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置於高速旋轉的超導體(極低溫度時失去電阻)上面的一個物體如何失去將近2%的重量。

喬瓦尼·莫達內塞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詳細介紹了一種“衝量重力發生器”的研究工作,它能對所有物體產生一種斥力。該設備使用一個強放電源“發射器”和一個超導“發射器”,製造出了一種“重力衝量”。波德克列特諾夫說:“時間很短,沿著放電的線路以極快的速度(實際上是暫態)進行傳播,經過許多不同物體,沒有任何顯著的能量損失。”他說,實驗結果是對光束擊中的任何物體都產生了推力作用,大小同物體品質成正比。波德克列特諾夫在調整一個鐳射瞄準裝置時說,他的實驗裝置已經顯示有能力擊倒1公里外的物體,他聲稱,這一裝置用同樣的能量可以擊倒200公里外的物體 

地球殼層下面存在溫差電場,地表重力具備負靜電場引力特徵,大量的研究表明,很多自然現象與此觀點相符合,且沒有任何相違背的地方。因此,重力被說成是負電場引力。對此提供證明的實驗是“充以高壓直流電的不對稱電容,正極在上方,負極在下方,在電壓達到一定值時,會飄飛起來”,這個實驗產生的電場力與地球電場相反,所以被稱為“反重力”。此原理可以合理解釋恒星系之間的加速遠離現象,並可以合理定義“宇宙反重力”這個概念。 

只要兩個動態點電荷滿足三個條件,它們各自受到的力就會指向同一方向,力的大小按正弦規律變化,合力不為零且穩定不變。這三個條件分別是兩個動態點電荷的電量按照正弦規律變化,平衡位置的電量為零;變化的相位相差四分之一個週期;並且這兩個點電荷之間的距離是波長的整數倍加四分之一個波長。如果使合力總是指向重力的反方向,那麼就削減或者抵消了重力,甚至得到更多的升力。該作用力沒有依賴於其他物體的支撐。這有利於製造人們想像中的類似於飛碟的飛行器 

只要以很高的電壓將電能輸入電容器,就會在某個方向產生一個微弱的推力。他把這種現象稱為別費爾德-布朗效應,飄升"祖師竟被淡忘。布朗的動手能力極強,但不善於做理論分析,儘管他對自己的發明提出過一些大膽而天真的假設——比如他實驗的電容器產生了能和地球引力相互作用的場——但他從來也沒有對這種現象作出嚴謹的科學說明,因而沒能在科學界引起重視。不過,他對自己的發明將驅動世界充滿了自信:"成千噸重的多重引力器也許將成為未來的海洋巨輪,甚至是神奇的'太空汽車',為前往火星的航天器提供動力。誰知道呢? 

文圖拉的網站 :飄升機

芬蘭坦佩雷大學就職的俄國物理學家歐仁·波德克勒特諾夫通過試驗發現一種反重力現象。 

他將一個超導陶瓷盤在攝氏-210度的溫度下以每分鐘5000轉的轉速旋轉。盤上放著一個物體,物體的材質可以是金屬、木質或塑膠的。旋轉的結果發現,物體的重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平均減少1%。根據其材質不同,重量減少輻度在0.5%至2%之間。 

 

物體虛化再顯類型其理論 

1維:一條線,沒有問題。 2維:一個平面,沒有問題。但為了高維度時解釋上的方便,作者用另一個方式來說明二維:分離。即:另外分出一條線。 3維:一個空間,同樣很直觀,因為我們就是眼睛所見就是3維的空間。但為了高維度時解釋方便,作者同樣用了另一個方式來詮釋:摺起。一個3維空間下摺起的動作能讓2維空間的點跳到另一個2維空間的點。(延伸:一個 n 維空間下的摺起動作能讓 (n - 1) 維空間的點跳到另一個 (n - 1) 維空間的點,這個觀念之後將會被繼續使用到。) 4維:在三維上加上時間感念,我們的眼睛看到的是三維的世界,但如果有一種生物看得一個人由出生到死亡的一生,那麼3維下的時間對它而言就不是時間了,3維的時間對此生物而言相當於是幾何上的第四個維度。這個生物會看到一條波動著的4-D長蛇,一條紀錄著一個人由出生到死亡的長蛇。 舉個讓人比較容易理解的例子。小時候應該很多人在課本每一頁的角落畫上一個個的人,每個人都只有一點點動作上的小差異,當把書本快速的翻過時,這些小人合起來就像在做動作一樣。如果我們把這一頁頁都拆開,就可以看到這個2D小人的一生了。 對這個2D的小人而言,第三個維度是時間,而對我們這些3D人而言,這第三個維度只是書本的厚度。這件事情暗示著:對 n 維世界的人而言,第 n + 1 個維度是時間,但對於 n + 1 維世界的人而言,第 n + 1 維也只是空間上的一個維度而已。因此,2D小人的時間對我們 (3D世界的人) 來說是厚度 (空間上的一個維度),我們 (3D世界的人) 所認為的時間,其實在 4D 世界的人眼中只是一個空間上的維度,而 4D 世界的人眼中的時間,也只是 5D 世界的人眼中的一個空間上的維度。 那麼什麼是4D呢? 一條線。沒錯,一條線! 只是這條線上的每個點分別代表了人 (3D世界的人) 一生中的某一個時點及他的所在位置。 5維:分離。一個人的一生中有無數的選擇。我們常說,如果當時我能怎麼樣,現在我就可以如何如何了。是的,5維就是把這所有可能的選擇給包容進來。因此,從4D的線上分離出無數條線 (選擇),就構成了第5維。 6維:摺起。類似於3維的概念,6維能讓5維空間中的點自由跳躍。因此,如果一個3D世界的人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假使他擁有6維空間的能力,則他能夠自由的變成5維空間中任何一個他所滿意的位置。 7維:前面在4維到6維舉的例子都是一個人的一生。現在我們把這個概念放大來看,也可以想像成是宇宙的一生:「從大爆炸宇宙誕生,各種可能性下所產生的各種變化,一直到宇宙滅亡為止。」我們把前面這串敍述,看成7維空間的一個點,如果能有兩個這種點,我們就能構築出7維空間了 (again, 又是一條線)。 問題是:「從大爆炸宇宙誕生,各種可能性下所產生的各種變化,一直到宇宙滅亡為止。」這句話本身就代表無限大了,怎麼會有兩個無限大的點呢? 解釋是:如果大爆炸的一開始初始條件不同,那麼就會有不一樣的宇宙誕生。因此,第七維的空間可以想成是兩個不同初始條件的宇宙連成的一條線。 8維:應該可以猜得到那兩個字是什麼了:「分離」。從7維的線上分離出來的線,構成第8維。更精確地說,就是各種不同的初始條件下形成的宇宙所組成的集合。 9維:摺起。第9維的摺起動作能讓第8維空間內的點跳躍。因此到了第9維的空間,我們已經能夠自由穿梭在任何一個宇宙的任何一個時點的任何一個3度空間了。 10維:呼,終於走到這一步了。 在第10維,我們將所有可能的宇宙中的所有的時間下的所有的3度空間,想像成10維空間下的一個點。這個點已經包含了一切了。你還能想像另一個「所有可能的宇宙中的所有的時間下的所有的3度空間」的點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