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由NLP大師迪爾茨發展的六個理解層次,給我們思考人與世界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框架,從原理上來講,其可用于人生的每個情境。

教練過程和NLP模仿過程按邏輯層次可確定以下因素:

  •   環境因素:決定了個人或組織必須瞭解和掌握的外部機會和限制,人們必須考慮在何時、何地才會成功。(when,where)
  •   行為因素:是指為了成功而採取的具體行動步驟。這需要考慮為了成功需要具體去做什麼或完成什麼。(what)
  •   能力:涉及到通往成功之路的思維地圖、計畫或是策略。這需要教練決定如何行動,如何監控。(how)
  •   信念和價值觀:為支援或阻礙特定的能力或行動提供了強化過程。這關係到為什麼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以及驅使人們行動或不行動的深層動機。(why)
  •   身份因素:關係到人們對自己的角色和使命的定位。這個因素決定了一個人或一個小組看待他們自己到底是“誰”的問題。(who)
  •   系統層次,也稱之為“精神”因素:關係到人們如何看待自己所屬的更大系統。這些因素解答了人們“為了誰”以及“為了什麼”而採取特定的行動步驟,有時就代表著人生的意義(who else)。

下三層屬於比較容易看到與覺察到的,也正是為此,我們總聽到:“那個地方、那個時間,我不會,我不能”等等來解釋自己無效的行為,大家在解決這些問題時也多從對應層次來解決,而導致陷入對某個層次對錯的爭論。而當我們向更高的三層來尋找時,問題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上三層的信念系統、身份認識、系統或精神,則是比較深的領域,這就需要我們用教練技術的強力發問技術來找出其上三層的定位,這樣才能最好的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比如,讓一個大學生學好英文(能力),只是告訴他不斷的聽與背(行為)就可以時,雖在激勵下短暫的時間可以有效,但很快就會倦怠;相反,如果我們讓其建立學好英文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或更好的未來時(信念),其可堅持和努力更久。但如果他有一個認識,我是不是學英語的料(身份)時,一切堅持都將成為短期的無效行為。如果我們由上至下,先讓其認識他是一個能學好英文的人(身份),他一定可以學好英文(信念),他有學好英文的能力(能力),他要不斷聽、說、讀寫,練習(行為),直至在任何環境下都可以學英文時。就形成了一個由上而下的快樂學英文系統,就有了學好英文的最大可能。相反,如果只是讓外力逼著聽、讀、考的方式,則很難有效。

下面就2008年一期《對話》中的一個節目來說明NLP理解層次在溝通上的效用。

在那期《對話》節目中,唐峻談到,作為一名成功的職業經理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溝通,唐峻說,今天這個社會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你是做銷售的,是一種溝通能力;你做市場的也是一種溝通能力;你做管理的又是一種溝通能力;你做上級、做下級,圍繞著一點都是一個溝通能力;今天在從事一份新的職業的時候,最關鍵的是什麼?還是得看你的這種溝通能力。唐峻還強調,在十年的微軟生涯當中,自己職業生涯當中得到的最大的歷練就是溝通。

  為了進一步說明溝通,在節目中,唐峻向觀眾提出了微軟的一道招聘題,題目是這樣的,營業員小王把一台價值兩萬人民幣的筆記本電腦,以一萬人民幣錯賣給李先生。作為小王的經理,你需要寫一封信給李先生把這一萬元錢要回來。

  這是一道十分有趣的題目,觀眾回答得非常勇躍。

  有的說,如李先生補回這10000元,公司將送出精美紀念品;
  有的說,可送軟體;
  有的說,那台電腦有毛病,騙李先生把電腦拿回來;
  有的說,可通過法律途徑把電腦追回來;

  當然,還有很多方法,可是,主持人拿這些方法去問現場觀眾,假設觀眾是李先生,收到這樣的信,會不會把10000元送回去時,得到的答復幾乎是一樣的,沒有人願意補回這一萬元,有位觀眾甚至赤裸裸地說:“一萬元錢,掙錢多難,真不容易,幹嗎白給人家?”

