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富而不貴?如何讓中國的企業家在創造財富的同時又贏得尊重?

改革開放下一個30年,窮人思維、災民心態和流民意識卻成為了中國人致富求貴、經濟發展之路上的新三座大山:

報載:一個溫州保安在路邊上發現了一個無人看管的倉庫,倉庫裏堆滿了塑膠瓶裝的涼茶。他這位保安認為賺錢的機會來了,但在他的眼裏只有PVC塑膠瓶,他找來幾個收廢品的民工,讓他們一起把倒空了3萬多瓶涼茶倒掉,把盛涼茶的PVC塑膠瓶賣給了廢品收購站。在支付給收廢品的民工幾百元勞務費後,這位保安最終獲利115元,而整個倉庫的瓶裝涼茶價值17萬元人民幣。廠家報案後,該保安以盜竊價值數額巨大的財物罪名被捕。這位保安將在監獄裏度過漫長的刑期,但他所獲的利益卻只有區區上百元,他的風險和收益太不成比例了。

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為了微薄的利潤而甘冒巨大的風險;只看到蠅頭小利,而忘記了真正的金銀財寶。買櫝還珠成了中國人的集體無意識,或許我們經歷了太久的貧困,無法分辨什麼是短期利益,什麼是富貴傳家。當大半個中國都陷落在霧霾中掙扎喘息,當地溝油開始流入機關幹部的食堂,我們才知道世界上免費的東西都是最寶貴的:比如陽光、空氣、水、安全的食物……還有愛情。

魯迅曾有言:亂世民不如太平犬。中國是個災害頻仍的國度: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個字基本上能概括古往今來的中國夢。中國歷史不僅自然災害頻發,而且戰亂人禍接踵而至。安全感缺失造就了中國人普遍的災民心態:害怕流離失所,就拼命買房子;曾經吃不飽穿不暖,便大量囤積財富;潛意識裏中國人總有一種末班車的心態:政策要變了,大限要到了,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富要暴富,財要橫財,撈一票就走……

不僅普通民眾有此心態,官員也莫能例外;商人更是如此,為什麼礦老闆不願意在安全生產上投入,因為他們隨時戰戰兢兢,不知道什麼時候礦就不讓采了,廠就被關了,所以混一天是一天,多賺一筆是一筆……直到有一天礦難訇然爆發。這一切悲劇只能用制度經濟學來解釋。

至於說到流民意識。或許與國人潛意識裏的逃荒經歷有關,中國人很少對居住地有歸屬感,很難融入當地社會。相遇之後互相問的最多的一句話:“你是哪里人?老家在哪?”而即使在移民國家美國,大家的歸屬感和本地社區意識都很強,很少有美國人見面互相刨根問底:你是打哪兒來的?潛意識裏,中國人都不認同自己的居住地,長期工作之地居然還要辦暫住證,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是世界上僅存的施行戶籍管制的國家之一,更因為中國人沒有形成公民意識,社區建設更是乏善可陳。

中國人骨子裏都有流民意識:每個人都是匆匆過客,撈一票就走……招商銀行與貝恩諮詢聯合發佈《中國私人財富報告》稱:個人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人民幣的高淨值人群中,有60%受訪者已完成或正在考慮投資移民;在可投資資產過億元的富豪中,有27%已完成移民,47%表示正在計畫移民。

中國歷史上流民意識最盛的是元帝國,逐水草而居,哪兒草高往哪兒的遊牧心態,讓成吉思汗和其子孫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廣大的版圖,但元帝國不知道固守殖民,精耕細作,歷經短暫的九十九年便土崩瓦解。

可見,窮人思維、災民心態和流民意識是擋在當代中國人致富求貴、可持續發展面前亟需破除的新三座大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