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中國是個人情味兒很濃的社會,街坊鄰里,你家包了餃子送我家一碗,我家烙餅送你家兩張。但凡有點事兒,大家出手幫忙。婚喪嫁娶,出個份子,大家吃一頓。都是這種人情味兒的體現,人情味兒,看得見摸得著的“人情”是必不可少的。
你可以說,這種人情以及人情味,都是小農社會的產物,裏面有虛偽,更有浪費。但卻是過去維繫人際關係所不可或缺的東西,沒了這個,人就不知道怎麼活了。
中國傳統社會的崩解,來得特別的迅猛而且畸形,幾乎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當然,身在其中的人,更是不知所措。在這個過程中,原來的禮俗,也自然隨之變形。婚禮喪禮上的種種變態,已經有點嚇人了,而與之相關的人情,也全然變了味道。
以前的人情,基本上還在人們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而且,人情的周轉,大體上不賠不賺,只是多了些規模不大的聚餐。但是,現在由於人的流動性增加,不賠不賺,已經變成理論上的了。只要有人能抓住機會,多辦一次事兒,多收一次錢,就有可能是占了便宜。因為到了需要還禮的時候,人事皆非,可能就不需要了。還有些人,在辦事之時,已經安了心以後會耍賴。
道理很簡單,在一個相對固定的熟人社會,不還禮,耍賴都是不可想像的,除非,你不打算在這個社區混了。但是,現在就很難說了,現在是鄰居,以後誰知道呢?尤其是農村,正處於瓦解之中,說不定明天,人就永遠地離開了。那些遠離城市的地方,宅基地和承包田,正在變得越來越沒有價值。至於業緣關係,同學,同事,也在變動中,同學可以變得不認識,同事只要不在繼續了,也就形同路人。趁情分還在的時候,抓住一次算一次。婚喪嫁娶且不說,孩子滿月,百天,老人過生日,自己過生日,老婆過生日,過分的,甚至連自家狗的生日,也會被拿出來辦一次事兒。只要能有藉口,就會借機斂錢。
一些老實人之所以還能被抓住,一是因為抹不過面去,二來,也有幻想,想著等自己有機會辦事時,可以撈回來一些。當然,這樣的幻想,一般都是會破滅的。這期間,當然不排除有權勢的人,即使自己不去拉人,也會有人前來應承。
這樣一種畸形的人情往來,在鄉村社會瓦解的過程中,在人際關係上,加了無數把刀,把原來還算純樸的熟人社會的人際關係,切割得七零八碎。在晚清到民國的城市化過程中,傳統的熟人社會關係,往往成為鄉下人進城的一種強固的紐帶,然而,在今天這種紐帶即使還有,也已經支離破碎了。
所以,不難理解,為何偏偏越是農村的人際關係,變得如此地冷酷和充滿銅臭味,因為那裏變化最大,崩解就在眼前。漫說同鄉,就是親戚,甚至父子兄弟姐妹之間,關係也相當的功利化,冷漠化。沒有用的老人,就是要被扔掉的老人,快點自尋死路,是他們最好的選擇。沒有用的親戚,就是路人,兄弟姐妹,也差不多。很多中年男女,唯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兒女,但兒女成人之後,能不能報償他們,真是很難說。
畸形變態的“人情”趕走了人情味,也攪碎了人際關係。但罪魁禍首,卻不是它。傳統的人際關係和人情味,是中國人多少代所賴以生存的依託,在這個大變動時期,一下子沒有了這些,即使心變得非常的冷漠,他們真的能無動於衷嗎?
空落落的國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