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說底層邏輯,那普通人過得好的底層邏輯到底是什麼?

我認為是體能。

這個體能不僅僅指的是運動能力,而是睡好覺吃好飯之上的體能。就像小時候玩的遊戲,生命力是一格一格的。這是我們每天處理日常事務,精力也是一格一格被耗掉的。

從早上開始,一個沒睡好覺的人和睡好覺的人的,精力儲備就是不一樣的。心情是不一樣的。同樣的,隨隨便便糊弄兩口的,和一個營養搭配均衡的飲食,對人的腦力體力支持也是不一樣的。

好的睡眠和飲食是往身體裏存錢,它是本金。它們才是基礎,運動還是之後的事。也可以把運動看作投資,到底有多少收益,不僅取決於你的投資能力,更取決於你的本金有多大。

我們每一天遇到的事都會消耗體能。比如學習耗腦,大腦需要消耗的能量,接近身體的兩成,一個聰明的孩子,首先就是一個體能儲備很豐富的孩子。

我們每天也需要做很多決策。大事小事的決策。在體能充沛頭腦清醒心情平和的前提下,你做的決策更可能貼近于你的本意。如果是在一個體能耗盡力不從心無比煩躁下的決策,也很可能讓你後悔很久。

我們每天還會遇到很多人。體能充沛的時候,笑容滿面,沒有體力的時候,同一個人可能會像變了臉。哪怕對自己的親孩子,技能不夠的時候,可能動不動就上了吼。不是我們的心發生了變化,很多時候是體能不夠,導致臣妾做不到啊

你看到的不僅僅是你看到的。與其說很多孩子是聰明,很可能他是體能儲備好;與其說很多人決策英明,很可能他體能上也天賦異稟;你看一個人心性溫和可人,在背後也有體能的支撐。

好的體能,讓一個人能沖、能扛、能忍、能慷慨付出、能野心勃勃。而缺乏體能的時候,一個人眼裏的光和心裏的欲望,也好像一下黯淡了。

社會的變化,生活的挑戰,願景的追求,個人的成長,沒有一樣,不需要一個滿格的體能。我知道很多人也可以舉出反例,但那始終是少數。

所以說普通人的幸福之道很簡單,就在當年父母的叮囑裏。吃好飯,睡好覺,天冷了多穿點衣服……

簡簡單單幾句,當年我們卻很厭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