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天癸

人之先天陰陽,陽曰元陽,陰曰元陰。元陽者即無形之火,以生化神機是也,性命 系之,故亦曰元氣;元陰者即無形之水,以長生天癸是也,強弱系之,故亦曰元精。元氣、 元精者即生化精氣之神也,生氣通天惟賴乎此。經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即此之謂。 慎之,不可以後天勞欲戕及先天。宗氣積于上焦出喉嚨以司呼吸,而行入十二經隧之中。 彌淪布護,如天之有霧也。榮氣並胃中,出上焦之下,泌別糟粕為精微之氣,而心中之血 賴之以生凝聚,浮沉如水之有漚也。胃納水穀,脾實化之,糟粕入于大腸,水穀滲入膀胱, 故三焦為決瀆之官,膀胱為洲都之官,正以下焦如瀆之畜泄乎水也,然下焦之陰中有陽者, 從是生中上二焦,而衛氣生矣。

夫水火氣血互相維繫,故水病則累血,血病則累氣。氣分之水陰不足則陽氣乘陰而 幹血,血分之血液不足則津液不下而病氣。氣血在下焦則血海膀胱,同居一地;在上焦則 肺主水道,心主血脈,又並域而居,在軀殼外則汗出皮毛。血循經脈亦相依而行,運血即 是氣,守氣即是血。氣屬陽,血屬陰,氣實即為火盛;血屬陰,血虛即是水虛。女子二七, 先天腎中陽氣即生癸水,督脈導之,下入網油而至胞中,又循任脈上行入胃,則津液充足, 濡化穀食。先天腎陽所生癸水既至胞中,則後天胃陰所生營血則感陽而通暢,任脈導之亦 入胞中,兩相交會為陰與陽,應氣與血。交必先天癸水至於胞中而後沖任之血應之,此為 氣行則血行,陽倡而陰隨之。

女子屬陰,以血為主,則水從血化而為經受胎,亦是天癸先交沖血,後聚成胎。亦 是血衣裹兒,血衣之下有水衣墊之,將產則胎水先破,水衣先下,然後血衣破而兒生,兒 生之後血衣乃下。墊胎之水衣即氣也,胎乃氣載,氣即是水,故水墊其胎實則氣載其血也。 將產水衣先行,氣下行故水下行,水行實則氣行也。氣既下行則其胎血隨之而下。行經時 亦先下漿水後下鮮血,經中含水故行經前後俱有水漿,此為任脈通達,月事乃下。其受胎 也,亦必天癸先交而沖血後聚,故不曰男女媾血而曰媾精。精者,水與血混合名也,既成 胎後,腎中之陽氣則化水以養胎,胃中之水穀取汁化血,從沖任兩脈下注胞中養胎,水與 血即不化經也。血與水皆陰也,水為先天陽氣所化之陰液,血為後天胃氣所化之陰汁,腎 陰又專賴胃之水津而生胃氣,又實籍腎之生陽而旺。若腎中生陽不足者則脈弦發熱,愈脹 而下墜,腹痛惡寒,子宮欲開,用附子湯(即人參、附子、白術、茯苓、白芍)保腎之陽 以扶胃氣,此補陽法也。若胃中水津不足者則子髒乾燥,悲傷欲哭,數欠伸,如神慿,此 腎水不足沖血無以潤養。腎水在下則為胞中之天癸,在上則為口中之津液。髒燥則肺不得 津液潤養,故悲傷欠伸者明系腎病,神慿者血燥則心不化液而神無守也。用甘麥大棗湯(即 甘草、小麥、大棗)滋腎之陰從沖任輸水於腎而腎陰因籍以生,此補陰法也。督脈起於腎 中,任脈起於胞中,督脈坐在背,總制諸陽,任脈在腹,總統諸陰,上則交於唇之上下, 下則交于二陰之間。督脈屬腎,是先天主氣主水,任脈屬胃,是後天主血主火。心腎相交, 水火既濟,皆由於此。沖脈亦起於胞中,上散胸中,亦感天癸之陽氣而行,任脈之血盛滿 則溢於沖脈,則血有餘月事以時下,每月一瀉也。癸水不足則經遲滯,陰血不足則經後枯,陰陽不和則經錯亂,渾身作痛。經血屬陰,陰主下降,故下瀉則不能循督上腦生骨髓,不 能循任上頰繞唇生鬍鬚。懷孕之後則不下瀉癸水,胃血不能化經即至胞中養胎,胎漸大則 胞中隙小,鼻吸之氣歸肺多即脹大乳房。既產以後,在胃化的精汁即路過肺不能至心,隨 肺之化則色白為乳汁。既不能化血,亦不能循任至胞化經,故經血亦不下瀉也。

男子二八,先天腎中陽氣所生癸水,督脈導之,亦至胞中,又循任脈上行入胃,則 津液充足,濡化穀食,則後天胃中陰汁所化之血感陽而通暢,任脈導之亦至胞中,與水相 應。男子屬陽,以氣為主,則血從水化而為精,精中含血以其內為血所化,故非清水而極 稠濃。精清者血不足,精少者氣不足,精不射者氣血均不足。陰陽不和則肌膚甲錯,渾身 發燒。沖脈亦感天癸之陽,而任脈之血盛滿則溢於沖脈,則精氣有餘而外泄。精氣屬陽, 陽主上升,故循督入脊上腦而生骨髓,循任上頰繞唇而生鬍鬚,即泄血之盛也。所以賴脾 以統血,循油膜中散歸各髒,若血失常道即為血不循經。在女子雖無崩漏,亦不受胎;在 男子雖無吐衄,亦不榮體。至失常甚,女子未有不崩帶,男子未有不吐衄。女子系胞,全 賴帶脈約束其根培於命門也。帶脈起於十四椎命門穴,環繞貫臍,前垂至胞中,總束諸脈, 使不妄行,如人束帶居於身之中,又當屬脾,故脾病則女子帶下。而又下垂於胞中,故隨 帶而下也。女子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即以時下,故能有子。天癸者,是先天腎中之動 氣化生的癸水至胞中也,水為陽氣所化,陽倡而陰必隨之。血者,陰也,沖任主之,故應 癸水而輸血於胞中,血應水而下是謂以陰從陽。沖任兩脈皆起於胞中,上屬陽明,陽明乃 後天水穀之海,居中宮,稱戊土,化氣取汁,變赤為血,隨沖任下含癸水,是謂戊與癸合, 男女皆然。男子主氣,故血從水化而為精,女子主血,故水從血化而為經。男子之精,水 中有血,女子之經,血中有水,故行經前後俱有水漿。夫此水乃腎中沖陽之氣所生,亢則 水竭而血不濡,熱症於是生矣。氣寒則水冷而血不運,寒症於是生矣。故凡調血先須調水, 調水即是調氣。氣生於腎而主於肺,血生於胃而藏於肝,以血海為肝之部分。肺金司氣之 治節,又為水之上源,故調氣中之水以滋血或調血中之氣而利水。天癸之水不足則必骨蒸、 氣逆、足痿、脈數,子宮乾澀,經血前後均無漿水,宜左歸飲加菟絲、龜板、阿膠、麥冬、 五味、寸雲以滋天癸之水。若是胃虛陽明沖任之血不足,經水必後,只有水漿而少鮮血, 宜炙甘草湯、養榮湯以補生血之源。前陰血竅,女子為胎孕之門,男子施精之路。男子血 尿之虛痛與女子崩漏無異。

 

六經六氣

蓋天有金木水火土之五行以運行不息,名曰五運,人秉之而生五臟;天有風寒熱濕燥 火之六氣以充塞萬物,人秉之而有六經。六經出於臟腑,臟腑各有一經合為六經,以應天 之六氣,遊行出入以布其化,而經脈中所絡之處名為中見,太者陰陽之至大,少者陰陽之 初生,明者陽氣之極盛,厥者陰氣之竭盡也。六經之上其主治者皆其本氣也。本氣根於髒 腑,是本氣居經脈之上,由本氣循經下行,其中絡者,中之見也。由中見之下,而經脈外 走手足以成六經各有太少陽明厥陰之不同,則又系六氣之末,故曰氣之標也。或標同於本, 或標同於中,標本各有不同,為氣化之應,亦異象也。

