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必讀,《道家內丹修煉二十一問》!

1甚麼是內丹?

答:內丹,指人通過修煉自身的精氣神而在體內結成的丹,乃相對於以身外的藥物煉成的“外丹”而言。內丹之“丹”究竟是甚麼呢?內丹家對此說法不一,有的認為就是自己的本來真性,有的認為是形如黍米的能量團,有的認為是一種光。

 

2內丹修煉所追求的終極境界是甚麼呢?

答:複歸本性,與道合一。

3內丹修煉的總原則是甚麼呢?

答:性命雙修。性,即心性;命,指精氣。修煉內丹,既要淨化心靈,又要培育元氣,以開發智慧,強健體魄。

4修煉內丹如何入門?

答:未煉功,先積德。欲修內丹者,先要加強道德品行方面的修養,包括棄除不正的行為、習氣、嗜好,按一定的道德規範約束自己的言行,並積極奉行利人濟世的善事。然後每天抽出一定時間靜坐,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沒有老師指點,如何習靜坐?

答:靜坐沒有特別的講究,順其自然就行。每天清閒時,或盤腿(單盤、雙盤、自由式均可)坐於床上,兩手重迭放於腿上;或垂腿坐於椅上,兩手平放在兩腿上,上身挺直,頸椎稍往上一頂,頭自然微微下垂,先不忙閉眼,而要凝神聽自己的呼吸,待到覺得呼吸較細勻時,再微閉雙眼,稍微用意顧念下丹田,而注意力仍主要放在聽呼吸上 (聽呼吸比數呼吸要好)。

若遇有雜念紛擾,最好是不去管他,只要身體穩坐不動,任他雜念急起急落,思前想後,等到坐過半個鐘頭或一個鐘頭以後,雜念自然就慢慢的平下去了。中間猛然一覺,雜念全消。若能一覺之後,把持不失,自有說不出的快樂舒適之感。

6靜坐一會後,覺得腰酸背疼,請問是不是出了偏差?

答:這是正常現象。人身中許多病往往有一個潛伏期,過了潛伏期再發作,常常很厲害。若能在潛伏期就把它診斷出來,則比較容易治療。靜坐時真氣在身體內運行,就具有檢查潛在疾病的作用。因為真氣遇到病灶,便會受阻,使人產生疼痛感,所謂“痛則不通,通則不痛”。靜坐時間久了,積聚的能量不斷增加,真氣就能沖過病灶使潛在的疾病消除。

7靜坐一個多月後,覺得很受用,該如何進一步修煉?

答:繼續靜坐,可以一直保有良好的感覺。若有條件的話,可以請教道門中人指示煉精化氣的方法。

8有人問:我工作太忙,幾乎沒有空閒時間,如何煉功?

答:古人說:動處煉性,靜處煉命。如何動處煉性? 舉凡工作應酬,以良心作主宰,以中庸為尺度,無私心,無雜念,一心一意,幹好本職工作,上無愧於天,下無愧於人,即是最好的煉性方法。如何靜處煉命?無事之時,無論行住坐臥,總將一個神光下照于丹田之處,務使神抱住氣,意系住息,神氣戀戀,兩不相離,如此聚而不散,融會一團,悠揚活潑,往來于丹田之中,日積月累,自然真氣衝衝,包固一身內外。

9有人說煉功要守竅,請問應該守甚麼竅?

答:守竅之法較多,但初學者應以下丹田(臍後一寸三分處)為主。尤其是日常用腦較多的人,心火過於上運,意守下丹田,可降心火而升腎水,使身中陰平陽秘。在守竅過程中,也應根據氣機的變化靈活掌握,轉換意守之竅。若昏沉,宜移守上丹田;若散亂,應移守下丹田。關於守竅的方法,諸家都強調“勿忘勿助,似守非守”,用意不可太緊,又不可全不用心,流於散亂昏沉。

 

10聽說煉功要掌握“活子時”,請問“活子時”是指甚麼時候?

