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氣功發展史上,最早明確提出“存在一個長生不死境界”的人,是東漢時期的張陵及其著作《老子想爾注》,從而開闢了氣功修煉通往仙境的途徑。   縱觀我國氣功史,從先秦到西漢時期,曾出現過三家氣功流派。一是醫家的吐納導引術,二是早期道家的守靜致虛功夫,三是大易、黃老、爐火參同派的內丹術。三家鼎立,各有春秋,共同奠定並融匯了我國古代氣功學的博大體系。


  特別是自唐宋以後,內丹術興起,成為道教、丹家和養生家們修煉的“至要之大者”,出現了“唯金丹是一條修證正路”的鼎盛局面。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因內丹術與前兩種氣功流派有著本質的不同。前兩種氣功流派順應人體陰陽和生化的自然之機,調整陰陽的平衡,促進氣血的運行暢通,以達到強身卻病、以盡天年之目的;而內丹術則是逆人體陰陽生化的自然之機,行陰陽顛倒之術,通過對精、氣、神的內煉,逆轉人體的衰老機制,使人體壽命大大超越了自然壽命的極限,從而實現“長生不老,修道成仙”的理想境界。

  內丹術是道教煉養功夫的核心,也是道教集靜功、動功、房中、服餌等煉養功夫的綜合發展。內丹家將人身比作爐鼎,以精、氣為藥物,以神為運用,經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三個程式的煉養步驟,使精、氣、神在體內聚凝不散,並將這種聚凝不散的融合物稱作內丹。


  內丹家認為:由太初無形無象的“道”生出真元之氣,分化了陰陽,陰陽再生成三,三衍生出芸芸萬物,是為順行。即有生有死、生生不息的造化之道。內丹術則是逆而行之,所謂煉精化氣,合三(精、氣、神)為二(氣、神);煉氣化神,合二(氣、神)為一(神);煉神還虛,一歸無極(道)。從而達到重返本源、長生在世的理想。這就是“順者生人生物,逆則成仙成佛”的內丹理論。


  內丹家所講的精、氣、神,是指人體先天秉賦的元精、元氣和元神。其中精是基礎,氣是動力,神是主宰,以神馭氣,以神煉精。煉丹所處的身體部位稱作丹田,性命雙修是其修煉的主要內容。


  內丹之稱始見於南朝,《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說:“借外丹之力修內丹,欲安眾生先自安。”隋唐之際,內丹術逐漸為社會知曉,至唐末五代,研討內丹修煉之術已成為一種風氣,其中以鐘離權、呂洞賓、崔希范、譚峭、陳摶最為著名,他們為內丹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到了宋元時期,內丹術取替了外丹術,盛行於社會,並且形成以道教南宗、北宗為主體的宋元內丹派,成為我國古代氣功史上最重要的流派。其後,在此基礎上又產生了東派、西派、伍柳、三豐等眾多支派,內丹術成為道教中人追求長生不老的主要手段。 

  然而,由於歷史年代的久遠,古典文獻中不僅語言晦澀,隱語連篇,借喻累牘,使人難以理解;而且又借用了外丹術大量的煉丹術語,諸如爐鼎、起火、藥物、火候等等,特別是其丹道周天的運煉,既難以掌握,又危險重重,非明師指點、口授心傳不可。 
  為了摸索出一條安全可靠的修道捷徑,無數先輩進行了不懈的研究和努力。例如清代黃元吉所傳的內煉丹法,遵循道教傳統丹法的特點,從下照氣穴著手,默視陰蹺(會陰穴)之氣,主張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三件功夫一時了結,可謂至精至簡。 

  漢代後期佛教傳入我國,對我國的傳統氣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特別是佛教“三脈七輪”的氣脈學說,以及“禪定”的修持方法,對我國的傳統氣功起到了充實和推動的作用。例如清代道士閔小艮,根據佛教的中脈理論,首創“中黃直透法”,為氣功修煉提供了一條捷徑。可惜的是,這種修煉方法被當時的氣功界斥之為“鬧黃”,沒能得到普及。