(一)火 少陽之上,火氣治之,見於厥陰。言少陽經之上為三焦膽腑,司人身之火氣。三焦即

油網,三焦之源根於腎系,名曰命火,由腎系生出兩大板油,由板油生出網油,上生胸膈, 前連包絡,而後附於脊,與肝相連,通於膽系命門檻中一陽,行于三焦,只是陽氣不名為 火,惟上通於膽,得肝木之生化則成火矣。所謂空中有火,麗木則明,蓋必麗於木而後稱 為火。故三焦中之陽氣乃火之根。惟上合於膽,乃為麗木則明之火,是膽為火之焰,三焦為火之根,而肝木則是生火之物。故論火以膽與三焦為主,膽中所藏之火出入皆以三焦為 路道,而托根又在腎系,故膽與三焦同司火化。

(二)熱 少陰之上,熱氣治之,見於太陽。少陰坎中之陽氣上交於心而為心陽,如天之有日,

司人身之熱氣,與火不同,乃先天之陽化生,氣血之本也。 (三)燥

陽明之上,燥氣治之,見於太陰。燥為水火不交之氣,則由於金性之收,收止水火各 反其宅,故神明蓐收令司秋月,草木枯槁,水泉渴竭,是為燥金用事之驗。人秉燥金之氣 為陽明經,夫金氣收而水火不交是為燥。燥者,水火消耗之氣也,腸胃所以能化飲食皆以 其燥能消耗之也。燥化不足則不消水,燥化太過則傷津液,陽燥是水不濟火,此症最多。 陰燥是火不蒸水,此症間有。

(四)濕 太陰之上,濕氣治之,見於陽明。濕者土之本氣。土旺于長夏,正水火相蒸之候,水

火相合,遇木則腐而成土,遇金則化而歸土,故土旺於四季。蓋必水火金木相合而化,然 後成土,是以洪范土居五行之末,尤先要水火相蒸有此濕氣,然後能腐化百物以成土。土 在天地間乃陰體之極大者也,人秉之而為太陰脾經,脾之氣化全以濕氣為主,母令太過不 及,則脾土安和也。夫人之身主血分,內者太陰為大。

(五)寒 太陽之上,寒氣治之,見於少陰。言太陽經氣居外以為衛元陽之氣也,而此氣實發於

膀胱寒水之中。膀胱為腎之腑,主小便,凡人飲入之水從腸胃入三焦油網,從油網入膀胱, 如天之有海,水之有壑,應北方寒水之氣而能導引心火、清利三焦,皆賴寒水之功用。設 人無此寒氣則不足以濟燥火熱,故寒水之氣不可太過不及。此水之所以能化氣衛外者,則 又賴心火下交而水化為氣也。夫人之身主氣分居外者太陽為大。

(六)風 厥陰之上,風氣治之,見於少陽。厥陰為陰之盡,陰盡陽生而和風生焉。於卦為震,

于人為肝,以肝體論得心脾之陰血凝結成質,是為陰體,如震卦之上二陰爻也。肝中之系 連於脊,下連腎系,得腎水中之一陽所發生,如震卦之下一陽爻也。名厥陰者,以其體陰, 又曰風氣治之,以其用陽。陰盡陽生是為和風,風氣和而百體暢,厥陰經所以司氣者如是。

少陽太陰從本:以少陽本火而標陽,太陰本濕而標陰,標本同氣故當從本。然少陽太 陰亦有中氣而不從者,以少陽之中厥陰木也,木火同氣,木從火化矣;太陰之中陽明金也, 土金相生,燥從濕化矣。

少陰太陽從本從標:以少陰本熱而標陰,太陽本寒而標陽,標本異氣,故或從標或從 本。然少陰太陽亦有中氣而不從者,以少陰之中太陽水也,太陽之中少陰或也,同於本則 異於標,同於標則異於本,故皆不從中氣。

陽明厥陰從中:以陽明之中太陰濕土也,亦以燥從濕化矣。厥陰之中少陽相火也,亦 以木從火化矣。故陽明厥陰不從標本而從中氣。

太陽為開:太陽膀胱氣化上行外達充于皮毛以衛外為固,凡邪自外入皆太陽不能主開 之過。

陽明為闔:陽明胃經主納水穀,化精汁灑行五臟六腑,化糟粕傳人大腸小腸。其氣化 主於內行下達。凡嘔逆自汗皆陽明不能主闔之過。

少陽為樞:少陽三焦內主膈膜,外主腠理。內外出入之氣均從腠理往來,故有邪在腠 理則寒熱往來。太陽之氣不得外達,諸症上下往來之氣均從膈膜行走,故有結胸、陷胸。 邪欲入胃則嘔甚、則嘔吐不止。凡此皆少陽不能司其轉樞之過也。

太陰為開:手太陰肺主布散,足太陰脾主運行,凡血脈之周流,津液之四達,皆太陰

司之。 厥陰為闔:足厥陰肝經主藏下焦之陰氣,使血脈潛而精不泄;手厥陰心包經主藏上焦之陰氣,使陰血斂而火不作。 少陰為樞:手少陰心經內合包絡,下生脾土,故能為二經之轉樞;足少陰腎經上濟肺金,下生肝木,亦能為二經之轉樞。

 

十二經絡

蓋十二經絡、奇經八脈,經言某經多氣少血、某經多血少氣,足見經道是統血氣而言, 不是腦筋,亦非血管、氣管。西醫雲別有自稱腦筋,隨各臟腑而異用,或與氣管會,或與 血管會,或裏結腦筋,或穿通臟腑,或散或合,即經道也。況任脈專主血,督脈專主氣, 安得以血管當經脈哉?十二經者,經脈之常度也。其源各從臟腑而發,雖有支別,其實一 氣貫通,曾無間斷,皆直上下行,故謂之經。十五絡者,經脈之聯屬也,其端各從經脈而 發,頭緒散漫不一,非如經脈如還無端,以其斜行左右,遂名曰絡。奇經為諸經之別貫經, 經自為起止,各司前後上下之陰陽血氣,不主一髒一腑,隨邪氣之滿溢為病,皆乖戾不和 是以奇字稱之,經受寒邪而發熱不解,熱滿即結於絡,絡受熱邪滿溢必傳於奇經,所謂經 絡邪熱盛滿勢必溢於奇經,以溝渠滿溢諸經不能拘也。

手太陰肺經多氣少血: 攝一身元氣,主聞主哭,主皮毛。若經受邪則灑淅寒熱,傷風自汗,肩背痛冷,臑臂前廉痛。起於中焦,中焦即小腸著胃之油膜,在中焦散如絲,向下者絡大腸,向上者循胃 上膈,布胸中歸肺上成肺系,一條由肺系橫出乳上三肋間動脈中府穴,直上寸六雲門穴, 橫至腋下前廉,臑內前廉至肘曲前廉動脈尺澤穴,循臂上廉至手腕後,上廉橫紋盡處動脈 太淵穴,即寸口也。至手大指內側根部魚際穴又散如絲,至大指內側甲角少商穴。支別手 腕後寸五列缺穴,循食指內側至端接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大腸經多氣多血: 為傳導糟粕,主變化。若經受邪則齒痛、喉痹、頸腫、口幹、咽中如核、鼽衄、目黃、手大次指痛、宿食發熱寒栗。起手食指內側甲角商陽穴,循指上廉至次大指歧骨陷中食穀 穴,循臂上廉至肘曲橫紋盡處曲池穴,循臑外髃骨前廉上肩至橫骨內缺盆穴,入內絡肺, 下膈歸大腸。支從缺盆至曲頰下一寸扶突穴,入下齒出口正下挾口相絞鼻下陷中人中穴, 上挾鼻孔迎香穴接足陽明胃經。

