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遙感,人們往往會聯想起在飛機、氣球、人造衛星、太空船或火箭上,通過感測器接收地面物體的資訊,經加工處理後變成能識別的被測物體的性質、形狀和變化動態。如果說有這樣一種人,他可以不借助於通訊工具、不借助於眼睛和耳朵,甚至在沒法用眼睛和耳朵感知的情況下,對遠在幾公理、幾十公理、幾百公理、甚至幾千公理外的事物、事件、人的情況產生感知,甚至還能感知他人腦中正在想什麼。那麼你會不會為這種奇特的人體功能所震驚呢?

 

在國外,遙感、遙視與思維傳感早就開始進行研究了。如美國的斯坦福研究所的兩位科學家曾進行過以下實驗。他們選擇了100個遠距離的目標點,分別寫成卡片,裝於密封的信封中。被追蹤者任選一個信封,上汽車後打開,然後在約定的時間到達指定的地點,先觀察四周環境15分鐘,然後發送資訊。此時,功能人在幾千公理外集中注意力接收信號30分鐘,然後講出印象,並把印象畫出來或記在錄音帶上。實驗後,與發送的實際情況進行核對。經過50次實驗,他們認為,遙視的特異功能是存在的,而且遙視的成功率與功能人和被追蹤者之間的距離無關。

 

在中國人體科學的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很早就注意到了一種特殊的現象。這就是在進行非眼視覺測試時,兩位元受試者辯認的字樣不同,但卻報出同一答案。似乎一方感知到了另一方的辨認的結果。為此,武漢大學、湖北中醫學院的研究者作了兩人相距1米、2米、3米、4米的測試,成功率在80%以上。之後,復旦大學邵來聖等10餘年來對思維傳感功能進行了系統研究。研究的內容包括功能的培訓、實驗的實施以及相關效應的分析。實驗研究證實了人體思維傳感的真實性。已實現的傳感距離達1千多公里,傳遞的資訊可以是文字、圖像、數位。值得注意的是實驗中沒有發現雙層銅絲網構成的電磁遮罩室或大樓電梯室對思維傳感的明顯影響。

 

面對這種超距離的資訊傳遞現象,不少人試圖模仿非眼視覺獲得資訊的方式來解釋這種現象。但幾乎所有的科學研究都告訴我們,任何資訊傳遞都需要一種連續的媒介,如果不存在這樣一種媒介,這種資訊傳遞方式就不可能存在。生物輻射傳遞的機制我們已經逐漸清楚了,在人體這種資訊是通過包絡在無機離子週期的有序水層週期組織與離散進行的,而在體外則是通過連續在空間的空氣分子週期組織與離散進行傳遞的,它的傳遞速度很慢(較聲波要慢得多)。顯然,這種生物輻射並不能傳遞較遠距離的資訊,而且這種資訊傳遞的速度也實驗結果有較大差距。

 

既然這種資訊的獲得不是依賴生物資訊的傳遞,那麼這種媒介是電磁波嗎?實驗也證實,它不可能是電磁波。因為我們完全有能力遮罩電磁波,而我們卻無法遮罩這類資訊的傳遞。客觀地說,我們已不可能在空間中找到這樣一種媒介能夠傳遞遠距離的資訊,特別是上千公理以外的距離。那麼這是否意謂著人就不能獲得遠距離以外的資訊呢?答案是令人深思的,這就是人完全有可能獲得這些資訊。因為人還有另外一條獲得外在資訊的特殊管道,這就是從規律性變化的大自然中。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每一個人都是在反抗外在世界變化中存在的,因此,人的運動變化和大自然的變化是一一對應的,意識就是人體對外在世界變化的一種客觀反應。外在世界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們人類自身許多是難以改變的,就象我們不能長生不老一樣。以對我們軀體影響最大的因素――引力波來說,它決定著組成我們軀體的每一個原子的生存。同時,每一個原子都是在反抗這種引力波動中存在的,它必須不斷釋放自身內聚的能量才能夠存在,因此這種能量的釋放直接影響著人體的功能狀態。電磁波也直接影響著我們整體的功能狀態,但這種影響只在淺層的宏觀層面上,我們也可以通過電磁遮罩的方法進行隔絕,但我們絕不可能隔絕引力波,它能夠作用於每一個原子的深層。

 

人與人的基質是不同的,因此它所有原子組織的狀態也是有所不同的,而正是這種不同使組成人體的原子有著不同的能量耗散方式,而這種能量的釋放直接影響著人整體的功能狀態,進而影響著人的意識。儘管人與人是不同的,它們對同一外在世界變化也有著不同的反應。但人與人之間也有許多共同之處,如我們用同一套語言描述同一種現象,因此在對待同一外在世界變化時也會產生相近的意識。顯然,如果兩個人具有共同的功能狀態,那麼這兩個人對同一外在世界變化的反應是相同的。具體到思維傳感現象中,人不是一個有著巨大功率的發射器,他發出的資訊也不可能傳遞那麼遠的距離,也就是說人不是從傳送過來的資訊接收中獲得資訊的,而是從大自然中獲得另外一個人的資訊的,關鍵在於這個人能否通過意識調整使自己與發送資訊的人的意識狀態同步,如果能夠達到這種狀態,那麼這個人的意識到的東西就與發送資訊的人意識到的東西是一樣的。

