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不知道我們在人世間的一切行為和結果都是隨念頭而產生的。念頭,就是想法,想法是我們的認知決定的,想法決定了人生的走向。
只要有念頭,就會引起我們的情緒波動,情緒是一種能量,會在我們的潛意識裏埋藏起來,天長日久這份情緒能量形成了習慣,只要我們不去看見,不去釋放,能量會不斷被累積。而這個能量會跟隨念頭的產生像我們的手機信號一樣遍佈宇宙空間。當然,念頭會讓我們的心波動,心波動的頻率大,情緒能量越強,這個能量遍佈的範圍就廣,反之就小。念起,潛在的能量就會被人事物接收到,感受到。如果我們的念是善意的,正巧有事物或者人的能量頻率和了你的頻率,那麼好的事情或者善意的人就會出現在你的世界裏。如果我們的念頭是負面的,就會和空間裏的頻率相同的負面的人和事兒同頻共振,那麼不好的人和事兒就會被我們遇到。只要我們有分別,有評判,就會有認知,就會有念頭,就會有情緒,就會無形中觸動潛意識中埋藏的那份能量而發散出去。
我們遇到的所有人事物都是能量同頻共振的結果。所以,覺的是我們的念頭,時時刻刻帶著覺知去看待遇到的人事物,從各種情緒(自己的情緒和對方的情緒)的波動中去覺察自己的什麼認知促成了當下的發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就是這個道理。天堂指的就是好的感受,地獄就是不好的感受。而這個感受也是因為我們對人事物的想法產生的。所以很多人說要無欲無求,要無念。無念,我們就會與一切人事物達成和諧共生,不會產生糾葛,自然就不會有各種亂象產生。即使產生了,我們也知道是我們的潛在能量促成了這次的發生,就去看到這個發生是因為我定義了什麼樣認知?轉念或者打破這樣的認知,就會化解或者避免以後還會遇到相同的人或事情。
帶著覺知去看遇到的人事物,去感受當下發生的一切,其實就是在消減潛意識裏的那份能量,不斷的覺,就會不斷的淡化那份能量,直到銷聲匿跡。 所以,我們不要把關注點放在人和事件上,而是要放在這個人和事件引起了我的什麼想法上,才能化干戈為玉帛。我們遇到的所有人事物都是讓我們看清自己,改變自己的,真正看清一切都是我們吸引來的這個真相。

人之所迷,因在局內,人之所悟,因在局外。人生充滿變數,定力如何,直接影響到人生的走向。淡定看人生,寧靜看自己。
人生這事兒就跟大海似的說變就變。有時候風平浪靜,陽光灑在水面上閃著光,看著就舒心;有時候狂風大作,浪頭打得船直晃,嚇得人心裏發慌。
可不管海面咋折騰,有一樣東西能讓咱們穩住那就是定力,它就像船錨,深深紮進海底,再大的風浪也能讓船不跑偏。
多少有本事的人都是靠這股定力,在人生裏闖出名堂。就說蘇軾吧,一輩子在官場裏起起落落,好幾次被貶到偏遠地方,從京城到嶺南,日子過得夠坎坷了。
可他壓根沒被這些困難打倒反而活得特別豁達。在黃州的時候,他開墾東坡跟老百姓一起種地,還寫出《赤壁賦》這些流傳千古的文章。
到了嶺南,他吃著荔枝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沒把自己困在個人得失裏,而是站在更高的地方看人生,用淡定的心態把苦日子過成了詩。
可你看那些沒定力的人遇到點變化就找不著北了。他們容易被外面的誘惑勾走,碰到困難就嚇退,整天在得失之間糾結,在名利堆裏迷路。就像水面上的浮萍,沒根沒底的,只能跟著水流漂,最後就消失在歲月裏了。
淡定看人生是種智慧也是種境界。有了這心態,成功的時候不會得意忘形,而是保持清醒接著往前;失敗的時候不會垂頭喪氣,而是總結經驗重新開始。淡定能讓咱們平和地對待生活裏的事兒,不被情緒牽著走,不被困難打倒。
寧靜看自己是種反省也是種思考。平時忙忙碌碌的,咱們常忽略心裏的聲音,忘了看看自己的靈魂。寧靜看自己,就是在熱鬧的世界裏找個安靜的地兒,靜下心聽聽自己到底想要啥,知道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只有真正瞭解自己,才能規劃好人生,活出價值。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咱們這輩子,得學會跳出眼前的事兒,站在遠處看人生。
守住心裏的定力別被外面的事兒干擾,別被一時的誘惑勾走。在淡定和寧靜裏,才能找到人生的道理,寫出自己的精彩故事。這樣,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穩、走得遠,走到想去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