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No two persons are the same.

  1、沒有兩個人的人生經驗會完全一樣,所以沒有兩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會是一樣。

  2、因此沒有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能夠絕對一致。

  3、因此沒有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反應會是一樣。

  4、因此沒有兩個人的態度和行為模式會完全一樣。

  5、因此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事,不能假定發生在另一個人身上也會有一樣的結果。

  6、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建造了這個世界的奇妙可貴。

  7、尊重別人的不同之處,別人才會尊重自己獨特的地方。

  8、每一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都是在不斷演變中,所以沒有一個人在兩分鐘是一樣的。

  9、兩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不一樣,不一定會使兩個人不能溝通或者不能發展出良好關係。

  10、給別人空間也就是尊重別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才能有良好的溝通和關係。

  11、同樣地,自己與別人的看法不同,也是正常的事。

  12、當尊重別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的同時,我們也有權利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

  二、一個人不能控制另外一個人

  One person cannot change another person.

  1、一個人不能改變另外一個人,一個人只能改變自己。

  2、每個人的信念、價值觀、規條系統只對本人有效,不應強求別人接受。

  3、改變自己,別人才會有可能改變。

  4、一個人不能推動另外一個人。每個人都只可以自己推動自己。

  5、找出對方的價值觀,創造、增大或轉移對方在乎的價值,對方便會產生推動自己的行為。

  6、因此一個人不能“教導”另外一個人。一個人只能引導另外一個人去學習。

  7、因此一個人不能希望另外一人放棄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而去接受另外的一套。

  8、好的動機只給一個人去做某一件事的原因,但是不能給他控制別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願發生的權利。

  9、不強迫別人跟隨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條,別人便不會抗拒。

  10、同樣地,我們只能自己推動自己。

  三、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Usefulness is more important.

  1、光說做法有道理或者正確而不顧是否效果,是在自欺欺人。

  2、在三贏(我好、人好、世界好)的原則基礎上追求效果,比堅持什麼是對的更有意義。

  3、說道理往往是把焦點放在過去的事情上;注重效果則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來。

  4、效果是原定計劃的意義基礎,亦是所有行動的指標。

  5、有道理是由理性方面的標準來決定的。因為沒有兩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是一樣,所以,沒有兩個人的“道理”是一樣的。

  6、故此,堅持道理,只不過是堅持一套不能放在另一個人身上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

  7、真正推動一個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一邊,要有效果就要加上理性方面的認同。故此,有效果需要一個人的理性和感性上的共鳴。

  8、沒有效果的道理,是背棄了信念和價值的規條,應該加以檢討。

  9、有效和有道理往往可以並存,但必先由相信有這個可能的信念始。

  10、只追求有道理但無效果的人生,難以有成功和快樂的體驗。

  四、只有由感官經驗塑造出來的世界,沒有絕對的真實世界

  The map is not territory.

  1、每個人運用自己的感官器官把資料攝入(攝入過程),由感官運用是主觀地有選擇性的,因為不能,亦不需要把所有資料捕捉。

  2、攝入的資料經由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過濾而決定其意義,亦因此能儲存在腦中(編碼過程)。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是主觀的形成的,故此,過濾出來的意義也是主觀的。

  3、我們每一個人的世界,都是用上述的方式一點一滴地塑造出來的亦因此是主觀的。

  4、我們只能用這種方式建立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沒有其他方法。

  5、因此沒有絕對的真實,或者相對的真實。

  6、因此每個人的世界是在他的腦裏。我們是憑腦裏對世界的認知去處理每一件事。

  7、因此,改變一個人腦裏的世界,這個人對世界中事物的態度便會改變。

  8、因此,每個人都是用自製的地圖在這個世界裏生活。

  9、改變主觀經驗在腦裏的結構模式,事情對我們的影響便會改變,我們對事情的感受亦會改變。因此,我們無須改變外面的世界(我們無法知道它是怎樣變的)。改變我們自己(腦裏的世界),我們的人生便會有所改變。

  10、事情從來都不會給我們壓力,壓力是來自我們對事情的反應。

  11、情緒也從來不是來自某人的言行,或環境裏出現的轉變,而是來自我們對這些的態度,亦即是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

  五、溝通的意義在於對方的回應

  The meaning of communication is the response one gets.

