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這件事情講給我聽聽.              

培養孩子的關鍵,首先就是要懂得孩子內心的秘密.而孩子內心最大的秘密是什麼呢?是情感,或情感的焦慮.因此,如果父母想真正地理解孩子,就必須要掌握情感交流的秘方,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和感情.  從孩子的方面來講,如果他遭遇了什麼情緒上的問題或煩惱,首先求助的,無疑也是父親母親.因此,如果做父母的不善於與孩子交流,也就從一開始就阻斷了孩子與他人建立正常人際關係的可能.不幸的是,這往往是許多家庭的實際情形.因此,要達成和諧美滿的親子交流,做父母的也必須要對情感交流的技巧加以自覺的領會.  做父母的如何才能架設好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的“橋樑”呢?

比較實際的做法,就是從克服自己與孩子的情感交流的障礙開始.  通常而言,當孩子試圖與你談論他內心的煩惱時,如下反應方式,都有可能加速交流障礙的形成: 

用命令、指示或指揮的語氣,告訴孩子該去做什麼事情,給他下命令:“我不管別的父母如何做,你必須給我……”; 

用警告、責備或威脅的語氣,告訴孩子如果他做了某件事情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如果你知道好歹的話……”; 

用說教、教化或規勸的語氣,告訴孩子他應該如何做:“你應當……”;  以提出忠告、方法或建議的方式,告訴孩子該怎樣解決問題:“為什麼不用另一種方法來替代呢……”; 

用評判、批評、否定或指責的語氣,對孩子進行負面的評判:“你那樣做太不應該了……”; 

以漫駡、嘲笑或羞辱的方式,使孩子感到自己犯傻,把孩子歸入另類,羞辱他:“你的行為像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通過解釋、分析或診斷的方式,告訴孩子他的動機是什麼,或者分析他為什麼那樣說,那樣做.讓孩子感到你在給他籌畫,幫他分析:“你那樣說是想……”; 

用保證、同情、安慰或支援的方式,努力使孩子感覺好受一些.勸說他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盡力消除他的不良情緒,否認不良情緒的影響:“不要擔心,情況會變好的”; 

用探索、詢問的方式,努力去找理由、動機和原因,獲取更多的資訊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關於這件事情,你還和那些孩子說過了?”; 

以退縮、轉移或遷就的方式,努力使孩子從問題中擺脫出來,自己也避開問題,分散孩子對問題的注意力,引導孩子把問題擱置起來:“吃飯的時間咱們不談這個”. 

而正確的反映方式則是基本不需要表達自己的意見、評判和感覺,讓孩子把自己的意見、判斷和感受充分表達出來,給孩子打開一扇門,引導孩子去說話,使孩子在交流過程中發洩自己的情緒,理清自己的思路,進而自己找出解決的方法. 

用這種態度來與孩子進行情感方面的溝通,以下一些回應方式是比較簡單而又有用的:  “哦!”  “我懂了!”  “喔!”  “有意思.”  “怎麼樣啦?”  “真的?!”  “我簡直不相信,真是這樣?”  “是那樣嗎?”  其他一些反應在誘導孩子去講、去說方面,更為有效:  “把這件事情講給我聽聽.”  “我想聽聽這件事情.”  “講下去.”  “後來呢?”  “我對你的觀點很感興趣.”  “聽起來你對這件事情有話要說.”  “這件事看起來對你很重要.”  “咱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這件事你願意談談嗎?” 

 

2、看你的樣子,今天的功課一定很重.  十二歲的小莉是一個緊張而又愛哭的女孩子.她的表妹小珊來跟她住了一個假期.暑假快結束時,就要回家了.小莉非常捨不得,眼淚汪汪地對媽媽說:  “珊珊就要走了,以後又是只有我一個人了.”  媽媽很輕快地說:“你會另外再找到一個好朋友的.”  小莉回答說:“可是我還是會很寂寞的.”  媽媽開始安慰她:“過不了多久,你就會忘了.”  “啊,媽!”小莉說著就哭起來了.  媽媽生氣了:“你都快念中學了,還是這麼愛哭.”  小莉狠狠地瞪了媽一眼,跑進臥室裏,哭得更傷心了.  照理說,這樣一個場景會有一個圓滿的收場的,結果卻以一個小小的悲劇結束.原因在那裏呢?

