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五章  天下無人不自卑(2

    可見,自卑者切不可因為自己某些方面的缺陷就使自己對生活感到厭倦和絕望,相反,它應是自己努力擺脫目前困境、超越自我的巨大動力。很多偉人,生平就是一部從自卑到自強的奮鬥史。所以對自卑者來說,唯一的障礙不是自己不能改變自己,也不是改變中的困難,而是沒有改變自己的意識和相應的行動。

 

    真正做到“愛自己”

    常常聽到有人說:“我真是不行啊,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總是比別人差。”這樣的話讓聽眾感覺:這個人怎麼這樣不愛自己呢?看來愛自己的確是一門技術,需要我們精心培養。這裏有自愛四寶,以幫助我們真正做到“愛自己”。

 

    一個自卑的人可能會當眾說出愛祖國、愛人民、愛父母、愛子女、愛老師、愛學生……卻唯獨說不出愛自己,沒有勇氣說出愛自己。

 

    在以往的一系列的失敗和自我否定下,人們不知不覺地學會了輕視自己、埋汰自己、虧待自己、奴役自己、委屈自己、束縛自己、作踐自己、壓抑自己,使心靈在虛偽的陰影裏煎熬著、掙扎著,自責自怨便由此而產生。

 

    因為不敢愛自己,不會愛自己,沒有愛過自己,因此沒有養成愛自己的習慣,結果在“愛他”的過程中自卑產生了,自信消失了,隨之消失的還有志氣、理想、信念、追求、憧憬、主見和創造的精神。

 

    很多自卑者習慣於對自己說“不”,我不會,我不好,我不漂亮……其實,這種貶低自己、否定自己並沒有給自己帶來輕鬆和快樂,反而心情越來越灰暗,自卑感越來越重。也許,換一種心態面對自己,可能會呈現轉機。例如:我已經努力了,可我的學習總是不好——試著這樣說:怎樣努力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我害怕換另外一份工作還是會做不好——這樣說:換一份工作先做做看,改變一些工作方法,也許會有一些進步;為什麼我的努力總是達不到我的期望值?——這樣說:也許我的每一次努力都比以前更進了一步。等等。

 

    把“不”字從字典裏摳去,是我們愛自己的第一步。心理專家說,生活中充滿了暗示,我們時刻在受暗示的影響。比如,當一個人說自己“不好”時,他可能會時刻向別人證明自己的確是“不好”。一個時刻貶低自己、否定自己的人,可能處處都在表現自己真是比別人差。

 

    因此,去掉消極的暗示,多給自己灌輸積極的暗示,讚美自己、鼓勵自己,是每一個愛自己的人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黃美廉,一位自小就染患腦性麻痹的病人。腦性麻痹奪去了她肢體的平衡感,也奪走了她發聲講話的能力。從小她就活在諸多肢體不便及眾多異樣的眼光中,她的成長充滿了血淚。

 

    然而她沒有讓這些外在的痛苦擊敗她內在奮鬥的精神,她昂然面對,迎向一切的不可能。終於獲得了加州大學藝術博士學位,她用她的手當畫筆,以色彩告訴人"寰宇之力與美",並且燦爛地"活出生命的色彩"

 

    有人問她:“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你都沒有怨恨嗎?”

 

    “我怎麼看自己?”美廉用粉筆在黑板上重重的寫下這幾個字。她寫字時用力極猛,有力透紙背的氣勢,寫完這個問題,她停下筆來,歪著頭,回頭看著發問的同學,然後嫣然一笑,回過頭來,在黑板上龍飛鳳舞的寫了起來: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這麼愛我!

    四、上帝這麼愛我!

    五、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六、我有只可愛的貓!

    七、還有……

    八、……”

 

    忽然,教室內一片鴉雀無聲,沒有人敢講話。她回過頭來定定的看著大家,再回過頭去,在黑板上寫下了她的結論:“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很多優點。但是,細細想來,我們在內心中又給過自己多少掌聲呢?其實,在這個世界上,真正與自己形影不離的人只有自己,我們理應成為自己最好的聆聽者,最好的激勵者,但是,一路走來,我們卻發現,我們渴望被別人喜愛,卻單單忽略了喜愛自己。連我們自己都不曾真正地欣賞自己、聆聽自己、愛自己,又怎麼能夠要求別人去愛自己呢?我們連與我們朝夕相處的自己都不會愛,又怎麼會去真正地愛別人呢?

 

第二部分第五章  天下無人不自卑(3

    愛自己吧,不需要理由!

    愛自己吧,我們才能越活越精彩!

    愛自己吧,我們才會煥發出無窮的人生魅力!