足陽明胃經多氣多血: 為水穀之海,主同脾,若經受邪則發熱、蒸身前熱、發狂、譫語、口眼喎邪、咽痹、上齒痛、鼻痛、鼽衄、赤瘡。起於目下七分承泣穴,循鼻孔旁八分巨髎穴,入上齒出口正 上還唇相絞唇下陷中承漿穴,循頤後下廉至曲頰下寸三動脈大迎穴,循耳下至耳前動脈下 關穴,上額角發際旁開四寸頭維穴,又從大迎下至喉旁寸五動脈人迎穴,直下缺盆骨下陷 中氣戶穴,入內下膈歸胃絡脾,從胃口循腹裏至臍下三寸旁開五分氣街穴處,從氣戶下乳 內廉挾臍三寸合於氣街,下膝外陷中循脛外廉至足跗動脈跌陽穴,支從膝外陷中下九寸別 至足次趾外側甲角曆兌穴,在足跗跌陽穴分兩支,一入足次趾內 一入足大趾出其端接足 太陰脾經。

足太陰脾經多氣少血: 為萬物之母,主營衛,主味,主肌肉,主四肢。若經受邪則身體胕腫,重困嗜臥,四肢不舉,舌本強痛,足大趾不用,九竅不通,諸痙項強。起足大趾內側甲角隱白穴,循白肉際後行至內踝前廉,上踝上三寸三陰交穴,循膝股內側前廉至橫骨外端去腹三寸半紋中 動脈衝門穴,入內歸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支從胃別上膈注心中接手少陰心 經。

手少陰心經多氣少血: 為君火,藏神主生血,主言,主汗,主笑。若經受邪則肌熱惡寒、戰慄頸強、面赤目黃,手心煩熱、胸脅滿痛引腰脊肩肘臂。起於心中出為心系,向下的下膈絡小腸,支由心 系上挾咽臂目系,向下的由心系上肺出正腋下極泉穴,循臑內後廉、肘後廉至曲肘去端五 分少海穴,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端至手小指內側甲角少沖穴,接手太陽小腸經。

手太陽小腸經多血少氣: 為受盛之官,主分泌水穀。若經受邪則自熱惡寒,嗌痛頜腫、口麻木、耳聾。起於手

小指外側甲角少澤穴,循手外側過腕行臂骨下廉,上肘內側兩筋間,循臑外後廉出肩解, 繞肩胛至臑骨陷中臑俞穴,入內絡心下膈抵胃歸小腸。支由臑俞循缺盆上頸至耳下,曲頬 又折至面頰銳骨端顴齶穴入耳中。支別曲頰斜上至目內眥接足太陽膀胱經。

足太陽膀胱經多血少氣: 為洲都之官,津液藏焉,主氣化。若經受邪則頭痛、腰脊痛、目項似脫,瘧痔癲狂,太陽經氣不能循經下行,上沖於腦即為鼽衄也,目黃淚出,囟尻膕臑皆痛。起於目內眥外 一分睛明穴,上額至巔旁開寸五通天穴,一至耳上角,一入內絡腦,從項後一椎下旁開寸 五大椎穴,外出下行二椎下風府,三椎下肺俞穴,四椎下心包俞,五椎下心俞,六椎下督 俞,七椎下膈俞,九椎下肝俞,十椎下膽俞,十一椎下脾俞,十二椎下胃俞,十三椎下三 焦俞。入內絡腎,下歸膀胱,從十四椎下腎俞外出下行,十五下氣海俞,十六下大腸俞, 十七下關元俞,十八下小腸俞,十九下膀胱俞,二十下中膂俞,二十一下白環俞,貫臀下 至膕中委中穴。支從大椎穴別貫胛挾脊三寸,循過髀樞股外後廉合於膕中。下行貫膞走外 踝後至外踝下陷中申脈穴,前循京骨至足小趾外側甲角至陰穴接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多氣少血: 為天一生水之源,主聽,主骨,主二陰。若經受邪則發熱不惡寒,頭眩痛,咽痛舌燥,脊股後廉痛。起於足小趾正下趨足心湧泉穴,向內踝下陷中照海穴,又上踝後五分陷中動 脈太溪穴,循膕內廉上股內後廉上至橫骨內端去腹五分橫骨穴,入內貫脊歸腎絡膀胱。支 從腎別外出通上行九寸旁開二寸俞府穴入內與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又支從肺出下絡心上注 胸中接手厥陰心包經。

手厥陰心包經多血少氣: 為相火,相心布令,主運血,主喜樂。若經受邪則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胸脅支滿,心中煩痛,面赤目黃。起于胸中歸心包,下者下膈絡三焦,上者從胸中外出乳後一寸天池 穴,直上至腋下前半部中廉循臑內中廉至肘曲大筋內側陷中刺痧處曲澤穴,下臂行兩筋間 入掌心至中指端中沖穴。支別掌心循名指出其端接手少陽三焦經。

手少陽三焦經多氣少血: 為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主相火之用,上納、中化、下出。若經受邪則耳聾痛,嗌腫,喉痹,往來寒熱,耳後、肩臂、臑肘皆痛。汗多、頰腫痛及目內眥痛。起於手名指外側甲 角關沖穴,循手錶腕,抵掌後高骨走臂外兩骨間至肘外大骨縫中天井穴,又上二寸臑外中 廉種痘處清冷淵,再上對腋處消灼穴,上肩端臑上陷中天髎穴,至缺盆入內絡心包,散行 下膈而歸三焦。支從缺盆上項循大筋外側系耳後一寸疻脈穴,至耳上角繞耳前發下動脈和 髎穴。又支從耳後入耳中,出耳前合於和髎下曲頰下寸三胃之大迎穴,又內折至目銳眥接 足少陽膽經。

足少陽膽經多氣少血: 為相火,發生萬物。主決斷。若經受邪則寒熱往來,瘧,胸脅頸額耳痛,耳鳴,瘰癘馬刀,足小趾、四趾不用。起於目銳眥外五分瞳子髎穴,橫抵耳上半部中腰前邊容主人, 又至耳上入發寸半率穀穴,折至耳後入發一寸又至下發際大筋外廉陷中風池穴,下頸至肩 大骨前寸半陷中肩井穴,又至缺盆支別耳後,入耳中,出耳前,下耳下八分頰車穴。下頸 合於缺盆入內下胸貫膈絡肝歸膽,循脅裏至臍下三寸旁五分氣街穴。繞毛際至髀曲間動脈 環跳穴。外從缺盆下腋前循季肋合於環跳,行髀陽循膝外廉抵足外踝,循足跗外廉至足四 趾外側甲角竅陰穴,支別足跗至大趾歧骨內接足厥陰肝經。

足厥陰肝經多血少氣: 屬木主藏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若經受邪則瘧、頭痛目赤,面青耳閉,頰腫筋攣卵縮,憒疝,少腹腫痛。起於足大趾正上叢毛際大敦穴,循足跗內廉至內踝直上八寸 即行膕中內廉陰股下廉至橫骨裏端盡處中開五分橫骨穴,向外繞陰器抵小腹,上行至臍上 二寸旁開七寸章門穴,再上乳下旁各寸半期門穴,入內歸肝絡膽,挾胃貫膈,布脅肋,循 喉嚨上入頏顙,連目系,上額與督脈會於巔。支從目系下頰裏環唇內。又支從肝別貫膈上 注肺又接肺脈也。

