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逢年過節,無論是否皈依三寶,總會有很多人前往寺院燒香拜佛。一般人可能不清楚,在佛菩薩像前,究竟燒幾柱香、磕幾次頭合適,是不是燒的香越多越好、越貴越好、越高越好?其實不然,只要一片至誠,燒三柱香、磕三個頭也就夠了。那麼,燒香拜佛究竟有何深刻含義?只是純粹求佛菩薩保佑我們身體健康或者升官發財?
上三柱香、磕三個頭,是一種對覺悟者的恭敬行為。
許多善男信女經常到寺院在佛前燒香磕頭,祈福祈壽祈子,祈求升官發財、姻緣美滿、萬事勝意。作為一種善意的精神寄託,無可厚非,但是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的本意卻不是這樣。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而不知上三柱香、磕三個頭是什麼意思,是迷信;同樣,當一個人沒有弄清楚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是什麼意思,就肆意指責人家迷信,他本身也是一個迷信者。因為他們都沒有弄清事情的真相,而盲目相信。上述行為,如果弄清楚之後才去做,就不是迷信了。
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是一種對覺悟者的恭敬行為、發願行為,也代表著一種因果邏輯。
三柱香,分別叫戒香、定香、慧香。
第一柱香,在佛的面前表決心,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
第二柱香,希望自己能夠入定;
第三柱香,祈求自己能夠得到智慧。
戒、定、慧三者,是“破迷開悟”的方法,也是一種因果關係。只有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心才能定得下來;心定下來之後,才會出現“定能生慧”的結果。一個人如果整天想著升官發財、斂物斂色、打人整人、偷雞摸狗、貪污受賄,“上下交爭利”,他的心怎能安定下來呢?心動神疲,無暇靜思,又怎能得到大完滿智慧呢?
磕三個頭,一叩首,表示對佛(覺悟者)禮敬;二叩首,發願向覺悟者學習,願歸於佛門;三叩首,是在莊嚴者的面前反省、懺悔自己的錯誤、罪過。
依上定義,當我們懷著向覺悟者致敬、向覺悟者學習、改過自新、從善積德的心態在佛前燒香磕頭,又何罪之有?又怎能與迷信同語。看破和放下不等於悲觀厭世、懶惰,恰恰相反,看透以後,就會更加重視今生的努力,抓緊時間“擔當生前事”而“何計身後評”,做應當做的事,做了便放下,而不會斤斤計較。(蔡禮旭)
相關閱讀:敬佛三支香的含義
每天到佛教寺院裏邊敬佛、祈福的人都很多,大部分都是誠實的善男信女。特別到了農曆初一、十五,來的人就更多,雍和宮也是如此。早晨一開門就看見大批信眾舉著、抱著大捆、大把的香、鮮花以及其他供品爭先恐後地往寺裏奔跑,他們都是為了搶燒頭柱香和高香。他們拿的“高香”還真高,有的一米左右,有的都快兩米。其實這是大家的誤解,覺得敬佛燒香越多、越高越好,這樣也會顯出心誠,才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
真正懂得佛法的人,應該知道禮佛燒香是一種供養,是人與佛菩薩的一種溝通方式,是集聚福德資糧、淨除宿業魔障的一種方法。佛教講一切由心造,外在的形式是為了表達內心的狀態,對內心表達就有了燃香供佛之舉。所以我們提倡敬佛菩薩,燃香要短小、精製、環保、文明的三支香為宜。敬佛貴在我們的一片赤誠心,不在乎燒多少香、多高的香。三支香代表修持者的身、口、意敬獻給佛、法、僧三寶,更加堅定信心修學戒、定、慧三學,剷除貪、嗔、癡三毒,轉換成喜舍、慈悲、智慧三功德。《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中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再有,禮佛還有很多種方式,可以敬獻鮮花、供果、吉祥燈,鮮花代表我們來生更加美麗(都嘎嘉布)
相關閱讀:六祖壇經·懺悔品(節選)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升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于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嗔、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

 