    內心不要太敏感脆弱

 

    有人以為,在別人面前越少顯露自己的錯誤或弱點,也許越能贏得人們的尊重,然而每每事與願違。

 

    小敏大學畢業後來一家公司工作,由於剛工作沒有經驗,更因為以前做事太少,小敏總是在工作中差錯不斷。為此她總是受到領導和同事的批評。漸漸地,小敏在單位裏總是戰戰兢兢地,生怕出點差錯而被別人否定。她對批評尤為敏感,別人只要稍微說點她什麼,哪怕是對她的穿著有點不同的意見,她都要或者激烈的辯駁,或者情緒極為沮喪而掛在臉上,讓人感覺強烈的抵觸情緒。

 

    小孫正上大學,來自農村的他以前由於只抓學習,其他方面則一無所長。唱歌五音不全,講話緊張臉紅,打球笨笨拙拙,因此他特怕參加集體活動,怕在眾人面前出醜露怯,怕別人嘲笑貶低自己。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上述的表現是一種典型的自卑心理。自卑者的自尊心很脆弱,以致會對威脅到自尊心的預感產生過度擔憂的反應。這類人,在工作生活中,其關注點已不像常人那樣,放在如何完成好任務或與人溝通交流之上,而是在反復擔心自己不要出什麼差錯,怕別人批評指責,怕人看笑話。因此當其受到非議和批評時,那麼這時就很容易引起他們的痛苦和沮喪情緒,就會增強其過分的抵觸反應。這種心理抵觸使其陷於情緒化的狀態中,不能進行正常的學習和反思,會使個體完全喪失適應情境的能力,以至造成反應的阻滯,不斷出錯,轉而又激起“保全面子”的強烈企圖,甚至做出逃離那些可能令他們出錯丟醜的環境,儘量不參與任何群體活動。如此不去學習,不去鍛煉,使其適應環境的能力更低,其自尊心也就更加脆弱,更加懼怕否定批評。

 

    我們應該銘刻心中的是,人總歸是人而非機器。錯誤和缺點經常伴隨著你,或者一時不明事理,或者一時出了差錯;對錯誤或缺點的承認只會贏得他人的讚賞。“我想,我心急了一點”,“我對剛才的氣話十分抱歉”或者“我錯了”都是頗具感染力的說話。

 

    仔細考察一下我們所欣賞的那種自信的人,你不難發現他們絕非超人。他們會犯錯誤,他們也會哭泣,他們也會絕望。他們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的自信,恰恰來自他們能正視自己的不足,不刻意掩飾自己的錯誤。

 

    作家王蒙在其《我的人生哲學》中特別提到了心理“不設防”的生活觀點:

 

    ……不設防還因為不怕暴露自己的弱點。弱點總是要暴露的,正像優點也總會有機會表現出來表達出來一樣。而對待自己的弱點的坦然態度,正是充滿自信並從而比較容易令他人相信的表現。只要你確有勝於人處,長於人處,某些弱點的暴露反而更加說明你的弱點不過如此而已,而你的長處,你的可愛可敬之處,正如山陰的風景,美不勝收。那還設什麼防呢?

 

    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驕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評精神的同義詞。自尊心強的人不是認為自己比別人優勢,而只是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克服自己的缺點。自尊心不強則相反,其前提是感到價值不充分、有瑕疵、不體面,從而對心理自我感覺及個人的社會行為產生否定影響。“自我形象”和自我看法的不穩定是自尊心不強的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典型特點。他們比別人更想對周圍人“掩蓋自己”,對周圍人做出某種“假面目”即“裝扮的自我”。

 

    自卑的人在涉及其自我評價的一切方面尤其容易被刺痛和敏感。他們對批評、笑聲、否定等作出病態的反應,他們在工作不順利或者發現自己有某種缺點時特別感到難受。他們在周圍人對自己印象不佳時比別人更多地感到不安。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具有靦腆、容易產生心理孤立和想入非非等特點,而且並不是自願的。個人自尊程度越低,就可能因孤獨而痛苦。在交往中,這樣的人感到不自在,事先肯定別人對他印象不佳。而自尊心較強的人自主性也較強,較少接受暗示。他們對自己持肯定的態度,往往也能“接受”別人,而對自己持否定態度的人,對別人往往持不信任或不善意的態度。

 

    為此,自卑者要提高自己的人生實力和自信,必須對否定擁有正確的態度。我們知道,在自卑者身上,往往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如不會處世,能力不強,缺乏生活樂趣,等等,這是毋庸諱言的事。對這些問題和不足,必須正視其存在,並勇於去改正,任何忽略、回避、掩飾的態度,非但不能使問題自然化解,反而會問題越來越多,愈演愈烈,積重難返,這才市對自己最大、最根本的否定。

 

    再者,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並勇於去改正,這顯現了自己的積極、勇氣、樂觀、智慧,因而其實又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在此過程中,我們無非在否定自己的幼稚、差錯、無知,這是任何人都難以避免的東西,我們無須為此感到羞辱。然而,我們卻能通過它建立起支撐我們人生成功的內在素質,這也是建立自信的根本。

 

    實際上,人要想建立起自信,必須先悅納自我,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勢,相信自己能夠自我實現,積極改變,而後積極實踐,自我改進,克服不足,提升自我,這樣優點越來越多,缺點越來越少(或對你人生的影響越來越弱),相當於在更高的層次上肯定了自我。如果對哲學上的否定之否定定律反其道而用之,那就可簡單概括為我們慧源關於克服自卑的否定之肯定定律:自我肯定——自我否定——自我肯定。

 

    真誠地接受真正的自我一些缺乏基本價值觀的人往往依賴於一些外部標準來提高自己的感覺,如容貌和地位等。結果,他們會盡一切所能來維持自己的所謂“門面”,而不願在提高內在素質上下功夫。然而一個自信的人,總是直面現實,包括正視自己,他不想掩飾什麼,勇敢地面對它。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中年時患上了小兒麻痹,這時他做了參議員,在政壇上炙手可熱,遭此打擊,他差點心灰意冷,退隱鄉園。

 

