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古魯:(笑)頭腦用不著聽你的。你稱為“頭腦”的實際上只是社會的垃圾桶,你的頭腦就像一個籃子。在社會中,無論你走到哪里,都會不停地把各種各樣的東西收集到籃子中,這就是頭腦。你當下擁有的頭腦----如果你仔細觀照它--- 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見證了一些生活經歷的頭腦。如果你出生在非洲的偏遠地區,你一定會有完全不同的想法和感受。
所以,你的頭腦的本質---或者說當下頭腦的內容---只是你填充進去的資訊的堆積。它是你對生活做出的反應,而且大部分資訊是無意識進入頭腦的,只有極小部分是有意識地。
目前分類:覺悟 (496)
- Nov 24 Sun 2013 20:57
如何讓頭腦聽你的?
- Nov 24 Sun 2013 19:11
直到你死
波卡拉有個富有而慷慨的人。他在靈界的階級很高,所以他被稱為世界的總統。每一天,他都佈施黃金給某個族群的人-病人、寡婦等等,但只要那人一開口,便什麼都沒有。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保持沉默。
- Nov 24 Sun 2013 19:09
直到你死--不要判斷
一個年輕人到了達南那兒,跟他說蘇菲和其他很多事都是錯的。叫達南的埃及人從手上脫下一個戒指交給他:「把這個拿到市場的雜貨鋪上去賣,看看可不可以賣到一塊金幣。」
市場的雜貨鋪商人沒有一個出價超過一個銀幣,年輕人又把戒指帶回來。
- Nov 24 Sun 2013 19:05
直到你死--不用拐杖行走
- Nov 04 Mon 2013 06:01
你是在修佛還是修魔?
好像一夜之間,身邊的人都在修佛。用心觀察,發現許多有趣的事。有的人修了佛後,像黑社會老大,動不動就威脅你,你這樣做會下地獄,你那樣做會有報應。你吃塊肉,他橫眉冷對。你無意中說了一句佛不好的話,他怒目圓瞪,教訓你半天,如果你不聽他的,他鄭重地宣佈,你會不得好死。真正的佛永遠給人力量,給人安寧。這種動不動就嚇唬別人的,不是佛,是魔。
- Oct 29 Tue 2013 22:17
什麼是因果
- Oct 29 Tue 2013 22:15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是什麼含義?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意思是說大自然空間萬事萬物都在分秒不停的運動變化,如果我們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變化,就會被時代無情的拋棄,就會落伍,就會跟不上時代潮流的前進步伐。日月星辰按照既定的運動軌道周而復始,運行不息,在大自然空間繁衍生息的人類萬眾生命隨之休戚與共。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萬年太久,生命是及其短暫而有限的,我們要做的事太多太多,需要不斷的努力,積極主動地珍惜時間,分秒必爭,著眼未來,抓住現在,付出自己辛勤的勞動,你好我好大家好,讓大家在我們的幸福家園裏健康的實現萬眾生命和諧共處、健康長壽、快樂幸福的美好願望。
- Oct 25 Fri 2013 20:02
本性的圓滿
正確的信仰確實可以起到在人世間安撫心靈,充實空虛思想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人的道德,淨化人的生命境界,換個角度講,信仰是完善常人生活的一種手段,可是信仰絕對不是修煉,偉大的佛法修煉是從常人開始逐步成就高級生命的過程,生命境界的改變是真實不虛的,這種巨大的變化反映在人世間就是震撼的奇跡,對於修煉中不同狀態,佛法所體現出來的真實景象,我從來沒有仔細認真的記錄過,因為覺得這些景象狀態都是感性的,不是理性上用法理指導修煉,這些感受過分的執著就是人心的魔障,但是這一次,我想把我親身的體會寫下來,同學們一同分享
- Oct 25 Fri 2013 20:00
到底是誰修成了佛?
每當我們說起“佛”字,各位看官馬上就會在自己的思想裏產生關於“佛”的一切內容,包括法相莊嚴,偉大神聖的佛陀形象,無量智慧對於宇宙真相的洞徹,清淨的戒律脫離情欲苦海,慈悲的容納蒼穹眾生。。。。。等等一切產生于常人社會文化,觀念的“擬人化”的佛陀含義,可是,這些存在于人類思維情感,觀念想像中的“佛”,是不是真實的永恆覺著的本來面目哪?為什麼釋迦牟尼說:“離一切像即為佛像?”
這個宇宙,從根本上說,就是由佛法構成的,包括我們人類現在生存的這個地球範圍,這個由底層宇宙粗糙的物質所構成的空間,也在佛法派生物質的範圍之內,只是佛法在最低層次的法理存在表現。而靈魂進入這個空間之後,不論他進入的這個空間的載體形式是什麼,在載體外在形式的左右下,靈魂就會形成載體的形象,由各種三界內因果業障,許許多多存在於三界內的生命因素所組合參與、左右靈魂的真正元神,當這個靈魂在造就這個載體形式的微觀因素,物質生命的左右之下,產生的所有意願,認識,其實都不是靈魂原本的先天境界智慧,而是附著在靈魂之上,各種冤情債主,底層生命因素,三界內因果聚集的“虛假幻想”,只有靈魂脫離了這一切外在束縛,不受人間載體形式與三界生命因素困擾,解脫佛法對於三界有情眾生的因果法理制約,那麼,這個靈魂,才能得到真正的回歸本性,見到原始自我的本來面目,這,就是修煉。
- Oct 25 Fri 2013 10:54
人生與修行
我們這個世界的物質,只有物質的加持力而已。但是我們人不是只有這個肉體而已,我們還有精神的方面,我們會有想法,那就是我們所說的精神。精神是看不見的東西,不過我們不能說沒有,我們都知道有。所以有的時候我們靠近一些修行比較好、道德比較高的人,我們會感覺到很舒服;如果我們很久沒有靠近他們,我們會很想念。
- Oct 21 Mon 2013 11:13
如何才能覺醒?