  “仙道”的修持依據是建立在我國古代聖賢們通過直覺觀對生命現象的深刻認識而逐步總結出來的。我國傳統的道教認為,人體本身具有兩大功能,即尋常功能和特異功能。尋常功能依賴於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而產生出視覺、聽覺、聞覺、味覺、觸覺和意識。這些功能為一般常人所具有,屬於欲神(亦稱識神)所顯露的陰性功能。特異功能則指天眼通、天耳通、天香(聞覺通)、辟穀(味覺通)、重身、輕身、隱身、飛升、變化等身態功能,是依據氣功修煉中念力和慧力等元神顯露的功能,屬於陽性功能。因此,開發特異功能的途徑,是陰陽顛倒,遠六根所具有的陰性功能,近元神顯露的陽性功能,達到六根互用的混元境界。


  這也就是說,人的生命現象存在著兩重性或者說存在著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六根為基礎的陰性生命,他(她)是通過六根的感知能力來確認自己和世界萬物的物質存在,從而產生出七情六欲和各種思維意識活動。另一種則是以元神顯露為基礎的陽性生命,“仙道”的修持依據就是開發這種元神所顯露的陽性生命。如果講的更加確切直接一些,即是以元神顯露的陽性生命。如果講的更加確切直接一些,即是以元神所顯露的陽性生命代替或更換以六根為基礎的陰性生命。


  那麼,什麼是“元神”呢?《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神為主論》曰:“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即先天以來一點靈光;欲神者,氣稟之性也。元神乃先天之性也,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又曰:“蓋心者君之位也,以無為臨之,則所以動者元神之性耳;以有為臨之,則所以動者欲神之性耳。有為者日用之心,無為者金丹之用心也。”


  這就是說,元神即先天以來的一點靈光,是先天之性,它藏於心。有為之動則為欲神(即常人所表露的陰性功能),無為之動為元神(即氣功狀態下所顯露的陽性功能)。


  我們從其他古典丹經中也可以看到,元神又稱作“先天神”,它是在接受父母的“精血”組成胚胎時即已形成並存在的。它不受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的支配,而主宰人的生命活動。道教的內丹運煉,即是以元神為用。所謂“乃先天虛無正一之氣凝結而成像者”,即是道教注重真神(元神)、真身(由元神運煉出來的聖胎)修煉的真實寫照,決不是什麼虛幻。  

  綜合古往今來的修仙之路,必須要具備兩個先決條件。一是築基煉己,以修持命功為基礎,通過煉精化氣,恢復破損之體,為徹底改變肉體的陰濁之質,變凡體為仙體做好能量方面的準備。二是“致虛”,不致虛無以徹見本源,顯現元神。同時,在黃元吉和閔小艮等先師的啟發下,對“靈光大法”的修煉程式和步驟進行了巧妙的設計和安排。下表為“靈光大法”的修煉全程:


  坤道築基功(斷龍秘法)
  乾道築基功(降虎秘法)
  靈光修煉(五部通靈法)
  空中求靈(靈光神通法)
  靈光聖胎(長生久視法)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到,“致虛”是從“煉精化氣”的築基階段直接過渡到“煉虛合道”的中間過程,跨越了傳統內丹術“煉氣化神”和“煉神還虛”兩個修煉階段。這一中間過程的具體修煉法門,即是以五部要穴的開通為特點,尤其是以開通“會陰穴”為主要特色(此穴在佛道兩教是絕對禁止打開的)。修習者在百日築基之後,只要貫通了小周天,無論是否見到性光,均可進入五部要穴的開穴修煉;促使修煉者快步邁入“煉虛合道”階段,在“虛無空定”的氣功狀態之下,自然會徹見本源,顯現元神靈光,哺育靈光聖胎。這與傳統內丹術“以神為運用”的修持原則並不矛盾。


  自古以來求道修仙者眾多,但修成者甚少。究其主要原因,皆因難以致虛。為了達到致虛境界,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總結出一大堆繁雜而又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口訣或玄機。諸如“十三虛無”、“禪坐真機”、“空不空玄機”,以及各種修心、加持、助功等等法門。孰不知,人練法而法也煉人,開通人體的五部要穴之後,使修習者的身心直接與宇宙溝通,渾為一體,這種至精至簡的方法,前人探索了近千年。而開通“會陰穴”的法門,時至今日的氣功界,仍然是默守成規,不敢越雷池一步。


  會陰穴古稱陰蹺穴。按丹經所言,此穴是任督二脈的總樞,沖脈的起點。《張紫陽八脈經》曰:“陰蹺一脈其名頗多,曰天根,曰死戶,曰複命關,曰生死竅。上通泥丸,下透湧泉。倘能知此,使真氣聚散,皆從此關竅,則天門常開,地戶永閉,*脈周流於一身,貫通上下,和氣自然上朝。陽長陰消,水中火發,雪裏開花,所謂天根月窟閑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


