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可以分別善良美好,同樣可以分辨兇殘醜惡,能分別不會被所分別改變了意識性質,猶如虛空不會被雲彩改變;心靈可以體驗到喜悅與幸福,同樣可以體驗恐懼與悲傷,能體驗不會被所體驗改變了覺受性質,猶如大海不會被浪花改變。

單純的水泥與沙子,不能蓋起高樓,猶如情緒的感受,無法構成獨立人格;只有鋼筋構架的支撐,水泥沙子才能形成固定的模式,鋼筋就是意識,水泥的固定模式就是性格;而鋼筋一定是深入地基才可以承載水泥,地基就是心識,心識是我們內心深處的願望動機,動機深處是覺受的體驗,覺受是心靈被自我辨認所迷惑。

體驗的核心是心識分別,心識遠離意識,是無始劫妄想習氣聚合所現的心靈記憶,以我們的願望、動機,來表達本能需求,猶如孩子生下來就會喝奶,猶如眼睛遇到強光收縮,猶如身體遇熱就會出汗;而心識的核心是覺性辨認了自己,對覺性純然光明之認取,呈現明暗,動靜,生滅諸相,因生滅諸相彰顯識心分別,生滅即無明惑,現行陰流。

行者安住于大愛,虔誠,無私的心靈中,依真理正知見改變意識思維儲存的概念,扭轉記憶中概念儲存的性質,則改變了情緒感受相續前進的方向,眾生其實生生世世都活在心靈深處的覺知記憶中,被妄念襲卷習氣,所塑造的幻影所活著;在心靈妄想大海中生生死死。

心靈覺察自我的意識以及情緒體驗,觀察欲望體驗的源頭動機,久而久之,觀察本身就脫離了所觀察的心塵,心塵體驗消散,則觀察就還原成為見性,猶如從芝麻中提取出麻油,見性與身心自我同體,卻不被自我身心所帶動,猶如雲中虛空,猶如水中之光,見體本空,離於言說,見性覺察所見即是能見,猶如鏡面倒影著花朵,花朵本身是空幻,是鏡子蒙塵所現花朵,花朵是幻化,則鏡面本來性空。

見隨所見名凡夫,見無染見名羅漢,見精本幻即菩薩,于見離見,無見遍見名如來;見即是性,依見現世界為法界,性無掛見而隨順所見,為佛界;諸法本幻即性空,性空即是無掛,無掛則名無生,無生即是無滅,無滅則無來去,無來去名不動,隨妄動而清淨,是名不動隨順,隨順萬法不改其性,性空名當下,故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不可得者,即不可說,又名大自在,又名真如實性,又名法王如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