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在北京認識了一個道人,針灸術很厲害,取穴少,穴位亦奇。所用穴位與現代醫家通用的迥然不同,但療效很好。但就是他一般不出手給病人針灸。經過瞭解,他針灸用的是《黃帝內經》中的“絡”穴。《黃帝內經》最晚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上古醫術的精華。《內經》記載人身經脈有四套體系,即“經、絡、溪、穀”,這四個系統的經脈經緯人身陰陽,使榮衛氣血上下澆灌,共同護衛人體健康。經過二千多年的流傳,現在得以傳承下來的僅存“經”的一個系統,即通常所稱的“經絡”三百六十穴。其他三套系統“絡、溪、穀”的720個穴位及其應用理論在傳承流變中湮沒無跡了。而現代醫書上人各自秘的某些“奇穴”,其實就是化源於“絡、溪、穀”系統中的某些穴位,只是人不知其端。有幸的是,上古經絡學的薪火得以在民間保存著她的餘脈,這位道士從他師門那裏繼承了上古針灸術,就包含“絡、溪、穀”三套經脈體系。為了不使上古秘術再次失傳,道人現在已將“絡、溪、穀”三套體系公之於眾,使這套秘傳千年的上古針法得以再現人間。

經曰:絡三百六十五穴,亦以應一歲,以溢奇邪。以通榮衛,榮衛稽留,衛散榮溢,氣竭血著。肉之大會為穀,肉小為溪,肉分之間,溪穀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邪溢氣壅,脈熱肉敗。榮衛不行,必將為膿。內銷骨髓,外破大膕,留於節腠,必將為敗。積寒留舍,榮衛不居,肉卷筋縮,肋肘不得伸,內為骨痹,外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穀也。

溪穀三百六十五穴會,亦應一歲,其小痹淫溢,循脈往來,微針所及,與灋相同。經曰:孫絡之脈別經者,其血氣(氣火)盛而當瀉者,亦三百六十有五脈,並住於絡,傳注十二經絡脈,非獨十六絡脈也,內解瀉於中者十脈。

經穴三百六十有五,絡俞三百六十五穴,及溪穀三百六十有五,計之一千零九十有五穴。故經穴之與孫絡穴別矣,然其溪谷之穀穴,從乎肌理也。

經之穴三百六十有五,之所以主其運也。絡之穴三百六十有五,之所以主其傳也。溪之位一百二十有五,營其筋肌也。穀之竅二百四十有奇,之所以澤其筋骨也。

針道維生之衷矣。故經病者調之以絡,絡病者調之以溪。血病者調之以經,氣病者調之以穀。氣血之病也,調之于溪穀。

經曰:經者,動氣之徑也。絡者經脈之偶也。溪者經絡節持之驛也。穀者筋骨氣脈經之匯也。故經有其穴,絡有其竅,溪有其脈,穀有其空是也。經,輸也。絡,注也。溪,交也。穀,合也。故經有十三,奇之有八,絡有十六,溪有十四,穀之有七。十四溪者,肌肉筋經之隙也,尺脛,肱股,腰渺(月少),脊頸肌分肉腠及經絡諸穴。穀者,氣節之會也,部有七。踝,腕,肘尺,肘肱,膝脛,膝股,少腹之下極。

督之絡者,起於骶閭之角而終於椎上,自中傍開半目。左右各一十有八穴,主陽神志久疾。其穴在脊節,名曰百勞刺。

骨之絡者,起於骶閭之翼而終於髃,兩傍各開一目,左右二十有三穴,主勞異怪。其穴在脊翼節中,名曰俠脊刺。

膀胱足太陽之絡,起於腦中,出瘂門而終於承扶,自中傍開一叩,左右各二十有三穴,主背脅臟腑。其穴在背絫外肋橫結處,名曰鈹風刺。

膽足少陽之絡,起于風池循胛環而下緲(月少)至股際;上自中傍開一握。其一支自五樞京門而上,循肋至鳩尾。左右各二十有五穴,主損傷勞苦。其穴在胛肋緲(月少)髂中,名曰紴腁刺。