答:子時乃一陽來複之時。活子時,指煉功中凡靜極恍惚,心中毫無欲念,而陽氣自然生髮,生殖器自然挺舉之時。

 

11煉內丹功,在飲食上有甚麼禁忌嗎?

答:以素食為主,少食腥膻。素食中如蘑菇、竹筍、鮮菌等,味雖適口,但易於發病,也宜少食。肉食中只可權食雞鴨魚並蛋類,其他肉類,宜少食為妙。

 

12內丹學有哪些主要流派?

答:內丹學在流傳過程中由於師承的不同、掌握的重點不同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有以修性為主者,有以修命為主者;有主清修者,有主陰陽雙修者。這些流派,都自稱淵源于唐末五代鐘(離權)呂(洞賓)的金丹派。按傳統的劃分法,主要可分為南、北宗和東、西、中派。

南宗創始者為南宋張伯端,其代表作《悟真篇》被奉為與《周易參同契》同樣重要的內丹學著作。該派以“先命後性”的修煉方式著稱,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南宗內部又分為清修派和陰陽雙修派兩個支系。

北宗創始者為金代王重陽,流行於江北,在修煉方法上主張先性後命,且以性功為主。倡清靜獨修。

北宗與南宗在元代經陳致虛的大力會通實現了合流,從此成為全真教內部的兩宗。

中派為元代李道純所創立。原本無宗名,因其丹法以“守中”為要,故名。該派把儒家的“中和”思想融於道教的修煉論,始終以“守中”為要訣,認為“中”即玄關一竅,為人性命之根。明代的《性命圭旨》、清代傳《樂育堂語錄》的黃元吉以及傳中黃直透功夫的閔小艮均被視為中派。

東派為明嘉靖時陸西星所創。此派功法源于南宗,主陰陽雙修,但非禦女采戰之術,而是神交氣交,雙修雙補。其要點在“凝神聚氣”,“道法自然”。明末著《金丹真傳》的孫汝忠、清代編《道書十七種》的傅金銓,其丹法均與束派相類似。

西派由李西月于清嘉慶至咸豐年間開創。其丹法特點是清靜與陰陽合用,第一步主清靜自然,第二步主陰陽雙修。此派功法層次多,如築基分小築基、大築基,煉己分內煉己、外煉己,煉心法分為九層,藥物分作三層,煉功分為五關等。清末著《性命要旨》、《教外心法》、編印《道統大成》的汪束亭,著《養生篇》的柯懷經,及近人蘇州徐頌堯(海嬰)均屬西派。

 

13內丹學的基本特徵是甚麼?

答:

(1) 內丹是一種以靜功為特黴的人體生命內煉實踐體系;

(2) 內丹功法從人的性功能練起,調整自身的內分泌激素,從而加強對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等的自我控制能力,改變人體自身的功能;

(3) 內丹以人體性潛能和無意識系統的潛能作為開發物件;

(4) 內丹學寓道於術,它不僅是一套系統的功法,而且是一套完整的世界觀,是以老莊的道家思想為主體的立身處世的行為模式。

14內丹功法的核心是甚麼?

答:內丹功法的核心叫做“取坎填離”、“抽鉛添汞”,實際上就是還精補腦。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促使性能量昇華,以之作為大腦的營養,從而保持大腦的青春活力。

15修煉內丹有何樂趣?

答:修煉內丹的人在“活子時 ”到來時體內會分泌出一種類嗎啡樣的激素,使人產生酥綿快樂、如癡如醉之感。

 

16修煉內丹的關鍵是甚麼?

答:關鍵在於懂得玄關竅開之時。古人說:“道法三千六百門,人人各執一苗根。誰知些子玄關竅,不在三千六百門。”所謂玄關竅,意即人體至玄至妙的機關。有的人執著於認身體的某個部位為玄關竅,這是不妥當的。因為問題的實質並不在於人體結構靜止的這一方面,而在於如何使“玄關現象”(現出玄關之象)這一屬於身心狀態的動的一面。

玄關現象又稱玄關竅開,它在平時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有在練功過程中當真氣積累到一定程度及靜極而動時才會出現。玄關竅開是靜定中無所知無所覺時突起知覺之心,前無所思後無所憶'乾乾淨淨的一種境界。這時會在腹部形成一個氣穴,修煉者應凝神入於氣穴,自有陽生活子時發生。

 

17練功要意守丹田,請問丹田的位置究竟在甚麼地方?

