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之精(即元精)化生元氣(即元炁)”與不懂修煉的凡人無關。
元精化生元炁(即煉精化炁)的過程,只發生在修煉人身上。
睡眠分為淺層睡眠和深度睡眠。
淺層睡眠做夢,深層睡眠不做夢。
做夢是後天識神在做功。
人清醒時,是粗淺意識在做功。
人做夢時,粗淺意識被壓抑,深層微細意識出來做功。各種微細意識碎片組合在一起,就形成夢境。
粗淺意識和深層微細意識都屬於後天識神。
只要有意識產生,就消耗能量。
深度睡眠時,不產生任何意識,識神完全被壓抑,一念不生、一心不亂、清淨無欲、寂靜虛無。這時就是淺層元神(即未被擾動的寂靜不動的心體,也叫真心、佛性、天心、道心、真我)在做功。
深度睡眠,也是入定(即禪定)態、虛無態。
在這種虛無態中,先天一炁不采自來。
人們白天再勞累,睡一覺起來就精力充沛,原因就是在深度睡眠中采聚了先天一炁這種超能,補充了白天的損耗。
如果晚上深度睡眠不夠,淺層睡眠多,人們就會感覺晚上老做夢,睡得不好,精力不足。
即使深度睡眠好,能量采得足,比如男子淩晨時出現“無欲而剛”(沒有欲望的情況下陽具自動勃起),但因為不懂得修煉,不知道抓住時機,主動入靜入定,“採取、煉化”元精(即真精、小藥),所以元精就不能轉化為元炁。
除非前世已經成就的大根器之人,今生即使不懂修煉,無人指點,機緣巧合下,也可能自發地入靜入定,從而實現“先天之精化生元炁”(即煉精化炁)的過程。
交感之精是後天之精而不是先天之精
《修真後辨》
紫清翁雲: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玉皇的口水比喻先天之精乃是無形之物);其炁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最)素(先天、原有)(的狀態)煙(氣態);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即始,指開始、本來、根本、最初)始相比肩。是即所謂元精、元炁、元神也。精炁神而曰(說)元,是本來之物。人未有此身,先有此物。即(就是)有此物,而後無形生形,無質生質,乃從父母未交(交媾)之時而來者。……
後天精氣神
後天之精,交感之精;後天之氣,呼吸之氣;後天之神,思慮之神。三物有形有象,生(生成)身(肉身)已(同“以”)後之物。男女交媾,精血融和,結為胚胎。胎中只有元炁,並無呼吸之氣。及其十月胎完,脫出其胞,落地之時,“哇”的一聲,納受天地有形之氣,入於丹田,與元炁相合,從此氣自口鼻出入,外接天地之氣以為氣,此呼吸氣之根也。後天之神,亦於此而生。此神乃曆劫輪回之識神。生時先來,死時先去。轉人轉獸是這個,為善為惡是這個,生來死去亦是這個,出此入彼、移舊住新無不是這個。當落地“哇”的一聲,即(就是)此神入竅之時也。所以嬰兒落地,不“哇”者不活,蓋以(因為)無神入竅也。初生之時,(後天之)神氣相禦(同“馭”,駕馭),以為(作為)後天根本,生長幻身(即肉身)。至於(同“於”)交感之精,猶(還)系(是)後有之物。在母胎時無此精,初生身(肉身)亦無此精;及至(等到)二八(十六)之年(歲數),(先天)元陽炁足,滿而必溢,(達到)極(頂點)而必返(回到相反的方向),陽(炁)極則陰(氣)生,陰(氣)生則陽(炁)消,陰氣用事,陽炁退位,無形之陰(氣)又生有形之陰(液);腎中竅(即孔)開,真水(即無欲之真精)虧而欲火潛(暗暗)生。稍有觸動,其火上炎(升騰),蒸(煮)炙(烤)一身,激發百骸血脈,五臟六腑津液,盡皆沸騰上湧,聚會於頭頂百會穴。此穴乃百脈聚會之處,其氣血從此穴下降夾脊,至(到)腎腧過後,始(才)化(變)為白(白色精液);過尾閭,達陰竅(指肛門和尿道),始泄(排泄)焉。此精不但生時並無,即(即使)生後亦無,特(不過)氣血所化耳。其腎竅不過是出精之門,精何嘗(哪里)在腎也。所謂交感之精者,因有交(交媾)有感(感覺)而有精,不交不感即無精。至於夢遺,亦由感而有;間(有時)有不(沒有)感而遺(精)者,是氣虛而血脈不固(固攝),邪火(體弱引起的虛火)催逼而出(排出)之;此交感之精之所由來也。當陽(炁)極生陰(氣),不但(交感之)精從此有,即(即使)思慮之神(也)從此而發(產生),呼吸之氣(也)從此而暴(顯露)。學者須要識得此三者皆生身以後所有,而非生身以前之物。以生身以後之物,而欲保全性命,延年益壽,超出乎陰陽之外,能乎(或者)否(不能)耶?學者當三思之。】
《中華養生大典~道教精氣神論》:
【《內養真詮》亦說:“道之大敵,為一色字。色之害人,甚於虎狼。修仙家只要留得精住,便可長生。如有不節(即節制),則侵克(逐漸侵害)年齡(生存的年數),蠶食(一點點地侵吞)精魄,真氣去(離開)矣,即(即使)日夜打坐,有何益乎?語雲:油盡燈滅,髓竭人亡,誠(實在)非(不是)虛(不真實的)語。”上述各論,實質上就是告誡人們重視保精。年輕力壯的,正值盈氣(同“營氣”,即營養之氣)盛時,要戒之在色,不可縱欲;中老年人,已經精虧腎虛了,要持(堅持)之以節(節制),不可一漏再漏,以致髓(骨髓之類的精華)竭(枯竭)命絕。
所謂補精,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聚補,即聚精以補精;一類為采補,即采精以補精。聚精之法平實易行,可以自修自習。明代袁了凡說:“聚精之道,一曰寡(少)欲(欲望),二曰節勞(勞動有節制,不過度疲勞),三曰息(停止)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小心)味(食物)。
今之談養生者,多言采陰補陽(指男女交合時男子吸取女子高潮時的陰液)、久成不泄(指男子陽具堅硬時間長而不泄精),此為大(極大)謬(錯誤、荒謬)。腎為(儲存)精(生命能量精華)之(的)腑(同“府”,即倉庫)。凡男女交接(性交),必擾(擾動)其腎。腎動(被擾動)則精(指氣血化生的男子精液)血(指氣血化生的女子陰液)必隨之而流,外雖不泄,精(臟腑之精炁、生殖之精炁)已離宮(指臟腑),即(即使)能堅(堅硬)忍(忍住不射精)者,亦必有其精(精液)數點,隨陽之萎(男子陽具變軟縮小)而流出,此其驗(證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