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翡翠的評估很深奧,摸不到頭腦,其實看翡翠的好壞就是對翡翠的評估,要從顏色、種份、大小、工藝四個方面去看,這與鑽石的評估體系4C是一致的。4C也就是顏色 (Color)、淨度 (Clarity)、克拉大小 (Carat) 和切工 (Cut),這次我們分幾章來仔細談談翡翠的評估。

顏色:鑽石的顏色是越白越好,翡翠的顏色是越綠越好。

色調:綠色中有偏藍、偏黃、偏灰的色調,最好的綠色是沒有任何其他色調的純翠綠色,這種綠色實在是太少了,人們管它叫帝王綠。偏藍色調的綠色顯得深沉,這種色調的翡翠往往種份很好,玉的感覺更強,人們常說的祖母綠色翡翠就是這種色調,北方人喜歡這種綠色,因為它更配北方人比較白的皮膚,那種深沉的調子也更接近北方人的性格。偏黃色調的綠色顯得嬌豔、活潑,像黃楊綠秧苗綠金絲綠,都是上好的偏黃色調綠色,有時候行家也叫黃味重,南方人更喜歡黃味重的翡翠。很多高檔的翡翠都綠中偏藍或偏黃,但如果色調偏灰,則只能是中低檔翡翠了。灰的跨度很廣,從白到黑。綠中偏白,是豆綠色;綠中偏黑,是行家所說的油青;綠中偏灰的顏色則非常多,很多中低檔的翡翠都帶灰調。

飽和度:飽和度越高、綠色越濃,越珍貴;飽和度低、綠色淺淡,則不珍貴。

均勻程度:在翡翠礦石中,綠色像是有生命似的,絕不會平平板板地分佈,它一會兒是一條線,一會兒是一團團綠花,一會兒是一個平面,一會兒又是幾個綠點。即使在同一塊料中,綠色也是時而濃、時而淡,時而純淨、時而又有很多雜質,有些時候更是綠隨黑走,綠中會夾雜很多黑點、黑花。所以行家都說綠有色根,色從根出,色隨根長,真是非常玄妙。可見翡翠中顏色均勻的非常少,越勻越好。

翡翠中除綠色外,還有紫色、紅色、黃色、灰色、白色、褐色、藍色、黑色等很多顏色。

紫色翡翠也叫紫羅蘭,是非常美麗的顏色,紫色翡翠也以濃、陽、正、勻為佳,但紫色不如綠色值錢。上好的紫翠價位也相當高,近年香港拍賣會上一對紫羅蘭手鐲、一串紫色大珠鏈都能賣到上百萬。僅僅十年前,紫翠的價格還要低得多,如果當時投資買紫翠的話,現在肯定大大升值了。其實紫翠蘊藏量大大低於綠翠,也許有一天紫翠的價格會超過綠翠也未可知。大膽設想也可能就會實現,正如幾十年前彩色鑽石被看作鑽石中的劣質品,不夠級別,而現在一粒頂級彩鑽價格動輒上百萬美元。在幾十年前,歐洲有一位收藏家專門去各加工廠低價收些工廠不願留下的彩色鑽石,而今天他的收藏已經成為寶藏了。

紅色、黃色翡翠稱為,翡的價值又低於紫羅蘭。翡往往位於翠料的表皮,是氧化形成的。翡的產量比較多,但種份好的較少,種好顏色均勻的紅翡亦有一定價值。2003年一串冰種蜜糖色的項鏈在香港亦拍賣了幾十萬,這在以前是絕對想不到的價錢,一時間洛陽紙貴,冰種蜜糖色開始流行。

白色,只有冰種和玻璃種翡翠即使是白色也有價值,因為種份太好了,沒有顏色也可以。白色冰種、玻璃種花件,零售價由幾百元、幾千元可至幾萬元。由於沒有顏色,其價值完全決定於種份、大小、雜質含量和工藝。

黑色翡翠也叫墨翠,有行家說在礦上開到墨翠都要請和尚念經的,所以墨翠有一種煞氣,可以避邪。據說臺灣員警都愛戴墨翠。另外黑色也很時尚,有年輕人喜歡白金鑲的墨翠首飾,既有翡翠的意,又前衛時尚,與服裝配起來更。墨翠近年的價格也是日見其高。

這些非綠色翡翠近年來價格紛紛看漲,可能也是資源將盡,人們不自覺地擴大翡翠收藏門類,增加供給以配合日益增長的需求吧

淨度、種份:淨度指含有雜質的程度,含雜質越少,淨度越高。鑽石對淨度的要求非常高,在十倍放大鏡下看不到瑕疵才最好。而翡翠沒有這麼高的要求,因為翡翠是由很多微小礦物組合在一起,具有雜質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用肉眼看沒有特別明顯的雜質就算無瑕了。翡翠中常影響淨度的有黑花、白棉,還有綹裂。在戒面中,如果有這些雜質,對價值的影響比較大;而在花件中,這些雜質對價值影響不大,俗話說無綹不做花,花件中多少會有雜質、綹裂存在。