  最後,觀眾和主持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唐峻,都懷著迫切期待的心情想知道唐峻是如何與這位李先生溝通的,都想知道在微軟歷練了十年的唐峻是用怎樣的功力與李先生溝通。我們先感受一下唐峻的溝通功力,當然唐峻沒有直接把這封信念出來,而是談了他大概會怎麼寫,概括如下:

  李先生,首先我代表我們的公司和我們的員工向您表示抱歉。事情是這樣的,因為我們的營業員小王由於一時失誤,錯把兩萬元錢的筆記本電腦,一萬元錢賣給您了。根據我們公司的制度,小王本人需要補上這一萬元錢。小王這件事確實是工作當中失誤造成的,但是,令我們沒想到的是,小王已經把她在過去一年當中所積蓄的一萬元錢還給了公司,而且她本人也不希望我們把這一萬元錢追回來。因為她說這是她工作的失誤,她不想給您帶來太多的麻煩。作為他的經理,我為有這位優秀的員工而感到非常自豪。我想李先生是一位受過教育高素質的人,也會像我一樣,不忍心看到小王把一年的工資積蓄全來補貼就這麼一次的這種失誤,在這裏,我想知道,你會怎麼來面對這樣的問題呢?

  主持人現場做了一次測試,假如你們是李先生,是否會把這一萬元補回來,幾乎所有人都舉了手。

  我相信這樣一封簡單的信,也會令到你拍案叫絕。為什麼唐峻簡單幾句話,就能把一萬元要回來呢?是不是他天生就有這種能力?內裏有什麼玄機呢?有沒有一些東西是我們普通人可以學習的?

  當然可以,只要我們能瞭解其中規律,就可以模仿卓越。

  NLP六個理解層次是相互影響的,較高的層次會決定較低的層次,比如身份,不同身份的人會有不同的行為,比如一位教授,當然其行為一般是文明、有學問、有修養的。有這樣一個笑話,可以讓你感受一下什麼是身份決定行為:在一個城鎮裏有一個乞丐,他叫啊中,他從小就討飯了,已討了40年。有一天,有一位律師找到他,並且對他說:“恭喜你,經過我們的細心調查,我們發現你就是XXX富翁的私生子,你父親已過世,他留下一筆一千萬元財富給你。”然後又問啊中說:“現在有這麼大筆錢,你打算怎麼用呢?”令人暈倒的是,啊中說:“嗯,我要買一個金子做的飯碗!”這就是身份,一個乞丐的身份,直接影響了已不用再乞討的人的生活。

  當我們確定了身份後,就會無時無刻地影響著信念,進而影響我們的能力和行為。我們說話的語言,衣著打扮,所作所為,與人的相處、居住環境,工作環境,我們所擁有的能力,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只要是有我們參與的都無時無刻不在維持和體現我們的某一個身份。

  我們回來看一下唐峻的這道考題,其他嘉賓提出的方法之所以沒效,最重要的一點是用“微軟公司”這一身份與李先生溝通,公司是一個強勢群體,而李先生是一個消費者,是弱勢群體。你在一個弱勢群體面前暴露說我們公司會遭受造成多大的損失,這個很難得到李先生的同情。所以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是沒有效果的。

  我們看看唐峻的這封信,他是以“小王”的身份與李先生溝通的,這個“小王”是什麼?小王是一個賣電腦的營業員,那麼這個收入也好,這個階層,相對來說要跟這位先生比起來,稍微要低一些。唐俊把這兩個矛盾點抓起來以後,用“小王”的個人來感動這位先生,而不是“企業”這個“身份”。這個“小王”一定是一個弱勢群體。這樣,唐峻把這個弱勢跟強勢位置重新顛倒一下,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我們再看看唐峻怎麼定位李先生的身份:“我想李先生是一位受過教育高素質的人”,那麼“一位受過教育高素質的人”會有什麼樣的行為呢?如果李先生接受唐峻的這一身份定位,則李先生一定會做出與這一身份相稱的行為,高素質的人一般不會希望看到因為自己的行為令到別人受損失的。唐峻對李先生的這一身份定位又增加了追回一萬元的可能性。

  還有,唐峻關健是利用了李先生與小王這兩個身份的對比,小王這樣一個身份較低的員工尚且有這種覺悟,她已經把在過去多年積蓄的一萬元錢還給了公司,而且她本人還不希望我們向你把這一萬元錢追回來。因為她說這是她工作的失誤,她不想給您帶來太多的麻煩。有這麼一位員工,我們都為她非常自豪。這樣,唐峻把題目就交回到李先生那裏了,也就是說在這麼一種環境下,她把一年的工資積蓄全來補貼這麼一次失誤,而且她的境界高到就是說她不希望來干擾你,不希望來告訴你有這麼一件事發生,她願意來承擔所有的一切。那麼作為受過高等教育高素質的李先生,他要做些什麼行為來與這一身份相適應,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唐峻通過這樣幾個身份的轉換,就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怪不得全場嘉賓都一致舉手認同。

  成功人士自有其卓越之處,只要用NLP理解層次的方法去對成功人士進行解剖,都能發現其中規律,對這種規律進行模仿,一定可以讓更多人走向成功,走向卓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