肺手太陰之絡,起於中府,出俞環胛而循,支者橫貫中府自經而下,絡於大腸者左右各六穴,循經前而下者九穴。主風寒時疫,癳鬁勞嗽。

肝足厥陰之絡,起於本髒,自期門循季脅端,環肋內陷上膻中,尋膈入背俞會於杼,直上者貫翳會人迎,其支自大敦循經前而上,至期門而終。上者左右各二十有六穴,下者左右各十有一穴。主氣血男女。

心手少陰之絡,起於心中,下絡小腸。循脅而上,自極泉橫貫胛內過俞,自天宗循頸上入腦。循經前而下會于勞宮。上者九穴,下者十有七穴,主動靜血脈。

脾足太陰之絡,起於脾中,循脅環撓經而下,回曲骨貫箕門,循膝會陰陵上,下魚至邱,環踝而散。上者十有八穴,下者十七穴,主抑鬱積滯婦腸。

腎足少陰之絡,起於腎中,下絡膀胱,臍上俠少陰,俠臍而界陽明,下坤谷俠太陰。三環相交,叩叩於腹。左右各二十有四穴,至橫循經前而下跟。左右各七穴,主虛損勞弱,腰股腫脹。

九陽之絡,起于強間,循紋至顱厭,過耳前空關至牖、井、外髎垣,環七椎間。自間至牖各十有一穴,下者各十有七穴,主諸風神志。

任之絡,起於承漿;下突翼中,終於下極,自中傍開一目。左右各二十有五穴,主陰血積滯。

沖之絡,起于陰骶中,撓陰器,循氣沖、腹結氣海、天樞外直上至血俞脾樞,會鳩尾、自傍半目上行、挾突喉、會承漿環唇交水溝、迎香過目散腦中。左右各十有九穴,主臟腑鬱滯。其穴不內,名曰倚刺。

陽明手大膓之絡,起與大膓;自本腑上絡肺至突端。出陽關至俞、循六陰環骨至橫端上脅。其支者自俞側直下循髎;本絡穴左右各一十有七穴,主二陰腹腰。

胞之絡,起於腎臟,出關元中極間;上絡神闕,其支者自氣海循太乙入肝,自肝循帶外下行五樞,至生氣橫行生門天鍚入胞系。左右各六穴,主男女生成。其穴循經肌間,其針深淺以知度,故曰淵刺。

胃之絡起於中脘,上行膻中,綻鳩端內循而環,歴章門,至太乙入胃系。左右各十穴,主反胃嗝噫食不下。

六陰之絡起于氣俞,循髎側至會陽,歴四俞至關俞,循髂脊內緣至二沖上,下循會陰,貫氣水穴間。左右各十有八穴,本經有八。主癃閉,瘕疝,痿痹,血氣(氣火)諸疾。其穴去經皆五分臀肌中,名曰颰腱刺。

絡者,網也。絡於十二經,合其經脈筋肌者也。經之為幹,絡之為枝,溪之為莖,谷之為葉。本為一元之體也,運用豈有二般?故經之所以通滯者也,絡之所以消積者也;溪之所以袪瘀者也,穀之所以化氣(氣火)者也。

絡脈者,一十有六。膻中手厥陰伏其絡,倚於心與九陽也。小膓手太陽伏其絡,倚於腎與胞也。何謂也?其為玄牝之府故耳,始生氣之從來也。

故督之絡於脊椎隙間者,氣閫骨也。其自骶閭而始,直行而上者,終於椎上合風府。其合臟腑,其主神志氣力,為骨輿陽道之督導矣。故絡其俞十有八穴,骶閭至脊中六穴,名曰六合,脅脘諸氣,脊以上十一穴,名曰十一關,主髒諸氣痛也。

故骨之絡脊翼上突者,骨之生導氣機也。是以起骶閭之翼,而終於椎上,上合強間。其支者,合于風池。其合氣於臟腑,其主機動,其為閫,為諸勞諸傷諸氣之匯也。故絡其俞二十有六穴,主百勞諸損傷,故其名曰百勞刺。上治上,下治下。刺五分,灸以年為壯。