外感

外邪傳經,三陽為表,三陰為裏,而太陽為表之表,陽明為表之裏,少陽半表半裏。 邪之傷人,先中於表,以漸而入於裏。始自太陽,以及陽明、少陽乃入陰經,由太陰、少 陰以及厥陰,六經乃盡。當其在表而汗之,使不至於傳經,若表邪未盡而遂下之,則表邪 乘虛而入,或誤補之則內邪壅閉不出。但有一毫頭痛惡寒,尚為在表。寒邪外束,陽不得 越,故鬱而為熱。人之傷寒則為病熱。寒初中人,必先在表,即是足太陽寒水之經,為諸 陽主氣,乃一身綱維,起目眥上腦下項循脊挾脊抵腰,行於身後,故所過之處無不痛也。 惡寒雖無風而惡,惡風者當風而始惡之,故惡寒必兼惡風。惡寒有陰陽之分,惡風惟屬陽 經,故三陰無惡風之症。風為陽邪,寒為陰邪也。身熱惡寒,淺邪畏正,故病熱而反惡寒。 凡人傷風暑濕皆有汗,惟傷寒獨不汗出,寒能澀血,又表實也。氣上逆故喘。邪在表故脈 浮。傷寒脈緊而傷風脈緩者,寒勁急而風緩散也。冬春正病有汗為傷風,無汗為傷寒。夏 秋正病有汗為傷暑濕,無汗仍為傷寒。風寒諸病侵肌透骨,輕淺在肺為傷風,稍深在表裏 之間為瘧,留戀經絡為寒熱往來。傳六經,撤內外為傷寒溫疫,留筋骨,肢體痛痛即為風 痹。風熱上壅為大頭毒,風濕相搏為大風癘風。浮在肌膚為斑疹瘡毒,此皆風寒之為病也。

太陽經中風 則發熱惡風,頭痛自汗,脈浮緩者,風傷衛症也,以桂枝湯主之。若犯 本必熱歸膀胱,則煩渴引飲,水入即吐,小便不利,以五苓散主之。

太陽經傷寒 則發熱惡寒,頭痛無汗,身痛而喘,骨節痛痛,脈浮緊者,寒傷營症也, 以麻黃湯主之。若太陽傷寒犯本,必熱結膀胱,則其人如狂,或小便血,以桃核承氣湯主 之。

太陽傷寒犯腎 以太陽與少陰互為表裏,其在陰經素虛之人,表邪不俟傳經,早從膀 胱襲入腎臟,則身重是寒在表,但欲寐是寒在裏,晝夜俱重,宜溫經散邪,兩相關照之法 治之。

太陽傷寒裏症 以太陽發熱頭痛,脈反沉,身體痛。以其頭痛故屬太陽之症,脈當浮 而反不浮,以裏久虛寒,正氣衰微又身痛痛,故宜救裏,以四逆湯主之,使正氣內強,逼 邪外出。而幹薑附子亦能出汗。假令裏不虛寒而脈浮,則正屬太陽麻黃症矣。

太陽經風寒兩傷 則發熱惡寒,頭痛身痛,汗不得出而煩躁,脈浮緊者為風寒並傷營衛也,以大青龍湯主之。若犯本必火迫劫汗,火逆膀胱則亡陽驚狂,起臥不安,以救逆湯 主之。

陽明經中風 若風在太陽經不解,脈數而嘔吐,必傳陽明之經。風為陽邪則進食項強, 汗出惡風而代項背幾幾。風邪之脈傳至陽明,自汗已多則緩去而遲,以桂枝湯加葛根主之。

陽明經風寒兩傷 則壯熱自汗,頭痛目痛,鼻幹不得臥,脈數長,以桂枝湯加葛根主 之。陽明風寒犯本,必因胃熱在經之邪,乘熱入腑,則日晡潮熱,手足漐漐自汗而脈滑, 俟其結定,以大承氣湯主之。

陽明風寒熱入血室 則大小便血,晝日明瞭,夜則譫語。如婦人經水適來適斷則邪熱 乘虛而入於血室,如男子陽明經症下血譫語,亦是邪熱乘虛而入於血室。如大吐血停食感 寒,發熱至夜譫語亦為熱入血室。蓋沖是血室,婦人則隨經而入,男子則由陽明而入,小 柴胡湯去人參加犀角地黃主之。

少陽經風寒兩傷 若風寒在陽明經不解,脈弦細,見潮熱必傳少陽之經,以其居半表 半裏。邪欲入則是寒,正氣與爭則熱,故往來寒熱,目眩耳聾,脅滿,口苦咽幹,心煩。 若往來寒熱,目眩耳聾,脅滿為中風,禁吐下。若往來寒熱,口苦咽幹心煩,為傷寒,禁 發汗。通宜和解,以小柴胡湯主之。

少陽風寒犯本 邪在經若下之,入犯膽腑則胸滿,驚煩譫語,小便不利,一身盡重, 不可轉側,以柴胡龍骨牡蠣湯主之。

太陰經傳經熱症 若風寒之邪在少陽經不解,無往來寒熱,此為陽去入陰,將傳太陰 之經。或緣先傷飲食,或緣攻下所致。故傳經之邪無大熱症,非少陰厥陰之比。傳經則煩 躁不甯,腹滿時痛,身微惡寒,足冷,重按肉熱肌表不熱,嗌幹下利而脈沉細,以小建中 湯和之。

太陰經自感風症 太陰之經居三陽二陰之間,本無外中之寒,即有中風緣必因傷飲食 後,腠理疏而入,故太陰但有桂枝症而無麻黃症也。感風則四肢煩痛,脾主四肢亦風淫末 疾之驗,不治自愈。

太陰經自感寒症 太陰之經但有內中寒而無外中寒,乙太陰居中邪不能入。故在太陰 但曰髒寒,不曰中寒,即有中寒必因內傷冷物表虛所致。無熱邪氣蒸,萬無傳經之理。即 有陰邪,陰主靜,斷不能傳。原其受病,必先少陰或形寒飲冷傷脾,則入太陰有之病,則 胸滿,手足寒,臍上痛,下利清穀而不渴,以理中湯主之。

少陰經傳經熱症 若風寒之邪在太陰經不解,必傳少陰之經,則口燥舌幹而渴,下利 脈沉,若手足微逆者,四逆散主之。若下利清水,心下硬痛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

少陰經自感風症 則畏風而不厥冷,恍惚多驚,有時心懸若饑,稍食則痞脹不寧,欲 吐不吐,腹濡滿,大便秘,小便頻,脈弦細浮緊,此本虛自中之風,且禁汗下。桂枝湯加 幹薑主之。

少陰經自感寒症 少陰之經但有外中寒而無內中寒,以少陰雖居兩陰之間,以其與太 陽相表裏,實為陰中之表,故在少陰不曰中寒,即曰少陰病者,以少陰本寒水之髒。若陰 寒中髒必死。今受病者少陰經耳。故處方皆用溫經。病則四肢厥冷,吐利而渴,渴不能飲, 惡寒踡臥,身痛,當臍下小腹痛。此乃腎臟真陽不足所致,四逆湯主之。若口中和,背惡 寒者,以附子湯主之。

少陰傷寒表症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以無頭痛故屬少陰。陰病當無熱, 今反熱因陰經獨用,而太陽之氣不至於失守,以寒邪在表,未全傳裏,但皮膚鬱閉為熱, 故脈雖沉尚能發熱,即延至二三日,熱猶在表,而無吐利厥逆裏症,此乃少陰兼太陽之表 邪,以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故使麻黃細辛以發表,附子以溫少陰之經。假令寒邪入裏, 外必無熱,當見吐利厥逆等症,則正屬少陰四逆症矣。

厥陰經傳經熱症 若風寒之邪在少陰經不解,必傳厥陰之經則手足厥冷,脈細欲絕,

或下利脈大而腸鳴,並用當歸四逆湯主之。陽邪流入厥陰,營分以本虛不能作熱,故脈細 欲絕,此為陰鬱陽邪,故仍用桂枝和其中外,加當歸以和厥陰之營血,通草以通太陽之本, 細辛以淨少陰之源,使陽邪得從外解。若誤下而脈沉,厥逆自利,煩滿囊縮者以小承氣湯 主之。

厥陰風寒犯本 則在經之邪如犯肝臟,則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痛熱,饑不欲食,食 則吐蛔,下之利不止,以烏梅丸主之。蓋厥陰邪熱盛則腎水為之消,故消而且渴,其渴不 為水止也。氣上撞心,心中痛熱者,肝火上乘,肝氣通於心也。饑不欲食者,木邪橫肆, 胃土受制也。食則吐蛔,胃中饑蛔嗅食則出也。下之利不止,邪在厥陰下之,徒傷陽明, 木益乘其所勝,是以則吐蛔,下之利不止耳。

