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

人類將欲望與情感當成了必然,仿佛人活著就是欲望在體驗滿足,卻忽視了,在欲望深處,覺受欲望的清澈清醒,才是我們生命的本源。

猶如眼光所見世界,無論動靜明暗,黑白美醜,眼光之見平等無二。

見,純澈見之性,離見遍見,即佛;覺,熄滅覺之明,覺所覺空,即佛;聽,清澈聽之辨,盡聞無住,即佛;聞,安住聞性不動,聞性無生,即佛;觸,於覺受中無掛,隨順圓滿,即佛。

若眼光被所見擾亂,擾亂即現名相,被名色牽引,即成能見性即有可見之體,能所流轉即名生死,生死本幻,見性本寂即是解脫。

禪修時,將身心調整到最舒適的存在,那麼不舒適的體驗就會現前。

意識的流動在純然無有作意的松坦中,就會呈現緊張的本質;體驗的覺受在心靈的純淨中,就會呈現疲憊的本質,徹底放鬆舒適的身心,緊張的意識融解於覺心明空,體驗的疲憊消融于見性明澈,本心純澈圓明無掛現前。圓明朗寂那就是宇宙終極精神,與眾生一體同性的本源靈魂,本心純明圓滿,無生遍滿,與諸神諸佛同體,與宇宙蒼穹同體,與眾生世界同體,於過去當下未來清澈不動。

當本心於同性同體,無二無別的宇宙世界中,純澈圓滿宇宙與靈魂同體脫落,本覺自性即於純澈中復蘇。離於言說,言說掛不住空性;極樂喜悅,遠離思維體驗之自由。

自性乃中道理體,非色非空,非受想行識,非眼耳鼻舌身意,非色聲香味觸法,非眼界,非意識界,非無明,亦非無明盡,非老死,亦非老死盡,非苦集滅道,非無智亦非無得,非無所得。

自性即心即有,非心非有,即心離心,即相離相,即空即色,即受想行識,即眼耳鼻舌身意,即色聲香味觸法,即眼界,即意識界,即無明,即無明盡,即苦集滅道,即無智,即無得,即無所得。

祂依眾生心呈現圓滿,眾生清淨了心,就圓滿了祂,而祂卻無掛圓滿;身心皆於祂所呈現,眾生自證體性,可以實踐如來,當實證到祂時,實踐就熄滅了。

體驗可以感受祂,祂在體驗中,圓滿清淨,體驗就是祂的迷失,當體驗感受到祂,感受就寂滅了。

意識可以分析祂,祂就是意識的根本,在繁雜的思維穿梭中,清澈不動,意識即錯覺祂的恐懼,依幻而對自我的辨認,就是意識凝聚而緊張,當思辨分離意識的迷幻,當意識明晰祂時,意識就脫落了。

心靈感受可以覺知祂的存在,覺知就是祂投射在存在的身影,祂依覺知體驗,所現清淨圓滿;當覺知認出祂純然的本初,覺知就融化了。

祂無可說,也無可指稱;即是,即世界,也非即世界,即心離心,即相離相,心相性空,空有無掛,寂滅如如;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凡夫五毒煩惱色塵心,當下即是如來清淨佛土,一念頭中,充滿無量億宇宙蒼穹,世界因緣生滅,萬物聚合輪轉,皆依虛空呈現緣起,而虛空無掛緣起,無染世界,本寂圓明。

虛空與世界,眾生與真理,物質與精神,心與相,法與空,十法界諸佛海匯,於自性中,如虛空飄浮一粒微塵;世界蒼穹,眾生諸神,猶如滄海泛起的一粒泡沫。

自性充滿虛空,遍滿世界,隨順眾生,於一微塵中,現宇宙諸法原貌;於心相因緣中,不取一相,如如不動;千百億三千大千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如來盡知。

佛言:不可說,不可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