故膀胱足太陽之絡,始於腦中,自瘂門上出而下至肩中俞。其支絡天髎,自肩井而散。其絡自肩中俞直下。經急風,氣輸,熱俞,心機,智關,督關,膈門,氣屈,肝育,陽俞,垣宮,滎門,無邪,水宮,元門,後倉,子強,陽光,水儲,自宴,五馬,環止,絡泉,橫絡會陽,上絡秩邉,下走承扶而終也。其穴二十有三,所過八穴,主頭項背,臟腑熱,脅弩痛。陽宮垣俞二穴不可刺,夏刺則即日死,春刺失精,冬刺水枯。下治上,上治下。刺五分,灸七痏。

膽足少陽之絡,始于風池,循肩俞,經天髎傍五分翼熮穴,背儝,魄門,膏肓俞,僂風,息痛,(病頭員)門,結氣,臃門,死戶,勞俞,厭氣,僂宮,(凥兀)戶,尻俞,臀關會於環跳。其支者,自五樞,結氣,腹滎,曆京門,上季脅,循肋外而上,天合,端門,龢陽,木宮,膽舍,胃倉,厭氣,會於鳩尾。又支者,自日月循於縷風。其絡穴二十有五,所過十穴,主弦脹。氣滿不得食,腹痛如豁。忌直刺,灸五七壯。

肺手太陰之絡,始於中府,從肺系出膈俞,經譩嘻,魄關,氣門,少泉。循太陽絡之熱俞,氣輸,急風,至厭肩,會雲門,上交息肩,袪風,俠天府而下,歴嗌滿,尺關,氣屈,終於列缺。支者自肺系,出俞府,氣戶直下,逆滿,膺俞,太宴,雲宮,噫滿,倂不容,承滿,木宮,膽舍,天樞,終於蘭門。本絡十五穴,所倂十四穴,主氣滿不得息,逆嗌不食,脘滿背閫痛。本絡勿直,灸三七壯。

肝厥陰之絡,始於本髒。系期門,金火木水土,五宮五穴至季端,循脅內陷天焦穴上行,石滿,星垣,脾樞,血愈,離氣,天燥,厭門,食關,天鉞,入膻中。又支者,自章門後五分曲脅而上者一十二穴,天剛,地怒,人怨,志滯,姑妄,意會,肓髎,烏蒙,戶牖,天怨,赤宮,天淵,經大包傍上極泉。其循經前而上者,始蠡溝前上行,天鬥,氣承,疝門,交太陰經,撅都,蠱舍,溫市,會曲泉,血府,幽都,串陰器,上氣街,交太陰陽明,至水滿,地癉,疉門,會章門。本絡三十七穴,所交六穴,主蠱脹瘕疝,滿不得食,陰陽二痿,目弦頭暈嘔嗌者。

心手少陰之絡,始於心中,出乎靈墟內三分之本主,下循九衢,雲端,交三經過期門,日月間至神營,下長街,域間,宇門,急腹入絡小膓。其上者自神營,玉都,天荒,天蒼,會極泉。貫內胛絡俞,會天宗,秉風,肩井,天牎,入舌系嗌,支者自天宗會於腦。循經前而下者,內肱,扶正,亢陽,上榮,天官,極曲,貙邪,臍滿,脘會,膺淵,郤中,鹹炅,胃都,通滎,腕中,天闕,精極,會少府絡勞宮,與小指次指出其端。本絡二十有六穴,所過十有三穴,心胷脘腹。

脾足太陰之絡,始於本髒,出上系,當乳根步廊下于鳩尾平處,名曰中峊。自中峊,液井,引緃,天衡,會于大包,入寅溟,肺墟,蒙光而下,倚陽,相使,青菀,厭會,中樞,太葆,谷關,天寐,從星,流光,動風至帶脈後一寸,下入承尻,環樞,從承,坤谷,于沖門下一寸沖會過經,循之下。經炅門,爽光,胞會,高榘,榮髖,鶴膝,蛇目,入陰陵泉,上機,五疝,下機,秘關,緃穀,入三陰交環踝而散。本穴三十有五,所過四穴,主情抑志鬱,臟腑積滯,婦膓結瘕流疝。