答:丹田的位置,各種文獻所載及各家師傳不同。有的說臍下一寸三分為丹田,有的說臍下三寸為丹田,有的說丹田在腎前臍後 ‘還有其他說法。這些都是我們祖先在長期練功實踐中直覺體驗出來的。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體會自然不一樣。除了個人的差異外,還因為腹內的感覺神經是內臟神經,它向大腦感覺中樞傳送的反射不那麼準確,往往有誤差。因此,對丹田位置的記載不同是可以理解的。

那麼,我們對丹田的部位究竟該怎樣認識呢?一般來講,一談到丹田的名稱,應指前從肚臍(神闕),後至陽關'命門部分(小腹部),不是單指某一點'也不是單指一平面,而是指從外到內.從上到下的立體部分。若在教功和練功過程中,各家門派師傳不同,練功目的和方法不同,那就隨其師所指點安排固定在某一部位,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18能否介紹氣通督任之法?

答:氣通督任又叫小周天,是依靠人體的真氣生髮之機,加上不斷練功,使精氣充分積累而自然實現的。通督任之法,在默默凝神常照氣穴 (即下丹田) ,迨至元氣充滿,自能衝開督脈,循脊上行至腦,複轉而下行與任脈相通。但元氣之通督脈,並不一定在靜坐練功時,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比較明顯的感覺是有一股熱流順著脊椎湧上腦後玉枕穴。

 

19請問入靜有甚麼方法?

答:可試用下列幾種方法進入入靜狀態:

(1) 數息法,就是在練功中默數自己的呼吸次數,從一數到十或百,周而復始,可以很快入靜。

(2) 聽息法,就是在練功中聽自己的呼吸,使精神集中,協助入靜。

(3) 意守丹田法,就是把意念活動寄託在身體丹田部位上,以利排除雜念,順利入靜。

(4) 意守外景法,因某些原因不能意守丹田時,可以守體外景物,加意守大海、松樹、鮮花等。把意念寄託在體外某一景物上,也可以達到入靜狀態。

(5) 意守臟器法,由於某髒有病,在練功中可以直接意守某個臟器,如意守肝臟、腎臟等,不僅有利於入靜,而且可以使氣至病所(元氣疏通該髒)。

(6) 聲音誘導法,在練功中可以輕聲誦讀字句或咒語,也可以聽鐘擺之聲,都是入靜手段。

上述入靜方法,可任選其中的一種或幾種同時進行,同時進行一般不宜超過三個內容.否則會人為地增加了雜念而不利於入靜。

 

20除了靜坐外,能否介紹一些輔助功法?

答:下列功法,不拘場所,只要有空即可進行:

(1) 摩手熨目。將兩手手心相對用力搓,使掌心如火,睜大眼睛,將手掌掌心向內覆於眼上,用掌的熱氣熨目。

(2) 鳴天鼓。舉雙手緊掩兩耳,以雙手食指從中指上滑下,彈擊後腦,聲如擊鼓。

(3) 舌功。以舌抵上顎,可使津液自生,再用舌滿口攪津液,鼓漱三十六次,分三口咽下,咽液時喉中應汨汨有聲。

(4) 提肛功。提縮肛門,如忍大便狀。

以上功法,勤行不輟,對身體大有好處。

 

21如何對待練功中出現的幻景?

答:在入靜過程中,隨著體內氣機的變化.可能會出現山河湖海、花草樹木乃至仙鬼怪等種種幻景。當幻景出現時.應不予以分辨,不生欣厭之念,以免激惹起更多的意念活動。要緊緊守住原意守物件,這樣做,幻景自然消失,從而恢復寧靜之態。所謂 “死心不動,萬魔自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