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道家內丹功修煉的訣要,古聖均以精氣神為人身上的三寶,以精旺為基礎。精不足則氣神衰。因此,煉丹功必須把精液補足,才能練出效果。而人因娶妻生育,疾患虧虛,年過四十歲後,精氣已損,補虧促盈乃是煉丹功的關鍵。
一、補虧的具體功法 單盤腿坐在床上,雙手握拳放在臍下,如果不能盤腿坐,而垂腿坐在椅凳上,以舒適為宜。閉目靜心,吐氣3口,以呼出濁氣,掃除雜念,把視外之神,攝入絳宮,觀看絳宮的虛空,待神情安定,使心氣溶和後,用心意移神入天目穴,(在雙目中心上兩分,此穴為聚火之處),凝神5分鐘,再把神引入腦海中,從腦海轉入玉枕關,直送夾脊關,即息心靜慮,專一守在此處,勿生雜念。
目前分類:養生 (379)
- Mar 06 Thu 2025 14:40
補虧功法秘訣
- Mar 02 Sun 2025 17:22
讓你精力充沛的25個簡單方法:
1、晨練5分鐘 起床後鍛煉5分鐘,不僅為身體充電,而且能加倍燃燒卡路里。很多人誤認為晨練必須5點鐘爬起來跑上幾公里,其實是不必要,也不太現實的。你只消花5分鐘,做做俯臥撐和跳躍運動,使心率加快,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要麼對著鏡子沖拳100下,感受那種能量積蓄的過程。 2、養成喝水習慣 處於缺水狀態的你,會時常感覺衰憊。清早起來先喝一杯水,做一下內清潔,也為五臟六腑加些“潤滑劑”;每天至少喝進去一升水,不過也不是多多益善。 3、講究吃早餐 美國有研究發現,不吃早餐的人身高體重比(BMI)偏高,也就是體重超標,還愛犯困,做事無精打采;講究吃早餐的人則精力充沛得多,身形也相對勻稱。最營養健康的西式早餐是:兩片全麥麵包。一塊熏三文魚和一個番茄。全麥麵包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番茄的番茄紅素有利於骨骼的生長和保健,並且對前列腺疾病的預防很有好處;三文魚中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和蛋白質對身體更加有益。
4、十點加餐
- Feb 15 Sat 2025 16:28
峨眉龍爪搜骨功
峨眉龍爪搜骨功,據傳由少林武功的爪法秘練演變而來,是增強臂膀、手腕、掌指力量的練習形式,練法簡便易行,無需意念意守。該功通過動作的反復舒展、收縮,加強肌肉、韌帶、骨骼的協調性和力量的合理分配,有效地促進神經、呼吸、運動和心血管4個系統間的有機結合,使神經活動的均衡性、靈活性,以及自我控制能力逐步增強,使呼吸與動作更加協調。全身各部位肌肉群、肌腱、關節韌帶等相應參加活動,同時帶動其他系統逐步參與活動,使血液完成最大、最快的供給,可以使全身力量高度集中。練該功能夠達到強筋壯骨、祛病健身的目的。該功又名“四段功”,由二虎爭風、白猿束身、青龍獻爪、金雕振翅4節組成,最後以總收勢收功。現簡介如下:
- Feb 07 Fri 2025 15:33
太極長壽功
太極長壽功是建立在太極生陰陽、天人相應的理論基礎上,結合中醫經絡學說,吸取佛、道、儒、醫、武之精髓,加上筆者幾十年的練功經驗創編而成。本功特點以動求靜、性命雙修、天人合一,通過十二節剛柔相濟、圓弧動勢巧妙結合之動作,對人體身心全面調整;煉精、煉氣、煉神層層遞進,達到平衡陰陽、協調臟腑功能、舒筋活絡之目的。習練本功可使人骨壯髓滿、氣足神旺、健美益智、病去身強、益壽延年。
預備式
- Jul 14 Sun 2024 05:45
丹禪功法2
一,宗派丹法
1,道經典是各宗派傳統古丹法,分道丹書與丹經書,不經實修實證難知內含之秘,只知外皮!所以對於實修丹道初者少看道經典,或不看道經典,以勉入偏見!多看實修者日記。
- Jul 09 Tue 2024 17:00
雪山神功十二式築基動功:打通大周天的好功法
動功在於進一步平衡陰陽,實現內氣外放,外氣內收的基本要求。早晚均可練習,沒有時間次數的規定。功法自然運行周天,不需人為刻意。動功自然呼吸,不要帶意念,也不需要意守。只要心平氣和,慢慢用手來做,就能產生強烈的混元氣場。本功法即是陰陽雙運法之一,不可輕視。
第一式:西施捧心
- May 29 Wed 2024 09:38
雪山神功十二式築基動功:打通大周天的好功法