腎足少陰之絡,起於本髒,下絡膀胱,自膜而上,出建裏下五分之陽宗穴,陽明,三陰,八會,聽門,牙關,于肓俞上五分之少抉,交闕會中,左走右,右走左,入肓俞,肩門,息肩,於外陵上五分取中肱,五正,肘關,曲雲,水道上五分屈脅,會氣穴,交關元,左走右,右走左。走水道,(凥兀)關,精宮(子戶),歸來,大赫,交中極,左走右,右走左。急氣,腹直,飍裏,絛頂,舍次,沖次,靈交,過陰廉。至溺矢俞循經而下,吢呂,古光,合陰谷,陽邱,鯤陽,脬佑,溺陽,合複溜,走太鐘,水泉而散。本絡三十一穴,所過十五穴,主諸虛損,勞弱,腰股腫脹,足膝不利。

九陽之絡,起于強間,循風臒,天羅,陽空,一陽,寂天,至束,炅陽,過縣顱,下厭眥,外髎會,(風劦)風,頷俞,經天牖,池下寸半之頸俞,剛風,痙癎,痙風,歴肩井,承強,至肩中俞,急風,氣輸,熱俞,風關,氣會,命營交至陽,于至陽靈台間一口寸尋神府,上靈台,延骨絡上行,於神道身柱間尋逆天俞上直,清靈,氣緃,天池,意怡,宴椎,行風,上會風府入腦間。本絡二十有八穴,所過十有一穴。主諸風癎痙,厥逆不用,神恖恍惚息寐弗力。

任脈之絡,始於承漿,傍開一目下循,終於下極。從孔厭,俠嗌,喉絡,天突翼,以下九膺九穴至鳩尾下翼,翼以下八宮六穴至神闕翼,以下下元六龢至下極俞者,本絡俞二十有五,其主陰血腹膓,玄牝寒熱血症。所過有九穴,主氣滿厭食,嗌逆浮虛,諸邪妄行不歸。

沖脈之絡,起於陰極之會裏前導中,俠會,囊邸,走氣沖,疝俞,自中傍開二寸半循根柢,精宮,腹五裏,精舍,三合,仳樞,齏端,靈醓,祭壇,循脾樞,血愈,會鳩尾,嗌門,自中傍開半目上行,陷突,膻會,明堂,紫宛,重雲,寶蓋,挾突喉,會承漿環唇,交水溝,迎香,過目散腦中。本絡一十有九穴,所過七穴,主臟腑鬱滯,犇豚嗌噫。

陽明手大膓之絡,起於大膓,絡於肺間心突中上天突,自大膓出陽關至本俞,環尻骨端循六陰絡之五衟,四窬,平蹊,步常,步恒,鶴翅,絡氣街,環尻端下寸半走無名六穴至氣街,自鶴翅上行,走(皮丸)(月少),帶脈,氣弩,腋眇,臂緃,倂巨骨,散於天鼎。其支者自本俞外五分之爡筋下行,寅泄,還陽,聚痍,七塞,閫關,至極底入膓中。本絡俞一十七穴,所過一十有三穴,主嗌幹氣痛,二便腰腹。

胞之絡起於腎臟,出關元中極間之靈匯,自任脈上行神闕,其支者,自氣海,中注,盲俞,天樞,滑肉門,太乙入絡於肝,自肝下循五樞五穴,至生氣,鎬陽,元宮,生門,天錫,絡胞中(男子曰元田宮)。本經六穴,所過一十有五穴,主男女生成氣血之事。

胃足陽明之絡,系於脾,出中脘,沿沖脈任絡上行膻中。出鳩突,膨松,脘元,吅門,焭氣,龍門,稽水,歴章門,絡帶脈,循脾葏,太乙入胃系,出膜絡脾。其支者,自脾葏,沿大橫,腹結,府舍,沖門,從陽明之外而下行,巽戶,遝泣,伏風,承髀,陽全,臨關,承氣,膝兌,鶴隘,脘宿,愈膓,胷舍,經豐隆,肺門,達解溪而散。本絡俞二十有一穴,所過九穴,主反胃嗝噫,食不下。胷中滿悶,滯利水泄。

