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乾淨”。
讓我們的心;我們的內在空間越來越乾淨,這叫自淨其意。
一杯水渾濁的時候,你根本穿透不了這個水裏,看不到水底。
當這杯這杯水沉澱、清明的時候,你可以穿透水底。
我們打禪.七的時候。
一般人前四天很難有感覺,四天以後才開始有了通透清明的感受,這就是為什麼說沉澱需要時間。
當你沉澱過一次,就對沉澱有感覺了。
第二次可能三天;二天;一天.....
你能常態的讓你的內在保持清明的時候,你會迅速讓你的內在通透。
最後是讓你每一個當下都保持通透,這就是乾淨的“淨”!
第二是平靜的“靜”。
一池湖水,你不斷擾動它的時候,根本看不見水底,也看不見水面反射的事物。
而當它平靜的時候,你可以看到水底,同時看到水面反射的日月星辰,陰.陽兩界的事物了了分明。
這就是平靜。
影響我們平靜的,最重要的是什麼?
一個字——“情”!
情感的“情”和情緒的“情”。
因為“情”本身就是一個能量的糾纏,它就會障礙我們。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這種感受——你用情感和情緒做任何決定,做的任何事兒,你都會不得不為它埋單。
所以真正理解這件事情,在現實中我們就知道如何去掌控和駕馭情感和情緒。
有一個很簡單的字叫“忍”。
但是大家注意,忍不是讓你持續的忍。
忍只是讓你在那個情感、情緒發生的當下,給自己一個空間忍耐一下,
在那空間給自己一個轉念的機會,你才會有轉變的空間。
所以忍在當下,馬上轉念!
所謂的忍辱,指的就是忍在當下!
這是一個功夫,這是即興當下發生的一個功夫。
所以第二個“靜”就是平靜,讓心保持平靜!
第三個是恭敬!
我們內在具足圓滿的智慧,和我們現實感受到的一切存在相比,
它的博大用任何方式表達都不過分,你會升起無條件的恭敬。
你只要有一點不恭敬,這個能量跟你就貫通不了,就是障礙。
因為我知道,它只是表達我這個當下和那個具足圓滿智慧之間的差異。
這種差異太大了,讓我做什麼都不過分。
這種恭敬真的是無條件的!
這個鏡就是鏡子的“鏡”。
我們相當於坐在一個大的球面鏡的中間,你四面八方看過去,全是你自己投影的像,全反照的是自己。
所以,你根本不需要去指責和抱怨任何你現實看到的人和事。
因為那是你自己內在認知的投影。
它在幫助你看到,你自己需要顛覆和突破你自己的認知障礙,那都是助緣。
你不明白就會抱怨,就會指責!
當我們罵一個人的時候,這三隻手指著自己。
所以千萬不要在明白人面前罵人,你把人家罵得越髒,自己就越髒。
而你讚美別人的時候,這四個手指頭指向自己,就代表了你的心有多美。
你能看到別人身上的的美,說明你心裏美。
你看到別人身上的醜,說明你不夠乾淨,就是這麼簡單。
你可以通過看到別人身上的一些問題,問自己:“我的什麼認知投影出了這樣的事兒?”
我是否可以顛覆這個認知,讓我看到的世界更美好?
因為那是投影源,在投影源上下功夫才是高維實踐!
所以鏡子是讓我們直接回歸投影源,不在投影的相上有絲毫的染著,直指自己的投影源!
直指內在,你看到所有東西都直接往更高一個維度,在自己的內在找原因。在你的投影源裏去覺察!
這就是鏡子帶給我們直接的作用,它很直觀,直接反照!
最後一個境,是環境的“境”,也是境界的“境”。
我們在三維空間要創造一個能夠遮罩掉周圍干擾的這麼一個相對安靜,相對平靜的空間。
在這個空間裏面,我們容易跟內在關聯。
但當你的意識進入更高的境界的時候,你的意識可以創造環境。
甚至說你在三維空間,一種嘈雜的環境中,你只要想遮罩,瞬間周圍的事情跟你無關。
你只要想連接,馬上就可以連接,這就是你真正達到了一個境界在更高一個維度的時候了!
當你進入更高一個維度的話,人間這點事兒根本擾動不了你,他跳起來也夠不著你的後腳跟。
這就是因為你的境界達到了一個更高的維度而產生的定力,叫定慧等持。
寫在最後
“淨”讓你每一個當下都保持通透。
忍是為了讓你“靜”,忍不是讓你持續的忍,是給你一個安靜的空間轉念。
“敬”為的是跟你內在具足圓滿智慧之間能得到連接。
“鏡”是幫助你看到,你自己需要顛覆和突破的認知障礙;是為了讓你直接回歸投影源,在自己的內在找原因。
當你的意識進入更高的“境”界的時候,很容易跟內在關聯,可以創造環境,在這個環境裏,任何人都擾動不了你!
- Nov 18 Mon 2024 11:27
想進入“高維空間”駕馭生活,需要5個條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