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易經》的象數,一定要記住動、靜、剛、柔這四個字,動靜就是陰陽,一動一靜,動為陽,靜為陰。剛柔,看得見的事物,如牙齒與嘴巴,牙齒是硬的為剛,嘴巴是軟的為柔。實際上是這裏面含有兩層道理,動靜是講物理世界的情形,當地球沒有形成以前的那種物理層面的世界,是一動一靜的現象,這是陰陽正反兩面的力量在互蕩,到了物質的世界,就是剛柔,是物質出來的現象。所謂“動靜有常”,宇宙間任何法則,太陽、地球、月亮、宇宙的運動,乃至人類思想、感情、情緒的變化,國家大事的趨勢,並不是盲目的,雖然未來的前途如何,大家不知道。這是因為不懂《易經》,懂了《易經》至少會知道個大概。“動靜有常”總離不開一個一定的原則、一個常規,等於一個孩子的長大,今日一歲,絕不可明天就是兩歲,後天就是三歲,一定要一天天加下去,加滿了三百六十五天才能長大一歲,這是有常。“動靜有常”就是指物理世界的動靜是有其常軌的,研究科學的人知道,原子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則,這種排列形成這種現象,那種排列產生那種變化,經過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空間,便發生一定的變化,這種軌跡,沒有辦法違反。“剛柔斷矣”的“斷”,不是一根線斷成兩截的斷,是斷定的斷,判斷的斷,決斷的斷,有了剛柔,就可以判斷物質世界的一切變化。
      這個“方”字有兩種解釋,古代的方字,寫得像一隻猴子蹲著,所以有人解釋方以類聚,是說像猴子一樣,一類一類地分別聚在那裏。這說法有人反對。“方以類聚”的真正意義,方是指空間、方位,所以學《易》要注意時間與空間,也是現代的科學精神,中國過去不稱空間而稱“位”,“位”這個字用得比“空間”還要更好。懂了《易經》以後,處理事情,到處都有位的因素,譬如我們現在立腳的一塊地,在五十年前,是荒郊野外,沒多大價值,可是到五十年後的今天,雖不是黃金地帶,也是白銀地帶了,這就是位的作用。任何事情,一個很好的計畫,太早或太遲提出來都不能實現,一定要在恰好的時間提出來才能做到,而且是雙重因素,除了時間,還有位置。方以類聚,每一方位的人,乃至個性、情緒都不同,物也是一樣的道理,像臺灣高山上和大陸溫度相同的地方,種出來的某種蔬菜,看起來外形和大陸的一樣,可是吃到口裏,就不一樣,這是因為方位不同,這就是方以類聚。至於“物以群分”是說在物理世界,一群一群的分類現象,就是這個道理。於是吉凶在這裏發生了,“吉凶生矣”。學《易經》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未來的事情,只有兩種結果,就是吉或凶,好或壞,做生意不賺錢便蝕本,沒有做一年生意,不賺一毛也不賠一毛的。過去有人跨著門檻要求卜卦者蔔斷他是進門抑或出門,因而把卜卦者難倒了。假如我是蔔者,我會斷他不進門則出門,這斷法表面上看來好像很滑頭,其實這是一定的道理,吉或凶,都是因人的心理而產生的,為什麼呢?因為“方以類聚,物以群分”,這一類的人和那一類的人,利益有了衝突,於是吉凶就分出來,到這裏,也把《易經》運用的原則告訴了我們,那麼我們怎樣知道過去未來呢?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就是說,欲知過去、未來的學問很簡單,人人都可以學會,只要看見太陽系統裏,星辰運轉的法則,懂了它的原理,在地上的每一成形的東西,山是高的,水是流動的,任何現象,都可以看得出來的,懂了變化的法則原理,那麼對於過去、未來便都知道了。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周易·系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解釋】方:方術,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種方術因種類相同聚在一起,各種事物因種類不同而區分開。後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質分門別類各自聚集。

事例
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名叫淳於髡。他博學多才,能言善辯,被任命為齊國的大夫。他經常利用寓言故事、民間傳說、山野軼聞來勸諫齊王,而不是通過講大道理來說服他,卻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齊宣王想攻打魏國,積極調動軍隊,徵集糧草補充兵源,使得國庫空虛,民間窮困,有的百姓已經逃到其他國家去了。淳於髡對此十分憂慮,他就去求見齊宣王.齊宣王愛聽故事,淳於髡投其所好,說:“臣最近聽到一個故事,想講給大王聽。”齊宣王說“好啊,寡人好久沒聽先生講故事了。”淳於髡說;“有一條叫韓子盧的黑狗,是普天下跑得最快的狗。有一隻叫東郭逡的兔子,是四海內最狡猾的兔子。有一天,韓子占追逐東郭逡,繞著山跑了三圈,又翻山頂來回追了五趟,兔子在前面跑得精疲力盡,狗在後面追得力盡精疲,雙雙累死在山腰,一個農夫看見了,沒花一點力氣,就獨自得到了這個便宜。”齊宣王聽出淳於髡語中有話,就笑著說;“先生想教我什麼呢?”淳於髡說;“現在齊、魏兩國相持不下,雙方的軍隊都很疲憊,兩國的百姓深受其害,恐怕秦、楚等強國正在後面等著,像老農一樣準備撿便宜呢。”齊宣公聽了,認為很有道理,就下令停止進攻魏國。