六陰之絡者,地氣之絡也。走關俞,腰俞,會陽,長強,循五衟,四窬,平蹊,步常,步恒,鶴翅,絡沖門,氣街,下循會陰,絡二陰。本俞有八穴,所絡十穴。主癃閉痿痹,女子諸病。 

再論針灸 心悟

沒有理論就不能明理,不能明理就更談不上什麼手法。


十一年前當我第一次拿針給人扎針時手沒有抖,老師傅告訴我,你是天生扎針的。然後開始練習各種手法,什麼補瀉,什麼燒山火、透天涼,練習了五 年終於小有所成。


但是現在快30歲的我終於明白了手法其實跟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心境。
就和寫書法一樣,心到則手到,手到才會病除。在得氣的那一刹那你才會真正的與病人的真氣相感應。

現在,即使不扎針,當手指觸碰到病人特定的穴位上心裏就會有一種感覺,很微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一瞬間就明瞭病人的氣血盛衰與邪氣深淺。

所謂氣場感應大概就是這種感覺。什麼時候當你拿針的手感覺不出針的存在,也就是心開始發揮作用的時候。

當我第一次給病人扎針時,病人的療效竟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從此再不敢對古人玄妙的治療方法產生一絲一毫的懷疑,再也不敢對古人的思想進行試探和褻瀆。


在臨床專攻針灸三年後,自認為全部掌握了針灸的技巧與奧妙,變得驕傲與自滿,看了若干部針灸經典才發現自已是一隻小螞蟻來到了一灘水跡旁還以為是看見了大海,無地自容。


幹了五年後,才知道自己發現的新大陸原來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幹了八年後,才發現針灸治病的病種範圍已經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自已看到的只是冰山之一角,海底下的東西太深了。


現在幹了十個年頭了,最近又研讀了《易經》,才發現古人的智慧真是深不河測。


大道無形,中國的文化都是相通的。


膜拜,頂禮,五體投地,感謝我偉大的祖先。感謝你們給了我炎黃子孫的血脈,中華的智慧作為一種遺傳基因已深入到我的骨髓,溶化在血液中,並且自然而然的在經脈血管裏流來流去。

針灸是一種修行,修性、修心。

針灸是要用一生來修煉的。

每天種一點善因,走完美好的人生!

針灸最忌浮躁的心態!

為什麼現在好的針灸師鳳毛麟角呢?都被這個浮躁的社會同化了。

放下功利心,調整好心態,才能悟出更高的境界!

淺談針灸手法幾個細節
要看一位醫生針灸水準怎麼樣,就要看他取穴是否精簡,手法是否純熟圓潤”恩師就是這樣教導我的。
百穴易得,針術難求”不少的醫書上只給出下針穴位,手法的甚少,針法歷代是不傳之術,也因為手法是身傳臨教,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東西。《針灸大成》裏面所講到到的針刺手法也是能算是一個方向。
真正是內涵是沒法寫出來的。就好像做菜一樣,程式給你了,但能否做出一首美味的菜,就看自己的悟性了,“師父領入門,修行在個人”學中醫更加。醫者 :意也。多想想吧。
站在高處遠望,思考會更好。(在這我多言一名:望,不是看風景,而是看天地運轉之氣,陰陽之道,盡在這裏面)