動功在於進一步平衡陰陽,實現內氣外放,外氣內收的基本要求。早晚均可練習,沒有時間次數的規定。功法自然運行周天,不需人為刻意。動功自然呼吸,不要帶意念,也不需要意守。只要心平氣和,慢慢用手來做,就能產生強烈的混元氣場。本功法即是陰陽雙運法之一,不可輕視。
第一式:西施捧心
- May 05 Sun 2024 08:01
補虧功法秘訣
縱觀道家內丹功修煉的訣要,古聖均以精氣神為人身上的三寶,以精旺為基礎,精不足則氣神衰。因此,煉丹功必須把精液補足,才能練出效果。而人因娶妻生育,疾患虧虛,年過四十歲後,精氣已損,補虧促盈乃是煉丹功的關鍵。
一、補虧的具體功法 單盤腿坐在床上,雙手握拳放在臍下,如果不能盤腿坐,而垂腿坐在椅凳上,以舒適為宜。閉目靜心,吐氣3口,以呼出濁氣,掃除雜念,把視外之神,攝入絳宮,觀看絳宮的虛空,待神情安定,使心氣溶和後,用心意移神入天目穴,(在雙目中心上兩分。此穴為聚火之處),凝神5分鐘,再把神引入腦海中,從腦海轉入玉枕關,直送夾脊關,即息心靜慮,專一守在此處, 勿生雜念。
- Mar 29 Fri 2024 15:21
“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
老祖宗總結出的一些經驗之談,都變成現代口口相傳的俗語,對於一些俗語,有的人很是看重,會覺得很有道理。
尤其是一些說得比較多的俗語,會更引人關注,而這些俗語大多出自於老一輩人口中,他們會更加地相信,有一句俗語,中年人應該要多瞭解。
- Mar 29 Fri 2024 15:19
減肥超級藥方-----三七澤瀉膏
三七75%,澤瀉25%,蜂蜜適量,每天早晚各半勺,跟大桑葚大小一塊.
吃了2天以後,便秘統統不見了,每天一次,軟便,似香蕉狀;半個月尾碼肉開始減少,尤其肚囊,腰圍,脖子下面.不知道為啥會產生這種效果.
- Jan 08 Mon 2024 10:20
封住“湧泉穴”,能夠自動打通十二經絡!
一位養生者的親身感悟
想瞭解這個方法的原理,先來認識一下“湧泉穴”吧,這樣更容易理解。湧泉穴在人的足底前三分之一中間處,在足底人字溝裏。湧泉,顧名思義,就是泉水奔湧而出的意思。在中醫經絡學中,湧泉穴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穴位。中醫認為湧泉穴是我們人體生命的泉眼。很多人知道這樣一句話:“人老腳先老,治病先治腳”,而腳的正中心是湧泉。腎是人的先天之本,’腎主水,主管人體的水液代謝以及泌尿生殖系統,而腎經的起始之穴就是湧泉。由此可見,湧泉穴可謂集多個“重中之重”於一身。
- Dec 24 Sun 2023 16:11
抗打神功5
《神鬼難防之一秒三刀訓練法》 一秒三刀乃武林秘傳上乘刀法絕招。其技精奇詭異,令人防不勝防,攻勢淩厲狠毒招招取人性命。尤其適合實戰搏擊,用途廣,易學習,主應用於近身搏擊,刀刀致命,致人傷殘,其手法一秒(一步)數刀,一氣呵成,一刀在手,豪氣背增,即使單身面對群敵也有如猛虎出林, 勢不可擋,刀不出鞘則已,一出鞘必定見血,刀光一閃,對手已身中數刀,看之平淡無奇,實則內含多種殺機,厲害之至,威力可想而知。
其中就曾有一名學員一秒鐘之內放倒四名歹徒的經歷(正當防衛),堪稱絕技刀法,其厲害概想可見,以下僅介紹幾例:“一秒三刀,一步三刀,半秒兩刀”上乘刀法訓練,供參考、習練。只要勤習多練,幾天時間即可練就一秒幾刀的刀法絕技,動作純熟之後,亦可應用與拳法,刀槍劍棍等招法,空手亦可制敵,應用得法,更為防不勝防,器械本為拳術手腳之延長,制敵原理同出一轍,只要靈活掌握應用與實踐,自可當者披靡,所向無敵。第一例:一秒三刀訓練說明:一刀抹喉,二刀刺胸,三刀後撩陰,一步兩刀(上步落地第二刀),再上步回身三撩刀,具體訓練方法如下:
- Dec 24 Sun 2023 16:10
抗打神功4
因此,剛剛練“瞎子功”時,要進行“定點排打”。所謂“定點”就是固定某一部位,當然“點”不限於一個。比如,你把軀體定為五個點,分別是胸、腹、腰、肋、背,你可以按順序輪流一個點一個點練,每個點排打都在數十次以上(甚至數百次),練完一個點再練下一個點,比如:先排打胸部數十次,再排打腹部數次,然後排打腰部數十次,再排打背部數次,最後排打兩脅數十次,這樣算是一輪訓練(即一天的訓練量)。 為什麼要“盲打”(即蒙起眼睛排打)?