 

科學的最大用途就是預言未來事物的發展,自然變化規律的發現為人們這種預言成為現實提供了可能。自然界是變化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像是一個小宇宙,它的變化與外在世界的變化一一對應。如果我們掌握了自然變化的規律以及在反抗這種變化中存在的事物的特徵,那麼,我們就可以預言這個事物在反抗自然變化中的各種適應性變化。顯然,這只是一種邏輯推測,而不是一種特異功能。不過,在已知的特異現象中,確實存在這麼一種溯知、預知現象。具有這種功能的人,可以不考慮空間距離上的障礙,僅僅通過對某一個人點滴資訊的獲得而迅速掌握這個人的資訊,這不是一種占卜的方法,而是一種“易者不占”的高級境界。這裏的功能人根本用不著推測,他僅僅通過體感就可以獲得這些資訊。因為如果我們相信每一個人和外在世界變化的對應性,那麼我們同樣也應該相信,如果功能人通過意識回饋使自己和被測人的資訊同步,即意識上使自己成為被測人,那麼,他自己對外在世界變化的反應就是近似的被測人的反應。在這類超距的特異現象中,特異功能者不是通過對被測人資訊的感知獲得被測人的資訊的,而是根據自己對自然變化的樸素反應得到的。

 

現在,有對思維傳感實驗的觀察可以證實,在進行思維傳感聯繫的過程中,發送者和接受者之間在生理上具有驚人的一致性,例如有節奏一樣的心跳和相同的腦電流。這就說明這類特異功能並不是無中生有的奇跡,而是有它客觀存在的物質基礎,這就是功能狀態下完全相同的人具有相同的意識。有這一類特異功能的人,基本上可以不借助於通訊工具,不借助於眼睛和耳朵,僅僅憑藉被測人的點滴資訊,如一張照片或親屬的敍述,就可以通過意識回饋使自己與被測人同步,輕易地通過體感獲得遠在千里之外的被測人的資訊,真可謂“不出戶而知天下”了!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所謂的特異功能也是隨處可見的,它主要表現在親屬關係比較密切的兩個人身上,如科學家的觀察可以證實,母親和孩子之間存在著生物紐帶。這是無可爭議的,在醫院裏,母親和孩子是分開住的,但它們是不會完全隔開的,每當孩子哭時,母親馬上會顯出不安,或當孩子疼痛時,母親就會有恐懼感。然而她並不能感覺出她的孩子在那兒。自發的思維傳感往往還出現在一個家庭的成員之間,戀人之間和年輕的朋友之間,特別是在同卵雙胞胎之間最明顯,儘管兩個人可能相隔很遠,但兩者的行為具有驚人的一致性。所有這些現象都可以證實,資訊同步的人對自然變化的感應是一樣的。

 

普通的人具有這類特異功能,要不先天就是具有被測人的類似的基因,要不後天對被測人非常熟悉,如同胞兄弟姐妹、家庭成員之間,以及親戚朋友之間,這樣彼此之間很容易達到一種諧和,也正是這種諧和使他們對同一規律變化的自然產生類似的反應。當然,這還稱不上真正的特異功能,真正的功能人是不需要先天或後天具有這些條件,他們是一些資訊特別敏感的人,一旦他們接觸到這個人或接觸到這個人的點滴資訊,就可以迅速自覺或不自覺地調整自己的意識與之同步,這樣,他們就可以通過自己的體感直接說出這個人的資訊。

 

彼此之間沒有資訊傳遞卻能感知這種現象是令人費解的,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通過一些介於特異功能與正常功能之間的現象來理解這類功能產生的過程,如特異診斷功能。在中醫學上,經絡不通它的表現就是局部有脹痛、麻木的感覺,醫生往往就是通過這種感覺在什麼經線上、什麼部位產生來判斷疾病的情況。如果一個人經絡比較暢通(多數是幼兒),即使沒有什麼特別的功能,也可以通過集中精力想像這個人的一些情況來感覺這個人的疾病狀況,因為此時自身相應的部位就會產生與病人類似的異常感覺。特別一提的是,在功能人進行特異診斷的時候,如果被診斷的人集中精力把自己想像成另外一個人,那麼診斷的結果往往就是被想像的這個人的資訊,而不是現場被診斷的人,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對我們這種解釋的一種旁證。

 

在進行思維傳感試驗的時候,還有一些科學家發現一種更為令人吃驚的情況,這就是資訊接收者可以在發送者意念發出資訊之前獲得將要發送的資訊。顯然,在這裏我們更不能用資訊在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的傳遞來解釋這種現象了,這是一種地地道道的預知現象。不可否認,在自然界,預知現象是客觀存在的,原因就在於自然是規律變化的,我們人體在發育過程中就隱含了自然規律變化的資訊,就象我們的胚胎發育會重演生物的進化史一樣。既然人體的不同部位包含了未來發展的資訊,那麼我們就很容易想像這種預知的生物機理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