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因為有了磁場,地表才能產生重力,人也一樣,努力做一個有磁場的人,才能讓自己充滿魅力。無論是在學習上,工作中,生活裏,還是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
許多時候,做一件正確的事情,要比正確地做十件事情重要得多。在短暫的人生面前,做正確的事情是“延長”生命的最好辦法。
有個小事故,一隻鼬鼠向獅子挑戰,要同他決一雌雄。獅子果斷地拒絕了。“怎麼,”鼬鼠說,“你害怕了嗎?”
“非常害怕,”獅子說,“如果答應你,你就可以得到曾與獅子比武的殊榮;而我呢,以後所有的動物都會恥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獅子無疑是明智的,因為它非常清楚,與老鼠比賽的麻煩在於,即使贏了,你仍然是一隻“老鼠”。就像一個優秀的武士,是不會與一個蟊賊公開決鬥的。
其實,生活中最聰明的人往往是那些對無足輕重的事情無動於衷的人,他們很清楚該理睬什麼,不該理睬什麼,知道什麼事情可以改變命運,也知道什麼事情只會消耗青春。會對重要的事務無一例外感到興奮,同時也善於把無關緊要的事情擱置一邊。
心裏有了大,才會放下小。相信許多人對此都會深有感觸。有時候,自己會陷入了斤斤計較的泥潭,與一些不愉快的人和事糾纏不輕,不僅一無所獲,還累垮了自己,然後很不情願地躺在床上,看著窗外飄舞的雪花,突然意識到,原來生活中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但是我們卻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相反,我們眼中彌漫的卻多半是一些塵埃,這些事物影響了我們的“視力”,也阻礙了我們去欣賞美好的一切。
做一個有磁場的人,要妥協於自己的夢想,奇跡出自信仰,很多傑出人物都有著妥協於夢想卻不妥協于現實的精神。就像甘地所創造的非暴力奇跡。一個身材瘦小的人,性情溫柔,但卻有著鋼鐵般的意志和無堅不摧的信念。當世界橫遭暴力蹂躪之時,甘地建議人們走另一條道路,即非暴力主義,發動印度人民將英國驅趕出印度半島。由於他的努力,精神運動取代了武裝暴動,祈禱取代了槍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爆炸聲。也正是在甘地精神的感召下,印度人漸漸醒來,並爆發出巨大的力量,使傲慢的大英帝國也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
很多大學生會有這樣的遺憾,自己沒能上個滿意的學校,選個稱心的專業,我理解這種失落的情緒,但卻並不欣賞這種態度。無論是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很多一流人物恰恰就出自二、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學校,問題的關鍵是他們的態度:不妄自菲薄,不蹉跎歲月。
事實上,沒有一個人能夠有那麼好的運氣可以永遠在溫暖如春的環境中成長和生活,年輕的時候摔倒,總是有更多的機會可以重新來過。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沒有選擇的,就像外面的天氣和你所遇到的人。唯一可以選擇的,只有你的態度,而在不同的態度之下,往往會有不同的作為。
在“二流”的大學做“一流”的學生,記得,要像許三多一樣,任何情況下,自己對自己負責:堅決地,不拋棄,不放棄!
做一個有磁場的人,需要我們時常打掃自己的心靈。
人都喜歡房子清掃過後煥然一新的感覺,掃清灰塵後會有一種釋放和解脫了的感覺。電腦回收站是需要經常清空的,否則會佔用過多的空間,影響電腦的運轉速度。人的頭腦也是。你不能什麼都扔掉,但你也不能什麼都留著。聰明的人是善於取捨的人,是適時取捨的人,他很清楚幸福需要眼光去辨別,更需要勇氣去放棄,有太多心事的人是走不快的。
兒童是快樂的,因為他沒有過多的心事,也沒有不必要的憂慮。而成人則不同,我們的生命中有太多的積壓物和太多人為想像出來的複雜以及一些擴大化了的悲痛,這些都抑制了生命能量的釋放,弱化了生活的幸福感。
而生命的難度也正在於此,你要不斷清掃和放棄一些東西,因為“生命裏填塞的東西愈少,就愈能發揮潛能”,而清掃心靈則是一個掙扎與奮鬥的過程。在那部每每看過都令我難眠的《天堂影院》中,老放映員對主人公說:“走吧,不要回頭,永遠都不要回來。”他的意思是要讓他離開這裏,去闖蕩,去發揮潛能,是希望不要讓過去拖累他,儘管他非常疼愛這個孩子。
就像川梅的那首《趕路去》所喻示的,人生本就是一段不斷揮手的旅程,少年要告別家鄉,傷心人要告別傷心地,雄鷹要告別安逸,快樂要告別悲傷。沒有告別,就沒有成長,要堅強,就要勇於轉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