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天下父母都希望子女有出息。有出息,意味著有較強的能力、較好的工作、能光宗耀祖,為社會做較大的貢獻。然而,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生活中,還是有很多沒出息的,他們破罐子破摔、爛泥扶不上牆。縱使你怎麼扶持他,還是沒有多大進步。有以下5種表現的人,十有八九“沒出息”,一看一個准。
一、喜歡拖延
拖延,是人的通病,需要提高自我要求來去克服它。每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若一味拖延,無異於浪費生命。錢福說:“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如果什麼事都往後推,事情會越積越多,最後就不了了之。
拖延的人,常常錯失良機。明明可以立刻搞定的事,他偏偏放在那裏不動;明明需要講究時效的事,它卻無動於衷。很多機會,就在拖延的時候悄悄溜走。比如:一個大客戶,你一直拖著不聯繫,結果別人聯繫了,業務就跑到別人那去了。拖延的人,容易消磨鬥志。拖延和等待,是這個世界上最容易壓垮一個人鬥志的東西。
古語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什麼事情都是趁著那股勁沒消的時候,儘快把他做好。這也是老百姓常說的:“趁熱打鐵”。若一味拖延,時間一長,就把自己拖得沒勁了。縱觀周圍有出息的人,大多行動力很強,說幹就幹,絕不縮頭縮尾。一個人若沒有雷厲風行的氣魄,想要有多大出息也是很難的。
二、愛找藉口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會做錯事,也都有無法完成的事。這都是人之常情,關鍵是看怎麼去對待而已。愛找藉口的人,總是在做錯事或沒法完成任務時推脫搪塞。
其實,那些所謂的不可能,只不過在找藉口。一個人若真想去完成一件事,一定會拼盡全力去爭取。愛找藉口的人,往往缺乏責任意識。當不好的結果出現,愛找藉口的人,總是把原因歸咎於別人及環境,卻不從自身找原因。比如:愛找藉口的人認為,業績不好是市場競爭太激烈、是公司支持費用不高、是產品缺乏競爭力,卻沒想想自己可以從哪方面去提高。愛找藉口的人,往往難以自我提升。
因為總是找藉口,所以沒有竭盡全力,從而也無法挖掘出自己的潛能;因為總是找藉口,所以也沒有在提升自己方面下功夫。久而久之,自己就像個怨婦,除了抱怨,別無所長。人們常說:“失敗的人找藉口,成功的人找方法。”這句話說得在理。若一個人一直找藉口,就很難成功,也就不可能有出息。
三、遇事慌亂
生活中,總有人慌慌張張的,一點小事就著急得不得了。其實,大可不必這樣。但凡有點本事的人,都非常淡定。
蘇洵在《心術》中說:“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一個將軍是否夠厲害,首先要看他的內心是否足夠強大。
想想看,如果一個將軍在兩軍對壘時亂了陣腳,會是什麼後果。所以,蘇洵說即使泰山在眼前坍塌,臉色也不能有變,突然有一群麋鹿飛奔而來,也不能東張西望。如此才能夠克敵制勝。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平時好好的,一到關鍵時刻就睡不著、穩不住,最後就遭了殃。
舉個簡單例子:高考時,有些學生平時成績數一數二,可是真到正式高考時卻沒考好。什麼原因?很多學子後面回憶大多是說:“考試前一天晚上沒睡好”、“考試時太過緊張”、“不知咋的,當時腦子一片空白,出了考場就全想起來了。”本來可以考上清華北大,結果卻落榜了。以上情況不能不說是非常可惜的事。所以,一個遇事慌亂的人也很難有出息。往後餘生,一定要多加修煉,讓自己擁有更加淡定從容地去應對各種事情。如此,才能堪當大任。
四、不愛學習
學習,是成功的階梯。那些成功人士,學歷不一定很高,但學習一定從不間斷。毛澤東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此話,值得我們牢記一輩子。
不愛學習,視野就不寬。當今社會,資訊大爆炸,技術大革新,格局大變動,若你不隨時隨地學習,很多東西你都不知道,這樣的話,慢慢就會被邊沿化,只能做一些傳統的工作。不愛學習,專業就不強。活到老,學到老,要更新自己知識體系和技能。
五、只看眼前
一個人是否有出息,和他的目光有關。若一個人目光短淺,胸無大志,不看未來發展,是很難有出息。只看眼前的人,最容易驕傲自大。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會算數了,覺得很小不起,再讀兩年書就會覺得之前學的太小兒科了。今天,你攻下了一個專案,覺得很了不起,過幾年回頭看,那不過是個小專案。
一個人,若沒有把眼光放長遠,就會對現在的成績心滿意足,甚至驕傲自大。只看眼前的人,最容易斤斤計較。沒有長遠目光的人,就會把眼前的利益看得很重。一個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如果沒有職業發展的規劃,就容易為“工作量大”而時常抱怨。殊不知,眼前的每一次工作,對年輕人來說,都是一個鍛煉和提升。只要本事學到了,還怕沒有出路嗎?
只看眼前的人,因為驕傲自大和斤斤計較,就容易故步自封、錯失良機。只看眼前的人,也不會有多大的出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人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想要有出息,一定要付出努力,更要保持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