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禪”最初是佛教禪宗用語,本意指未經心靈證悟就把一些現成的經言和公案掛在嘴邊,裝作很得道的樣子。演變至今,口頭禪成了個人習慣用語的代名詞,仿佛未經大腦就已脫口而出。對,這就是重點,因為成功逃過了意識員警,才得以看到後面深藏的潛意識……

 

說真的,老實說,的確,不騙你”

    此人有一種擔心對方誤解自己的心理,性格有些急躁,內心常有不平。

 

應該,必須,必定會,一定要”

    此人自信心極強,顯得很理智,為人冷靜,自認為能夠將對方說服,令對方相信。另一方面,“應該”說得過多時,反映了有“動搖”心理,長期擔任領導職務的人,易有此類口頭語。

 

聽說,據說,聽人講”

    其所以用此類口頭語,是給自己留有餘地的心理形成的。這種人的見識雖廣,決斷力卻不夠。很多處事圓滑的人,易用此類語。

 

可能是吧,或許是吧,大概是吧”

    說這種口頭語的人,自我防衛本能甚強,不會將內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來。在處事待人方面冷靜,所以,工作和人事關係都不錯。此類口語也有以退為進的含義。事情一旦明朗,他們會說,“我早估計到這一點”。從事政治的人多有這類口頭語。這類口頭語隱藏了自己的真心。

 

但是,不過”

    此人有些任性,因此,總是提出一個“但是”來為自己辯解。“但是”語是為保護自己而使用的。也反映了溫和的特點,它顯得委婉、沒有斷然的意味。從事公共關係的人常有這類口頭語,因為它的委婉意味,不致令人有冷淡感。

 

啊,呀,這個,這個,嗯,嗯”

    常因辭彙少,或是思維慢,在說話時利用作為間歇的方法而形成的口頭語的習慣。因此,有這種口頭語的人,反應是較遲鈍的。也會有驕傲的公務員有這種口頭語。因怕說錯話,需有間歇來思考。

 

    語言的風格是個人文化素養的體現,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所屬的語言風格,會讓人很自然地把你與這種氣質聯繫到一起,例如“謝謝”、“對不起”等文明、有教養的辭彙讓人感覺到你的高素質;總是把“無聊”、“沒勁”掛在嘴邊的人也會讓別人感覺到他的頹廢、疲憊和無追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