  醫學和氣功與奇經八脈的關係十分密切,明代著名的藥物學家李時珍特撰《奇經八脈考》以備學仙醫者筌蹄之用。他認為:“八脈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氣之祖,采之惟在陰蹺為先。此脈才動,諸脈皆通。次督、任、沖三脈,總為經脈造化之源……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氣衝開,故能得道。……是故醫而知乎八脈,則十二經、十五絡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脈,則虎龍升降,玄牝幽微之竅妙得矣。”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陰蹺脈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五脈會於睛明而上行,與眼的功能極為密切,因此亦有眼根在會陰之說。


  張紫陽和李時珍在論及陰蹺穴時,雖然是與陰蹺脈混而兼述,但其位置明確,功能詳備。例如李時珍在《奇經八脈考》中說:“要知西南之鄉乃坤地,尾閭前、膀胱後、小腸之下、靈龜之上,此乃天地逐日所生氣根,產鉛之地也……得之者,身體輕健,容衰返壯,昏昏默默,如醉如癡,此其驗也。”並且感歎地說:“丹書論及陽精河車,皆往往以任、沖、督脈、命門、三焦為說,未有專指陰蹺者。”


  明代尹真人高弟所著的《性命圭旨》,將陰蹺穴明確地定位於會陰穴位置,並將其稱之為虛危穴。會陰穴的異稱、位置和功用也散見於其他的丹經之中。如《天仙正理淺說》將會陰穴稱為“尾閭界地”,雲:“尾閭者,二十四脊椎骨下盡處。界地者,三岔之路,上通丹田,下之前通外腎,下之後通尾閭。”《大洞玉經》又將會陰穴稱之為“伏梁下戶”。“……伏梁下戶是大小腸窮相近間隔處當中。秘訣雲,伏梁下戶,在陰囊之後,肛門之前,二陰中央也。”《道法會元》將會陰穴之氣稱之為“太乙”,雲:“太乙者,乃會陰穴至陰之氣也,其穴在穀道、水道後,正陷於其氣。”


  從以上的經典論著中我們可以得知:會陰穴不僅是人身通氣、八脈之總樞,乃眼的根系所在。此穴上通泥丸,下透湧泉,是生精造精之竅,真氣的聚散皆以此竅為轉移。血脈周流、全身貫通、氣血流暢、百病亦無、容衰返壯、延年益壽,皆於此生,為全身通氣之寶地。故而《黃庭經》雲:“閉塞命門保玉都者此也,閉子精路可長活者此也。”《性命圭旨·利集》雲:“……水火發端也在此處,陰陽變化也在此處,有無交入也在此處,子母分胎也在此處。”正如《翠虛篇》所總結的那樣:“此穴干涉最大,系人生死岸頭。”


  內丹術將會陰穴視之為“地戶禁門”,只因先聖曾有言“天門常開,地戶永閉”,便成為歷代丹家必遵之法旨。為什麼地戶要永閉呢?《黃庭經》對此進行了解釋:“蓋真陽初生之時,形如烈火,狀似炎風,斬關透路而也必由此穴經過。因閉塞緊密,攻擊不開,只得驅回尾閭,連空焰趕入天衢(內丹術認為人體中有四個真氣聚集和運行的通道,稱之為氣街。這裏所指的天衢即上丹田頭部氣街〈腦〉),往上奔一撞三關,直透頂門,得與真汞配合,結成丹砂。非拘束禁門之功,而誰歟。”《天仙正理淺說》也對此進行了論述:“昔曹老師先上蒲團,先得大藥。用七日之功,到五日之間,忽丹田如火珠,直馳上心,即回下馳向外腎邊,無竅可出,即轉馳向尾閭沖關。此皆真氣自家妙用,非由人力所至。”由此看來“地戶永閉”的原因是為了進行丹道運煉的需要。所以《參同契》雲:“築固靈株者此也,拘束禁門者此也。”


