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名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經》是道家思想的原始基礎,也是修煉者得道圓滿的根本綱領。修煉是實證的過程,修煉者以常人基礎到得道圓滿的身心靈統一提高昇華過程,所達到的不同境界層次對於宇宙、生命、真理的認識,其中靈性覺悟的感受,不是世間文字語言能夠如意表達的。個人的修持境界,決定了對“道”的認識理解,是生命昇華後,與“道”統一相融,“道”的境界內涵體現,而經書背後的寓意內涵,這種心領神會,與佛門修煉者所提倡的“覺悟智慧”、“禪意”是否有著某種程度的相通?

 

釋迦佛看破紅塵,棄家舍子,在密林中苦行六年後,終於在菩提樹下修行圓滿,覺悟生命自性,智慧圓滿宇宙十方世界,洞徹宇宙眾生皆是因緣促成的聚合體,構成宇宙三千大千世界的基礎,地水火風四大因素,也是因緣聚合,果報所然。三界六道無量眾生,皆是因果幻象輪回中,自心而生的業障構成。世界萬物,我們所能夠認識的一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能感知到的一切,皆是幻象,都是由內心的欲望,“五蘊”所幻化出來的假像,所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物質的成住壞滅空,人類的輪回宿命皆由因果造就,因果根源就是人的心念動機。六道眾生的歸宿、福報或業債,也都是人自己造就的因果體現。佛陀說“因果業債,如影相隨”,三千世界,無量眾生都在自己造就的因果迷障中輪回。而世界與生命的本質,輪回與業債的根源是“心”,祛除這個根本的“心”,達到五蘊皆空,從造就這個幻滅宇宙世界的“心欲”中解脫出來,就回歸到了生命宇宙的本性——從未改變的“空性”。

 

佛經中講的:第一義宇宙,乃真實的宇宙世界。我們這個世界,是真實宇宙世界的倒影。佛陀覺悟後,所講的第一句話:善哉,原來眾生皆有佛性。佛陀迷,即為眾生;眾生覺悟,即是佛陀。生命、宇宙、物質的真性,即是空性,“空性”即佛法,是一切生命與物質的本源。可是這個“空性”卻不能以任何語言、文字來表達,落入文字境界、語言內涵中的任何概念與意義,都落入了五蘊、六根的感受之中,即是業障迷惑。所以歷代聖賢,當修煉到了高深境界中時,對於“空性”,只能寓意不能言傳。所以佛陀又說: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來劃分,符合“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三條,即是正法,不論這個法是誰說出來的。

 

高層次的生命往往沒有形式、沒有形象、沒有內涵、沒有自我、沒有分別標準與對錯的概念。祂的存在是宇宙產生的原因,是物質、世界、天國、眾生的源泉。空性,就是衡定生命在不同境界,不同宇宙層次能否存在的唯一標準。但是祂卻沒有自我,祂的意願是以眾生的意願作為前提的,祂不在宇宙眾生所理解的“空”、“無”的概念之中,眾生存在於祂之中,卻不能窺測祂的真相,祂即是“先天大道”。宇宙,無量無極的蒼穹,龐大無邊的天體、星系,灰塵般的宇宙散聚在無量億層的宇宙天體之中,而無量億層的宇宙也只是龐大空無宇宙境界的一粒渺小灰塵。

 

不同境界都有灰塵般龐雜的世界、天國,裏面有無窮盡的佛、菩薩、眾生,言語無法表達。人類所存在的這個世界相對於宇宙的真相極其的狹小,時間也過得極其的快。生老病死,在人類低下的情欲、心執、業障的帶動下,在迷惑與痛苦中經歷病痛、傷害、煩惱、苦悶,在無助中被自己無知造下的罪過帶入下一次因果輪回,生命存在的境界低下,導致生命的痛苦永無終結。

 

人世間為什麼而存在?人的生命是怎麼產生的?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一切看似虛幻,卻無比真實的問題,是人類有了思想、文化後就開始思考、探索的方向。這就是修道者、修煉者的最初原型,他們是探索宇宙真理,究竟生命真相的人。佛或者道,只是生命昇華最終的一個結果,卻不是唯一的結果。佛不是宇宙的終結,原始的、那無量無際,甚至於無量無際都無法形容的智慧覺悟標準,是道最初的展現。佛、道、眾生、世界、人類,都是在不同宇宙層次境界所體現出來的存在形態。沒有祂,就沒有物質;沒有祂,一切的生命表現都會消失。

 

祂沒有自我,也沒有固守的善與惡、對與錯的標準觀念,卻由無為無漏中生化出無窮盡的針對宇宙不同境界層次的法理、生命所存在的要求標準,達到這個標準,才有這樣的狀態。可是這種針對眾生的標準,不是祂的願望強為,而是眾生自己意願的選擇。所以,也可以看作是眾生的因果夙願,眾生自己對於生命存在形式與狀態的選擇,這就是佛教中“因果論”的由來,也是“因果論”的根本真相。一切生命的現象,包括佛、神靈、人類,都是“宇宙大道”的作用體現。“緣起性空”,“性空”就是存在於道中那一層生命對於“道”的認識。