就拿現在很多人在義論的“燒山火”“透天涼”來說吧,我在網上自到不少有關對這兩個手法的作了很深透切的議論。但是我還是覺得應該把我的對這個手法的認識也作深一步的嬋述。儘是個人觀點,請各位網友點評。
我把一個針灸分成三個部分,並作計分。一:下針前(為1分)二:手法(2分)出針後:(1)。這整個針灸過程只有4分。我為什麼要這樣分呢,因為這樣我感覺要踏踏實實做好每一步,力求能爭取穩拿每一分。是醫生都應該有這樣的心態去做。
1
下針前:
《針灸大成-神針八法》開頭一段是可以概括了下針前的應用“心無內慕,如待貴賓,心為神也,醫者心,病者心,與針隨上下”。心:指的是醫者心,患者心,如何做到心無內慕??這就是下針前的一個重點。我的方法是“放鬆”(沒有思考的放鬆)我的做法:患者取針灸體位,閉目,鼻子深吸氣,嘴巴呼氣,慢慢放鬆全身,慢慢放鬆太陽穴,不要思考,放鬆感覺緊張的地方“朋友,你們也可以試試,現在就去感受一下,多做幾次,找感覺.也可以看看有關催眠的書,就知道這個原理了。
醫者患者都做到心無內慕,當然能隨針上下。
值得一提的時《針灸大成-八法神針》裏面有一個很好的無痛下針方法。“左撚九而右撚六,此乃無痛下針方法”意思說,左手按在穴位上,向左按轉九圈,右按轉六圈。這個方法,非常不錯,我在臨床上都是這樣用。
2
行針
接下來談談,我對上乘心法:燒山火和透天涼的認識。
好了現在到這裏先,我有時間再打,先把上面的慢慢學好,一定要穩拿這一分先。針灸不可心不在焉的。
在我打下一次時,大家可以看看,我之前發過的<<清朝之前的針灸醫案>>裏面有一本無極針法.是很難得的一本書,可惜大家沒有重視.很遺憾.很心痛.

臨床上用燒山火和透天涼與《針灸大成》為指導方向,並注重一些細節上,以透天涼為例:
試問有沒有被嚇著的經歷,是否還能對那當時的感覺記憶猶新,如果沒有那就試想打屁股針時的感覺,當進針時,全身如觸電一樣,頓時有清涼感,緊接著可能會發熱,當針深入時,感覺就不明顯了,其中原理我就不進行細說,但由此推論並總結:針刺角度為45度並逆經。其次緊提慢按。 鉤魚的朋友都知道,魚標沉下去,並有一定深度時,就證明魚上鉤了。迅速甩杆(當然也只有鉤小魚的時候才會甩杆)。緊提慢按就是這種意境,慢慢插下去,快速提起來。而兩者的幅度不同,如魚標沉下去不比甩杆的幅度大吧,具體怎麼樣,要結合實際自己惦量,由於進針的幅度比退針的幅度小,所以由地部開始,才能漸退到天部。
撚提:
在撚針同時加上提針為撚提,用陰法(拇指向後)一提一撚。提到盡頭放鬆而手不離針,又向前插並微微向前撚;提撚幅度要比插撚的幅度大。將上述方法終合:食指,中指固定,拇指向內向上撚,盡處,拇指向前向下撚。緊提慢按,用陰數。而無論是提插還是撚轉均要從小幅度開始,切記勿急功求進。
燒山火則與透天涼反之:食指,中指固定,拇指向前向下撚,盡處,拇指向後向上撚。緊按慢提,用陽數。而兩者不同的是燒山火注重撚插,透天涼注重撚提。
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一週期的快慢問題。如何產生針下氣如脈動?如何感覺針下的氣血流動?這個我也說不出,只能意會,指導方向都為:心靜:針時,兩者能與針上下,手穩:運針有規律。週期的快慢問題,我通常以呼吸頻率,秒針頻率,心跳頻率與針下感來指導。如在秒針上來說,在一秒鐘內完成一個撚提與撚插,這個頻率同秒針一樣有規律,運針一定要柔和,圓潤。手法好的人,針灸是一種享受。這個週期的快慢非常重要,即使針法再怎麼不好,週期也要有規律,特此再次強調。
上面的是針法,那下面的就是想法了,做事是脖子以下去幹的,那控制下面的就是脖子以上的了。
我所推崇的《無極針法》不知道有多少個人看了沒有。如果看了的話,那再重看重點的,沒看的話,那就從後面看回來。
有個很好的動作值得我們去做,流傳了幾千年,現在還在有人在用----咒語,有點迷信的說法,是不是這樣呢,請聽下會分解。


針邪秘要”“孫真人針十三鬼穴”