  1、溝通沒有對與錯,只有“有效果”或者“沒有效果”之分。

  2、自己說得多“對”沒有意義,對方收到你想表達的訊息才是溝通意義。

  3、因此自己說什麼不重要,對方聽到什麼才重要。

  4、話有很多方法說出來,使聽者完全收到講者意圖傳達的訊息,便是正確的方法。

  5、溝通的效果,來自聲調和身體語言的比文字更大。

  6、溝通訊息的送出與接受在潛意識層面的比意識層面的大得多。

  7、沒有兩個人對同樣的訊息有完全同樣的反應。

  8、說話的效果由講者控制,但由聽者決定。

  9、改變說的方法,才有機會改變聽的效果。

  10、溝通成功的先決條件是和諧氣氛。

  11、抗拒是對講者不夠靈活的說明。

  六、重復舊的做法,只會得到舊的結果

  Repeating the same behavior will repeat the same result.

  1、做法有不同,結果才會有不同。

  2、如果你的事沒有結果,改變你的做法。任何新的做法,都比舊的多一分成功機會。

  3、想明天比昨天更好,必須用與昨天不同的做法。

  4、改變自己,別人才有可能改變。

  5、世界上本來便是每樣事物都在不停地改變中,不肯改變的便面臨淘汰或失敗的威脅。

  6、因此只有不斷的改變做法,才能保持與其他事物關係有理想狀態。

  7、“做法”是規條,目的是取得價值,實現信念。維持最有效果的規條,就是靈活地不斷修正做法,才能保證取得價值,實現信念。

  8、改變是所有進步的起點。

  七、凡事必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solutions to every situation.

  1、對事情只有一個方法的人,必陷入困境,因為別無選擇。

  2、對事情有兩個方法的人也陷困境,因為他製造了左右兩難、進退維谷的局面給自己。

  3、有第三個方法的人,通常會找到第四、五個方法,甚至更多的方法。

  4、有選擇就是有能力。所以,有選擇總比沒有選擇好。

  5、至今不成功,只是說至今用過的方法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6、沒有辦法,只是說已知的辦法都行不通。

  7、世界上尚有很多我們過去沒有想過,或者尚未認識的方法。

  8、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會有機會找到它和使事情改變。

  9、不論什麼事情,我們總有選擇的權利,而且不只是一個。

  10、“沒有辦法”使事情劃上句號,“總有辦法”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

  11、“沒有辦法”對你沒有好處,應停止想它;“總有辦法”對你有好處,故應把它留在腦中。

  12、為何不使自己成為第一個找出辦法的人?

  八、每一個人都選擇給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為

  Every one chooses the best behavior at the moment.

  1、每一個人做任何事都是為滿足自己的一些深層需要。

  2、每一個恩的行為,對他的潛意識來說,都是當時環境裏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

  3、因此,每個行為的背後,都必定有正面的動機。

  4、瞭解和接受其正面動機,才容易引導一個人改變他的行為。

  5、動機不會錯,只是行為不能達到效果。(滿足背後正面動機的效果)

  6、接受一個人的動機,他便會覺得我們接受他這個人。

  7、動機往往是在潛意識的層面,不能意識地說出來。

  8、找出行為背後的動機,最易的方法是問企圖經由該行為得到的價值是什麼。

  9、任何行為在某些環境中都會有其效用。

  10、因此,沒有不對的行為,只有在當時環境中沒有效果的行為。

  九、每個人都已經具備使自己成功快樂的資源

  Every one already possesses all the resources needed.