 

佛教是“無神論”,不承認宇宙中有唯一的主宰,只是給修煉的人講出一定宇宙、生命、物質、層次境界的普遍真理,並且讓人不要迷信佛法。世間的佛法,只是給予修煉者一個渡過“生死輪回、業力輪報”的竹筏,解脫了心欲,解脫了因果,洞見了原本的“空性”,即是如來。如來面目是眾生原有的,不在佛法文字之中。

 

到達“涅槃寂靜,真如法性”的過程,人們給它取名為“修煉”。佛家中有八萬四千法門可成佛,道家有三千六百法門可成道,不同法門修煉者修煉的場所、修煉形式、約束修煉人的規章制度、引導修煉者昇華的文字經書,統稱為“宗教”。讓我們拋開常人固有觀念的評判和情感好惡的取捨,客觀公正地看待歷史上所有影響人類發展進程的宗教,其對於宇宙真相所描述的內涵,修煉指導思想的核心,對於修煉者生命昇華的標準要求是不是驚人的一致?

 

道家所說的“無乃萬物之母,道為宇宙本源”,和佛家的“緣起性空,諸法無我”,在更高深的境界中,是否是相通的?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維結構,語言文字內涵,在描述同一個宇宙真相。換句話說,八萬四千法門,和三千六百道門,都是宇宙真理通過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環境中,以不同的載體表現出來。表現形式不同,可內涵與境界真相、真理標準是永恆不變的。只是在歷史上能夠修煉達到覺悟宇宙最終真理、究竟真相的人太少太少,以至於後人只能在前人留下來的文字語言中去感受、理解、猜測。因為沒有證悟到“道、法、空、無、自性”的統一,所以不能解脫文字內涵對於心靈的桎梏。沒有圓融無漏的智慧,就不能理解文字語言背後的境界,高深的內涵,也就更不敢違背語言表面的理解,生怕走錯了路。固執的思想加上情感的束縛,本能地排斥一切自己所不理解的內涵。任何一個覺者都不會重複前一個覺者所講過的真理,歷史時期不同,文字內涵不同,社會環境不同等等因素左右著人們對於真理的理解。釋迦佛說 “如來如恒河沙數一樣多,證得空性自性,便是同等覺”,那麼這些恒河沙數中任何一位如來下界傳法,是否一定也要遵循釋迦佛的儀軌才算是正法,才算是佛陀呢?

 

不同法門的修煉者,修煉到高深境界,對於宇宙、生命認識的真相都是統一的。本人不是佛教徒,師從道法修煉,在數年間也略讀佛教經典,可是,不同修煉法門,宗教的核心內涵,當昇華到一定層次境界時,就相通相融了。不只是佛教、道教,還有其他國家歷史上所流傳下來古老的修煉法門,都是浩瀚宇宙偉大的真相,在不同的人類文明時期,宇宙中神靈傳予地球人類的福音。“道”無處不在,不同的法門都是“道”的如意展現。

 

祂不是佛家所說的“空”,也不在“無我”的概念之中;祂不是道家所說的“無”,世間修道者的“無為”也無法接近祂,祂沒有形也沒有名;說祂沒有自己,宇宙眾生皆是祂的體現,從佛到魔,從人到鬼,皆是祂生命本覺真理的體現化成;說祂有自己,祂是一切物質生命的本源,而任何境界生命中所存在的智慧都無法去窺測祂的存在。宇宙、物質、生命,是祂無漏的體現,而任何的生命境界、智慧覺悟,對於祂都是有“漏”。在祂來看,佛陀的覺悟,涅槃的智慧,都還在“智慧”“永恆”的境界束縛之中。

 

對於“祂”,佛陀這一層次的眾生,祂們的生命標準、存在形式是由祂們對於宇宙真理的認識而開創的。而這層真理是“道”在這一層宇宙標準的體現,這種認識就是佛陀智慧的表現,生命境界的存在,是這一層次眾生的要求,也就是祂們的“道”。“祂”的“覺”在宇宙這一境界層次所體現出來的對於眾生的存在標準與制約性,也是這一層次眾生的選擇。道的體現是無為的,眾生的選擇造就了眾生的存在狀態,眾生對於“道”的理解,體現出“道”在不同境界層次的表現,卻不是最終的“道”。

 

人類文明最終的目標是瞭解生命與宇宙真相,科學的最終目標是解開人類生死之謎,東西方文化的內涵始終貫穿著對於“神靈”的信仰與追尋。

 

人的生命究竟為何而來?要往何處去?人一生究竟有沒有命運的支配?是否真的有輪回?人有靈魂嗎?宇宙是否有盡頭?時空是如何構成的?宇宙中是否真的有神靈?是否真的有傳說中的天堂與地獄?在人世間活著,真正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同等的環境下,人的運氣有好有壞?如何把握命運?人和人之間的相遇,是註定的緣分嗎?世界上偶然發生的事情,其內在是否有必然的聯繫?有沒有外星人?人類會有災難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