厥陰經自感風症 厥陰之經直中寒症即曰中風,以風喜傷肝也。若胃氣素虛寒者,則 幹嘔,吐涎沫,頭痛,吳茱萸湯加桂枝主之。若腎氣素虛者,則厥冷自利,少腹痛,四逆 湯加肉桂主之。

厥陰經自感寒症 則厥逆腹痛吐利也。厥陰之寒無不由少陰虛寒而入,所以少陰溫經 之藥峻用薑附四逆。厥陰風木之髒內伏真火,雖有陰寒不過萸桂之屬,若當歸四逆湯加吳 茱萸換肉桂足矣,不必薑附也。

三陽合病 太陽合陽明風傷衛,不下利但嘔者,以風性上行合胃中水飲上逆,葛根湯 加半夏主之。太陽合陽明寒傷營,必自下利,寒者陰也,陰性下行合胃中水穀下奔,葛根 湯主之。太陽合少陽風傷衛,即太陽帶少陽症,桂枝湯加柴胡主之。太陽合少陽寒傷營, 即太陽帶少陽症,麻黃湯加柴胡主之。

三陰兩感 一日則太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項強而有口幹煩渴,五苓散加羌防知柏主 之。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身熱譫語而又腹滿不欲食,大柴胡湯主之。三日則少陽與厥 陰俱病,則脅滿耳聾而又囊縮厥逆,大承氣湯加芎柴主之。

 

內傷

氣也者,人之所賴以生也。大氣積於胸中,歸於丹田,呼出則由心達肺,吸如則由肝 納腎,無一處不到,無一息停止,故宗氣為一身之主,散佈於各臟腑則為各臟腑之氣。人 能順而養之則氣平而血亦和。若七情擾於中,六淫侵於外,即百變叢生矣。蓋臟腑肢體皆 秉氣於脾胃,若饑飽勞役傷其脾胃,則身體無以秉氣而皆病矣。陽氣下陷則陰火上乘,故 熱而煩,非實熱也。脾胃氣虛為陰火傷其生髮之氣,營血太虧,血少則心無所養,致令心 滿而煩。清陽不升則濁氣上逆,故頭痛或作或止,非如外感頭痛。陽虛不能衛外,故惡寒 自汗。氣血故懶言。脾虛故惡食。陰火亢甚則火上幹肺故喘。金受火克,不能生水故渴。 脾虛不能統血則血妄行而吐下。清陽下陷則為瀉利。氣血兩虛則瘧不止也。蓋人有所勞倦 則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則胃氣熱,熱氣蒸胸中。夫勞動太過則陽 氣皆亢,亢極而化為火,而水穀之氣即少入,故陽愈盛而陰愈衰,陰虛則生內熱,此陰虛 之陰指身中之陰氣與水穀之味耳。陰虛則陽盛,陽盛則外熱,因上焦不通則皮膚緻密,腠 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發洩,故外熱矣。有所勞役者過動屬或也,形氣衰少者壯火 食氣也,谷氣不盛者,勞傷元氣則食少而氣衰也,上焦不行者清陽不升也,下脘不通者濁 陰不降也。夫胃受水谷故清陽升而濁陰降,以傳化出入滋榮一身也。今胃不能納而穀氣衰 少,則清無升而濁無降,故曰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然非謂絕不行不通也。但比平常無病 時則謂之不行不通耳。上不行下不通則郁矣,鬱則少火皆成壯火。火在丹田下者是為少火, 少火則生氣,離丹田而上者是為壯火,壯火 則食氣。而胃居上焦下脘兩者之間,故胃氣 熱則上炎熏胸中而為內熱也。經雲勞者溫之,溫者養也,非溫涼之溫。然溫藥之補元氣、瀉火邪者,是指氣溫而味甘者。蓋溫能益氣,甘能助脾而緩火邪,故元氣複而火邪息也。 謂溫涼之溫藥,僅以為內傷不足之治則可以,為勞役所傷則不可也。喜怒不節,起居不時, 有所勞倦皆指其氣,氣衰則火旺,火旺則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熱無氣以動,懶於語 言,動作喘乏,表熱自汗,心煩不安。夫胃為水穀之海,脾胃氣虛則下溜肝腎,肝腎陰火 得以乘其土位,故脾病始得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皮膚不任 風寒而生寒熱。此脾胃之氣下溜,使穀氣不得升浮,是春生之氣不行而無陽以護其營衛, 不任風寒乃生寒熱。此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當以辛甘溫劑補其中而升其陽,甘寒以瀉 其或則愈。

內傷之源有三: 勞役傷脾 症必發熱頭痛,惡風畏食,自汗喘乏,脈必氣口虛大。平昔未慣勞役人多此,補中益氣湯症也。

饑飽傷胃 症必黃腫,痞滿喘嗽,惡食,發熱身痛,脈必氣口粗大。黎藿勞苦人多此, 平胃散症也。

負重傷血 症必在胃口則咳嘔血腥,痞滿少食,膈間隱隱刺痛,脈必氣口見弦,飽食 賓士人或此,犀角地黃湯症也。

內傷夾外感 則人迎緊盛而氣口虛大,其症發熱惡寒,頭痛自汗,五心煩熱,遍身骨 節俱痛,宜補中益氣湯加桂枝,無汗加羌活。

陽虛發熱 李東垣論陽虛發熱系飲食勞倦,為內傷元氣則真陽下陷,內生虛熱,故用 補中益氣湯以甘溫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此用氣藥以補氣之不足也。內傷悉類傷寒,切戒 汗下,如內傷多而外感少,只需溫補,不必發散。如外感多而內傷少,溫補中稍加發散, 以補中益氣湯為主。如內傷兼寒者加麻黃,兼風者加桂枝,兼暑者加黃連,兼濕者加羌活。

傷於飲食勞役七情六欲為內傷; 傷於風寒暑濕為外感。

內傷發熱時止; 外感發熱不休。

內傷惡寒得暖便解; 外感惡寒近火不除。

內傷惡風不畏甚風; 外感惡風見風便惡。

內傷頭痛乍痛乍止; 外感頭痛連痛不休,直待表邪傳裏方罷。

內傷有濕不作渴,直待心火乘肺方作燥渴;外感須二三日外表熱傳裏方作渴。

內傷則熱傷氣,四肢沉困無力怠倦嗜臥; 外感則風傷筋寒傷骨一身筋骨痛痛。

內傷則短氣不足以息; 外感則喘壅氣盛有餘。

內傷則手心熱; 外感則手背熱。

內傷則地氣通於脾,口者脾之外候,則懶言惡食,口不知味,小便黃赤,大便或秘或 溏。

外感則天氣通於肺,鼻者肺之外候,傷寒則鼻塞,傷風則流涕,然能飲食,口知味, 腹中和,二便如常。

內傷屬不足宜溫宜補宜和; 外感屬有餘宜汗宜吐宜下。 若內傷久不愈,潮熱微汗,咳嗽,不思飲食,補中湯加幹薑、五味自愈,不必理痰治嗽,正氣足則痰嗽自除。 若內傷作瀉藏附子于白術中,令其守中以止瀉也。若表虛熱藏附子於黃芪中,欲其走表以助陽也。 若內傷寒熱間作,此氣血兩虛也。一不宜頭痛,二不宜便秘,三不宜絕穀瀉利,此三者皆難治。 內傷似外感惡風寒症,有因勞役辛苦,腎中陰火沸騰,後因脫衣或沐浴,遂歇息以陰涼之處。其陰火不行,還歸皮膚,腠理極虛無陽,被風與陰涼所遏,以此表虛不任風寒與 外感,惡風相似其症,少氣短促,懶於語言,困弱無力,不可同外感治,補中益氣湯加紫蘇、羌活,甚者加桂枝。

