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徹地法(也稱俯身拱腰法)是筆者在師傳基礎上深入研煉的結晶,是太極內功修煉中煉氣入骨、元氣洗髓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法練習的主要部位是脊柱。

現代醫學認為,脊柱是人體重要器官之一,由頸椎、胸椎、腰椎、尾椎組成。脊柱中央有管道,稱之為椎管,其中容納脊髓。脊髓上端直接連於顱內腦組織,下端在脊髓圓錐以下形成馬尾。由脊髓分出的神經根,從脊椎的椎間孔穿出,分出各種神經分佈於全身各部的組織器官,主管著形體的感覺、運動及反射等功能。脊柱也是人體的支柱,不僅承載體重負荷,緩衝震盪,而且參與組成胸腔、腹腔、盆腔的壁,保護胸、腹、盆腔臟器,四肢與頭顱均直接或間接地附著在脊柱上,任何部分的負重、受力均可傳達到脊柱。可見,脊柱對於人體生命活動是多麼重要。

通天徹地法就是一種以鍛煉脊柱為主的內功修煉法,對於練習太極拳者有很好的促進內功修為深化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如下:在形體上,主要是從脊柱的動作入手來強化脊柱的功能,進而使大腦(意元體)及周身組織器官功能得以調整和加強;在意念上講究神氣合一,使精神直接轉化為能量,從而使人體的整體功能進一步開發。

 

為什麼把“俯身拱腰”稱作:“通天徹地”呢?這是針對練功層次而講的。“俯身拱腰”是根據功法中的形體特點來命名的,而“通天徹地”則是練功過程中整體意境的表述,同時也是練習本法所要進入的狀態和達到的目的,即用真氣打開全身的穴道、毛竅和腠理,運用體呼吸接通天地之氣,使意識與虛空相合,把虛空的資訊(真氣、元氣、混元氣)直接用意念接收到體內,使之成為一股能量在人體內暢通地運行,從而達到祛病強身,延年益壽之功效。

為讓大家系統地掌握通天徹地法的內涵,本講座主要分十二部分進行(散仙按:似乎應為九個部分),其中第六部分又分為整體慢起和快速上起兩個層次來闡述。

一、人天混融(胸前合十)

古人認為人與天地大自然都是一氣化成的。《內經》中指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帝曰:何謂也?歧伯曰:本氣,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於人氣之變化者,人事也”。就是說天地人三者是一氣分佈到不同領域的結果,是可以認識與掌握的。對此,《太平經》說得更明確:“夫天地人,本同一元氣。分為三體,各有自始祖”,又說:“元氣有三名:太陽、太陰、中和。形體有三名:天地人”。即人與天地同為宇宙大自然的一部分,共同享受大自然的哺育。

太極內功修煉的過程,就是人與宇宙大自然混化(人天混化)的過程。在練功開始,即調整身形和起勢時,就要直接從人天混融入手,通過意念導引、形體運動、氣機升降,使人與大自然進行開、合、出、入、聚、散、化的混化,從而使練功者達到天地人相合的境界。其具體方法,就是人通過調整身心,使之進入一種“道心”的修煉狀態中,用以意引氣的方式,打開天門,接通上方虛空;打開湧泉接通地下虛空,如此就可使天地人合為一個混元整體。

古人雲:“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大道教人先止念,念頭不止是枉然”。內功修煉中不跑念頭,注意力集中,意守體內,多注意身體相應部位的變化,久而久之,體內氣機就能動起來,精神隨著形體的調整也就提起來了。怎樣提起來?就是在鍛煉的過程中,要求虛靈頂勁,氣沉丹田,落地生根,脊柱上下似呈一直線,在放鬆的狀態中,神意照體,引動清陽之氣上升,從而將身體(精、氣、神)提起來與天地的虛空連為一個整體,達到頂天立地,形松意充之境界。