  佛教密宗將會陰穴稱之為密處和鐵門。其位置處於中脈的底端,是人身陰經的彙聚點;它與中脈的頂端、全身陽經的彙聚點百會穴遙遙相對,從而構成人體的陰陽兩極。密宗認為,人身會陰處(密處)貯存著不盡的能量,稱之為“靈蛇”。氣功修持的關鍵是啟動這條眠睡的“靈蛇”,使其在以中脈為軸的七輪之間遊走,以使沖天脈結,貫通天頂。因此,密宗雖然對密處的修持十分重視,但也不主張開啟鐵門,而提倡密處永固。


俠門認為:無論是道教的內丹運煉,還是佛教的禪定修持,都是為了達到“六根互用”和“八識歸元”的致虛境界。只有在致虛境界中,才能開發元神,凝結成象;才能明心見性,達到極樂的彼岸。兩教教義和氣功修持的途徑雖然各異,但殊路同歸,均是為了達到開發先天本性(元神)之目的。


  道教的內丹術,無論是南宗的清靜丹法還是北宗的清靜丹法,雖下手之初或先修命或先修性,但都是以“心為君”,強調離諸妄想,虛心實腹,返還虛無之先天。先天既返,元性才能顯露,元氣才會產生,元精也會隨之旺盛。如果修心不純(煉己不純),不返先天(虛無境界),則藥源不清,不能結成金丹。因此,“煉己還虛”均被南北二宗視之為至關重要的第一步。然而,身處人欲縱橫的凡世,酒色財氣的誘惑,七情六欲的干擾,若不是德才兼備、極度聰慧的上智之人;若不是在人生旅途中遭到重大打擊和挫折而看破紅塵之人,“煉己還虛”談何容易?

 
  內丹術本源於外丹之術,我們從其大量的外丹術語中即可理解這一歷史淵源的關係。內丹家將人身作為爐鼎,以自身的精氣為藥物,以抑制“欲神”(修心)為綱領,採用漸進之法開發元神,充分顯露出古代小生產者的歷史局限性。“靈光大法”則是以自身為鼎,宇宙為爐,通過五大要穴系統的全面開放,特別是會陰穴的開放,使修煉者的身心直接與宇宙溝通,快速進入天人合一的致虛境界;並調用宇宙間的巨大能量(爐火),熔煉凡體的陰濁之質,恢復和培育元神的先天之性。正如《青華秘文》所雲:“元性見,則元氣生;元氣生,則元精產。”精氣神本來是相依並存,滅則皆滅,“真靈之體實從虛無裏胚胎”(李涵虛),何必只局限在體內有限的空間裏,苦苦運煉金丹!


  由於“靈光大法”特殊的修煉程式和結構,免去了很多有關爐鼎、藥物、火候等內丹術語的解釋,也避免了很多有關性光顯現層次等方面的闡述。如果談到“靈光大法”的修煉秘訣,概括起來只有兩個方面:


  1、五部要穴的開通秘訣
  五部要穴的開通如此重要,致使一些修習者產生了一種思想壓力。其實五部要穴的開通並不難,關鍵是要掌握好開穴時的心態。氣功修持的總要訣是“松靜自然,自然而然”,開穴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在修煉開穴時,恨不得馬上就打通要穴,有意識地去執意追求;由於意念過重或過於專一,反而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特別是會陰穴的開啟,往往是在有意無意之中,在心情愉快平靜的情況下突然被開通,這便是開穴的秘訣之一。

 

  其次,五部要穴的開穴順序也很有學問。首先要打通會陰穴,然後再依次開通百會穴、天目穴、湧泉穴和勞宮穴。只要一打通會陰穴,修習者馬上便可進入“定靜空無”之功境,奇經八脈、中脈系統和全身的十二正經隨之便可很快地貫通,並且能夠激發出天眼功能;百會穴、天目穴等其餘各穴的開啟,均可水到渠成。以上兩點便是開通五部要穴的真機秘旨。


  我們通過築基功的修煉,自身已經具備了開穴的動力(真元之氣),再加上密咒這一利器的配合,要穴必開無疑。五部要穴全部開啟之後,呼吸自然會得到調整;淡泊無欲之心態得到進一步的增強;對以後的仙道修為自會融化貫通;對宇宙、對人生之真諦的理解自會徹悟,修習者將在意識形態方面產生質的飛躍。