對於翡翠來說,比淨度更重要的是種份,也就是透明程度。翡翠是由很多微小的硬玉礦物組成,這些小礦物互相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氈狀結構。礦物結晶的顆粒越大,翡翠越不透明,種份越差;礦物結晶的顆粒越小,翡翠越透明,種份越好。

看種份是看翠的關鍵,俗話說外行看色,內行看種,如果能分清翡翠的種份,則看翠已經入門了。

對於外行來說,比較困難的是翡翠的種份沒有一個系統的體系,行家也多是用一些形象詞語比喻,像玻璃種、冰種、金絲種、油種、豆種、瓷地、幹白地、藕粉地、鼻涕地等等,又是種、又是地,其中的區別只能是意會和體味。其實這也沒什麼玄妙,因為老行家多沒什麼文化,只是信手用生活中的樣板比喻,只要多看就沒問題。但對於買家來說,這種分法實無必要也不科學,我比較提倡根據結晶顆粒由細到粗,簡單地將翡翠分為玻璃種、冰種、油種、豆種、幹白種五級,其他比較常見的芙蓉種、糯化種可歸入細豆種,金絲種可歸入冰種,花青、白底青可歸入豆種,瓷底可歸入幹白種。

冰種翡翠龍佩

種也稱為,所謂種水也。種是形容性的,水則是數量級的劃分。老行家常將水分三級,所謂一到三分水,但常常出現有的翡翠只有半分水,簡單使用不夠。對於在拍賣公司購買翡翠的買家,我幫他們將翡翠的水頭分為十級:玻璃種為910分水,冰種為78分水,油種為67分水,細豆種為56分水,粗豆種為34分水,幹白種為12分水。

現在市場上較常見的鐵龍生(也叫天龍生)就只有12分水,它的顏色很好,就是水頭太差,厚度一般加工成1毫米以下,有些甚至像紙一樣薄。這種翡翠看起來很漂亮,但非常容易破碎。

大小:同樣顏色、種份的翡翠,當然是越大越珍貴。同樣的材料做成小花件可能是低檔貨,整個一塊做成大擺件就可能成為高檔品。

與大小相配合,翡翠的類別對價值的影響也非常大。如果同樣大小的戒面和花件,顏色、種份均相同,戒面的價格要大大高於花件,因為做戒面要求高,不能有雜質、綹裂,顏色還要均勻,而花件則多是用不夠做戒面的材料做成。還有人奇怪:為什麼有些豆種的翡翠價格比玻璃種的高?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因為豆種可能顏色較好,而玻璃種無顏色價值就要低一些;另外,類別不同價值也不同,一隻豆種滿綠的翠鐲能賣到幾十萬,而一般玻璃種無色的小花件只賣幾千元。

工藝:工藝可分為不合格、合格、精彩三級

翡翠沿用了數千年的傳統玉器加工方法,雖然工藝價值在翡翠成品中不及在玉器成品中所占的那麼重,但仍會影響到翡翠的價值。不合格的加工線條粗糙,連接不暢,會大大貶低翡翠的價值。好在現在這種劣質工藝的翡翠越來越沒市場。記得幾年前,北京某地賣了一件工藝粗糙的觀音擺件,賣的價錢還不低,想來現在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了。

與之相反,精彩的加工能提升翡翠的價值。俏作,就是指巧妙地運用天然翡翠的不同顏色。比如1998年我們拍賣的一件翡翠花件秋葉,淺黃綠色翡翠雕成一片大瓜葉,頂部精雕藤蔓,正面有清晰的葉脈,上部一隻翠綠色的靈芝從藤蔓中伸出,右側一片紅葉由背面漫捲過來,下部是一隻頭部碧綠的蝙蝠,兩眼碧綠,兩耳微黃,口含銅錢;背面上部為一隻半綠半黃的靈芝,下垂翠葉,左邊是變紅的枝葉,薄薄的一片伏在綠葉上,工藝非常精湛到位,下部是蝙蝠的背翅,右肩上還背著一隻綠色靈芝。整個翠佩恰似天成,將豐收的金秋表現出來,尺寸為 2.7釐米×4.5釐米。當時的估價是2萬元,起拍以後場面相當熱烈,最後有兩個買家堅持要買到,一直叫到5萬元落槌。因此,好的加工大大地提升了翡翠的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