(一)動作詳解:兩腳併攏,周身中正,兩眼輕輕閉合,全身放鬆。兩手插入地下虛空,在濃濃的大氣海中心,虎口帶動,體前捧球上升,至胸前呈合十手。

(二)意境指導:調整好身形後,進入放鬆入境的狀態,意念兩腿站在無限深遠的大氣海中心,隨著手指微動、手心含凸混融地氣,像有一種若有若無的能量在混融,然後用意念把它攏聚成一個大氣球,然後把這個氣球很形象地捧起來。這個過程就是天人合一的過程。意識裏有恍恍惚惚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神與氣合”的意境。

(三)內涵解說:一個非常簡單的捧球,內涵無窮的奧妙。當我們兩手體前捧球上升至胸前合十時,要非常形象地把這個氣球捧起來(實際上就是捧起虛空的能量)貫到體內。這合十手是一個定心訣,你安安靜靜地體察體內的氣機,閉著眼睛向裏看,耳朵向裏聽,若接到人天混融的整體資訊一般,一下子就會領悟“自性”(修道者講的道體,即漸修與頓悟所感覺到的一種狀態)而打開心竅。在心竅似開非開的過程中,意識裏會出現心包天地、心包太虛的意境。這實際上是我們的心與萬物混在一起了,虛空有多大,心胸就有多寬。在這個過程中,有時會感覺到有種任重而道遠的使命感,讓自己珍惜現在的機緣,刻苦研練,使自己的身心更加完美,進而為造福人類的健康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抻筋拔骨(提氣揉腕)

(一)動作詳解:(接上式)合十手邊交叉邊上舉,舉至頭頂上方翻掌心向上,兩臂伸直輕輕上拔,然後肩臂放鬆,交叉的雙手向上如托物,在頭頂正上方輕輕地揉動,兩腕交互沿前、上、後、下的方向劃立圓。如左腕向前、向上時,左肩往上帶,左腕向上拽,左臂伸直,同時右臂向後、向下放鬆,肘微曲;右腕劃圓動作與左腕相同,方向相反。兩腕交互劃圓抻動,反復體會。

(二)意境指導:合十手於胸前,心靜體松。合十手交叉上舉時,好像體內有一根透明的氣線冉冉升起,意念打開頭頂天門,升至上方虛空。意識裏把自己比作是一個“胎兒”,而虛空是一個具有無限能量的“母體”。一根形似彩帶的氣線將“胎兒”與“母體”相連,把虛空的混元氣源源不斷地收入體內。

(三)內涵解說:在上方虛空揉腕的過程中,兩腳併攏,周身中正,提前陰、收小腹、松命門、垂尾閭、領百會。揉腕時必須是手腕旋轉,同時牽動肘、肩、胸、肋、胯、膝、踝等各關節都在隨著旋轉,更主要的是揉動腳心湧泉穴,打開湧泉穴,把地下虛空的混元氣接收到體內,這樣才能達到上下貫通,這是深層次的功夫內容。

手劃立圓時,手要儘量向上拽,用肩往上帶,抻動頸椎、胸椎、腰椎,並且把整個胸肋都抻動了。做得好能抻到腳跟、腳心和腳趾尖,這時湧泉穴在螺旋地碾動。兩腿就好似兩根透明透亮的氣柱子,氣機在體內收斂,全部貫到每一節脊椎裏面,這就是“抻筋拔骨”。在抻動中,把每一個關節都牽動起來,真氣在骨髓裏鼓蕩,這叫“上下內外旋太極,萬法歸一修內功”。有了這一層功夫基礎,下面的功夫就好練了。

三、頂天立地(輕輕上拔)

(一)動作詳解:(接上式)鬆開交叉手轉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兩臂伸直,以腰椎命門為定點,混元竅(中脘穴的中心,但不是實體的穴位,而是一種功夫的竅點,一種特殊的感覺,和實體的身體呈相容狀態)為中心,上提下拉,輕輕上拔,意到極點。然後全身從上到下(上肢、頸項、胸背、腰腹、下肢)依次放鬆。熟練後進入狀態即能體會到有一股熱流從頭頂灌至足底的感覺,這是用拔起來的氣貫通了全身的感覺。