  2、“迴光返照”的千古秘訣
  凡是對佛教和道教的氣功理論有初步瞭解的修習者,都會注意到這樣一種現象:即“眼”在氣功修持中極具重要的作用。
  從佛教的氣功理論而言,在對人體生命現象的認識方面,是以“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八識的唯識學觀點來闡述的。在這八識中,將“眼識”和“耳識”排在最前面。從佛教氣功修持成就而言,“五眼”、“六神通”、“三身四智”所涵蓋的特異功能,“眼”的特異功能(即從“肉眼”至“佛眼”)貫穿於始終;並把“眼”的最高特異功能“佛眼”視之為獲得“大圓鏡智”、生成法身的最高成就。不僅如此,大量的佛教經典都闡述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佛教“五眼”、“六神通”和“三身四智”等特異功能,皆以眼根和耳根而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藏密噶舉派的“四脈七輪”之說。其中的第四脈“噶底水晶之管”、“從肉團心後上行至後頸窩,分二支經左右身後入於左右兩眼瞳仁”(《藏密噶舉派大圓鏡智普及研討》)。難怪當今氣功師有從“眼”的修持來挖掘和整理古典氣功,看來確有卓見。例如唐坤國、陳治親所著的《天目功》即是實例。


  道教的六根直覺觀也是將眼和耳排在六根之首,並對“眼”的生理功能及其在氣功修煉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深刻的闡述。現舉幾例如下:
  《西嶽竇先生修真指南》:“經曰:眉下五輪,全在定中起。五輪者,眼也。有血輪、氣輪、水輪、金輪、瞳輪,謂主息入定中作也。真人曰:定中運水火於目中也。故崔公以眼為鏡,要得之五力,乃大道之源,皆在眼力也。白睛屬肺,赤脈屬心,黑睛屬腎,瞼黃屬脾,中有一點瑩明者屬於肝,五藏精華聚於眼也。”


  《靈樞·大惑論》:“眼是由五臟六腑的精氣而成的,也是營氣、衛氣與寄附其內的魂、魄循行流動產生神氣的地方。……眼是心的使者,心是神歸宿的場所。”


  《胎息經》:“天之神發於日,人之神發於目,目之所至,心亦至矣。”
  《青華秘文》曰:“心之不能靜者,不可純謂之心,蓋神亦役心,心亦役神,二者交相役,欲念生焉。心求靜必先制眼,眼者神遊之宅也,神游於眼而役於心,故抑之於眼而使之歸於心。”
  《周易參同契》曰:“原本隱明,內照形軀。”清朱元育注:“生身受氣之初,本來一點靈明(指元神),人人具足,只因後天用事,根寄於塵,塵轉為識,日逐向外馳求,未免背覺合塵,認奴作主,故必須時刻收視返聽,一點靈明自然隱而不露,深藏若虛,從此默默內照,方知四大假合之軀,總歸幻泡,當下便得解脫矣。”


  《元始天尊說太古經注》:“天尊曰:忘於目則光溢,泯於耳則心識常淵,兩機俱忘,是謂太玄。”


  《道法會元》卷一八九載:“夫人之元辰(指元神)外寄於目,內藏於心,目則外視於萬物,心則內馳于萬機。心目所馳,神亦奔往……人能收心返照,內養形神,則元辰自見矣。”

 

  從以上古典文獻的闡述中,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
  (1)眼是由五臟六腑的精元之氣構成的,也是神氣產生的地方。眼不僅具有能量,也是元神出入遊動的場所。
  (2)眼與元神有著密切的聯繫。元神雖然歸宿於心,如不抑之於眼,元神則游於眼而役於心,使心內馳于萬機,不得安寧。
  (3)如果能夠抑制於眼,再泯之於耳,達到“耳目俱忘”的氣功狀態,即可內養形神,進入還虛的上乘境界。


  “心”,儒曰靈台,道曰靈關,釋曰靈山。三教同一法門,總不外此靈明一竅。“人自受生感氣之初,稟天地一點元陽化生此竅,以藏元神”(《性命圭旨·亨集》),“心通,萬法皆通;心靜,萬法皆滅。此一門如來真定者也。凡修道者,先修心定之法,即得定法,還丹不遠,金液非遙,仙道得矣”(《諸真聖胎神用訣》)。然而,心定或心靜,必先制兩眼,這便是“眼”的第一個千古秘訣。


