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麼要入靜?
           答:回歸天真。
    二、為什麼能入靜?
    答:天真本清靜。
    三、入靜的根本原理是什麼?
    答:前人言:“塵去鏡自顯”;又言“六根清靜方為道”。逐漸約束、停息六根(五感和意識)妄動,則原神自然顯露,這就是入靜的根本原理。
    四、入靜之前、入靜過程中、最終入靜後,一路行來,身心又經歷了那些具體的、實際的變化?
    答:入靜之前“識神灼盛、雜念紛起”;入靜過程中,身心的經歷大致有這麼幾步:
    1、“識神反盛、雜念反多”階段。
    原因是因為入靜不得法,“用意識趨趕意識”的緣故;
    2、昏沉散亂、昏昏欲睡的階段。
    原因還是因為入靜不得法,“用意識趨趕意識”以至於“神疲”的緣故;
    3、“撞門”階段(也叫“偶靜”階段)。
    不碰南牆不回頭。就象“跑五千米的人累壞了,自然就再也不想跑了”,人為的、勞神費力的入靜次數多了之後,偶然的就再也不想做腦力勞動了,於是偶然的放下了,於是偶然的入靜了。
    偶靜階段的身心體驗是:我終於休息一次了。很舒服、很輕鬆。
    但是,由於“偶靜”通常是“瞎貓碰到死耗子”,學者也往往不明白“為什麼能偶然入靜”的道理,因此,“偶靜”常常不穩定,往往是“這一次靜了,下一次就不一定了”。
    4、“摸門”階段
    “偶靜”次數多了,學者自然就慢慢悟出道理了。於是,當雜念再起時,既不會“跟著它走,忘記入靜了”,也不會“提起精神,跟它鬥爭到底了”,而是“冷眼旁觀、如同閑看雲聚雲散”,“它來由它來,它去由它去,反正我不參與了”。
    “摸門”階段的標誌是:每一次靜坐都能入靜。
    “摸門”階段的身心體驗是:功中“識神漸馴、雜念漸少”;功後,神充氣足。
    到這階段,神經衰弱、失眠能徹底痊癒。
    5、“動觸”階段
    由於身心漸靜,平時感覺不到的身心活動,於是就漸漸浮現出來;於是,學者會自覺“功中,五感特別敏銳”;於是,各種“動觸”漸次發生。
    在這階段,不能對任何“動觸”感到驚奇、害怕、喜歡、留戀,而應“它來由它來,它去由它去,反正我不參與”的對待。
    如果能以如此態度對待,則各種“動觸”會自然的“依次的從無到有,然後又依次的從有到無,最後一切歸靜”。
    在這階段,一般的疾病都能漸漸痊癒。
    6、“初靜”階段
    當所有“動觸”停息後,就進入了“初靜”階段(或叫“初定”階段更恰當)。
    其實,所有“動觸”徹底停息的實質是“五感停息、意識泯滅”。
    “胃病的人,早已習慣了胃酸分泌不足的‘胃環境’。這時,如果猛然的給他改善胃酸的分泌,反而會使他不適應”。同理,對於從來沒有體驗過“五感停息、意識泯滅”的常人來講,他很習慣“五感潮湧、意識起落”的身心環境,反而對“五感失靈、意識泯滅”的身心環境感到非常不適應。因此,當終於走到“五感失靈、意識泯滅”那一刻時,他會感到特別的、莫名其妙的恐懼。這就是前人戲稱的“初夜恐”。
    7、“見性”階段
    “初靜”經歷多了,熟悉了,自然就不害怕了。於是,就逐漸進入了“見性”階段。
     “見性”階段的標誌是“心(性)光顯露”(即見元神)。 
     需要注意的是,所謂“心光”,意指“發生於‘心地’的、五感混同的、沒有大小的、沒有方位的、不知道在那裏的光”,而不是那種“眼前的、只有光感的、有方位的、有大小的、能知道在那裏的光”。
    雖然,通過觀“眼前之光”可以導人入靜,從而最終的驗證到“心地之光”,但究其實質,那種“眼前之光”依然只不過是一種“動觸”罷了。     
    見性光時,虛室生白。在修道人的主觀感覺上,就好象黑暗中醒來,突然發現天快亮了一樣。明明是黑夜,但修道人卻覺得屋裏是亮的。因此,祖師們對見性光的描述還有一句話:黑地引針。的確,在黑暗的地方可以穿針。呵呵,這可不是比喻,而是實際的身心效驗。
     另外,由於“心地之光”是“沒有方位的、五感混同的”,因此,到達此境的修道者“能同時‘看’到上上下下、前前後後、裏裏外外的東西和動靜(即聲音)”到這時,修道者才能徹底的明白,為什麼“音可以觀”。
    到了“見性”階段,修道從此就算是真正入門了。雖然以後還有功夫,但修道者已經可以自己修行,而不用事事請教師父了。
    所以,我講到這,就不講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