    開始時,他一點也不能動,必須坐在輪椅上,但他討厭整天依賴別人把他從樓上抬上抬下,晚上就一個人偷偷練習。

 

    有一天他告訴家人說,他發明了一種上樓梯的方法,要表演給大家看。原來,他先用手臂的力量,把身體撐起來,挪到臺階上,然後再把腿拖上去,就這樣一級一級艱難緩慢地爬上樓梯。他的母親見狀忙阻止他說:“你這樣在地上拖來拖去的,給別人看見了多難看。”

 

    羅斯福斷然說:“我必須面對自己的恥辱。”

 

    自信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自信還需要一種誠實,一種對自己一切存在著的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陷的誠實。沒有這種誠實,自信也便絕對無從談起了。

 

第二部分第六章  焦慮不要過度(1

    不要預支明天的煩惱

    大孫總為自己的明天感到憂慮,明天考不上大學怎麼辦,明天下崗了怎麼辦,明天得重病了怎麼辦,明天成了家負擔太重怎麼辦?

 

    每當想起這些,大孫總感到憂心忡忡,壓力太大。

    在撒哈拉大沙漠中,有一種土灰色的沙鼠。每當旱季到來之時,這種沙鼠都要囤積大量的草根,以準備度過這個艱難的日子。因此,在整個旱季到來之前,沙鼠都會忙得不可開交,在自家的洞口上進進出出,滿嘴都是草根,辛苦的程度讓人驚歎。

 

    但有一個現象很奇怪,當沙地上的草根足以使它們度過旱季時,沙鼠仍然要拼命地工作,必須將草根咬斷運進自己的洞穴,這樣它們似乎才能心安理得,感到踏實,否則便焦躁不安。

 

    而實際情況是,沙鼠根本用不著這樣勞累和過慮。經過研究證明,這一現象是由一代又一代沙鼠的遺傳基因所決定,是出於一種本能的擔心。因此,沙鼠所幹的事情常常是相當多餘,又毫無意義的。

 

    丹麥有個民間故事,說的是一個鐵匠,家裏非常貧困。於是鐵匠經常擔心:“如果我病倒了不能工作怎麼辦?”“如果我掙的錢不夠花了怎麼辦?”結果這一連串的擔心像沉重的包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使他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好,身體一天天地越變越弱。

 

    有一天鐵匠上街去買東西,突然昏倒在路旁,恰好有個醫學博士路過。博士在詢問了情況後十分同情他,就送了他一條金項鏈並對他說:“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千萬別賣掉它”。鐵匠拿了這條金項鏈高興地回家了。從此之後,他經常地想著這條項鏈,並自我安慰道:“如果實在沒錢了,我就賣掉這條項鏈。”這樣他白天踏實地工作,晚上安心地睡覺,逐漸地他又恢復了健康。後來他的小兒子也長大成人,鐵匠家的經濟也寬裕了。有一次他把那條金項鏈拿到首飾店裏估價,老闆告訴他這條項鏈是銅的,只值一元錢。鐵匠這才恍然大悟:“博士給我的不是一條項鏈,而是治病的方法!”

 

    從這則民間故事裏,我們可以悟出這樣一則道理,不用預支明天的煩惱,只需做好今天的功課,做好今天的功課,就是應對明天煩惱的最好法寶。特別是當我們把心頭的那個沉重包袱放下時,你原來焦慮的那些令人不安的後果往往也難以發生。

 

    消除焦慮的三步程式法

    老孫最近總牌一種焦躁不安的狀態,吃飯不香,睡覺不實,一天到晚老想著心事,對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一會兒想著單位要搞優化組合,自己會不會下崗,一會兒又想著兒子今年要中考,擔心著他的前途……

 

    老孫體驗到的情緒狀態實際是一種焦慮。焦慮是一種類似於擔心害怕的情緒體驗。對於焦慮者來說,往往並不是已經身臨困境或危險的境地,而是預感到有什麼不安的事情將要發生,或者對事情可能出現的各種後果把握不定。

 

    事實上,即使大人物也難免患焦慮之病。曾任四任英國首相的格蘭斯頓每次講演,都要失眠兩晚。他說,他一方面擔憂,他該說些什麼話,一方面又要擔憂什麼話他不該說。他是一個很虔誠的教徒。可是即使如此,仍不免在這方面浪費時間和精力。

 

    美國著名工程師成利斯·卡利爾發明把一件工作做砸了,將會給公司造成巨大的損失。這一挫折猶如當頭一律,把他給打懵了。他覺得心頭翻腸攪肚,真是痛苦萬分,好長時期睡不著覺。

 

    後來健康的理智提醒卡利爾,這種憂慮是多餘的,他開始平靜下來考慮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強迫自己平靜下來的心理狀態非常起作用。30多年來卡利爾一直遵循著這種方法,遇事都命令自己“不要激動”。這種方法非常簡單,任何人都可以學會。它總共分為3個步驟:

 

    “第一步:平心靜氣地分析情況,設想已出現的困難可能造成的最壞結果。面對當時的情況,卡利爾想再壞也不至於坐牢,頂多掉飯碗。

 

    第二步:在對可能出現的最壞後果有了充分估計之後,則應作好勇敢地把它承擔下來的思想準備。卡利爾對自己說,這一失敗會在我一生中留下不光彩的一頁,從而影響自己的晉升,甚至丟掉工作。可是即使自己在這裏把工作丟掉了,還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事幹,這算不得什麼了不起的大事。當卡利爾仔細分析了可能造成的最壞結果,並準備心甘情願地把它承擔下來之後,他心理狀態立即發生了神奇的變化!他感到輕鬆了,心理出現了好多天從未有過的平靜。

