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泡腳勝吃補藥。初春時節,用不同的中藥材泡腳,不僅可以祛病強身,還能美容養顏。中藥材價格便宜,而且副作用也少。腳鏈結著全身的經脈與器官,對於腳的呵護尤為重要!31個泡腳秘方,治療頑疾特別有效,讓我們愛上泡腳吧,相信你也會受益良多!
【一】用足部藥浴療法治療幾種常見病
1.足踝扭傷
【症狀】 足踝扭傷急性期過後,局部常有紅腫疼痛、關節不利、瘀斑青紫等症狀。
【藥浴法】 用桃仁、紅花、赤芍、土元、桂枝、雞血藤、伸筋草各15克,加水3000毫升,煎20分鐘,待溫後浸浴足踝或塗擦患處。
【功效】 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2.足部損傷
【症狀】 包括踝部骨折與脫位,跟骨、趾骨、蹠骨骨折,跟腱斷裂等。
【藥浴法】 蘇木30克,桃仁、紅花、土元、血竭、乳香各10克,自然銅20克,水煎後趁熱浸浴患足。
【功效】 有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止血生肌,接骨療傷的作用,對足部損傷有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3.足部多汗
【症狀】 有些人足部潮濕多汗,情緒激動時更加明顯,嚴重者汗水呈滴狀流淌。
【藥浴法】 可以用葛根60克、明礬30克,加水2000毫升,煎20分鐘,待溫後浸浴足部。
【功效】 可收斂祛濕,止癢止汗,對於青春期腳汗多同樣適用。
4.關節炎
【症狀】 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關節活動僵硬,以及關節局部紅腫等。
【藥浴法】
①取透骨草、尋骨風、老鸛草各30克,黃蒿20克,乳香、沒藥、桃仁、獨活各10克,水煎趁熱洗足,每日2次,用於下肢關節炎。
②取雞毛熬水,趁熱洗足,使藥液淹沒下肢關節,可治下肢關節炎。
【功效】 可祛風通絡,散寒止痛,祛濕除痹。
5.雞眼
【症狀】 好發於足底或足趾,多呈單發,為局限性圓錐狀角質增生物,尖端深入皮層,基底露於皮面,呈圓形,狀似雞眼,按壓疼痛。
【藥浴法】 地膚子、金毛狗脊各30克,加水1500毫升,水煎20分鐘,待溫後浸浴足部。
【功效】 可侵蝕增生,軟化角質。
6.腳癬
【症狀】 腳癬分為汗皰型和鱗屑角化型兩種,前者足底部出現聚集成群的小水皰或融合成片的大水皰,皰壁較厚不易破裂,隨著水皰吸收、乾燥脫屑,患者感覺局部脹痛,瘙癢難忍。後者為足底部皮膚角質層增厚,生有厚積鱗屑,足跟部皮膚裂痕疼痛,影響勞動及行走。
【藥浴法】 ①選用荊芥、防風、枯礬各6克,蒼耳子、土槿皮、地膚子、蛇床子、百部、苦參各15克,加水3000毫升,煎20分鐘,待溫後浸浴足部。
②烏梅100克,水煎,待冷洗腳,然後用幹毛巾擦幹。每日1~3次。要注意腳部的透氣性,治療期或治癒後禁穿不透氣的鞋襪。
【功效】 可燥濕潤膚、殺蟲止癢。
7.足部凍傷
【症狀】 凍瘡早期出現充血性紅斑,繼而局部紅,腫脹癢痛,遇熱尤甚。
【藥浴法】
①桂枝、幹薑各15克,附子10克,水煎後趁熱洗腳,每日2~3次,每次8~10分鐘。
②用冬瓜皮、川椒、艾葉、桂皮各15克,加水1500毫升,煎20分鐘,待溫後浸浴足部。
【功效】 可溫經散寒,活血通絡。
8.足跟骨刺
【症狀】 一般在有跟尖炎的基礎上形成,發病較慢,主要症狀為足跟疼痛,走路時加重,下床無法踩地,活動幾下,症狀可減輕,疼點位於跟骨內側面及跟骨下方和跟後面。
【藥浴法】 取食醋150~200毫升,煮沸後關火,用上升蒸氣熏患處,待溫度適宜後,將腳放入熱醋中浸泡。若在食醋裏加入威靈仙30克同煮,則療效更佳。
【功效】 可舒筋活血,散寒除濕,軟化骨刺。
9.感冒
【症狀】 主要表現為頭痛、鼻塞、流鼻涕、打噴嚏、惡寒、發熱。
【藥浴法】 用生薑50克,蒲公英100克,煎湯浴足。每次20~30分鐘,至湧泉穴發熱為止。
【功效】 可發汗解表,清熱解毒。
10.高血壓
