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是頭腦失去思維;“想”是體驗失去願望。

我“想”什麼?我“想要”做什麼?我“想要”得到什麼?我“想念”什麼人。

想,代表著心靈“願望”,而非是頭腦“意識”。

意識”思維,一定是“願望”表達。

人類的認知體系,一定建立於“記憶”之上。

我們一定是,以“已知”的資訊,去衡量比較“未知”的資訊,從而得出“理解”的事物。

而頭腦思維的建立,是基於記憶概念的儲備,概念的類別排序,與意識分別相續,形成邏輯與思維。

而概念的形成,卻基於心靈感受,感受與認知結合,形成了體驗到的境界。

比如嬰兒吃奶,他的頭腦意識並不知道,自己吃的是奶。

是他的生理本能,形成的感受,在促使身體作出吃奶的行為。

吃奶這個“概念”,是基於他的感受,而在意識中形成的,對感受所“描述”的具體“體驗”。

你頭腦儲備中的,任何一個名詞概念,都相應對照著內心深處,某種細膩的體驗與感受。

沒有離開感受而憑空出現的概念,沒有離開體驗而獨自存在的名詞。

也就是說,你的意識思維,你的記憶邏輯,你的想像語言,都是你心靈情感的表達。

頭腦意識,與心靈願望結合,概念在心靈體驗中激蕩起“境界”。

境界,由內心“投射”在頭腦意識中,就浮現了我們眼前的這個,活生生立體的“世界”。

世界,是心靈的想像,自我,是心靈的願望。

我們活在自己的心靈夢境中。

你真正的自我,是你的心靈願望。

而你所思考的頭腦,你認為的自我意志,都只是你心靈願望的表達。

你要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在哪里,自己是如何存在的,才談得上如何去改變自己。

記住啦!你真正的自己,不是你的頭腦意識,而是你的心靈願望。

願望藏在心靈感知之中,要想見到願望,先要寧靜心靈感知。

心靈感知建立於覺知之上,而覺知中,卻原本沒有“感知”的願望。

猶如冰蓋上建有世界,當冰蓋融化成水,流水中原本沒有承載的基礎。

因此,“明心”才能“見性”。

讓身心感受,放鬆在寧靜的狀態。

仔細甄別,身心中最柔軟的“失去”。

覺察身心,安詳在覺察的“清澈”中。

直觀感知,心中沒有修飾的“純潔”。

專注凝聚,投入身心內純潔體驗中。

覺察,安詳在純潔中,不再移動。

凝聚,居住在柔軟中,失去分別。

就這樣。

保持一小時。

每天練習三五次。

你會在身心之中,失去“自我”。

想陰分解,則因果生死洪流中,將失去“自我”之浮萍。

在身心之中,失去“自我”的過程,將會呈現不可思議,而真真切切的“神跡”。

你的頭腦意識,你的心靈感受,你的自我意志,你的願望情感。

你的自我意識與認知,如同沒入大海的一根鐵釘一樣。

沒入身心極微觀之下,那浩渺無限的狂喜大樂。

融入失去語言思維後,那聖潔透明的靈光海洋。

能夠被記憶的夢境,都屬於淺睡眠。

同樣的道理,能夠被描述的禪定,都是虛假而膚淺的心識做作。

真正的禪定,是失去“自我”後,原始生命璀璨的綻放。

自我的“缺席”,闡述著真理的完整。

當聆聽者凋零,所聆聽的頃刻寂靜。

失去頭腦,失去認知,失去直觀,失去覺知,逝去了失去。。。。。

不可描述的,是倒影中未移動。

不可獲得的,是生滅中無痕跡。

不可感知的,是體驗中無沾染。

不可觸及的,是分別中的當下。

覺醒時,未曾有做夢之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