  1、每一個人都有過成功快樂的經驗,也即是說有使自己成功快樂的能力。

  2、人類只用了大腦能力的極少部分,提升大腦的運用,很多新的突破便會出現。

  3、運用大腦的能力,現在已有大量的技巧發展出來,人類比以前更易把效果提升。

  4、每一個人都可以憑改變思想去改變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進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5、每天裏遇到的事情,都有能給我們成功快樂的因素,取捨全由個人決定。

  6、所有事情或經驗裏面,正面和負面的意義同時存在,把事情或經驗轉為絆腳石抑或踏腳石,由自己決定。

  7、成功快樂的人所擁有的思想和行為能力,都是經過一個過程而培養出來的。在開始的時候,他們與其他人所具備的條件一樣。

  8、有能力替自己製造出困擾的人,也有能力替自己消除困擾。

  9、情緒、壓力、困擾都不是源自外界的人事物,而是由自己內裏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產生出來的。

  10、自己不信有能力或有可能,是使自己得不到渴求的成功快樂的最有效的保證。

  十、 在任何一個系統裏,最靈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響大局的部分

  In any system, the most flexible person has the control.

  1、靈活便是有一個以上的選擇;選擇便是能力。因此最靈活的人便是最有能力的人。

  2、靈活來自減少行使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條,而多憑觀察而運用環境所提供的其他條件。

  3、靈活是使事情更快有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亦是人生成功快樂的重要因素。

  4、靈活亦是自信的表現。自信越不足,堅持某個模式的態度會越強硬。

  5、容許不同的意見和可能性,便是靈活。

  6、在一個群體中,固執使人緊張,靈活使人放鬆。

  7、靈活不代表放棄自己的立場,而是容許找出雙贏的可能性(更進一步而三贏)。

  8、在溝通中,明白不代表接受;接受不代表投降(放棄立場)。

  9、“流水”是學習靈活的最好老師。

  10、靈活是用自己的步伐去作出轉變;而固執則是在被迫的情況下作出轉變。

  十一、沒有挫敗,只有回應訊息

  There is no failure, only feedback.

  1、“挫敗”只是指出過去的做法得不到期望的效果,是給我們需要改變的信號。

  2、“挫敗”只是在事情劃上句號時才能用上,欲想事情解決,即讓事情仍會繼續下去,這二字便不適用。

  3、“挫敗”是指過去的事;“怎樣改變做法”是指向未來。

  4、挫敗是過去的經驗;而經驗是讓我們提升自我的踏腳石,因為經驗是能力的基礎,而能力是自信的基礎。

  5、每次“挫敗”,都只不過是學習過程裏修正行動的其中一步。

  6、人生裏所有的學習,都是經由不斷地修正而達致完善。

  7、想要成功,首先要相信有成功的可能。

  8、把每次的“挫敗”帶來的教訓掌握了,每次便都變成了學習。

  9、自信不足的人,潛意識總是在找“不用幹下去”的籍口,“挫敗”二字便很容易冒出來。

  十二、動機和情緒總不會錯,只是行為沒有效果而已

   Intentions and emotions are never wrong, only the behavior has not been effective.

  1、動機在潛意識裏。總是正面的。潛意識從來不會傷害自己,只是誤會地以為某行為可以滿足該動機,而又不知有其他做法的可能。

  2、情緒總是給我們一份推動力。情緒是使我們在該事情之中有所學習。學到了,情緒便會消失。

  3、我們可以接受一個人的動機和情緒,同時不接受他的行為。

  4、接受動機和情緒,便是接受那個人。那個人也會感覺出你對他的接受,因而更肯讓你去引導他作出改變。

  5、任何一次行為不等於一個人。

  6、行為不能接受,是因為沒有效果;找出更好的做法,是兩人的共同目標,能使兩人有更好的溝通和關係。

  7、找出更好的做法的方法之一是追查動機背後的價值觀。

NLP三大守門員(過濾機制)

  語言的表達:

  · NLP認為這三位守門員(過濾機制),將外部的感官經驗轉化為內部的表像。而當我們使用語言時,它也轉化我們的內部表像。首先我們「刪減」、「扭曲」及「一般化」我們的經驗。然後,當我們選擇用語,以描述經驗時,也再次「刪減」、「扭曲」及「一般化」那經驗一次。

  · 當我們講話時,原始經驗的豐潤,已被壓縮成文字的線型點滴,而那過程比讀這段描述的時間還短。所以禪宗有“文字障”一說。

  · 口語的語言,是地圖的地圖,已離感官經驗兩個層次了。

  · 這個世界本來都沒有任何特定意涵(標籤)。是我們將其貼標籤,而有時,我們還忘了是我們自己貼的呢!我們可能會對我們的經驗貼錯標籤,而又讓它來引導我們的行為。

  · 舉例來說明,一個人說他不喜歡“流行音樂”。這是一個一般化的例子,而文字變成了替代物及障礙,使其無法去聽一些其他型的音樂。有時,我們也會被更改名稱所愚弄,以為這樣,事實就會改變了。

  · 語言雖不會決定思想,但它會傳輸思想。文字可以不含任何感官經驗。它讓我們可以盡情地表達我們想像的世界。這項工具是讓我們可以盡情幻想、聯想、發現,創作詩及文學,及超越我們自己,去拓寬我們的地圖。唯一的風險就是也可以使之限制及貧瘠我們的地圖。

  · 運用文詞可以產生一個更自由、豐富及令人滿意的世界模型或世界觀。我們可以進行「逆向工程」,將語言回溯到原始的經驗。

  一NLP的認知世界

  瞭解我們「認知世界」的「三位守門員」 ︰

  · 這些認知世界的守門員本身,並無所謂好或壞。他們既是資產也是負債。

  · 這些認知世界的守門員又稱為過濾機制。

  · 人們對如何去形成他們的認知特色,各有不同的意見。有的人比較多用「刪減」,有的比較偏好「扭曲」,而也有的人比較喜歡用「一般化」。這些在實用上,有什麼意義呢?

  · 心智模式的這些過濾機制本身無所謂好壞。而且所有過濾機制都在某種程度上充當了心理防衛機制。

  第一個叫「刪減」︰ (Deletion)

  · 那些常運用「刪減」的人會有跳躍性的思考方式,而使人很難跟得上。他們因能「刪減」一些干擾,而有很強的專注力,他們也可能很能忍受一些生理的不舒服。

  · 我們對我們的經驗是有選擇性的,而「刪減」掉不要的。那些被「刪減」掉的經驗,不是不吻合我們要的,就是我們認為不重要。

  例如:你曾經找不到鑰匙,後來又在你找過的地方找到的經驗,你就知道「刪減」是如何在運作的。

  · 假如我們不去「刪減」一些進來的感官資訊,我們會被其淹沒。但是,也可能剛好「刪減」掉一些我們應該要注意的。

  · 如我們當下的感覺為何或別人對我們的重要回饋。有時我們對別人所講的話,只聽到負面的,而刪掉了正面的,甚至它們是在同一個句子裏。

  · 要完成一張地圖,必先有所刪減不可,除非想累死。你不可能巨細靡遺地完整敍述你的經驗。因此,你開始刪減一些事情。問題是你有時候也會刪減掉一些重要資訊。你必須有正確訊息方能正確地製作你的心靈地圖。

  · 大多數人都已聽說這樣的語言形態,如:

  “我害怕”、“我困惑”、“我感到困惑”或“我高興”。

  這些語言形態會刪減你所要描述的部分內容。所以,某人害怕某事,而整件事情卻在所謂的“我好害怕”的話語敍述中被刪減掉了。因此,假若你想找回這個訊息,你問的應該是:“怕什麼?”明確地說:“到底是什麼事情使你害怕?”類似的情況是如果有人說:“我覺得困惑。”那麼他一定因為某事而困惑。