 

    第三步:待心情平靜之後,即應把全部時間和精力用到工作上,以儘量設法排除最壞的後果。卡利爾首先設法減少可能的損失,做了不少試驗,後來公司非但沒有損失,反而淨賺萬美元。”

 

    想想看,卡利爾要是當初繼續苦惱下去的話,後來絕對不會取得這樣好的結果,因為苦惱只會破壞你集中思維的能力,你的思想會因為苦惱而不能專心致志,你也會因此而喪失當機立斷的能力。但如果你強迫自己正視現實,準備承擔最壞的後果,那麼就可以打消一切模糊不清的念頭,使你有可能集中思想考慮問題。

 

    因為焦慮本身常常是一種模糊不清,莫名其妙的擔心。因此有焦慮感的人,最好能把自己的擔心向親朋好友傾訴出來。如果沒有合適的傾訴物件,也可用筆寫在一張紙上。如此可有以下的收效:第一,心裏混淆不清、令你心亂如麻的問題理出了頭緒,第二,原以為是重要無比的事情,卻可能讓你忽然覺得“不過如此”;第三,原以為是不大的事情,竟是關鍵所在;第四,由以上傾吐為開端,像卡利爾一樣,尋出解決問題的對策。第一一是勇敢地面對它。你可以冷靜地問自己:“這件事最壞又會壞到什麼結果?”當你答復了這個問題後,你的焦慮就會消失了大半。第二是制訂一個行動計畫來代替你的焦慮。比如當你規劃出一個有意義的生活目標、並全力以赴地使它實現時,你很快就會把全部注意力轉向到自己的努力之中。這時候,你還有工夫焦慮嗎?

 

第二部分第七章  生活壓力的從容應對(1

    生活需要適度的壓力

    很多人一提到“壓力”就滿心反感。減負減的就是壓力。心理減負也往往成為各種書籍報刊的談論焦點。

 

    但是在應用心理專家眼裏,壓力是正常的,適當的壓力有利於健康。

    壓力有很多,處在不同的環境中,面對不同的事情,都會有不同的壓力。

 

    人們常把壓力看成是事物本身。事實上壓力是人們積蓄的一種普遍的感覺,即壓力感。是人們在感受壓力。壓力是緊張或焦慮的一種表現。

 

    焦慮。焦慮常常能夠使人鼓起勇氣面對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戰。

    緊張。越是緊張,壓力就越大。

 

    比如,在學習方面,作業、考試、老師的表揚或批評、同學親友的評價、學習效率和效果不佳,想去玩但不能玩……

 

    工作方面,工作的高要求、實現的難度、缺乏明確的指示、不實際的期限、缺乏決定權、隔離的工作環境、工作場所監督、後勤保障不足、缺乏安全感……

 

    生活方面的壓力就更多,更複雜,比如來自家庭的壓力、社交的壓力等。即使是娛樂,也少不了緊張和壓力,特別是一些有輸贏的娛樂,如遊戲、麻將等,製造的壓力和緊張就越大。

 

    角色壓力,即由於社會角色引起或形成的壓力在發生頻率上占了大多數。

    壓力通常被認為對人體有害,可引起種種疾病,如神經衰弱、潰瘍病等。但是,美國科學家最近結束的一項研究表明:壓力若能處理妥當卻會有益。

 

    心理學家對數百名大公司經理的研究發現,如果採取合適的態度,壓力將成為健康刺激劑而非威脅。例如,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的經理,生病和生重病的機會較工作輕鬆的同事少得多。而且,有成就的經理往往渴望競爭性環境,覺得這樣更令人興奮,更易取得工作效率。

 

    二戰結束後,英國皇家空軍統計在戰爭中失事的戰鬥機和犧牲的飛行員以及飛機失事的原因和地點。其結果令人震驚,奪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敵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狂風暴雨,而是飛行員的操作失誤。

 

    更令人們不解的是事故發生最頻繁的時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緊急撤退時,而是在戰鬥機完成任務,凱旋歸來,即將著陸的幾分鐘裏。

 

    但是心理學家對這個結果絲毫不驚訝,他們說這是典型的心理現象。在高度緊張過後,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類心理會產生“幾乎不可抑制的放鬆傾向”。飛行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裏精神高度集中,雖然外界環境惡劣,但由於大腦正處於極度興奮中,反而不容易出機漏。

 

    在返航途中飛行員精神越來越放鬆,當他終於看到熟悉的基地,自己的飛機離跑道越來越近時,他頓時有了安全感。然而恰恰是這一瞬間的放鬆,釀成大禍。因此人們管這種狀態叫“虛假安全”。

 

    沒有適當的壓力,快到手的成功也會失敗。

    下面這個故事也很有趣:天黑了,80多歲的老奶奶背著小山似的一捆柴禾一步一步挪下山采,實在走不動了,她想,在路邊等一會兒吧,兒子見我不回家一定會來接我的。忽然,一隻餓狼嚎叫一聲從後邊追來,眼睛綠光閃閃。老奶奶背起柴禾拔腿就跑,像飛一樣快,不一會兒就把狼甩在後邊,安全返回家園。結論是:人的潛能是巨大的,但只有在高度緊張的時刻才能激發出來。