外因冬傷於寒不解,至春生為溫病。其症不惡寒但惡熱而大渴,脈數盛洪大。因冬時觸犯, 邪氣伏於經中,至春陽氣發動而為溫病。大忌表散,若誤發汗必燥熱無汗,悶亂不寧而死。 以其邪伏經中日久,皆從火化而發其熱自內達外,必用辛涼以化在表之熱,苦寒以泄在裏 之熱,內氣一通,自能作汗。

春傷於風不解,至夏生為飧泄。其症腹中雷鳴,水穀不分,小便澀滯,皆小腸糟粕不 化也。蓋風木之邪內乘濕土,邪氣留連,中氣失職則成日夜無度之洞泄。風邪幹胃,木來 賊土,清氣在下,下焦虛寒,火不生土則中氣不治而為水穀不化之飧泄,宜用升陽除濕湯 (即朱芩,澤瀉,神曲,麥芽,蒼術,升麻,防風,羌活)。

夏傷于暑、長夏傷於濕不解,至秋生為痎瘧。其症先寒後熱,每日一次無已也。因夏 日汗泄,又中於暑,元氣大傷,汗孔不密,至長夏又冒雨作勞,寒濕侵入三陰之經,秋肅 殺之令大行,暑濕之邪不甯外出即成痎瘧。以人參生薑桂枝麻黃治之。若邪深入脊膂間, 伏於沖脈,即隔日一作,以胡椒甘遂為末,貼命門穴。

秋傷於濕不解,至冬生為咳嗽。夫秋冬本燥,以長夏濕土郁蒸之餘氣漸漬身中,隨秋 令收斂而伏於肺胃之間,直待秋深,燥令大行,與濕不能相容,至冬而為咳嗽。此症為肺 燥胃濕兩難分解,以五味麥冬湯(即麥冬,桔梗,炙雙皮,半夏,生地,子元,竹茹,麻 黃,炙草,五味子,生薑,川斷,赤小豆)主之。不知致燥之由,皆緣經脈阻滯,非川斷 不能通;餘邪蘊釀為火乘肺,非麻黃不能開;痰凝氣結,津液不行,非半夏不能祛。

少陰溫病 若冬不藏精,至春生為溫病。因冬而溫,火盛精動,則關開而氣泄。氣泄 則寒風得入之矣。屢開屢泄則寒風屢入,腎主閉藏,認賊作子,賊亦無門可出,彌甚相安, 及至春月,地氣上升,肝木用事,肝主疏泄,木主風,於是吸引腎邪勃勃內動,大寒之令 複行於春,腠理已開泄,少陰不藏。房室之勞、辛苦之人,陽氣泄於外,腎水虧於內,不 當發生,陽已外泄,孰為鼓舞?腎水內竭,孰為滋養?此兩者生化之源欲絕,木何賴以生 乎?身之所存者,熱也,時強木長,故為溫病。皆冬不藏精,腠理不固,故邪得襲寒毒藏 於骨髓,乘春感暴寒而發也。邪入即深,不能遽出,但竟憒憒無奈其發熱也。全在骨髓之 間自貝,極熱而捫之反不烙手,任行表散汗出而邪不出,徒傷津液,以黃芩湯主之。

少陰風溫 冬不藏精之溫病,若發汗,汗出身灼熱者,變為風溫。其症自汗身重,多 眠,鼻鼾語難,發汗已,身始灼熱,明明始先熱在骨髓,發汗已,然後透出肌表為熱也。 與勞其腎而生風相似。冬不藏精非勞其腎也,而風則先內熾,故才一發汗即帶出自汗身重, 多眠,鼻鼾語難諸多腎經之症。設不發汗則諸振尚穩,伏不盡透出也。夫腎中之風邪內熾 而治以外感汗下,又火攻之,是速其亡也。若被下者則膀胱之陰亦傷,則小便不利。腎精 亦不上榮致腎氣即欲外奪則直視、失溲。若被火劫則陰愈虧而邪欲無制則發黃,重則驚癎 瘛瘲。蓋熱邪久蓄,少陰腎中精水既為素傷,大忌汗下、火劫陰之法。

兩感溫病 因冬既傷於寒,又加冬不藏精,至春兩邪同發也。冬傷于寒是陽分受邪, 太陽膀胱主之。冬不藏精是陰分受邪,少陰腎經主之,與傷寒兩感一日太陽少陰俱病則頭 痛,口幹,煩滿而渴之例分毫不差。但兩感傷寒自外傳裏,轉入轉深,三日傳遍六經。兩 感溫病自內達外,從太陽戶牖而出,勢不能傳遍他經表裏,只在二經也。兩經俱病,從太 陽汗之則動少陰之血,從少陰溫之則助太陽之邪,治以先發表,後攻裏,先以麻黃附子細 辛湯汗之,次以附子瀉心湯下之。

濕溫之症 若先傷於濕而後傷暑,暑濕相搏為之濕溫。濕溫則兩脛逆冷,胸滿,頭目

痛重,妄言多汗,煩渴引飲,脈陽濡陰小,切不可汗,汗之必死,以白虎湯加蒼術。或素 有痰濕,又感濕熱;或下元虛人又感濕熱,不可汗 ,汗則濕熱混和為一,中氣盡傷,多 成死症。惟宜分解,先扶中氣,使中氣徐領其表其裏而上下盡消,故多愈也。

風濕之症 若先傷於濕身痛而後傷風,謂之風濕。風濕相搏則一身盡痛,發熱而腫, 不能轉側,惡風不欲去衣,額上微汗,大便難,小便利,日晡熱劇,是陽明之氣旺于申酉。 此病得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可與麻杏苡甘湯微汗而解,不可大發汗,大汗則風去 濕不去也。若肢體煩痛,頭重鼻塞,或見泄利,或下清血,此風木之邪內幹濕土,以神術 湯(蒼術,槁本,川芎,羌活,白芷,炙草,細辛,生薑,蔥白)主之。

冬溫之症 冬時當大寒而反大溫,東風時至則肌腠疏豁,又衣單薄,忽然大寒,寒鬱 其邪,其病即發者為冬溫。以其所感非時溫氣,與傷寒大異,若不即發,藏於皮膚則入傷 血脈,至春發為溫病。藏於經絡則入傷骨髓,至夏發為熱病。

