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有時候很現實,是不能強求的。並非不珍惜,而是兩情不相悅,所以會淡;並非不陪伴,而是情投意不合,所以會斷。不是自己菜再品也沒有味道,不是自己的愛再碰撞也沒有火花。沒感覺的人,你會將就嗎?不來電的情,你會求全嗎?無觸動的心,你會走進嗎?不要說誰辜負了誰,更不要怪誰疏遠了誰,有時候拒絕,是為了避免傷害;保持距離,是最好的善待。緣分在於隨緣,更在於投緣;感情貴於珍惜,關鍵是對心。

一個人要是在乎你,惦記著你的冷涼,心疼著你的惆悵,更加瞭解你的脆弱模樣。一個要是不在乎你,不顧及你的淚光,不關心你的憂傷,更不理會你的等待漫長。誰捨不得你一個人流浪,一直為你把風雨擋;誰顧不得你一顆心受傷,說走就走不曾掂量。誰把你的錯誤一再原諒,只為能一直守在你身旁;誰對你的閃失揪住不放,找個藉口離開一聲不響。所以說:不珍惜你的人,沒必要念念不忘,該忘就得忘。珍惜你的人,一定要放心上,一旦錯過了不一定再遇上。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此文只談論道家之人在心性上的修養境界,不涉及功法法術和功夫層次境界。個人修養上的境界不同,對道的理解也不同,所言所悟也有所不同,人生之境界在於人之自我創造,在求完成其人生,遵循一定的規範,求得自我正確的修養,不斷精進。

惜乎芸芸眾生,落漠於凡俗境界與功利境界中,不能解脫超越,感慨良多也!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500年前,希波克拉底的《古代醫學》有著與中醫《內經》一樣的光輝,同時也反映出東方與西方的不同。由於社會發展的路線不同,產生了完全不同的醫學。東方把養生放在第一位,而治療次之;西方則專講治療,不講養生。《內經》與《古代醫學》同樣都是為了治療疾病,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差異呢?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量子力學和絃理論已能夠證實,心念瞬間的改變,可以瞬間改變身邊的人、事、物,乃至整個宇宙空間。

由於這種極細微的改變,很難以人的物質感官去察覺,所以一直都被忽略,甚至否定其存在的作用力。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在修練時,將心神融入到聽覺中去。本來,耳朵只是感覺器官的一種,而耳所聞到的資訊只是人的意識內容的一個來源,人在聽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其他感覺器官獲取資訊。如果能把全部的意識集中在耳根的所聞上,就關閉了其他的感官資訊,然後以能聞的意識主體融入于所聞的意識物件,而能聞與所聞合一,就可凝神入定了。這是從耳根入門,進行修行得道的一個法門。

內丹養生修煉入門的具體方法很多,但要因人因時而宜。大家可以用寧靜地傾聽這個方法來靜心存神。在修煉這個功法的時候,務必將所有的塵勞雜事種種牽掛放下,然後雙目微閉,關閉感官,將意識的目光返回來觀照那虛靜無形的玄竅之中。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能說我有境界,聽到虛空中有人在說話。那簡直是著魔,不是入定。修道人,要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道誓願成。連自性都不認識,還要另外頭上安頭,弄出一個神,這是錯誤的思想,愚癡的行為。

修道人,時時要迴光返照,不要向外馳求,在外邊是找不到的。在自性裏,應有盡有,一概俱全。先問自己有沒有修行?有沒有功夫?不問別的,只問有沒有貪心?有;就是沒有修行。沒有;就是有修行。這是最要緊的。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

借體修煉都是靈界的眾生,修為的境界還沒有到達天界的資格,又想走捷徑利用和控制凡人,借助凡人的思想智慧與身體修煉獲取能量。借體修煉的靈體不一定都是天天在人身上,就是附體也不可能天天在人身上。他們對天道的理解是不夠的,心性更是不夠的;他會給凡人傳遞各種資訊,有的凡人就認為是自己有神通了,就會以為自己所見所聞就是天道,其實好多資訊,都是他身邊的靈體告訴他的。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一個人的欲念貪念止息的時候,當我們身心靈合一的時候,我們的自性之光就會自然出現,這個自性之光會自動補充體內的各種不足。

如果自性之光持續不斷和大道之光同頻共振的話,就會源源不斷,這就是道不可須臾離也。這樣的生命就健康和諧了——這就是無遺身殃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不治已病,治未病。真正的中醫,就是教人怎樣不生病的學問。每天學一點中醫知識,即使做不了醫生,也能讓自己少生病或不生病。

癌症是絕症嗎?西醫為何治不好癌症?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老原來有醫之靈丹聖藥,其藥源有清有濁,其丹基亦有真有假――真為金丹,假為幻丹,皆依賴於藥源之清濁。神清則精真,念動則藥濁。”“丹道大患,在於用念。”“一念不動之日,乾坤交媾之時。古人之諄諄訓誡,再三告訴我們以有為法敲開道門之後,即應過度到無為階段――“有為法,敲門磚,進了門,放一邊。凝神氣穴,煉津化精,孕藥功成,應即進行以文火調藥,內聽內視,呼吸之自然,其勢似如雞抱卵,如貓捕鼠。在上丹田靈關未開,元神未顯之前,則以後天識神之心意來加以執行,進行聽息、觀息、體察呼吸之息的自然而然――文火溫調。貓()者意也,鼠()息也,既不能讓鼠()逃逸,亦不要去掠擾它――意與息互相依戀。

心之與息,天然母子自相親。奈何六根未淨前,第三者,外緣常加騷擾,導致心意外馳,意與息斷,母子不得團圓,不得不以武火粗呼吸強行抑制之。隨著功夫的進展,煉己有成,外擾漸除,神意漸清,調息至綿綿不斷,息息歸根(氣穴),漸達心息相依,不離不棄,則性命自然相接(後天),必元精日盛――神清精真。這一段深深海底行的煉己築基功夫,沒什麼捷徑可走,外力可借,全賴自己的願力與恒心。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