 

    心理學家認為,人遠非想像的那樣脆弱,壓力是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把緊張的事務看成有興趣的、尋求改變緊張局勢並從中學到新東西才是健康樂觀的態度。

 

    將沉重太大的壓力分解

    培訓師在課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後問台下的聽眾:“各位認為這杯水有多重?”有人說是半斤,有人說是一斤,講師則說:“這杯水的重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鐘,誰都能夠;拿一個小時,可能覺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就得進醫院了。其實這杯水的重量是一樣的,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越覺得沉重。這就像我們承擔著壓力一樣,如果我們一直把壓力放在身上,不管時間長短,到最後就覺得壓力越來越沉重而無法承擔。我們必須做的是放下這杯水,休息一下後再拿起這杯水,如此我們才能拿的更久。

 

    所以,感到壓力大的人,應該將承擔的壓力於一段時間後適時的放下並好好地休息一下,然後再重新拿起來,如此才可承擔更久。而且還應學會,善於把壓力分解,避免在一個時期,承擔太重的壓力。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

 

    當時許多人都認為,這個選手是故弄玄虛。馬拉松是體力和耐力的運動,身體素質好又有耐性才有望奪得,說用智慧取勝,好像有點勉強。

 

    2年後,義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在米蘭舉行。這一次,山田本一又獲得了冠軍。記者讓他談一談經驗,山田本一仍是那句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用智慧戰勝對手。

 

    10年後,這個謎在他的自傳中找到了答案。每次比賽之前,他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終點。比賽開始後,他就以最快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沖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他又以同樣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四十幾公里的賽程,就被他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起初,他並不懂這樣的道理,他把目標定在四十幾公里外的終點線上,結果跑到十幾公里時就疲憊不堪了,因為他被前面那段連著的路程給嚇倒了。

 

    最好的減壓方式,是將壓力分解。確實,要達到目標,就像上樓一樣,不用梯子。一樓到十樓是絕對蹦不上去的,相反蹦得越高就摔得越狠,所以,必須是一步一個臺階地走上去。上面的山田本將大目標分解為多個易於達到的小目標,一步步腳踏實地,每前進一步,達到一個小目標,使他體驗了“成功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將強化了他的自信心,並推動他穩步發揮去達到下一個目標。

 

    有位語文特級教師,他所教的一個班剛開始作文成績很不好。這位老師很有辦法,他對同學們說,作文只要寫得整潔就可以得滿分。同學們個個書寫認真仔細,寫得都很整潔,因而也都拿到了滿分。此時語文老師又稍提高了些要求,說下次只要寫得整潔再加沒有錯別字。就可拿滿分,於是同學們又都“奮勇爭先”,錯別字現象大大減少。此後,語文老師又分步提出了標點符號、遣詞造句、立意佈局等項要求。而同學們的作文水準也隨著這一項又一項的要求逐步地提高了上來。

 

    如果這位語文老師剛一開始,就把上述要求全都公佈出來,那效果還會一樣嗎?

    可見,“大口號”要化成“小目標”,壓力就被分解了。

 

第三部分第八章  克服你的不滿情緒(1

    接受現實的殘缺

    記得有一次我在電臺作節目,講的是日常生活中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有位元老年聽眾打來熱線電話,訴說自入夏以來,周圍總有些鄰居在夜裏很晚還在玩鬧喧嘩,害得本來就易失眠的她總睡不好覺。因為我的節目著重在心理上的調節,所以在簡單地講了些非心理學的“交涉手段”後,我重點講了些運用心理上的調節術來避免外界噪音的干擾。

 

    上面這位元老年聽眾剛放下電話,又有一位元知識界的老年婦女打來電話,她明確表示不能同意我剛才的看法。她接著一連串地譴責了社會上種種看不慣的現象,什麼鄰居缺乏公德啦,小青年沒有禮貌不讓座之類的事情。主持人提醒她我們這個節目談的是心理問題,可這位老年婦女馬上回了句:“心理問題是和社會問題密不可分的。”

 

    我很同意這位老年知識婦女的看法,心理問題和社會問題密不可分的。這一方面是說許多心理問題的產生都有著一定的社會背景,是由一些社會問題衍生出來的。另一方面也是說一定的心理問題累積起來也會釀成某種社會問題。不過,雖然我和上面第二位老年聽眾有著這方面的“共識”,但我們對解決由社會問題而產生的心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卻有著一定的分歧。按照這位老年聽眾的看法,心理問題的解決必須是在社會問題的解決之後,只有等社會改善得盡如人意之後,心理問題才能不成其為問題了。而在我看來,既然心理問題產生於一定的社會現實背景之下,那麼它的解決就不能超越於具體的社會現實條件。也就是自我積極的適應性調整與推動社會的進步必須是同步進行的。

 

    其實,許多心理障礙的產生都與當事人不能明晰地“洞察世事”有關。這些人總愛從主觀上認定現實應該是什麼什麼樣子的,可現實卻偏偏不像他們所認為的那樣“完美”,於是現實中出現的各種不如意讓他們耿耿於懷,氣鬱結心。對於這類人來說,他們總在那裏希望和要求,要求社會應該怎樣,希望別人應該如何如何。可他們偏偏忽視了要求自己,沒有要求自己認清現實社會的時代規定性並做好積極的適應。他們中有的人尤其是一些青年人總愛感歎“生不逢時”,其實他們更應瞭解這一事實,即在任何時代任何地點都會有人感歎“生不逢時”。

 

    生活一定要是花好月圓的才能使自己稱心如意,這種觀念對人生是十分犯忌的事,因為這一觀念必定會削弱堅強、智慧、奮發等許多寶貴品質的培養。人生從總體上來說是充滿艱辛和坎坷的。所以生活的人們要有這種心理準備,既懷著希望,又敢於接受殘缺,重要的是永遠不被生活的挫折所打垮!