覺醒是什麼感覺?你是不是開始想——正確的感覺應該是:啊,萬物靜止……或是,突然間世界開闊……或是,一股醍醐灌頂般的感覺……甚至,被雷劈到的感覺……那只是一種想像,不是嗎?其實,覺醒有很多種形式,但結果都是一樣的……有一天,忽然發現,是我們自己把自己卡住了。我們太過於執著一個過程了,這種執著把我們的所有心智,都卡在了一個想像出現但沒出現的過程上。在我們醒悟的開始之前會大量尋找那些靈性資料。有些人看到這些資料的時候是醍醐灌頂般找到了回憶,有些人只是有一種很久以前就曾相識的感覺。很平靜的感覺,仿佛找到了家。但另一個我開始不滿意了:覺醒應該是很壯觀的事情,怎麼著也要有點什麼特別而激動的感覺吧!像電影上那樣!太平靜了,怎麼可能!此時的自我並未意識到這個念頭漸漸產生出的糾結,把我們卡在了裏面。當自我意識到這股糾結的來源時,便釋然了一切。依舊很平靜,波瀾不驚。覺醒的感覺,每個人都會不一樣。覺醒的感覺是看透一切、放下一切的感覺。淡然、平靜。生活中,我們依然有我的喜怒哀樂,生活也在繼續。只是,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只是浮在表層了,真正的自我則在內部平靜而包容地看著它們,內心仿佛一潭深水,波瀾不驚。當身處鬧市、喧嘩中,和別人談話時,在街上走路時……無論外界怎麼熙攘,無論自己在做什麼,內心深處都是一樣的寧靜。不會再為什麼執著和較真,喜怒哀樂仿佛表演的遊戲。內心的平靜不是毫無感情的平靜,那是冷漠,不是平靜。這種平靜中,有包容,有理解一切,有寬泛的溫暖,有淡淡的大愛、悲憫……但我執著於別的東西。只能說,每個人的癥結都是不一樣的。而當我們發現它們,放下最後一樣執著,所有曾困擾我們的,就都消融了。找到讓你困惑糾結的地方,認真地與你內心對話,學習放下它。
那我們的使命究竟是什麼呢?你的使命,其實很簡單,就是你的服務,你的愛。對你身邊的每個人伸出寬容理解、愛和原諒的橄欖枝。你的微笑讓他們心情舒暢,你為他們設身處地著想,你帶來身邊充滿愛的環境,你為他人帶來愉悅和快樂……這些就是你最重要的使命。愕然嗎?你肯定會想,這些看起來真的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了,真的是你的使命嗎?沒錯。看起來雖小,卻至關重要的小事。拋開地球上的傳統觀念吧,仔細想想,所謂的大事是什麼,小事又是什麼?你會恍然大悟,其實,事情並沒有大小之分,而在於他的意義。你用愛心感染一個人,和大師們開萬人講座宣講慈善,是一樣的意義——把愛、善良和理解帶到這個星球。或許這麼類比一下,你就知道這不是一件小事了——你只是六千五百萬為愛降生的人之一,你的愛乘以六千五百份,會是什麼效果?如果在所有人努力下,地球整個被遍佈的愛和理解包圍,又是什麼?
- Oct 21 Mon 2013 10:34
佛有三不能
第一不能代人轉業,就是個人的業各人自己受,無法轉給他人。第二不能代人成佛,各人的生死各人自已了。第三不能度無緣眾生。
因為佛力再大也大不過業力。不能替人轉移業障。就是不能將某甲的業轉給某乙來受。尤其是定業屬於必須要報的業障。但是對於一個真心修煉佛法的人來講,佛可以根據他所發願的大小,將重業轉為輕報。比如佛用五眼觀某修佛的人孽障很深,有墮入三惡道的可能,只要他發心修佛,佛可以用神通法力,將其孽障化成重病在今生得報。這就是俗話說:佛力再大也大不過業力,業力再大也大不過願力呀。只要你有大願大行要成佛,十惡不赦的殺人魔,放下屠刀也可立地成佛。
- Oct 15 Tue 2013 20:16
野狼行動的50條格言
- Oct 11 Fri 2013 12:49
人生看透,不要看破,因為還得生活與生存
- Oct 11 Fri 2013 11:48
對自己說。。。
- Oct 11 Fri 2013 08:36
感謝生活,感謝歲月
伴著這天籟的寂靜,把心交給這黑暗的精靈。用一份快樂的露珠洗滌一下,期盼在明晨的朝陽裏,拋開一切不愉快的思緒,洗出又一個輕盈的日子。此時的心情靜靜印在內心深處,在生命行走的過程中,總有得失,唯有努力唱出美麗音符,歲月綿長,經歷深刻,一切無悔于自己的人生,任生活莫測,世事如何變化,只將自己的心歸於自然、歸於無限的境野。遙遠而清晰的心靈之花,悄悄盛開,安靜,淡雅,獨自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