它跟普通的睜著眼的排打有什麼區別? “盲打”訓練容易形成“動力發力”抗打習慣,改變傳統被動抗打習慣。一個人蒙上眼之後,心就靜了,注意力集中了,耳朵也會隨著訓練靈敏起來,更重要的是,全身的肌體要處於一種“臨戰待發”的狀態(即用上崩勁),精神更加沉著,神經更另興奮。然後,在外力一觸及人體肌膚時,軀體立即作出“迎擊” 的反應,此反應即“動力發力”,這是一種主動型的發力! 也許有人會問,人在用拳、髒、肩、背、胸等部位作為武器攻擊他人時,往往會表現出“發力”的形態,難道一個人在“抗打”時,也是一種發力嗎?
- Dec 24 Sun 2023 16:09
抗打神功3
⑶兩手成掌,掌心向上,屈肘,兩腕貼於左右腰側。然後,手腕與前臂伸直,向肩前抬起;全身用勁,十指向上,掌心相對,兩手向頭的左右兩側緩緩上舉,一直舉至頭上方。圖2-52、53. 說明:本動作意在輔助“內氣”貫注頭部。 ⑷雙手掌心向上,屈肘,小臂與地面平行,上抬至兩肋處,與膻中穴同高,然後,轉雙手成立拳,掌心向前,掌指向上,緩緩向前方推出,雙臂要用勁。圖 2-54、55. 說明:本動作意在輔助內氣貫注雙臂。
⑸兩手握拳,在襠前交叉,然後右手向左向上,左手向左幣,交叉直臂環繞於頭頂,在頭頂上方交叉。由腹,挺胸。 兩手向左右兩側緩緩用勁分開、下沉,高與肩平,肘尖下垂,手心向上,胸部肌肉隨之繃緊。圖2-56、57、58. ⑹兩手直臂,手心向後,手指朝上,置於頭部左右兩側。然後,兩掌握成拳,兩臂用勁,屈肘,緩緩向下沉肘,背部隨之繃緊。圖2-59、60. 說明:本動作輔助內氣貫注背部。 ⑺上體前俯,隨之兩手向前下方伸出,保持上述動作,以腰為軸,上體向左向後向右向前環繞,如臨風之荷葉,在環繞上體的同時,突出腰部的右側、前側、左側、後側。圖2-61. 說明:本動作輔助內氣貫注腰圍。
- Dec 24 Sun 2023 16:07
抗打神功2
“噴”氣的同時,發“哼”聲,聲音要發自丹田。練功日久,發聲非常雄渾,有如獅吼虎嘯,又如雷聲,如霹靂。撼人心肺,故名“雷聲”。 噴氣的同時,全身的肌肉(特別是腰腹)向外爆發用勁緊崩(是緊崩不是外鼓),瞬間產生崩勁。這種崩勁可增強抗擊能力。 ㈣吐息勢:從鼻噴氣,不會把氣噴完,於是應該吐氣,吐氣時,張嘴,緩緩將餘下之氣吐出,發“呼──”輕聲,全身隨之放鬆。 噴氣發雷聲是功者吸氣百脈閉合的一個瞬間爆發,肌肉刹時緊張用力,由於丹田的翕張作用,能使混元氣意隨著意念迅速地運行於一定部位。 以上“靜息”與“雷聲”兩秘法,被廣泛應用於抗擊功中。
“靜息”是抗擊功中承受拳打腳踢連續擊打談笑自若的調息基礎,“雷聲”是抗擊功中承受單拳重擊若元其事的調息基礎,筆者就曾作過試驗:苦紅兩個月的“靜息”(加排打),可以達到背靠牆臂承受壯漢勾拳擊腹而高歌不誤的效果!可見兩秘法確實名不虛傳。 《功法設計》點滴(三) 二、解剖動作──形因數“動作”的目的無非有這樣幾個:①引導,即把 “氣”引到一定的部位;②發力,即將力量通過一定的方式發出去;③發硬,有少部分動作的目的是讓身體某個部位變硬。 動作的類型分兩類:一、凝態動作,就是靜止不動的動作,就是“姿勢”,保持某一種姿勢不變;二,動態動作,它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變化,有運動軌跡。動態動作分三類,一是導引型的,二是發力型的,三是強力型。