 

    同時,當我們放棄以“社會應該是這樣”的視角去看待社會,而換之以一種客觀冷靜的目光時,我們就會在一種平衡的心態下生出許多適應並改造社會的智慧來。比如就拿遭受鄰居干擾這件事來說吧,我們也許能想出許多影響的方式來,比如找一個他們最聽得進去意見的時候去說,或攻破他們中的某個“薄弱環節”,或找個有影響力的人物出面等等,於是就形成良好的心態促進了現實向良好的方向發展,後者又反過來鞏固了良好的心態。這時也許我們仍弄不清楚“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你和我”,但有一點卻可以肯定:這種雙重改變的趨勢是我們大家都歡迎的。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家庭關係、兩性關係、人際關係、身體健康、工作狀況等方面確實可能會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甚而屢受挫敗,陷入危機。怎麼辦?接受。俗話所講“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好漢打落牙往肚裏吞”不正是讓人們“接受不可改變現實”的典型勸誡嗎?

 

    如果我們不能“接受不可改變的現實”,那麼就有可能要面對抑鬱、自卑、恐慌、焦躁、嫉妒、悲觀等心理問題,危及心理健康。

 

    身在福中不知福

 

    那天和電臺一名主持人交流,她說其實你們心理學家講的許多東西我們也都知道,你們講的方法我們也用過,言外之意就是其實你們也沒什麼“新鮮”的。

 

    對她的話,我並不以此為貶,反以為榮。因為心理學本來就是來源於生活,又要用於生活。心理學家只不過進行了精煉地概括,擅分析會應用罷了。如果自我封閉地搞些脫離實際生活的神神秘秘的東西,那其實是故弄玄虛,自欺欺人。

 

第三部分第八章  克服你的不滿情緒(2

    所以,生活中有許多俗語,包含著精闢的生活哲理和人生智慧,其本身也就包含著很高的心理含金量。比如有一句話,叫做“身在福中不知福”,就把我們對幸福的態度描繪的非常準確。

 

    比如,如果現在要問我們大家幸不幸福,很多人都會搖頭。幸福什麼呀?工作壓力大,家庭矛盾多,上學沒勁頭,感情沒著落,儘是不幸福的理由。

 

    據說以色列全國發行量最大的希伯來文報紙《新消息》,在其版面中新開了—個專欄:“好消息”。

 

    《消息報》決定要辦“好消息”,是因為該報通過讀者調查發現,許多以色列人對媒體每天有關以巴衝突報導的壞消息,深感厭煩和失望,迫切需要生活中有一些能給人帶來未來希望的“好消息”。

 

    讓我們看看“好消息”專欄裏有哪些“好消息”吧:一名失業男子撿到一個裝有幾千元錢的包,最後物歸原主;以色列選手獲得歐洲國際象棋錦標賽冠軍;一名耳聾的以色列女兵完成了軍官培訓程,專家認為駱駝奶對人有益……

 

    你一瞧,可能會不屑:以色列人的“層次”也未免太低了些吧,這些難道也算是好消息?但你要知道,以色列人長期生活在以巴衝突的陰影中,戰爭和恐怖事件接連不斷,人身安全沒有保證。在這種不安的心境中,他們盼望好消息,連天氣預報員也要在結束語中加上一句。但願今天是個平靜日子。

 

    對比之下,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國度中,不用擔心爆炸,不用害怕逃離,如此來說不是比哪些整天處在戰爭威脅下的人們幸福許多?處在槍炮之聲不絕於耳的戰亂空間裏,人們眼中的幸福。是生活在和平的環境中,沒有硝煙炮火,沒有刀光創影,心情坦然地從事自己的本職工作,自由自在地享受家人團聚的天倫之樂……而整日揮霍著和平的人們,可能並不覺得這是幸福。認為這十分正常;甚至還有不滿或怨氣:雖然沒有戰爭,可並不缺少紛爭、競爭及煩惱啊!

 

    仔細回想一下,生活中發生在自己身上及身邊的這類事還少嗎?或者你正為工作的不順利而萬分煩惱,覺得前途黯淡,但如果能想想還有很多人在為擁有工作的機會而四處奔忙的時候,你是否覺得自己擁有工作也是幸福的?或者你正在因為你的貧窮而苦惱憂愁,但某些富裕的人或許正在羡慕你所擁有的平淡而樸實快樂。其實,太多的幸福就在身邊,就在腳下,只是被自己忽略了。渴求幸福的人往往不知不覺地把嚮往變成苛求,所以幸福嗅覺就遲鈍了,總是錯過幸福的芬芳。

 

    一位哲學家不小心掉進了水裏,被救上岸後,他說出的第一句話是:呼吸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空氣,我們看不到,也很少人想看到。但失去了它,你才發現,我們不能沒有它。後來,那位哲學家活了整整100歲。臨終前,他微笑著寧靜地重複那句話:呼吸是一件幸福的事。換句話說,活著是一件幸福的事。