(二)意境指導:輕輕上拔的訣竅在於以混元竅為中心上提下拉,這是在抻筋拔骨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體會到天地人合的意境。古人認為:虛空是一個大宇宙,天地上下距離八萬四千里,上面三萬六千里稱天氣,下面三萬六千里稱地氣,中間一萬二千里,稱天體混元。人體是一個小宇宙,按人的形體來講:在混元竅以上的是心,心氣連於天,稱天氣。在混元以下的是腎,腎氣連於地,稱地氣。心以下,腎以上,中醫說的中脘穴裏面,叫人體混元。心腎距離八寸四,心距混元三寸六,心為天;腎距混元三寸六,腎為地;中間一寸二稱人體混元,在內功修煉中稱之為玄竅,玄竅是內功整體修煉的核心。師曰:“水火既濟心腎通,脾藏中宮融四髒;肝肺相親情性守,天地人合混元中”。

(三)內涵解說:做輕輕上拔時,要做到鬆緊並用。意念:百會往上提,湧泉往下踩,把每一節脊椎、四肢大小關節(包括指關節)與肋骨等全身一切部位都輕輕地拉開,一邊拉一邊意守體內向裏斂氣,這是整個練氣的過程。當拔到不能再拔了,一放鬆,氣呼呼地向裏滲透,放鬆的過程就是整個斂氣的過程。這樣一緊一松,稱為鬆緊並用,亦屬動靜一如,陰陽轉化,內功洗髓修煉之方法。比如:高血壓病人,在做動作中,微微地一拔,緊後馬上放鬆,久而久之習練,血壓就漸漸地降下來了;有的人平時頭部不舒服,大多數是因為沒達到煉精化氣,軀體混元氣沒有向髒真、神意混元氣轉化,而是到了頭部。這部分人做輕輕上拔時,要特別注意裹臀、靠胯,上下一起緊,意念全身緊、緊、緊……由意念緊轉變為形體緊,當緊到不能再緊了,馬上放鬆,咕嚕一響,好像一股熱流一下子就通透了全身。只要氣能夠在體內轉化,就能自由地升降,若能自如地引氣內斂到骨髓、內臟裏面去,那功夫長得就很快了。有的人體內局部緊,這屬於氣血不通,而通天徹地的很多動作要你緊,卻緊不起來了,這只是意識緊,沒有真正用意念想肌肉貼住骨骼。如果能做到一緊一松骨肉相連,氣自然就進去了,這是武功裏鬆緊並用的練法。內功修煉,主要在於存心凝神,精神內守,意氣內斂,達到上下內外一氣貫通。

四、神龍入海(整體慢下)

(一)動作詳解:(接前式)輕輕上拔,拔到不能再拔時,兩手帶動身體用意念再次上拔,把身體每一個關節都牽拉開。雙臂夾耳,收下頦,下頦儘量貼胸,沿胸向下,脊柱逐節捲曲而下,在慢下的過程中,背向上向後拱,頭往裏扣,手向前向下夠、拽著往下卷,首先七節頸椎一節一節明顯地捲曲而下,然後十二節胸椎逐節捲曲而下,最後腰椎、骶椎逐節而下。兩掌按地,收腹拱腰。

(二)意境指導:練習整體慢下時,速度越慢越好,為什麼要慢慢地下?就是要大家認認真真地體會體內氣機的變化。在脊椎逐節捲曲而下的過程中應注意兩點:

(三)內涵解說:整體慢下的要求與以前略有不同,過去練俯身拱腰的要求是:頭前傾,頸椎下;而現在則是把功法分層次講,往深一步練,要求是:收下頦,下頦回收找喉頭,喉頭向後向上找玉枕,玉枕向上找百會,百會虛懸,在這個過程中,提前陰、收小腹、松命門、垂尾閭、領百會,把整個脊柱拉直。然後下頦沿胸向下,把頸椎的第一節先動起來,裏面的氣也就跟著動起來了。如果頭前傾,微微地一動,七節頸椎都下了,這與先從第一節頸椎開始一節一節的下是不一樣的。把第一節頸椎活動開了,下面的每一節脊椎都能自然的被牽拉開,意念向裏斂氣,這樣對治病健身的效果更好。平時可以反復地做七節頸椎上下屈伸的動作,體會每一節頸椎的拉開與合攏,這裏有許多妙境。頸椎裏的脊髓是高級的生命中樞,把它合於腦組織,使人體整體功能得到進一步開發和加強。

