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陳光甫商儲銀行遭擠提,陳無奈之下,只好求助於杜月笙。陳登臨杜府,杜月笙只說了一句:“明早開門之前,在商儲見。”次日上午,商儲門口來了一隊小汽車,為首的一輛,牌號是“7777”。上海人人皆知,這是杜月笙的車。杜月笙跨出車門,走進銀行,存了三百萬大洋。見杜老闆都來存錢了,擠兌的客戶頃刻散去。
黎元洪下臺,落泊上海,人人避之。唯有杜月笙,每月贈以足夠生活費。黃炎培生活拮据,杜月笙便每月送去500大洋。
抗戰期間,梅蘭芳寓居上海,蓄須明志,靠賣字畫為生。杜月笙派人偷偷去買,幫梅蘭芳渡過難關。
黑白兩道,都知道杜月笙喜歡說三句話,
第一句:“你個事情我曉得了,我會替你辦妥,好!再見。”
第二句:“錦上添花的事情讓別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第三句:“別人存錢,我存交情!”
凡是找他辦事的友朋,他都分文不取。偌大的上海灘,只要與杜月笙有交情,幾乎沒人敢說從沒接受過他的錢物饋贈。
杜月笙還有一個習慣,給朋友送錢時,一定要一對一,絕不讓第三者在場,以保全受錢人的面子。
他因此獲得了“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尺五天”的好名聲。
1931年,杜氏家祠落成典禮,前來祝賀的社會名流震驚上海。
“杜之先生帝堯,夏時有列累……”
撰寫這個《高橋杜氏祠堂記》的人你猜是誰?
那是魯迅、黃侃的老師——國學泰斗章太炎。
送來匾額、對聯、賀詞的都是誰:
“孝思不匱”——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賀。
“好義家風”——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張學良賀。
“明望之後”——國防部部長林輝賀。
“世德揚芬”——軍政部部長何應欽賀。
“慎終追遠”——實業部部長孔祥熙賀。
…………
做人做到這份上,也算是做到極致了。
禮賢下士,人品才是最高學歷
杜月笙年少失學、胸無點墨,
所以一直對文化人心懷敬畏。
國學大師章太炎晚年居蘇州講學,
本來對杜月笙不屑一顧不屑一談,
不料侄兒在上海租界與人發生糾紛,
他只好出面請杜月笙幫忙。
杜月笙不但迅速“擺平”了糾紛,
還專程去蘇州拜訪章太炎,臨別之際,
他悄悄塞了一張兩千銀票在茶杯底下,
以表達對大師的欣賞和崇敬。
自此以後,二人開始“訂交”。
“講義氣,重禮節,能禮賢下士。”
這是章太炎對杜月笙的評價。
杜月笙本名“杜月生”,不夠文雅,
章太炎為其改名為“杜鏞”,號“月笙”。
像對待章太炎一樣,杜月笙結交了楊度、章士釗等一大幫文化名流。
他重金聘請先生教自己識字讀書知歷史,
並開始勤練書法,就連簽名都很漂亮。
他還革新衣著,一改傳統幫派中那種身著短打、卷袖開懷的打扮,而是四季身著長衫。
不論天氣多熱,最上面一顆紐扣從不解開。
還禁止衣冠不整、赤膊袒胸的徒眾出入杜門。
講話也不帶粗口,總是溫文爾雅。
正因徹底改變了黑幫老大形象,他才得以進入上流社會,成為“中國版教父”。
他沒有文憑,但人品就是最高的文憑。。。。。
- Jun 12 Tue 2018 10:19
【人品就是最高的文憑】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