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離者孤,親饞遠忠者亡

怠慢應受尊重的人,一定會招致不幸。表面上關係密切,實際上心懷異志的,一定會陷於孤獨。親近讒慝,遠離忠良,一定會滅亡。

2. 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先揆後度,所以應卒。設變致權,所以解結。

推求往古,驗證當今,這樣可以不受迷惑;瞭解事態,心中有數,這樣可以應付倉促事變;採用靈活手法,施展權變之術,這樣可以解開糾結。

3. 以言取怨者禍,令與心乖者廢,後令繆前者毀。

因為語言招致怨恨,一定會有禍患。思想與政令矛盾,一定會壞事。政令前後不一,一定會失敗。

4、怒而無威者犯,好眾辱人者殃

脾氣大,是性格,本事大,是實力。發脾氣是本能,把脾氣壓下去是本事。發脾氣也沒問題,但人的脾氣不應該大過他的本事。

發脾氣前先默數幾秒鐘,想想你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解決問題,還是為了發洩情緒?再問問自己能承擔得起後果嗎?

如果承擔不了後果而只是為了宣洩情緒,那最後只能讓自己淪為一個笑話。

同樣的道理,如果喜歡當眾去侮辱別人,不給任何臺階,讓別人沒面子的人,不僅不會有真朋友,反而容易引來怨恨災禍,最後倒楣的還是自己。

5、貶酒闕色,所以無汙。

意思就是說:降低酒量,遠離女色,這是避免蒙受恥辱的辦法。

自古以來,酒以亂性誤事,色以敗德傷身,麻痹自己的心智,讓自己產生欲望是對人生最大的傷害,而酒色二物就是禍患的罪魁禍首,酒喝多了傷身,縱欲過度,毀壞心智和精神。

如同《道德經》中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人世間的五色、五音、五味都是讓自己內心發狂的罪魁禍首,而聖人的智慧就是保持人性之中的淳樸,避免外在的欲望擾亂自己的心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佔據上風。

凡事物極必反,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在享受的路上及時止步,就會讓自己沉溺於酒色之中,混亂心智的同時,就是人生走向滅亡的那一刻。

一個人可以追求物質的享受,但是凡事要適度,如果過分貪婪,外在的私欲就會產生自我疏離感,內心也會越發空虛。讓自己簡樸一些,刻苦一些,內心會有一種莫名的踏實,如果整天享受物欲美色,即便受到感官的滿足,但是內心會越發空虛。

6、怨在不舍小過,患在不預定謀。

怨恨產生於不肯赦免小的過失,禍患產生於事前未做仔細的預定謀劃。

如果不能原諒小的怨恨,因為一些小的過失就大加責備和懲罰,必然會招致大的恩怨,也不可能會讓下屬有報答的心思,連最起碼的寬容都做不到,一味的責備埋怨只會讓結果適得其反。

人如果沒有長久的考慮,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那麼當事到臨頭的時候,就是禍害出現之時。

而這兩個現象背後都有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情緒主導思維,活在自己的臆想之中。

比如說,當下屬有小的過失不願意赦免,就是因為自己正在氣頭上,被情緒佔據了理智。

而禍患產生於事前未做謀劃也是如此,自己身處高位,或者在謀劃某一個問題時過度自信,不能理智的去看待自身的處境,更談不上未雨綢繆,凡事只看眼前,最後才因為沒有提前規劃而帶來錯誤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