五、海底尋寶(收腹拱腰)

(一)動作詳解:(接前式)當腰彎到底時:

(二)意境指導:收腹拱腰時,要注意用丹田吸氣。怎麼吸?就是在吸氣的同時提前陰、收小腹、用丹田氣去貼命門,意注脊柱,氣機內斂。在吸氣的過程中,以腰帶動脊柱往上拱。筆者的體會:當俯身下到底時,兩掌體側按地,重心前移,五心朝地,尾閭指天,上身緊貼繃直的兩腿,體呼吸,提前陰,收小腹,丹田氣貼脊,真氣衝動尾閭,尾閭向上震顫,真氣在骨髓裏鼓蕩,氣通透脊柱,從頸椎至尾追逐節向上跳動,這是煉精化氣、元氣洗髓的內功絕妙心法。

(三)內涵解說:收腹拱腰就是斂氣入骨、入脊。腰松的比較好的人,在反復做拱腰時,隨著功夫的逐步進展,上身向下延伸,如果頭頂能貼到腳背上,說明真氣把每一節脊椎都牽拉開了。收腹上拱時,用體呼吸,一吸,提前陰,收小腹,丹田氣貼脊,真氣吸到命門,意念打開先天內竅。內功理論指出:“命意源頭在腰隙”,先天氣場打開了,接通天地之元氣(原始混元氣),人與自然混融,收虛空更多的能量到體內,意到氣到,氣足竅開。在脊柱上拱的同時,頭從腳背沿小腿上提至膝蓋、大腿,甚至一直能提到大腿根部。古人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對於初學者與老同志來說不能心急,重心不要前移的太多,自然放鬆地做動作就可以了。

六(一)、神龍飛天(整體慢起)

(一)動作詳解:(接前式)上起時兩手鬆開,大臂夾耳,先從臀部往起翹,然後尾閭再一扣,從骶椎開始逐節上拱,一節一節地向上起,兩手如提重物,先腰椎起,再胸椎起,繼而頸椎直起,頭微後仰,玉枕穴放鬆,這一過程把拉開的督脈合上,同時把脊柱兩側的膀胱經及穴位也合住。

(二)意境指導:整體慢起要做到心靜體松,精神集中,讓口令詞在先,準備上起時,意念丹田真氣運行至尾閭(由丹田內經會陰走向尾閭),讓尾閭先動起來,這個很關鍵,尾閭一扣一松,還沒有起,裏面真氣就動起來了,我們都要努力做到這一點,以達到整體功夫的長進。在整體慢起的過程中,要做到形神合一,把拉開的脊柱一節一節地合攏。先從腰椎起,真氣過尾閭關(練整個軀體之氣),再胸椎起,過夾脊關(練整個髒真之氣),最後頸椎起,過玉枕關(練整個神意之氣),最終合為一個整體,上下內外一氣貫通。

(三)內涵解說:初練本法要從神氣入手:

六(二)、神龍飛天(快速上起)

(一)動作詳解:按地的兩手鬆開,大臂夾耳,氣運尾閭,吃氣(舌頭上卷,牙齒微閉)象龍捲風呼嘯般地吃氣入脊,在吃氣的同時身體以腰帶動整個脊柱迅速直起,一股熱量由脊柱通透全身。

快速上起有三種不同層次的練法,其速度分別為:

(二)意境指導:快速上起法既是武功中斂氣入骨、封閉全身穴道的上乘功夫,又是內功修煉中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之法寶,動作雖簡單,但難度比較大。所以,在學練的過程中,可逐漸的來體會個中的妙境。快速上起,訣竅在於吃氣要吃好,不但是口吃氣,連全身毛孔都要向裏收氣。在吃氣的同時舌抵上齶,上下齒微合,意照全身,這樣真氣由丹田直走脊柱,內外貫通。在快速上起時,閉著眼睛能看到晚霞一樣的彩光在眼前呈現,這種意境是五臟的髒真之氣與脊髓、脊神經細胞、腦髓、腦神經細胞合一了。這在武功裏是高層次練法,再往上修煉,可達到意到氣到,氣到力發,就會領悟到封穴、點穴與解穴之境界。

(三)內涵解說:在這裏還要提醒大家:在練習快速上起時,一定要邊快速起立,邊吃氣入命門,這樣才能達到練氣入骨、斂氣入髓、上下一氣貫通。快速上起為什麼要吃氣?給大家舉個例子:有時聽人講笑話,聽到很好笑的時候,會笑的直不起腰,這是氣接不上了,但是一彎腰,上下氣經丹田一連又接上了,這叫丹田氣貼脊。

快速閉氣法不是一般人能練的。當快起的時候,若不深吸氣,未把氣直接吃入命門,脊柱快速上起肯定受不了,這是一個整體力。練到功力深厚時,在飛快起的時候,脊柱象甩辮子一樣直起,有功夫的人,能感覺到天地彩光嘩嘩地連接,整個脊柱象一根透明透亮的氣柱子。快速閉氣法是上乘功夫,過去很少有人長期研練,文字記載也不多。這個秘法是練氣入脊、元氣洗髓之上乘內功,是寶中之寶。因為此法難度大,不易掌握其火候,所以建議讀者不要自己練。

七、通天徹地(斂氣入髓)

(一)動作詳解:(接前式)兩腿繃直併攏,裹臀、靠胯、收小腹、向後放鬆命門;用意念微微上提前陰、兩肋、隔肌;收下頦;用意念微微上領百會,兩肩胛骨向裏擠,把脊柱擠到身體中心,整個脊柱呈一根直線,指尖向後,掌心上托。此法亦稱閉氣法。

(二)意境導引:此式的關鍵是神氣合一,以意引氣,氣通百脈,從而煉氣入骨、入脊,斂氣入髓、入髒,如此這般,真元之炁可內化到頭裏邊,進而取得開發智慧的神效。

(三)內涵解說:在整個練習閉氣法的過程中,有的初練者可能會出現憋氣現象,這說明氣機聚集在胸腔還沒有達到煉氣入骨、入脊的程度。經過一段時間的習練,慢慢地就能領會到外緊內松,鬆緊並用。長期練習閉氣法,練得比較好的人能感覺到氣隨意念往裏面走,好像海綿吸水一樣,這就是斂氣的開始,是煉精化炁的火候。在這個過程中運用體呼吸,就會感到元炁由錐間隙斂入脊髓內,洗髓後,脊髓的功能由量變到質變。真元之炁直走腦中心,這就是還精補腦。閉氣法平時可以拿出來單獨練習,調整好狀態後,用真氣打開全身的毛竅、穴道和腠理,然後深吸一口氣,不要呼,用意念向裏斂,接著用體呼吸吸第二口、第三口……,連續吸七七四十九口,這就是功夫了,如果能連續吸九九八十一口氣不呼,慢慢地去體察,很快就能體會到煉氣入骨、入脊,斂氣入髓、入髒的意境,並能領悟到松腰、開竅之心法。

八、松筋松骨(自然鬆動)

(一)動作詳解:(接前式)全身放鬆,兩臂向上自然伸直,轉手心向前,指尖向上,以腰帶動身體前後微微地鬆動。先把脊柱動起來,接下來脊柱帶著胸腹鬆散地折疊湧動,上下揉動,左右開合,兩肩帶著兩臂、肘、腕關節和指關節劃圈蠕動,兩胯帶著腰、踝關節和腳掌劃圈蠕動,達至一動全身無處不動的整體狀態。