【症狀】 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在血壓升高早期有輕微的自覺症狀,如頭痛、頭暈、失眠、耳鳴、煩躁、工作和學習精力不易集中,並容易出現疲勞等。
【藥浴法】
①取夏枯草30克,鉤藤、菊花各20克,桑葉15克,煎水浴足,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鐘。
②取鉤藤20克剪碎,布包冰片少許,每天早晨起床後和晚上臨睡前放入木盆內,加熱水浴足。每次30~45分鐘,10日為一個療程。
【功效】 可平肝陽、清肝火,對肝火型高血壓的治療效果尤其明顯。
11.脈管炎
【症狀】 多發於20~40歲的男性,主要症狀為間歇性跛行,患肢酸、脹、麻、木、發涼或發熱,足趾或連同足部出現壞疽,小腿或足部反復出現遊走性血栓淺靜脈炎。
【藥浴法】 取水蛭、地龍各30克,土元、桃仁、蘇木、紅花、血竭、乳香、沒藥各10克,牛膝、附子、桂枝、甘草各15克,水煎取液,倒入木桶內浸洗,自小腿以下都浸浴在溫熱的藥液之中。
【功效】 可通經消疽、破血逐瘀、清熱息風。
12.筋骨酸痛
【症狀】 筋骨酸滯、疼痛、不拘風濕氣。
【藥浴法】 取幹馬齒莧500克或濕馬齒莧1000克,五加皮250克,蒼術200克,搗碎,以水煎湯洗足。急用蔥、薑搗爛,沖熱湯3碗,服之,暖處取汗,痛可立止。
【功效】 可祛風利濕、舒筋止痛。
13.風痹癱瘓,筋骨疼痛
【症狀】 由風寒濕等外邪侵襲而致,表現為周身困重、肌肉關節疼痛、酸沉、麻木、嗜臥。
【藥浴法】 甘草、威靈仙各500克,水煎,將藥煎開5~6回後,倒入大桶內。周圍用席圈定,用板凳坐其中,浸浴足,令全身汗透淋漓,謹避風寒,疼痛可愈。
【功效】 可祛邪除濕、清熱祛風。
14.血虛足浴配方
當歸20克、赤芍15克、紅花15克、川斷15克,加水煎煮後倒入足浴盆內泡腳30分鐘,每日一次。
15.治感冒或感冒頭痛配方
在熱水中加食鹽約50克左右,50-70克生薑。泡腳時,先把腳放在熱氣上熏,待水溫下降後再將雙腳浸泡在水中互相搓擦,水涼時可續加熱水2-3次,可泡至全身微微汗出,待水尚溫時及時擦幹腳部蓋上被子痛痛快快地睡一覺就好了。
16.氣虛足浴配方
黨參15克、黃芪20克、白術15克,加水煎煮後倒入足浴盆內泡腳30分鐘,每日一次。
17.足部凍傷
桂枝、茄秧、白芷、防風、細辛各15克,水煎加熱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日2次,每次20分鐘。
18.治高血壓病配方
羅布麻葉15克、杜仲6克、牡蠣15克、夜交藤10克、吳茱萸10克,或桑葉、桑枝、茺蔚子各15g,或鉤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葉20克、菊花20克。用上藥加水2000毫升煎成1000毫升,去渣後混入足浴盆,睡覺前浸泡雙足30-40分鐘。
19.治頭痛配方
白附子10克、川芎20克、白芷20克、細辛10克、蔥白5根。
20.治失眠配方
磁石60克、丹參20克、遠志15克、夜交藤30克,或酸棗仁20克、遠志20克、合歡皮10克、朱砂5克水煎去渣,加熱水至3000毫升泡腳每晚睡前一次。或吳茱萸40g,米醋(白醋)適量。用吳茱萸煎汁,加入溫水,再加入米醋,配合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晚睡前一次。
21.治痛經配方
蒲黃20克、五靈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當歸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沒藥10克。上藥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鐘後離火,先以藥液蒸氣熏雙腳,待溫度適宜後將雙腳浸泡於藥液中。每次浸泡15- 20分鐘,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劑藥重複使用兩天。於經前 3天左右開始用藥,連用3- 5劑 ,連續用3個月經週期。 也可小茴香200g單煎泡腳,每日一次。