 

    美國有個研究幸福的實驗是這樣的:心理學家讓受試者造句。規定以“我希望”起頭,例如“我希望我像比爾·蓋茨那樣富有”“我希望我是貝克漢姆的情人”“我希望我中百萬彩票的頭獎”。然後,心理學家要求受試者再造3個句子,以“還好我不是”起頭,例如說“還好我不是絕症患者”“還好我不是乞丐”“還好我老公沒有暴力傾向”等等。調查結果顯示:同樣一批人,在完成“我希望”的造句後,心情都會變得比較差,而完成“還好我不是”造句時,心情都比較好。

 

    法國一家雜誌社每10年做一次回答式調查,主題是“你幸福嗎?”對比20年的調查結果,奇怪的是20年前有80%的法國人覺得自己幸福,20年後的今天,面臨失業、種族糾紛、愛滋病等問題,卻依然有80%的法國人覺得自己幸福。調查發現,仍感到幸福的法國人是把幸福的標準降低了,開始從基本的生活上尋求幸福,“有工休假,沒有失業已經很不錯”、“我和我的家人都幸福快樂,這已經夠了,不必要千方百計去奢求物質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沒有不幸,便是幸福”。

 

第三部分第九章  謹防心理疲勞與心理枯竭(1

    活得累與心理疲勞

    很久以來,人們普遍認為,人的疲勞一般是由於超負荷的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引起的,但後來心理學家們經過長期研究,提示事實並非如此。他們發現,辛勤的工作一般不會導致疲勞。特別是不會引起那些經過休息或睡眠之後不能解除的疲勞。

 

    那麼,疲勞是怎樣形成的呢?心理學家認為,這與人的心理狀況有關,人的不健康的心理情緒,尤其是憂慮、緊張、煩惱等才是導致疲勞的真正原因。

 

    小汪最近跟我說他很累,無論是在辦公室工作,還是晚上回家以後,他都有一種非常疲乏的感覺,伸懶腰,打呵欠,什麼都不想幹。要說小汪坐辦公室,工作強度並不高,回家後也沒有什麼家務事可幹,身體不至於如此疲勞。

 

    所謂疲勞,從生理上來看,是反映人在作業過程中由於連續工作或工作強度太高而致使機體能量過度消耗,出現生化方面發生變化、工作能力下降等現象。從心理上來看,則是指人長期從事單調、重複的工作和活動,注意力長時間高度集中後,伴隨著機體生化方面的變化,中樞局部神經細胞由於持續緊張而出現抑制,致使人工作和生活的積極性和興趣明顯降低,直至對工作和生活產生厭倦情緒,這種現象稱之為心理疲勞,它主要是一種主觀體驗。像上述小汪所出現的那種疲勞感,並不是生理上的疲勞,而主要是屬於這種心理體驗性質的疲勞,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活得太累”。

 

    心理疲勞是一種多半帶有主觀體驗性質的疲勞,並不完全是客觀的心理指標的反映。生活中經常可能發現這樣的現象,有的學生學習時,疲勞得昏昏欲睡,可這時有人喚他去打球,他馬上倦意全消,生龍活虎般地跑上了球場,夏天烈日下揮汗收割的農民,常常並不感到有多麼的勞累,可有些整天躺在床上、什麼活兒也不幹的年輕人,卻總感到自己累得不行。這些都說明了疲勞有生理與心理的區分。

 

    許多人在感到疲勞時,會訴說自己體內發生了各種變化,覺得自己已筋疲力盡,什麼也不想幹了。但是不少關於疲勞的生理變化與自我心理體驗異同性的研究證明,人體產生的生理變化與主觀體驗並不是完全一致的。某些主觀體驗非常疲勞的人,通過生理生化的測試,諸如神經反應、肌肉張力、心電圖、血乳酸、尿蛋白等指標的測試,卻並未發現太大的變化,而另一些主觀體驗不太疲勞的人,其生理變化程式卻可能達到相當的水準。這說明疲倦感與人從事活動的心理體驗有緊密的關係。人們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某天心情不好,上班時又被許多麻煩事攪得心煩意亂,做事也沒規則,東一下,西一下,什麼事也辦不成,一天下來,可能早已疲憊不堪;而另外某天,心情頗佳,工作中也諸事順心,幹事情總是順理成章,儘管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但仍覺輕鬆愉快,毫無疲倦之感。這就清楚地表明瞭,疲勞與情緒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

 

    北京零點調查公司一項對白領工作壓力研究報告顯示,的北京白領們正面臨著較大的工作壓力,的白領正經歷著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勞。

 

    心理疲勞有很大的負面作用,症狀輕的會對工作失去興趣,產生疲累感;嚴重的還會出現嗜睡或者失眠、記憶力下降、精神恍惚、吃不下飯等情況。長期處於這種狀態,還有可能會誘發一些身體上的慢性疾病。

 

    下面幾道題可以測測你的心理疲勞度:

    1.你學習或工作總感到提不起精神?

    2.你並沒有幹什麼重體力活,卻總感到很累?

    3.你覺得現在的生活單調枯燥?

    4.對外界的許多事物都缺乏興趣?

    5.經常為一些你無法控制的事擔心?

    6.覺得現在所做的事都是被迫的?