- Dec 24 Sun 2023 16:06
抗打神功1
初級功的順序安排一套功法的首與尾肯定要安排一些調整氣機類的技術,這是應該的。功首的動作在於使練功者興奮起來,所以訓練時要一次比一次有勁,以達到興奮的目的(共36次);功尾的動作在於使氣機平靜下來,因此訓練時要注意一次比一次輕、緩。 第二動的著力點在腹,第三動的著力點在腰,第四動的著力點在肋,第五動在背,第六動在頭,第七動在軀體,第八、九、十動在四肢。您發現沒有?腹、腰、肋、背、頭、軀、肢……如此的訓練順序,是依據了我國經胳學說的!腹(丹田)──腰、肋(帶脈)──背(督脈)──頭(督脈)──軀(任脈)─ ─;四肢(由根至梢),瞧瞧,對不對?
(五)“左右分牛”剖析在套功中,“左右分牛”動作描述得不夠細,事實上“左右分牛”、“黑貓起身”、“仙人作揖”、“鐵背靠壁”、“羅漢金鐘”、 “鯉魚豎尾”、“道人升天”等技術動作都是傳統功法中的精華動作,我們在這裏以“左右分牛”為例進行剖析。 1.“左右分牛”動作⑴功者人字樁站立,十趾貼地,足心涵空,膝微屈,實腹,含胸、直腰,兩手分別垂於兩大腿外側,手心貼褲;收下頜,頭頂懸,合齒,舌抵上齶,眼平視。調勻呼吸(自然呼吸3 -5 次),使心平氣和準備行動。(圖2-25)。 ⑵動作:兩手直臂(肘微屈),從大腿處向兩側向上托起,同時兩手前臂外旋,使手心向上,當兩手左右上托至與肩平時,兩手成一條直線。(圖2-26) 不停,兩手腕在額前上方交叉,右手在外,左手在內。(圖2- 27 ) 不停,交叉的兩手臂從額前上方沿身體正中線下降,同時屈兩肘,一直降至兩肘貼肋為止,右掌心對著左胸部,左掌心對著右胸部。(圖2-28) 以上的動作應連貫一氣,中間不得停頓,在動作的同時,注意調息:合齒頂舌,微線嘴唇,緩緩深長吸氣,與動作配合,在動作完成的同時,氣吸滿。 意念:吸氣入丹田。 ⑶動作:緩緩屈彩成高馬步,兩手向下降至腹前,再向左右兩側緩緩分開,手心向下。(圖2-29)這個動作雖然線路不長,卻是關鍵動作,應緩慢,全身用力。 做這個動作時,閉氣9 秒鐘以上。意念:氣鼓丹田。 這是個關鍵動作,應該全身緊張用勁,具體的力量運用是:上下齒對合用勁;頸肌緊張用勁;兩上臂緊夾兩肘用勁;兩前臂及手掌向左右兩側劃分用勁(好象分開兩頭角抵的牛);胸肌、腹肌緊張用勁(向外鼓勁);臂部內夾用勁;兩膝外分用勁?渙叫⊥饒諍嫌鎂ⅲ皇鶴サ賾鎂ⅲ虎壬鮮齠饔氡掌中? 秒鐘以上時微吸氣,然後吐氣,兩膝挺起,全身放鬆,恢復人字樁。爾手調整呼吸。 2.剖析⑴意念:圖2-25、圖2-26、圖2-27、圖2-28的連續動作,隱含了這樣的意思:兩手上舉,將練功者頭頂上方的“天之氣”用手和“意念”採集回來,從頭頂百會穴沿中脈貫入中丹田;圖2-29的動作,也隱含了這樣的意念:采得的 “氣”在體內向四面輻射,佈滿整個軀體,形成一隻“桶”。 ⑵呼吸:圖2-25、2-26、2-27、2-28動作時,均為吸氣,這就要求深吸氣;圖2-29動作,閉氣,時間約10秒;完成動作後,呼氣。所以本動作呼吸為:深長吸氣──閉氣──呼氣。 ⑶動作:該技術從圖2-25到圖2-28的連貫動作,除了有“導氣”的作用外,並無實際意義。關鍵在於圖2-28到圖2-29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呼吸是“閉氣”,意念是“炸滿”,動作是“緊崩”。 書上介紹得很清楚:上下齒對合用勁,頸肌緊張用勁,兩上臂緊夾兩肘用勁,兩前臂及手掌向左右兩側劃分用勁,胸肌腹肌緊張用勁,臂部內夾用勁,兩膝外分用勁,兩小腿內合用勁,十趾抓地用勁…… 其實只要做到“全身”用勁就可以了。上面要求寫得這麼細,是怕初學者不知道怎麼個“全身用勁”法。 3.本技術動作關鍵:⑴閉氣;⑵靜靜用勁。 本技術效果的產生源於這兩個關鍵! 六)以我現在的研究所得,這套初級功又完全可以丙修改,可以改得更簡略些,而效果還要更好些。這主要是因為我對氣、意等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一些,等到下幾章再講。 《功法設計》點滴(一) 解剖意念──意因數意念可以分解為三類,第一類:借助外象的意念;第二類,產生感覺的意念;第三類,刺激條件反射的意念。 ㈠借助外象的意念:1.意念一個美好的練功環境:如高山白雲深處等,可放鬆心情,鬆弛肌體,克服焦慮和急躁,獲得寧靜的心態。 2.意念一個良好的練功環境:想像天地之間充滿靈氣等,可使練功效果提高;3.意念氣:氣霧彌漫,你以手摟之采之,或將氣發於外;4.意念光:照亮你五臟六腑;5.意念火:照亮你五臟六腑,產生熱量;6.意念太陽、月亮、星星等:利於採集日精月華星輝;7.意念水:體會感應力8.意念其他㈡產生感觸的意念: 1.熱的意念:可使被意念部位發熱,促進新陳代謝;2.冷的意念:3.重的意念:硬氣功訓練常用,手重如鐵;4.輕的意念:練輕功之類功法常用;5.硬的意念:硬氣功常用,硬如鐵;6.軟的意念:軟功類或健體類功法常用;7.大的意念:將人放大,產生大氣勢;6.神態的意念:想像自己非常憤怒。 ㈢刺激條件反射通過刺激性的意念訓練,可使條件反射更加靈敏。 1.意念你主動向人功擊;2.意念人家突然攻擊自己;3.意念人家用刀砍我; 4.意念人家圍毆我;5.意念天上有巨石落下;6.意念飛車撞我;7.意念手握飛鳥;8.意念腳陷爛泥…… 說明:氣功中的“氣”是意念的產物,我這樣認為,所以“氣”我不單列。 《功法設計》點滴(二) 文章來源:《魔鬼方程功法設計與抗打神功最訓練法》作者:邵發明 一、解剖呼吸──息因數傳統功法的呼吸有很多種,茲列表於下: 說明:我們平時的呼吸,自然地從鼻進,又從鼻出,這叫自然呼吸,或叫淺呼吸。 比淺呼吸要深長一些的呼吸,叫作“深呼吸”和“深長呼吸”。深呼吸是氣功訓練中常用的呼吸方法,它的作用是加快新陳代謝,比如《大力神功》第一段功法,既可以用自然呼吸,也可以用深呼吸;用自然呼吸省力些,用深長呼吸吃力些。當然,功效肯定是深長呼吸的要好一些,因為深呼吸給氧量大,可明顯加快新陳代謝。 深長呼吸可分逆腹式呼吸和順腹式呼吸兩種,我們經常用到的是逆腹式呼吸,即,吸氣時,腹部內收;呼氣時,腹部外放。 為了在內功訓練中能找到丹田的位置和對丹田的刺激,我曾經發明瞭(也許不是我發明的,如果在我之前已經有人採用的話)“振丹田”的呼吸方法,其特點是吸氣或呼氣時,短促而連續地吸或呼,即吸、吸、吸、吸……吸或呼、呼、呼、呼……呼。