22.治風濕麻木配方
山姜莖葉適量,或野花椒枝葉適量,或番木瓜枝葉適量。煎湯後去渣,混入溫水用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
23.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配方
桂枝,附片,伸筋草,苦參各15g。煎後去渣,混入溫水用按摩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10天一療程,每日二次。
24.治中風後手足拘攣配方
伸筋草,透骨草,紅花各6g。5kg清水加上藥,煎煮10分鐘後加入溫水,用足浴盆浸泡雙足,每日三次,一個月為一療程。
25.治雙足水腫配方配方
楠木,桐木各適量。用上藥煎湯後加溫水,用按摩足浴盆浸泡雙足,每次20分鐘,每日一次。
26.治足跟痛配方
尋骨風30克、透骨草30克、雞血藤3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血竭10克、王不留行15克。上藥煎水泡腳30分鐘,每日一次。
27,治糖尿病足配方
川桂枝,生附片各50g,紫丹參,忍冬藤,生黃芪各100g,乳香,每劑藥各24g。上藥用3000毫升水煮,用文火煮沸後再煎20分鐘,去渣後混入溫水內用足浴盆浸泡30分鐘,每劑藥可反復使用三次。
28.減肥配方
冬瓜皮200g,茯苓100g,木瓜100g。水煮去渣後,混入足浴盆內浸泡雙足每次30-40分鐘,至微微出汗。每日一次,20-30天為一療程。
29.治老年斑配方
當歸40g,桂圓肉25g。將上藥加清水適量,煎煮40分鐘,去渣取汁,與2500ml開水一起倒入盆中,先薰蒸擦洗面部,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鐘。可養血益顏。適用於黑色素沉著、皮膚老化等。
30,治黃褐斑配方
山楂、當歸各16g,白蘚皮、白蒺藜各15g。將上藥加清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取一杯代茶頻飲,餘液與2000毫升開水—起倒入盆中,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
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鐘,10天為1療程。補血疏肝,散鬱祛瘀。適用于面部黃褐斑。尤其適用於產後服用避孕藥而使面部長黃褐斑的女性。
31,治腳底皴裂配方
桂枝15克、銀花15克、紅花20克,加水煎煮後倒入足浴盆內泡腳30分鐘,每日一次。
【二】中藥浴足的注意事項
平日每星期可足浴2~3次,但若天氣寒冷或用以治病,不妨每晚睡前足浴,以溫暖雙腳。不過,中藥足浴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採用中藥浴足治療時,水溫不宜過高,以免燙傷皮膚。特別是老人,應先以手試試水溫。
(2)浴足次數可根據個人情況靈活掌握,以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鐘為宜。
(3)每副藥可使用2~3天,每次使用前將藥液加溫即可。
(4)飯前、飯後或過饑、過飽均不宜中藥浴足。
(5)浴足時密切觀察,如皮膚不適,出現過敏症狀,則應立即停止使用。
(6)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和出血病的人不適合中藥浴足,應先諮詢中醫師的意見。
(7)對於潮紅滲出性皮膚病者,應禁用藥浴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