考和覺知分裂的過程已然展開。
對很多正在經歷初期覺醒過程的人來說,他們已經不再確定自己的外在目的究竟是什麼。驅動這個世界的力量已經無法再驅使他們了。當認清人類文明的瘋狂之後,他們可能會覺得與周遭的文化格格不入。有些人會覺得,他們好像住在兩個截然不同世界之間的無人之地。他們不再被自己的小我主宰,但是正在揚升的覺知又還沒有完全整合進入生活之中。內在和外在的目的尚未合而為一。
  從痛苦之身破繭而出
人們常問的問題就是,“需要多長時間我們才能從痛苦之身當中解脫出來呢?”答案是,當然要看你個人痛苦之身的濃密程度,和個人揚升中臨在的強烈程度而定。但是促使你加諸痛苦在自己和別人身上的,不是痛苦之身,而是你對它的認同。迫使你把舊痛一再重演而且讓你處於無意識之中的,不是痛苦之身,而是你對它的認同。所以,比較重要的問題應該是,“需要多長時間我們才能從對痛苦之身的認同當中解放出來呢?”
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需要任何時間。當痛苦之身被觸動的時候,如果能夠認出你所感覺到的就是你內在的痛苦之身,光這份知曉就足以打破你對它的認同。當與它的認同停止時,轉化就發生了。那份知曉,可以抑制舊有情緒的升起並防止它進入你腦袋中,也不會讓它接管你的內在對話、掌控你的行為和與其他人的互動。這也就是說,痛苦之身不能再利用你然後經由你來更新自己了。那些老舊的情緒很可能還會在你之內存活一段時間,而且不定時地還會再度升起,有時也許還會拐騙你再度與它認同,因而模糊了那份知曉,但這是暫時的。不要將舊有的情緒投射到情境上的意思就是:在你之內直接地面對它。這也許並不好受,但是它不會置你於死地的。你的臨在完全足以包容它。這個情緒不是你的本質。
當你感覺到痛苦之身的時候,不要誤以為自己哪里有毛病了。讓自己成為問題之所在——碎片是小我的最愛。知曉之後,必須接納。其他任何作為都會再度遮蓋了那份知曉。接納就是允許你自己在那個時刻完全地去感受你的感覺。它是當下那個“如是”(is-ness)的一部分。你無法與本然(what is)爭辯。呃,你可以與它爭辯啦,只是你這麼做的時候,你會受苦。經由允許,你成為你之本是(you become what you are):廣大的,寬闊的。你將變得圓滿。你不再是一個碎片——碎片是小我的觀點。你的真實本質展現了,而它是與上帝的本質合一的。
耶穌針對這點也說,“成為圓滿的,就像你在天上的父那樣地圓滿。”《聖經·新約》裏說的“成為完美的”是希臘原文錯誤的翻譯,它的意思就是圓滿。也就是說,你不需要“成為”圓滿的,你就“是”你原來的本質——無論有沒有痛苦之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