拜佛熱潮並非信仰復興 而是另一種信仰危機
當下的中國社會,信仰越來越被人關注。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人們多歸咎於信仰缺失,以至於人們有一種錯覺,以為當今社會只要有了信仰,什麼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天下太平。
有了所謂的信仰,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呢?其實不然。很多人的所謂信仰,不過是選擇了一個自以為對自己有用的神靈加以崇拜罷了。有事就去拜神,希望以這種求神與拜神的行為,獲得對現實的象徵補償,希望所求的神靈,能夠直接為他們的現實利益、具體欲望的實現提供幫助。臨時抱佛腳、有求必應等等信仰習慣,就是這樣形成的。然而,拜神不等於信仰。
那些被拜求的神靈,在拜求者眼裏並非特別的神聖。在拜求者看來,它們只不過是能夠滿足、補償他們的現實欲望。他們要是自己能夠實現、滿足的,就不會去拜神。否則,為什麼要去拜求這些高高在上的神靈?!基於這種期待,拜求者就在人神之間自覺不自覺地建構起一種交換關係,認為能夠實現這種交換關係的,就是值得拜求的神靈,否則就不值得去拜求。
近日,河北一位男子因求姻緣未成,失望之際,3次到寺廟裏拜求佛菩薩。可是,3次拜求之後,他的美好姻緣依然未能達成。這位男子竟然遷怒於廟中神像,入廟砸爛眾多神像,造成寺廟損失萬餘元。男子因涉嫌故意毀壞財物罪,被司法機關依法逮捕。
這位可憐的神靈拜求者,早已到了婚娶的年齡。眼見其他同齡人都已結婚生子,自己卻與婚嫁無緣,談了幾次物件都無法成功。這個時候,心急如焚的他想起了神靈,動起了求神拜佛的念頭。而當地正好有一座比干廟,聽說人們在那裏看面相、求姻緣都比較准。於是,他在6月的一天,來到比干廟求道士“指點迷津”。廟中的道士為他出謀劃策,建議他向正南方托媒娶妻。隨後,男子回老家托媒人,按道士指點進行求婚。遺憾的是,神是拜了求了,錢也花了,婚事卻未成。於是他氣急敗壞,來到比干廟,用木棍和磚頭對廟裏的神像一頓亂砸,發洩神靈未能成全自己婚姻的不滿。
此時此刻,神靈沒有了;他的那份求神拜神的虔誠也蕩然無存,最後還吃了一場官司。很顯然,這不是什麼宗教信仰,而是對神靈一時一事的求拜而已。今日中國,類似這樣求神拜神,表達自己所謂信仰的人,當不在少數。人們不是經常在議論,某處的神很靈,某處的神不靈嗎?!
這似乎同時也說明,人們越是對現實不滿足,越是會需要信仰;酒足飯飽、現實美好之餘,人們對信仰的關注似乎不多。許多人都是在遭遇生活失望或心靈危機的時候,才會去選擇一些神靈來加以拜求。所以,神靈的存在,依賴於他們對生活的不滿足和遇到的心靈危機。這種心理,決定了神靈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只有當這些神靈能夠滿足他們的欲望時,他們才會拜求他們。
前不久,某地的高考狀元也一度成為有些人的拜求對象;還曾有某地官員率部下到城隍廟內祭拜海瑞,拜求“保佑建設系統沒有腐敗分子”……這種信仰現象,在當下中國社會之中俯拾皆是。各地的廟宇、道場,那鼎盛的香火,無數跪拜的人群,未必就是當今中國社會真正需要的宗教信仰復興。說的明白一點,這種表面上的復興,或許正在孕育另一種信仰危機。
實際上,為了自己的欲望實現,錯把神靈來拜求,非但不能使自己的身心度過危機,反而會使他們把這種欲望神化了——“給我欲望的實現,給我拜求的神靈”。特別是當這種信仰習慣已不再局限于個人行為,而是成為一個社會比較普遍的心靈價值取向,甚至成為許多人表達信仰的主要方式的時候,無疑顯示了社會普遍的信仰危機。國人隨時準備信奉些什麼,從對神的祈求到對某些特殊人物的崇拜,他們的信仰多以某種荒誕不經的拜求行為表現出來。正是這種為了自己欲望的實現,成為了社會信仰危機的深刻根基。
上面提到的那男子拜神未果後的違法行徑,似乎與那座比干廟道士的“指點”有些關係。道士作為人神之間的神聖仲介,不為其進行心靈的安慰與精神的開導,而是簡單地“指點迷津”,這不是正道。殊不知,當人們心甘情願地把自己置於某種神秘的力量控制之下,並且去拜求的時候,主導這種崇拜和服從的,只能是人們內心的焦慮。所以,當求神失敗時,他能不去報復嗎?!
這也是當下社會最普遍也是最矛盾的信仰現象:追求信仰之際,反倒被信仰所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