  “迴光返照”又名“內照返觀”。光,即目光。斂光向內,即名回光。以神守中,謂之返照。《呂祖師先天虛無太一金華宗旨》曰:“故回光,即所以煉魂,即所以保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斷識。古人出世法,煉盡陰滓以返純乾,不過消魄全魂耳。回光者,消陰制魄之訣也,無返乾之功,只有回光之訣,光即乾也。回之即返之也。只守此法,自然精足,神火發生,意土凝定,而聖胎可結矣。”這便是“眼”的第二個千古秘訣。


  總之,“眼”在氣功修煉中具有兩大功能:一是安神定心的致虛功能,二是化陰增陽、儲能凝能、培育元神(聖胎)的能量功能。在“靈光大法”的築基修煉中,充分發揮兩眼所具有的這兩大功能,要求修習者的兩眼、天目和雙耳同時收視返聽、迴光返照。特別是進入“煉虛合道”的育胎階段,運用兩眼的能量功能進行“內照返觀”,就顯得極其重要了。

  我國道教是一種以生為樂、重生惡死的傳統宗教。氣功修煉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長生不死,即身成仙”。這也是道教區別於其他宗教最本質的特徵之一。這種傳統的思想觀念,也反映了我國古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最起碼、最普遍的美好願望。


  所謂的“神仙”,是古代方士或道士們理想中超脫凡世、神通變化莫測的長生不死者。又稱之為神人、仙人或真人等。《釋名·釋長幼》稱“老而不死者為仙”,因其具有神通變化,故稱之為神仙。


  神仙之說始見於《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葛洪《神仙傳》則謂仙人“或竦身入雲,無翅而飛;或駕龍乘雲,上造天階;或化鳥獸,浮游青雲;或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氣;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間而人不識;或隱其身而莫之見;面生異骨,體有奇毛,率好深僻,不交流俗。”真人之稱則始見於《莊子·天下》:“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淮南子·本經訓》:“莫生莫死,莫虛莫盈,是謂真人。”唐代以後,歷代帝王多以真人稱號授與某些歷史人物或當時的著名道士。例如唐玄宗封莊周為“南華真人”,元世祖封丘處機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道教中也以此尊稱歷代的祖師,如稱張伯端為“紫陽真人”、王重陽為“重陽真人”、呂洞賓為“純陽真人”等等。


  據《性命圭旨·元集》記載,呂洞賓曾經考察過列仙譜傳,始知從古至今,成仙者千萬餘人,拔宅者八千餘處。因此,呂洞賓非常感歎地于景福寺壁題詩一聯,雲:“莫道神仙無學處,古今多少上升人。”


  為了使實修者少走彎路,直入大道,現將“靈光大法”修煉全程中各個階段的重點、注意事項,以及各階段的相互聯接開示如下,以供參照。
  通過“靈光聖胎功”和“棄殼升仙法”的持久修煉,“靈光聖嬰”(元神)日趨哺育成熟,自然會從百會穴處沖舉飛升。沖舉飛升時修持者會感到全身的氣光從腳下向頭頂突然湧去,六根震動,三光(即紫光、金光和紅白相間之光)布滿眼幕和頭頂;同時還會感覺到身體在不停地抽搐和顫抖,隨後便渾身麻木,失去所有的知覺。


  當修持者再次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微涼清爽,並伴有一種飄浮感時,即可發現,自己已經飄離在自己肉身的上空。

 

  這裏需要指出的是,此時的肉身雖然脈搏還在微微地跳動,呼吸也好像似有似無,但卻像植物人那樣失去了所有的意識活動能力。而你的第二條新生命——“靈光體”(元神),具有你原有的各種思維意識和身態活動的能力。你可以靠近你的肉身進行觀察,你可以用意念的速度上天入地,到你想要去的任何地方去;你也能用意念之力暫時停留在某一個時空;你自己(靈光體)知道什麼時候返回肉體,也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再一次沖舉。修道至此,冥冥朗朗,沒有什麼硬性的規定和限制,肉身實質上已成為你暫時寄居的場所而已!


  當你返回肉身約一分鐘之後,你又成為了“你”。


  實修者修持到“靈光聖嬰”(元神)能夠沖舉飛升之時,將面臨著兩種修持成就的選擇。一種是徹底脫離肉體,達到古人所講的“棄殼升仙”的天仙境界。另一種則是“長生久視”,實現古人所追求的長生不死,置身於世的美好理想。而這兩種生存形式的修持選擇,均是在“靈光聖嬰”轉變成為金色或紫金色的靈光之體之後,再進行最後的抉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