  · 你可以刪減一些訊息,但有時候被刪減的資訊卻是非常重要的。專業的溝通者在訊息被刪減的時候必須知道是什麼訊息被刪減了,並在必要時使用語言工具恢復被刪掉部分。

  · 我們必須做的事情之一,是試著分辨被刪去的訊息中哪一部分最重要。例如,如果有人說他們害怕,那麼知道他們害怕什麼是非常重要的。或者,如果有人說他們處在痛苦中,就必須找到他們痛苦的原因,以及何以會有這些原因發生。人們大多有這種直覺。當有人刪去某些訊息,你會說:“到底他們是什麼呢?”你會想要尋找失落的訊息。

  · “人們對此已充分知道了。”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它太模糊了,

  · 我們並不知道人們是指誰,或許這是需要確實知道的。為了搞清楚,你會問:“到底是誰?”有時候在句子中,人物完全失去了,如“知道這個是不夠的。” 這種叫做消極的說法。這是很好的規避責任的方法。

  再回到原來的句子,“此”代表什麼?除非先前的對話你已經清楚了,否則你要問:“他們對什麼還知道得不夠?”「縱使很清楚了,也值得再問一次。」

  最後,“知道” 這動詞也不是很明確的,你可以問:“他們如何知道的?”

  · 假如我們在談話的時候,老是追根究底,那會是很討厭人的,尤其幾乎每句話都有一些刪減。然而,細節可能是重要的。假如我們不清楚它,就經常會錯誤地假設它。我們以我們自己的地圖,而不是說話者的地圖,來填補那失去的部分。有時說話者也不確知他們的言下之意。你的問題會幫助他們更清楚他們的原意。

  · 上述最後一句,包括了比較詞——更。我們使用很多比較詞:

  “更好”、“最好”、“較糟”、“更多”、“更少”。

  一個比較的情形,需要有至少兩項事物。知道比較的基礎很重要。所以你要問:“與什麼比較?”比如有人說:“我表現得比較差。”跟什麼比很差?你理想的表現是什麼?你昨天的表現?專家的表現如何?不切實際的比較會給人帶來很大的不快。有一個很有效的讓自己沮喪的方法是將自己與想像的且無法達成的理想比較,覺得自己真苯,趕不上那些標準,然後又刪掉你使用的標準,你就可以覺得很糟,而又無法排除。

  · 激勵自己,似乎讓自己與吸引人的未來相比,而不是去與他人相比。要評判自己的進步,是將自己目前與當初開始時相比。

  第二個叫「扭曲」︰ (Distortion)

  · 很會「扭曲」他們的體驗的人,會不斷地因他們對你的言行的詮釋方式,而讓你驚訝。他們可能會看到一些你從來不會想的因果連結。他們能夠做不尋常的連接,並從你的話,推演出你的思想與感受。他們也可能會很有創意。藝術、音樂及文學都要用到「扭曲」。「扭曲」才能創造出唐老鴨、米老鼠…..。

  · 我們改變我們的經驗,以放大或消除它且以不同的角度看它,就像是從凹凸鏡看。

  · 同樣的,假如我們沒有「扭曲」的能力的話,也會窒息掉我們的創意。

  例如:當你計畫要重新裝潢時,如能事先就可想像到,房子裝潢好時,會是什麼樣子,會很有説明。這就是感官的「扭曲」。

  · 但如果你將別人以某種方式看你,想成他在瞧不起你,你很可能是在「扭曲」他看你的意思,因而也會「扭曲」了你的反應。幻想建立於幻想之上。

  · 我們可以去掉過程並將其變為事物來扭曲事情,這樣建立起來的名詞叫做“名詞化”。我們有很多重要的觀念是名詞化的:愛、正義、教育、信念、選擇、合作、害怕…扭曲的意思就是,這些名詞其實是動詞喬裝的,過程中途被凍結掉了。名詞化的問題是,它們變成靜態及無法更動的。比如有人說:“這個關係已經停止了。”可以將這個關係轉回到過程,即問:“我們是怎樣沒關聯了?”以找出說者的意思。