由於短促,使得丹田部位振動,練功者容易找到某種感覺,這就是“振丹田”。 振丹田一般在吸氣時運用。 吞氣也是傳統的呼吸方法,作用待考。我記得我以前(在八十年代)做完吞氣後,內臟脹得要命,估計吞氣大概可以增加內壓,按摩內臟;同時,吞氣還有清腸胃的作用,這是不容置疑的。 齒吸是一種很特別的呼吸方法。一般而言完成呼吸是靠鼻子的,而齒吸卻是讓上、下齒尖相合,舌尖上翹,然後從口中“吸──”地吸氣。齒吸有較強的止痛作用和去寒作用,猶以去寒作用明顯。比如有人手指被拗斷,痛苦難忍時就會不由自主地用齒吸,發出“吸──”的聲音;寒九天,凍得要命的人也會“吸─ ─”地齒吸。 噴氣(又稱“雷聲”,因“其聲如雷”而得名)和閉氣是傳統功法訓練中最常用的兩種方法,茲將《抗打神功》中對這兩種呼吸的文字轉載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靜息”秘法的練習㈠預備勢:人字樁站立,兩腳分開,寬約2 倍肩距, 意念十趾釘地,勿用拙力,足心涵空,雙膝微屈(體力佳者雙膝挺直);直腰、含胸、收腹、肩肘松垂。頭頂懸、舌抵上齶,眼平視,注意力集中。兩手垂放於身體兩側。 ㈡入息勢:調身動作完畢後,即開始調息。在“入息”(吸氣)之前,先張嘴輕吐氣一口,以排出體內廢氣,吐氣的同時,腹部自然內收,兩肩自然松垂。吐氣後,開始用嘴吸氣,上下齒合攏,舌抵上齶,嘴唇微開,氣從齒縫中吸入,發出“吸──”的聲音,注意呼吸要緩慢、延伸、深長。 這時的意念非常重要,意念的作用是把呼吸之氣轉化為丹田氣。意念的方法是氣從口吸入,一直吸入下丹田,使丹田氣充滿。這時,腹部自然提收(即逆腹式的呼吸方法),丹田部有脹滿、勁力充足的感覺。練習“入息”一周後,吸氣時只要注意丹田,丹田就有脹、熱感,這就是氣功術語的“氣感”,也是練功者可以體會到的“氣”。㈢靜息勢:上動氣吸足後(吸到不能再吸的時候),將嘴合攏,閉咽喉(如吞咽下東西一樣,即可閉住咽喉),閉住口鼻呼吸(此即靜息),在閉住鼻呼吸的同時全身肉崩緊,包括:牙咬緊,頸肌緊張,雙臂肌肉緊張,雙腳肌肉緊張,最突出的部位是腰部緊張。可以說,靜息時,全身無一處不緊。 靜息的時候約10秒鐘,在10秒鐘內全身靜靜用勁,毫不放鬆。初學者不可勉強,可減少靜息時間;訓練有素者,可延長靜息時間。初練靜息時,眼窩有脹鼓之感,是眼壓升高之故,日久自然適應。 ㈣吐息勢:呼吸閉到不能再閉時。即可行吐息之法。吐息之前,先以鼻輕吸氣一寸,然後張嘴,:緩緩將氣吐出,發“呼──”輕聲,全身隨之放鬆。注意吐息時一定要緩慢,不可驟吐,否則,人體會暈倒之虞。 以上即是“靜息”調息的全過程,這種調息是硬氣功(特別是抗擊功)鍛煉的重要手段。吸氣後,百脈閉合,脈外之氣透於筋膜之間,達到外練形、神的目的。從生理學角度來說,閉氣全身肌肉緊張,也能增強生物電及肌肉力量。 ㈤自然呼吸熱:吐氣完畢,全身放鬆,自然呼吸兩三次,使呼吸勻稱、平穩,即可重複練習。 二、“雷聲”秘法練習㈠預備勢:人字樁站立,兩腳分開,寬約2 倍肩距, 意念十趾釘地,勿用拙力,足心涵空,雙膝微屈(體力佳者雙膝挺直);直腰、含胸、收腹,肩肘松垂。