(二)意境指導:自然鬆動的動作雖然簡單,但內含煉氣入骨、斂氣入髓之訣竅。從形體來講,要練到松筋松骨;從意念引氣來說,是“意引氣、氣引形、形引氣、氣動意”的內外整體練法。形體動作以腰為主宰,腰一動,脊柱也蠕動,從而脊柱帶動全身大小關節隨之蠕動,甚至上下揉動,左右開合,這就是形的整體性。進一步把五心(頂心、手心、腳心)動起來,同時牽動體內經絡與臟腑之氣,使之全身從上到下、由裏至外無處不動(上肢、頭部、胸背、腰胯、下肢整個的蠕動,連每一個指關節也動起來),這種揉動在內功修煉中稱之為“大周天鬆動法”。一動十二經脈微微地動,真氣在體內運行,當體內能量起來了,意到氣到,身體上下內外無處不通。此時十二經脈好像十二條大河一樣暢通無阻,奇經八脈如同與十二條大河相通的湖泊,任督二脈又是湖泊的主幹。氣流上至百會,下至湧泉,內至臟腑,外至皮膚一氣貫通。內氣充足後,意念打開全身毛竅、穴道,人與自然混融,形體與虛空開合,毛竅與穴位的呼吸通道暢通,經絡氣血流行無礙,整個胸腔吞吐自如,經絡與臟腑之氣合和共榮。至此,就會知道“收天地之精補我之精,收天地之靈氣補我之真氣,收天地之神補我之神,達到天人合一、人天混化”乃真實不虛的功夫境界。

(三)內含解說:對於功夫境界,有人曾這樣形容:“獨立守神入氣中,氣包神外臟腑融;上下內外旋太極,萬法歸一修內功。”當神意守住後,不是固定不動,而是照到全身,體察內景,體會身體內外的氣感。古人功夫修煉的次第講究心虛神靜,神入氣中,煉氣入骨,先把軀體之氣練足,進一步斂氣入髒。臟腑之氣充足了,我們的身體才能真正的健康起來。這就是“獨立守神入氣中,氣包神外臟腑融”。在整個練功過程中,做到以腰帶動,一動全身內外無處不動,上下揉動,左右開合,氣機像海綿吸水一樣向裏滲透,皮、肉、筋、脈、骨、五臟、六腑、血液、細胞層層地通透。這就達到了“上下內外旋太極,萬法歸一修內功”。如能認真地體會詩中的內涵和意境,功夫修煉可達事半功倍之效。

九、天人合一(回氣歸元)

(一)動作詳解:(接前式)轉手心相對,攏球(意念想像大氣球),貫球下落,沿頭面、頸項、胸至中脘前成抱球狀,隨之掌心含凸,指關節逐節蠕動,想像臟腑之氣與混元竅相混合(混元竅與中脘穴的中間區域成相容狀態,並不是實體的臟腑器官,而是功夫修煉的一種特殊的感覺,初學者沒有感覺,可通過想像來推演之,以後,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出來這個感覺,但是,並不需要特別地追求之),然後男左女右敷於中脘前(心口窩下,肚臍上的區域,也可稱之為混元竅),按順時針揉腹,把氣內化到混元竅中心,靜養片刻,兩手分開還原體測,兩眼慢慢睜開。

(二)意境指導:回氣歸一是收式動作,非常關鍵。在做前式動作中,人體整個毛竅、穴道都是開著的,人體與虛空氣場息息相關,人與自然同呼吸共命運。回氣就是要把身體內外包括周圍的氣收回體內。

(三)內含解說:在手下落時,意念不但貫通全身,而且要貫滿上、中、下三個丹田,上丹田通天,下丹田通地,中丹田通人,然後三田合一,合於混元竅,達到天、地、人合。隨著兩手混元竅前混融,就使得體內體外連成了一個整體,然後兩手敷於混元竅,輕輕地揉腹。

師曰:“太極開基玄關竅,身內身外難覓到;一覺而動真種現,訣中捷訣松胯腰”。

以上通天徹地(俯身拱腰)法,是筆者經名師指點,數十年勤學研練、善悟漸修、親身實踐之結晶。本法不僅是內外結合密法,而且是松筋松骨、煉氣入骨、入脊,斂氣入髓、入髒直通中脈之上層內功。學練者可細心體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