寒疫之症 自春分至秋分有暑寒者,皆為時行寒疫。此非時暴寒,雖與溫熱相似,而 源委迥殊。溫熱以伏氣自內發外,必用苦寒內奪;此暴寒從外感冒,合用辛甘外解。

時疫之症 疫癘之發,每每盛于春夏者,以其熱暑濕三氣交蒸故也。蓋春主厥陰肝木, 秋主陽明燥金,冬主太陽寒水,各行其政。惟春分以後,秋分以前則少陽相火、少陰君火、 太陰濕土三氣合行。天本熱也,而益以日之暑,烈也;而載以地之濕,三氣交動,時分是 合,其分則風動於中,勝濕解蒸,不竟其苦;合則天之熱氣下,地之濕氣上,以無形之熱 蒸動有形之濕,人感之輕為濕溫,重為疫癘。傷寒是感天時肅殺之氣,以寒犯寒,必先寒 水,時行是感濕土鬱蒸之氣,以濕犯濕,必先濕土。陽明為榮衛之源,始病則榮衛俱病, 經絡無分,三焦相涸,內外不通,所以其病即發為暴,非傷寒依次傳經而入也。蓋地為汙 穢濁惡之總歸,平時無所不受,適當天時不正之極則平時所受濁惡之氣,亦必乘時訊發, 或冬時過暖,肅殺之令不行,至春反大寒冷,或盛夏濕熱污穢之氣交蒸,忽然熱極生風, 而人汗孔閉拒毒邪,不得發洩而生病,病則老幼無分,此即時行之氣也。時疫之邪皆從濕 土鬱蒸而發,土為受盛之區,平時污穢之物無所不受,適當歲氣並臨則從分野疏豁之隅蒸 騰鬱發,不異瘴露之毒,或發于山川原陸,或發于河井溝渠,人觸之者皆從口鼻流入募原, 而至陽明之經,脈必不盛于左。蓋濕土之邪以類相從,而犯於胃,所以右手脈盛也,陽明 居太陽之裏,少陽之外,為三陽經之中道路。故初感一二日間邪犯募原,但見背微惡寒, 頭額暈脹,胸膈痞滿,手指酸麻,此為時疫之驅使,與傷寒一感便發熱頭痛不同。至三日 以後邪乘表虛而外發,則有昏熱頭汗或咽腫發斑之患。邪乘裏虛而內陷或挾飲食則有嘔逆 痞滿嘈雜失血自利吐蛔之患。平素津枯兼有停滯則有譫語發狂,舌苔黃黑,大便不通之患。 平素陰虛則有頭面赤熱,足膝逆冷,至夜發熱之患。至於發呃發噦冷汗喘乏煩擾瘛瘲等症, 皆因誤治所致也。大抵傷寒之邪自表傳裏,溫熱之邪自裏達表,疫癘之邪自陽明中道隨表 裏虛實而發,不循經絡傳次也,以邪既伏于中道,不能一發便盡,故有得汗熱除。二三日 後複熱如前者,有得下裏和,二三日得見表熱者;有表和複見裏症者,總由邪氣內伏,故 屢奪屢發,不可歸咎於調理失宜,複傷風寒飲食也。外解無如香豉,蔥白,連翹,薄荷之 屬;內清無如滑石,芩連,山梔,人中黃之屬;下奪無如硝黃之屬。再隨症加合症之藥, 而香豉,人中黃為時疫之專藥,豉乃黑豆所蒸得濕熱之氣釀得,粘穢之質故能引領內邪從 巨陽蒸汗而解。人中黃本甘草所制,清以滓穢,專解臟腑惡毒,從下而泄,同氣相求之妙, 莫過於此。以其總解溫熱時行外內熱毒也,當知其症雖有內外之殊,一皆火毒為患,絕無 辛溫發散之例。

若初感脈不浮沉而數,晝夜發熱,日晡益甚,頭痛身痛,宜達原飲以透達募原之邪氣 (即酒芩,酒芍,知母,川樸,檳榔,草果炙草,薑棗)。見少陽柴胡為引,見陽明葛根 為引,見太陽羌活為引,以提其邪出陽分也。重者舌上有苔,服藥後不從外解而內陷,舌 根先黃,漸入中央,加大黃下之。若脈長而洪數,大汗多渴,此邪氣適離募原欲表未表,

白虎湯症也。如舌上純黃色兼見裏症,此邪熱入胃,承氣湯症也。若一病便壯熱無寒,多 汗神昏,嘔逆痞滿,治以兩解表裏,雙解散(麻黃,防風,薄荷,川芎,連翹,當歸,白 芍,大黃,芒硝,石膏,黃芩,炙草,白術,荊芥,梔子,滑石)或涼膈散(連翹,梔子, 黃芩,薄荷,大黃,芒硝,蔥白,炙草,大棗)或三黃石膏湯(黃芩,黃連,黃柏,梔子, 石膏,麻黃,香豉,蔥白,生薑)主之。

大頭蝦蟆瘟 則憎寒發熱,有目頸項咽喉俱腫,先當解散,普濟消毒飲(即芩、連、 參、橘、玄、草、桔、粘、薄、翹、勃、升、板藍根、酒軍、僵蠶)主之。

內致

人身之火有二:心為君火,又曰陽火,在天即太陽之火也。君火見於天,出於太陽, 在人則出於心。命門為相火,又曰命火,在天即龍雷之火也,在人則出於命門。相火見於 天,出於龍雷,即木之氣,出於海則水中之氣也。氣化即成水中之火,無形而有聲,得雨 而愈熾,以其至一陰生水底冷上天熱,龍為陽物,故隨陽而上升。冬至一陽複,龍亦隨陽 下伏,雷亦收聲,人身相火尤是也,寄於肝腎,肝屬木,腎屬水,膽是肝之腑,膀胱是腎 之腑,心包絡是腎之配,三焦司肝腎之分,皆陰而屬火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 不能有生。相火易起,為物所感,五性厥陽之火相煽則妄動矣。煎熬真陰,真陰絕則死, 故曰:相火元氣之賊也。若平日不能節欲,致命門火衰,腎中陰虛,龍火無藏身之位,故 游於上而不歸,是以上焦煩熱、咳嗽等症,以溫腎從其性而引之歸源,行秋冬陽伏之令而 龍歸大海矣。此陰虛火旺乃腎水乾枯而火偏盛,宜補水以配火,不可苦寒以滅火,可見下 虛者不但真陰虛,究竟真陽虛耳。命門之火乃水中之火,相依而永不相離也,火之有餘, 緣水之不足也,毫不敢去火,只補水以配火,此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也。若真陽之火不 足,因見水之有餘也,亦不必瀉水,就于水中補火,此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相火寄 在肝腎之間乃水中之火,若用苦寒則龍雷之火愈發,每當濃陰驟雨之時,火焰愈熾,惟太 陽一照,火自消滅,此得水則熾、得火則減,惟八味丸桂附與火同氣,直入腎中,據其窟 宅而招之同氣相求,安得不引之歸源矣。凡動皆屬火,故氣郁火起於肺,大怒火起於肝, 醉飽火起於脾,思慮火起于心,房勞火起於腎。牙痛齦宣、腮頰頤腫此胃火之所傷也,目 黃口苦、坐臥不寧此膽火之所動也,舌苔喉痛、便秘不通此大腸之火動也,癃閉淋漓、赤 白帶濁此小腸之火動也,小腹作痛、小便不利此膀胱之火動也,頭眩體倦、手足心熱此三 焦之火動也。凡人一身只陰陽二氣,陽氣生髮,陰氣皆化為血,陽氣不足陰氣皆化為火矣。 陰虛火動者難治,如八味丸之桂附;虛火可補,如保元湯之參芪;實火可瀉,如解毒湯之 三黃;鬱火可發,如火郁湯之升柴。脈浮發熱上焦熱也,渴欲飲水,中焦熱也,小便不利, 下焦熱也。

 

真中寒症 蓋後天血肉皆屬陰也,惟先天父母構精時,一點真陽先身而生,藏於兩腎之 中,而一身之元氣由之以生,故謂生氣之原。而腎中真陽得水以濟之,留戀不脫,得土以 堤之,蟄藏不露,除施泄外屹然不動,而手足之陽為役使,流走周身,固護腠理而捍衛於 外。而脾中之陽法天之健,消化飲食,傳佈津液而運行於內,而胸中之陽發日之馭,離照 當空,消陰除曀而宣佈於上。此三者豐亨有象,腎中真陽每享太寧,雖真陽施泄無度,陽 痿不用,尚可遷延歲月。惟在外在內在上之陽衰微不振,陰氣乃始有權,或膚冷不溫,漸 至肌硬不柔,此衛外之陽不用矣;或飲食不化,漸至嘔泄痞脹,此脾中之陽不用矣;或當 膺阻凝,漸至窒塞不開,此胸中之陽不用矣。乃取水土所封之陽出而任事,頭面得陽而戴 赤;肌膚得陽而熯燥;脾胃得陽而除中。即不中寒,其能久乎?