頭頂懸,舌抵上齶,眼平視,注意力集中。兩手垂放於身體兩側。 ㈡入息勢:調身動作完畢後,即開始調息。在“入息”(吸氣)之前,先張嘴輕吐氣一口,以排出體內廢氣。吐氣的同時,腹部自然內收,兩肩自然松垂。吐氣後,開始用嘴吸氣,上下齒合攏,舌抵上齶,嘴唇微開,氣從齒縫中吸入,發出“吸──”的聲音,注意呼吸要緩慢、延伸、深長。 這時的意念非常重要,意念的作用是把所吸之氣轉化為丹田氣。意念的方法是:氣從口吸入,一直吸下入丹田,使丹田氣充滿。這時,腹部自然提收(即逆腹式的呼吸方法),丹田有脹滿、勁力充足的感覺。練習“入息”一周後,吸氣時只要注意丹田,丹田就有脹、熱感,這就是氣功術語中的“氣感”,也是練功者可以體會到的“氣”。 ㈢“雷氣”法:上動入息將氣吸足後(吸到不能再吸的時候),將嘴合攏,然後從鼻猛然向外噴氣一次。即名“噴氣”,當然應該“噴”出,要快速、有力。
- Dec 24 Sun 2023 16:05
抗打神功
一。高能聚合訓練形:臥虎功息:自然呼吸意:無意念二。瞎子功隨著功力的提高,分三步練習。
(一)形:將眼睛蒙上,然後用自己的拳,掌拍打自己身體的各部位,特別注意對胃,腰,肋等軟弱部位的強化訓練。 息:自然呼吸。 意:內力外鼓,衝擊外力,與拍打之力對抗抵消。 鬆緊:全身松而不懈,緊而不僵,保持高能聚合訓練所得的崩勁(桶子)狀態。
- Dec 24 Sun 2023 16:03
只要能進入“這種狀態”,不管你多大年紀,女的會變回12歲以前的樣子,男的會變回童子之體!
我們現在後天的生命,是靠鼻子的呼吸維持,靠嘴巴吃萬物,傷害別人來維持自己的生命。菜也有生命,吃素也殺生,現在科學已經證明瞭草、花、菜都有感應的。修道到了有“先天一炁”後,就不靠後天的呼吸,不靠嘴巴了。大家修呼吸法,我經常笑你們冤枉,鼻子的呼吸是生滅法,有生有滅,有去有來,不會永遠停留在那裏。你專門跟這個生滅的事打交道,要想求不生不滅,長生不死之道,可能嗎?工具都用錯,本錢都用錯。所以這個氣不是鼻子裏頭的氣,道家告訴你,“先天一炁”不是這個氣,因為這個氣是一往一來生滅,它永遠不停留的。
有人練氣功氣聚丹田,肚子大大的自以為有道,實際上腸肥腦滿,快要翹辮子了。把氣鼓在這裏,沒有道理的,你做個氣袋,然後把氣打進去,叫這個氣只准在一處,不准流動,那可能嗎?我們人體就像是個袋子,氣進來它一定四面充滿,氣留在一處會結塊就生瘤了。所謂氣沉丹田,真正的丹田是無形無象的。氣全身都充滿時,精神就好了,精氣神來了,也就是“先天一炁”。所以修道家是不用那個氣,還是用我們原始這個“無火”之謂炁。
- Dec 24 Sun 2023 16:02
一文盡泄“煉精化氣”的修煉天機,小修可“強腎補精”,大修能“煉藥成丹”!
傳統的內丹修煉方法,在表述時晦澀艱辛。即使是一對一地傳授也不肯輕易直講,而是用很多隱語來描繪內丹修煉的過程。這種教學方式只適合於面授機宜,以求修升仙之路,不適合大面積地普及。
傳統內丹功中煉精化氣的全過程,包括精生、產藥、調藥與采藥、煉藥、周天息數、火候、用風之道、成丹與止火八個環節。這八個環節可以用三步功夫來容括,即採取法、烹煉法、溫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