  · 下列還有一些有弦外之音的扭曲「隱含前提」。人在說話的時經常有弦外之音,找出來後,會讓我們更加瞭解他們的世界模型,聽出那些假設的東西。要找出來的方法是問問自己,要讓那話有意義,什麼東西還沒有說出來?比如說:

  「他就像你其他朋友一樣遲鈍。」這就是假設你所有其他的朋友都是遲鈍的。

  · 「請不要像上次我們討論時,那樣無理取鬧。」假設你上次無理取鬧以及我們上次已經討論過這主題。

  · 「你要現在付我錢,還是等一下付?」假設你是會付我錢的。

  · 「為什麼這個這麼困難?」假設這本來就是困難的。如果你去回答他的為什麼的問題,你就是在加強他的假設。

  以為什麼開始的問句,常常以將你的注意力由假設轉到理由的方式,來隱藏它的假設。

  第三個叫「類推」或叫「一般化」︰ (Generalization)

  · 常作「一般化」或「類推」的人,可能對自己很肯定(或非常不肯定)。世界在他們看來,可能是很單純的。他們住在一個黑白分明的世界,假如經驗不是這樣就該是那樣,則灰色地帶很難存在。

  · 他們也可能有很多行為準則來應對不同的情境。科學法則都是類推出來的,而科學方法是很好的作業方法:實驗,由結果來「類推」,但也永遠都準備好,在面對例外時,就要改弦易張了。

  · 我們對我們經驗中的某部份,當為是事情的全部,而忽略了可能的例外。這對我們在面對一個情境時,可以從我們過去在類似的情境中,所學習的經驗,很快的反應,是很有用的。

  · 但是,如果我們「類推」錯誤或沒對新經驗開放的話,可能會變成問題。

  信念就是一個很好「一般化」的例子。

  · 當你在做「類推」(一般化)時,你是想瞭解外界,並知道什麼是可以期待的。

  · 這意謂著,當你看到一個跟你從前看過完全不同的把手時,你不需要很困惑地退下來。你知道那僅是另外一種的把手而已。

  · 「一般化」是我們如何學習的基本部份,但是同樣的程式也會招來大災難。

  · 假設你有一段不理想的親密關係的經驗。你根據這經驗而「類推」,這世界上的人都一樣,不值得信賴。你這個「一般化」的想法,可能會中止了你再找到一位例外於上述想法的另一半的機會。

  · 像「所有」、「永不」、「總是」、「每一次」這類的字眼是概括性的,它們不承認例外。它們局限、簡化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而不是世界本身。比如說:

  1. 我永遠都沒辦法做這事。

  2. 沒有人在乎。

  3. 當我需要你時,你總是不在。

  4. 人類並不是仁慈的。

  5. 西餐是貴的。

  · 另外一個一般化的例子是,我們如何以「應該」、「必須」來管制我們及他人。有時候並沒有真正的必要性。要找出其必要性,可以問:“如果我沒有做那些事,會怎麼樣?”比如說:“你應該另外找個工作。”“如果沒有找,則會怎麼樣?”找出那後果,它們可能是真的不愉快的,或者只是想像的。我們有時被那些管制性的字眼所催眠,所以想都不想就去遵從了。

  · 也有反面的規則:「不該」、「不要」、「不能」是更強的規範。有一些是真正的生理上的限制:“我無法跳高20米。”其他未經測試的信念。比如說:“我不能改變”或“我無法找它”。要突破這點就問“什麼阻擋了你?” 這種問法,可以改變焦點,由被卡住的位置前進到某個目標以及排除可能阻擋路的東西。

  · 我能及你能是授予力量的字眼,除非那些目標是不切實際的,所以能將「必要」、「應該」這種詞改為「能夠」是很好的。所以“我必須做好”變成“我能做好。” 這種重新更動是你能替自己或者他人做的最有力量的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