腎之真陽不衰,而六淫之外邪毫不敢犯,故謂守邪之神。如暗室一燈,炯然達旦,耳

目賴之以聰明,手足賴之以持行,內寒不生,外寒不中,故以後天培養先天,百年自可長 享。苟或不然,陽微必致陰盛,陰盛愈益陽微。人身衛外之陽最固,太陽衛身之背,陽明 衛身之前,少陽衛身兩側。今不由三陽而直中少陰者,蓋陽微則陰盛,陰盛則生內寒,內 寒則厥氣上逆,上逆則寒氣積於胸中,胸中則胃寒,胃寒則口食寒物,鼻吸寒氣,皆得入 胃。腎者胃之關也,即前陰利水,後陰利穀,則外寒斬關直入少陰腎臟,故曰中寒。其症 卒然僕倒,昏不知人,唇口青,脈沉細,踡臥息微。若脈脫身涼為入髒必死;若身和汗自 出為入腑即愈,皆因寒氣積於胸中而不泄,不泄則溫氣去寒獨留,留則血凝,凝則脈不通, 宜白通湯複陽通脈(即附子、幹薑、蔥白)。

類中風症 夫外感者邪襲肌表,故多陽實。若內傷者,由於七情,故多陰虛。凡髒氣 受傷脾病者病在肢體,或多痰飲;腎病者或在骨髓、或在二陰;心病者或在血脈、或在神 志;肺病者或在營衛、或在聲音;肝病者或在筋爪或在血脈,此五臟之類風,未有不由陰 虛而然者。惟東垣獨得其義,故曰有中風者,卒然昏憒不省人事,此非外來風邪,乃本氣 自病也,年逾四十而陰氣自半,起居衰矣,故多犯之,豈非陰虛之病乎?夫人生於陽而根 于陰,根本衰則人必病,根本敗則人必危。所謂根本者真陰也,人知陰虛,惟一不知陰虛 有二:如陰中之水虛則病在精血。如陰中之火虛則病在神氣。蓋陽衰則氣去,故神志為之 昏亂,非火虛乎?陰虧則形壞,故肢體為之廢弛,非水虛乎?今以神離形壞之症乃不求水 火之源,而猶以風治之,鮮不危矣!試以天道言之,其象亦然,凡旱則多燥,燥則生風, 是風木之化從乎燥,燥則陰虛之候也。故凡治類風者,專宜培補真陰以救根本,則風燥自 除矣。然外感者非曰絕無虛症,氣虛則虛也。內傷者非曰必無實症,有滯則實也。治虛者 當察其在陰在陽而直補之;治實者但察其因痰因氣而暫開之。此於內傷外感及虛實攻補之 間最當審其有無微甚而酌其治也。甚至有元氣素虧,卒然僕倒,上無痰,下失禁,瞑目昏 沉,此厥竭之症,尤與風邪無涉。設非大劑參附,安望其複?真氣於將絕之頃哉!倘不能 察其表裏,又不能辨其虛實,但以風之為名,多用風藥,不知風藥皆燥,燥複傷陰,風藥 皆散,散複招風。以內傷作外感,以不足作有餘,是促人之死也。

凡類中風之多痰者,悉由中虛而然。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腎,其標在脾,在腎者以水 不歸原,水泛為痰也;在脾者以食飲不化,土不制水也,故治痰而不知實脾堤水,非其治 也。

類中兼傷寒 類中大綱有三:曰氣衰,曰火暴,曰痰逆。總皆陽虛邪害空竅所致。河 間之地黃飲子為下虛上盛,陰火暴逆而設。東垣之三生飲為脾肺氣衰,痰積於中而設。丹 溪之星香二陳為形盛氣阻,痰盛於外而設。在兼傷寒者,三法俱不可效,惟和營衛中隨症 加養氣導火豁痰之藥,斯為兼得之法。

痙病內虛 痙病為病則強直反張也。血液枯燥所以筋攣;筋脈拘急所以反張,屬陰虛 血少不能榮養筋脈,以致搐攣僵僕者皆是此症。如中風有此,必以年力衰殘,陰之敗也; 如產婦有此,必以去血過多,沖任竭也;如瘡家有此,必以血隨膿出,榮氣涸也;如小兒 有此,或以風熱傷陰,遂為急驚,或以汗瀉亡陰,遂為慢驚。凡此之數,總屬陰虛。蓋精 血不虧,雖有邪幹,斷無筋脈拘急之病,而致堅強,其枯可知。治之急在元氣,元氣複而 血脈行,雖有微邪自不能留內生之風,血燥症也。止宜滋補,蓋痙必反張,其源在背,背 之經絡惟太陽與督脈,言太陽者則督脈在其中矣。足少陰之筋,從脊內挾膂上至項,結於 枕骨與足太陽之筋合。足太陽之筋病,脊反折,項盡急;足少陰之筋病,主癎瘈及痙。陽 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陰病者,不能仰。由此觀則痙病乃太陽少陰病也。腎與膀胱為表裏, 膀胱為津液之腑,腎為藏精之髒,病在二經,水虧可知,故治當以培補真陰為主。

太陽痙病 若太陽中風,重感於寒,則發熱惡寒無汗,小便少,氣上沖胸,口噤不語, 目開。脈浮緊者為剛痙,葛根湯主之;若太陽中風,重感於濕,則發熱不惡寒,身體強幾 幾,然有汗目閉脈沉遲者為柔痙,桂枝湯加花粉主之。剛柔二痙,並屬太陽,以太陽行身之後,故頭項強急而反張。

陽明痙病 則胸滿口噤,起臥不安,足攣齒齘而無汗,不大便者宜下之,以陽明主潤 宗筋,凡寒濕熱傷陽明胃,津液不行,筋失所養,故下之。下濕熱,行津液,此入裏之熱 極深,陽熱既極,陰血立至消亡。下之以救陰也,大承氣湯主之。

少陽痙病 若往來寒熱,或左右一目牽斜,或左右一手搐搦,脈弦數者,少陽痙病也, 小柴胡湯加防風主之。

三陰痙病 若低頭視下,手足牽引,肘膝相措,此三陰痙也。脈沉有力,乃可下之, 若沉細者,宜選用附子散、白術附子湯。

誤治痙病 凡暴病血張戴眼,口噤拘急,皆痙病也。皆因汗下誤治亡陰故也。凡雜病 頭熱項強,面赤足冷,頭搖急,背反張,口噤咬牙,手足攣搐,皆因發汗太過,經虛生風 所致。或濕家誤火發汗,或中風自汗而嘔又誤汗下,或新產血虛出汗或又傷風,或瘡家出 血過多或又誤汗,或太陽病發汗太多。蓋誤汗必傷血液,誤下必傷真陰,陰血受傷則血燥, 血燥則筋失所滋則拘攣反張強直,通宜小續命湯(即防風,桂枝,麻黃,杏仁,川芎,白 芍,人參,炙甘草,黃芩,防己,附子,薑,棗)。

痿病 痿之為病即兩足痿弱不能行也,皆由腎水不能勝心火,心火上爍肺金,肺受火 制,其葉皆焦,皮毛虛弱急而薄者,則生痿躄是也。腎乃肺子,腎火衰少,隨火上炎,腎 中既衰則骨髓衰竭,故痿作也。其脈浮緩,與治痹異。風寒濕痹,猶可炙燔,痿症無寒, 由肺熱葉焦傳於五臟,若作寒治,是殺之也。心氣熱則下肺,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 生脈痿,則樞折挈筋縱而不任地也,補心丹加丹皮治之;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幹,幹 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四物湯加知母、黃柏治之;脾氣熱則胃幹而渴,肌肉不仁,發為 肉痿,四物湯加人參、山萸肉、芩、柏治之;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 以地黃湯加知柏治之。肺氣熱則津痿不能灌溉於足,疲荼不行,清燥救肺湯主之。

以上雖分五臟,而總系陰虛熱灼,筋骨不用所致。欲熱之退,莫如滋陰,欲陰之生, 莫如獨去陽明。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陽明虛則宗筋 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宜瓊玉膏加玉竹、煆石膏、花粉、珍珠、竹葉,玉女煎加 犀角亦治之。然痿廢之原,雖在於胃,而病之發見則在於筋骨,肝主筋,肝血不足則筋痿; 腎主骨,腎水不足則骨痿,故凡虎骨、龜板、鹿筋、豬脊髓、牛脊髓、狗脊、骨碎補、牛 膝、薏苡仁、枸杞、菟絲子、川斷皆可加入,以為嚮導。痿症與腳氣有異,切不可誤用。

癱瘓 如中風而癱瘓者,非為肝木之風實甚,亦非外中於風,良由將息失宜,心火暴 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怫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知 也。亦有因喜怒思悲恐五志過極而卒中者,皆為熱甚,治宜和臟腑,通經絡,俾是治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