 

    計分方法:請將上述問題按“不是”(計0分)、“有時是”(計1分)、“是”(計2分)回答,然後將分累加起來。

 

    結果分析:如果你的得分在02分,說明你比較正常;如果在36分,說明你已有輕度的心理疲勞;如果在79分,說明你已有中度的心理疲勞;而如果得分在9分以上,則說明你的心理疲勞已非常嚴重了。

 

    非逼得吃膩了不成

    十·一期間到單位值班,接到好幾個高三學生的來電。這些高三學生真夠可憐的,大過節的,人家都輕鬆快樂了,可他們還在學校補習,連口氣都喘不了。

 

第三部分第九章  謹防心理疲勞與心理枯竭(2

    對此,單位裏剛滿十八,早就不上學的誠誠不解地問我:“天天這麼學,肯定能學出成績吧?”

    誠誠的意思是說這些學生好似在蹲監獄,服勞役,不能回家,不能出去,於是排除一切雜念,專注于學業,焉有學不成功之理?

 

    我反問他:“假如天天讓你吃肉,不讓你吃別的,你能受得了?”

    誠誠雖然愛吃肉的厲害,但仍搖了搖頭。

 

    大十·一的,不讓學生適當地休息、放鬆、娛樂、自由一番,於學習未必有一分付出換來一分收穫之效能。人對食品營養的滿足不能採取單一模式,不光需要脂肪,也需要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那麼,人的心理需求也是如此,如果只有學習活動,只重視求知、成就需要的滿足,缺乏娛樂、休閒、鍛煉、業餘愛好等活動,讓人沒有其他諸如快樂、放鬆、自由等的滿足,那人也不可能心理狀況正常。

 

    有個盜竊團夥被破獲後,員警發現他們竟有一套內部規章制度:每天9時上班,不能遲到,幹成一票後就收手(評:不超負荷工作);接著,吃好的、穿好的、喝好的,開銷都由贓款支付,工作時間最晚不能超過淩晨1時,以免“工作”壓力過大等。

 

    這些小偷從懂得尊重人的心理需求和規律的角度來看,還真不簡單,因為他們知道知道要注意身心調節,不能單打一地過度“工作”。

 

    心理治療學派有個叫生物動力學的,它的創始人認為:“人的個性;像樹的年輪,是一圈又一圈地發展出去的。嬰兒的一圈,代表愛與享受;孩童的一圈,代表創作與幻想;少年的一圈,是玩耍及遊戲,青年的一圈,是情愛及探索;而成年人的一圈,則象徵現實與責任。一個完全的人,要具備上述所有特徵。

 

    這一圈一圈的發展,有一定的程式,如果有一圈未完成,而被破壞了,這個人的個性就會負傷,不能完全。”

 

    根據他的觀點對照我們的現實,立馬發現我們社會現在最容易失去或被壓制的,是玩耍及遊戲這一圈,一般家庭及學校,都是不鼓勵孩子玩樂的,甚至對玩樂是很看不順眼的。成年人教孩子,往往是把套在自己身上現實和責任那一圈,過早地套到孩子身上。但生硬地套上,並不等於自然和能夠的承擔,過早的負重換來的是永遠的不願也“不能承受之重”,鬧得個現在孩子沒有孩子的快樂,成人沒有成人的成熟。

 

    據說解放前北京的點心鋪招收新夥計時,為防止夥計今後老偷吃點心,就在新夥計剛來時,天天頓頓讓他吃點心,不讓他們吃別的。結果沒過幾天,他們再見點心時的反應只有一個字,可不是“吃”啊,而是“吐”啊。

 

    難道我們現在很多的成人,想把孩子對學習的態度,培養到這般的“境界”不成?

 

    瞭解職業倦怠走出心理沼澤

    一句被許多職業人所推崇的名言——“工作著才是美麗的”曾在都市白領中流行一時。誠然,今天社會人的日常生活近一半時間都在工作,一方面這是人們在為生存或生活得更好創造物質條件,不僅如此工作還能讓人感到內心滿足,比如實現個人成就感及創造能力。但在職場上不會總是風調雨順、陽光燦爛。日益加劇的競爭和超負荷的工作量會令不少人感到壓力。時不時常常能聽見身邊的人掛在嘴邊的“壓力好大”,隨之而來,因工作壓力導致的身體和心理疾病也漸漸浮出水面。

 

    毅泉是一家大型銷售企業的部門經理,薪酬優厚,可他卻對自己的工作越來越感到厭倦,完全沒有以前那種興致勃勃的感覺。每天早晨,毅泉一走進辦公室就覺得疲倦,沒心思處理手邊的文件。周而復始的工作,令他覺得做一個有創意的計畫越來越難,市場推廣也停滯不前,更別提銷售額了。老闆好像也對毅泉越來越不滿意這更讓他消沉氣餒,覺得工作起來身心俱疲。

 

    像毅泉這樣處於“職業倦怠”期的人並不少見,職業倦怠也可稱為“職業枯竭”或“心理枯竭”。它是一種在工作的重壓之下身心俱疲的狀態,也是一種常見的現代職業疾病,它是指個體無法應付外界超出個人能量和資源的過度要求,而產生的生理、情緒情感、行為等方面的耗竭狀態,是一種在工作的重壓之下身心俱疲、能量被耗盡的感覺。其生活常態表現為:超時工作、睡眠不足、壓力巨大、健康負債;身體上表現為多夢、失眠、不易入睡;經常腰酸背痛、記憶力明顯衰退和脾氣暴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