原因在於,孩子長大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就有了對於友情、親情的渴望.他們會對自己的感情需求很在意的.然而,處於成人的世故與冷漠,他們往往對孩子的這種情感需求很不在乎.這樣,他們就會忽視孩子的感覺,對孩子細小的情感波動表現冷酷.這樣一種對待孩子的情感的反應方式顯然不利於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事實上,孩子們最需要的,就是我們對他的重視,哪怕是當時的實際情況一點也不嚴重,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或許在故事中的母親看來,女兒不應該因為與表妹的分離就流淚哭鼻子,但是她的反應卻不應該沒有同情.做母親的應該這麼想:女兒很難過,我應該盡最大的努力來幫助她.儘量設法使她知道我明白她內心的感覺.如果這樣想,她就可以用以下方式來安慰女兒:  “珊珊走了,教人覺得很寂寞.”  “你們倆這麼要好,真捨不得讓她走.”  “你會想她的.”  這種反應使父母與孩子之間產生親密的感覺.孩子的內心感受一旦被父母瞭解了,他的寂寞和情感創傷就會消失.  父母對於孩子的瞭解和同情是情感的繃帶,可以治癒孩子受了損傷的自我.這種策略可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比如,孩子放學回家,媽媽最好是能夠在家歡迎他.這時,她不宜提出答案千篇一律的問題來問:  “學校怎麼樣?”  “很好.”  “你今天做了些什麼?” 

“沒做什麼.”  相反,媽媽所說的話應該表達出她很瞭解孩子在學校所受的考驗和苦難:  “看你的樣子,今天的功課一定很重,”  “你一定巴不得趕快放學.”  “回到家裏很痛快.”  如果媽媽不能在家迎接孩子回家,留一張便條說明自己在何處,對撫慰累了一天的孩子的情感來說,效果也很好.有一些父母喜歡以寫信的方式,來加深他們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繫.因為寫信比較容易表現他們對孩子的愛和重視.也有一些父母喜歡用微型答錄機,將要對孩子說的話錄下來,孩子可以一遍又一遍地聽.總之,類似這樣的留言方式,可以增進孩子與父母在心靈之間的零距離,讓孩子真正的生活在一個充滿愛與安全的環境裏. 

3、像你這個年齡的時候,媽媽也曾痛苦過.  許多成人在為人父母之後,就擺出一副長者的架勢,試圖扮演領導者的角色,這真是一件奇怪而不幸的事情.他們認為自己必須有一種父母的模樣,事事顯得胸有成竹、有主見、有把握.沒有缺點、沒有煩惱是他們理想中的自我.他們甚至會忘記自己也是一個普通人,和孩子沒有什麼兩樣.他們會刻意地回避自己過去作為“凡人”的經歷,根本沒有勇氣告訴孩子自己過去的真相和現在的真實感覺.  也有一些父母,因為要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就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自己是何感覺,只要孩子有需求,就那自己拋在一邊,無條件地接受和忍受孩子,隨時隨地為孩子做出犧牲.這樣的父母必定會做出虛假的行為、虛假地接受孩子的要求.然而,這樣的虛假行為不僅使自己難受,當孩子感受到了以後,他就會因為父母發出的語言資訊與父母發出的非語言資訊的矛盾而倍感困惑.這時,孩子就會處於進退兩難之境.如果孩子被頻繁置身於這樣的情景,就會使孩子經常蒙受“考驗”,使他們承載沉重的焦慮與負擔,導致不安全感的發生.  另外一些父母則完全是另一種類型.他們通常會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感受.比如,當孩子在面臨困難的時候,孩子會覺得緊張,很害怕.這時,這些父母就會坦然地跟孩子說:“是啊,爸爸媽媽也很害怕.”、“是啊,爸爸媽媽在你這個年齡的時候,也很痛苦過.”這樣,孩子就會想,既然連大人都會害怕,也會痛苦,那我也不必因為害怕、痛苦就覺得難為情.孩子對一些不良的情緒就不再抗拒,而是坦然接受.大家都能想像,對於某件事物,如果是抱著抗拒的心理,一定是處理不好的;相反,如果敢於勇敢地面對,才會處理得恰到好處.如果父母不羞于承認自己的感受,就自然會解除孩子的抗拒心理.接下來,父母再講一些自己是怎麼處理這些事情的例子,孩子自然就有了榜樣.這樣的親子交流,既消除了孩子的不良心理,又拉近了父母與孩子的距離,做父母的為什麼不大膽嘗試呢? 

事實上,與孩子作親密的情感交流的另一個秘方,就是對孩子表現出自己的坦率和真誠,獲得孩子對我們的信任,成為孩子的摯友,把握孩子的內心,有的放矢地引導孩子.要做到這一點,父母應該從內心深處承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有自己的情感深度的、理智的人.雖然有些問題很難向一個不成熟的孩子解釋清楚,但是,如果父母能夠坦誠自己的觀點,單單你的態度,就會贏得孩子的心.  實際上,告訴孩子父母的真實體驗,不僅能贏得孩子對你的信賴,同時,由於父母本人的真實生動的經歷往往比起陌生偉人的壯舉,更加貼近孩子的生活,因而更具有獨特的震撼力,孩子更容易從中學到面對困境與坎坷的方法與精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