咒語在古代中運用較廣,醫學上也均用於一些疑難雜症上,最廣的用於癲,癇,狂等精神疾病,民間則是一些人由於水準有限,認識不高在用時也會借助咒語中的神力幫助驅除疾病。當疾病好轉時,會誤認為神仙顯靈,神靈在保護著他幫助他驅除病魔。我有個親戚在給人治病時,均會念一下咒,然後拿神符在他面前畫符咒,畢時對他說:好了,今後無災無難,福星高照,穩多點,賺多點之類的好話。剛開始我也不以為然,後來我也對病人這樣說時, 病人的心態積極了許多,暗淡的神情也能眉開笑容。從而我將一些咒語和好話改進, 以啟到觸類旁通作用。如果用現代的話來解釋在醫學中運用的話,我認為是屬於心裏暗示。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當一看到咒語就認為是不科學,迷信,封建,這人也未免太老
套了。吡霜是巨毒的,而只要運用得當也能成救人的藥,就看你如何用了。
我對這個咒語認識以及運用簡述一下,既然咒語是心裏暗示,那麼也是意念的一種表現。練氣功的朋友都知道,大小周天也在其中。我在針灸運用上有兩點可用之處:第一,精力集中在針上,也是《針灸大成》裏講的:咒法非《素問》意,但針工念咒則一心在針上。我們可以通過這點來達到兩者隨針上下。其二,借助神力,讓病人能趕快恢復健康。當你在下針時,請你假裝“我是吸天地之精華,收日月之光輝,通萬物之神靈。任何病經我手,盡心盡力一針治癒。”懷著這種心態去給病人施針時,會有不可思議的效果。這是一點,
接下來是運針時的意念,說白點就是想像,如燒山火,醫生針時,要手不離針,而且針一個穴位就用一次。心裏 默念咒語(具體是什麼話,可參考《針灸大成》或自己組織語言)我常用的是針邪秘要裏面的:手提金鞭倒騎牛,唱得黃河水倒流,一口吸盡川江水,運動人身血脈流,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因為我是講白話的,對我來說,這個很順口,並配合針灸時用的頻率,覺得非常順暢。
在慢提緊按中,緊按時請想像從針身鑽出一條火龍。沿著經絡傳到病所,傳到胸腹部,上下遊動,熱氣傳遍全身,打通五臟六腑,奇經八脈。
透天涼則是人體的熱氣不斷在從針孔泄出,有一種人就不要這樣做啦,練氣功的人。就不要浪費這些陽氣,通過想像把陽氣往丹田收集,很寶貴的,想求也求不來的。緊提慢按中,緊提時想像如針筒把裏面的熱氣抽出來。實在想不出來還有一個好辦法,就是拿針去捅氣球,不過這是放血時用是最好的。
上面介紹的,我們醫生想像就比較好辦,而患者不一定會,而且給他們感覺也不好,所以用第二種方法,心裏暗示:當使用燒山火時,我會告訴病人,等下會有股熱氣從針處開始傳,具體傳到那裏你要立刻告訴我,這個至關重要。通過我麼一說,病人心裏就有個回映“熱氣”“傳導”並很“重要”對重要的事,他們會很用身心去做的,會靜靜在等候,去感覺針下的一舉一動。,如果病所在腹,你就可以說,會有股熱傳到腹部,等等,一般都會循經傳導或局部傳導。
透天涼道理也是一樣,我就不說了,留點你們思考。有一點是重要的,在運用手法時,針不離手,手不離針;大概運針時間是三到十五分鐘左右,在針感最明顯時出針,或在到達病所時出針。
這是針灸中燒山火的意念,指導規則為:以病因,治法來進行。如果要補的話,就想著補,瀉就想著瀉,祛邪就要有祛邪的想法。這一點我也不多講了,自己體會,會比我講的好上百倍。

出針後:
因這個針灸過程都處於放鬆狀態,所以針感在出針後還是會持續一段時間,我都會叫病人還是保持最佳舒服的針灸體位,直到針感消失或減弱時才能走。如果三十分鐘後還沒有弱下來的話,還有病人要用床位,我就會下逐客令。這是下針後應該做的,如果不這樣做,前面所做的都是白費。這也是重要的一點。醫囑問題,應該吃什麼,不應該是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等等。
我將針時重點簡述一下:放鬆,手法熟,意念,針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