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長春觀
一、身直靜坐。全身放鬆,呼吸自然,兩手搭膝,舌抵上齶,神光內收,閉目內視,意守(下)丹田(時間長短視具體情況而定,以5分鐘為宜)。
二、手從胸前由內朝外劃金剛圈(圓弧),先左(手)後右(手),各一次,變成劍指收天陽之氣(三次),氣歸下丹田。然後,兩手合十交叉變成托掌放於生門,貫氣于下丹田(時間長短自定,以五分鐘為宜)。
三、攪車進火。緊接上式,晃身搖頭,左右轉動各36次,全身收氣,氣歸入丹田。由上而下存入下丹田,靜默時間自定。
四、左右手勞宮收氣。左手勞宮收氣,右手搭膝貫氣血海,氣歸三丹田。右手勞宮收氣,左手搭膝貫氣血海,氣歸三丹田(氣運大周天)。
五、兩勞宮向上收天陽空中之氣,歸於丹田(三次)。兩手心向下搭膝,(自上而下)氣入三丹田,至存入下丹田。
六、左右手由胸前向外劃金剛圈(圓弧)收空中之氣,作揉球狀。氣歸入三丹田,至存入下丹田。
七、兩手相握做桃形手印(即彌陀手印姿勢),食指對天目貫氣,氣歸入三丹田,吞口津液,氣存入下丹田。
八、雙手合十交叉變成托腹式掌服放於生門,靜松收氣。
1、會陰轉入尾閭收氣,氣歸丹田;
2、命門收氣;
3、大椎收氣;
4、玉枕收氣;
5、泥丸收氣;
6、天目收氣;
7、毛孔收氣;
8、百會收氣。
以上收氣,全憑入靜後意念完成,不要有意去做。然後,氣以百會運至下丹田,從任脈到湧泉,再從督脈升入百會,氣存入下丹田,吞津液收精固氣,氣存入下丹田。
收功法:搓手搽面恢復預備式收功關氣。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