齊宣王喜歡招賢納士,於是讓淳于髡舉薦人才。淳于髡一天之內接連向齊宣王推薦了7位賢能之士。齊宣王很驚訝,就問淳於髡說:“寡人聽說,人才是很難得的,如果一千年之內能找到一位賢人,那賢人就好像多得像肩並肩站著一樣;如果一百年能出現一個聖人,那聖人就像腳跟挨著腳跟來到一樣、現在,你一天之內就推薦了7個賢士,那賢士是不是太多了?” 淳於髡回答說“不能這樣說。要知道,同類的鳥兒總聚在一起飛翔,同類的野獸總是聚在一起行動。人們要尋找柴胡、桔梗這類藥材,如果到水澤窪地去找,恐怕永遠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車地找到、這是因為天下同類的事物,總是要相聚在一起的。我淳於髡大既也算個賢士,所以讓我舉薦賢士,就如同在黃河裏取水,在燧石中取火一樣容易、我還要給您再推薦一些賢士,何止這七個!”

 

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

 
   
能不能夠讀懂《易經》全在於有沒有興趣,而興趣的培養則全在於讀的時候所採取的基本態度和方法。為什麼要讀《易經》,是“基本態度”;如何讀,是“方法”。態度正確,摸對了方法門路,就極容易“沉溺”其中,興趣盎然,否則如同喝藥、嚼蠟。
    讀《易》,孔子是我們的榜樣,他的態度和方法對我來說,就是座右銘。之所以推崇孔子的態度和方法,是因為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可靠。因為孔子離易經的產生,掛爻辭作者的年代最近,同屬於農耕社會,思維方式也最接近,所以,他的解釋,研讀的方法肯定比現代人靠譜。 
    孔子五十歲開始學《易經》,一發而不可收拾,以至於“韋編三絕”,成就巨大,與弟子們共同研究,留下了千古名篇“易傳”。《易傳. 系辭傳》的開頭就記錄了孔子學習《易經》的基本態度和方法,濃縮成一句話就是:“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說的是:在家的時候就觀察卦爻之象,揣摩、玩味卦爻辭的意思;出門,要有所行動,則特別觀察卦爻的變化,通過占卜來揣摩吉凶。   
    居家閒時,翻開《易經》,那六十四卦的卦象各不相同,一一展現在你眼前,你自然而然的會發出驚歎,咦?日月山河大地,風雷水火沼澤,上上下下,你傾我軋;又互相滲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似車、似鼎、似口、似鳥、似虎......,全憑陰陽兩爻組合變化。你肯定會感悟:這一切的變化肯定有道理在裏面,古代聖 人對此有何解釋?於是,你將眼光轉到了掛爻辭上面:開天闢地,萬物起始,男女媾和......,鴻雁高飛,仙鶴唱歌......,刑法牢獄,生老病 死......起兵打仗,朝代更替......。吉凶悔吝......。你會恍然大悟:原來宇宙萬象,人間百態都是有因可察,有跡可循。所以,對易經文字,孔子用了個“玩”字,這是告訴你,對掛爻辭,你不能正兒八經去“學”,而要懷著極大的興趣,對照卦象去揣摩,去玩味,通過“玩其辭”,你才能有興趣深入下去。讀了彖辭,大小象,你會明白,對掛爻辭,只能老老實實逐字逐句的讀過,才能真正做到“把玩”,從而領會《易》的奧妙。
    有所行動時,不妨根據卦象的變化,通過占卜,來細細揣摩提示的吉凶。對於占卜,孔子還是用了“玩”字,這也告訴我們:占卜不是斷結果,而是喻示變化的趨勢,通過對卦象的觀察,對掛爻辭提示的後果來設計自己的行動,目的是“趨吉避凶”。
    所以,孔子在“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的前面定了調:“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要心安理得的來對待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怎樣做才能心安理得?那就是法《易》之象,玩《易》之辭。
    綜上所述,孔子告訴我們,讀《易》必須:將思維調整到農耕時代,與古人一致,注重日月、雷山、水火,風澤等自然現象的變化;懷者對上天,神明的敬畏,本著不急不躁,心平氣和的心境,以追求智慧的態度;用老老實實,一象一卦一爻,逐字逐句揣摩,玩味《易》之象、辭的方法,才能真正讀懂《易經》,才能領會《易》之智慧。
    孔子的意思大概是,《易經》的內容不是知識,而是包含著宇宙、人生的大智慧,知識可以通過學習學到,智慧是學不來的,只能通過讀,然後去領悟才能得到。所以,“學”《易》
時,對《易》之象、辭,孔子用“觀”,用“玩”等,而不用“學”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