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日前,在網路上見到有兩位元道侶在討論關於過經的問題。而因為意見不合,有位道侶便說了一句“道不同不相為謀”。後來我發現不少道侶都有這樣的習慣,那就是針對不同的理解而引用這句話,我對濫用這一句是非常反感的。

首先,討論道教的教義、教理時,我們都是太上老君傳下弟子,我們的“道”本身就沒有不同之處。

用“道不同不相為謀”形容精神境界或品行上有差異而不能相處是可以的。但用來形容對同樣的事物有不同理解而無法共融,我覺得那樣是有問題的。一件客觀的事物,無論你覺得它好壞,它本質上是不受影響的,即這個“道”是一樣的。人之所以會對其有不同的判斷是因為每個人經歷、見識是不一樣的。但是因為“道”恒久而不變,所以通過交流,人與人之間還是可以“相謀”的。

而至於精神境界,就好比如你能接受道教,你家裏人不能,而且很是反對。那就確實不能“相謀”了,就不要給他們強加太多。例如我不吃牛肉,也不給他們吃,那樣是不行的。他們不是道教徒,怎麼做那是他們個人的自由。

02

品行方面應該更好理解,就像某個人平日在公共場所喜歡抽煙、罵髒話,在家中又愛酗酒。道家思想認為,“道”在人身上的表現就是“德”,那麼這個人無德,他的“道”與我們的“道”就很顯然是不一樣了。

對於這類人,我們可以嘗試勸其改正。因為每個人都是“道”所生育的,內心都有著道根,所以人懂得反省自我。而知錯能改,實際上也是“皈依”。因為悔改使能我們回歸到正道上,並依此而行。但無法勸解的情況下,我們就該遠離他。接觸不良習氣的人,會影響我們的清靜。

實際上,“道不同不相為謀”並非出自道經,而是《論語》中的一句話。它的原意是孔子告誡弟子們,要與君子交往,勿與小人親近。有的道侶不僅在引用方面犯了錯誤,甚至以此作為對傳教,懶散以待的籍口。因為他們是這樣理解的,“既然我跟世人道不同不相為謀,那我為什麼還要去弘道呢?”。

這種“愛信不信,不要打擾我飛升”的消極態度,是不符合道教看待社會問題的思想主張的。尤其是作為神職人員,更應秉承祖師“濟世度人”的精神,積極對有向道之心的信眾宣講道教的信仰理念。

03

《道德經》有提到“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即是說學道要從自身推向家,再從家到鄉、國,最後到天下,天下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社會。

這段經文就能夠看出來道教並不是一個主張避世,像苦行僧那樣的組織。而是一個以服務社會為主,基於現實生活的宗教組織。道教自古以來就有追求“太平”的社會理想。如今,我們要把向“道”之人都團結在一塊,共同奮鬥以實現符合時代發展的“小康”社會。讓我們值得掛在嘴邊的,應該是“仙道貴生,無量度人”,而非“道不同不相為謀”。

最後的一點,在我們日常談吐引用古語之前,應先把握好它的真實含義。漢字的內容極其豐富,若在表達方式上運用失誤,很容易會弄巧成拙。道教徒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人,在這方面更要懂得慎用。

又“凡有所相,皆是虛妄”,“非風動,非幡動,而是仁者心動”,"萬般神通皆小術,唯有空空是大道"。這些話讓人聽得雲裏霧裏,為何怎麼聽怎麼神,但就是不知道說的啥,不知道怎麼去做。我來告訴大家,其實這些都是入定的感受,而非入定的練功方法。古人的知識平均水準很低,也只能這麼去教導別人。為什麼要口傳心授,就是這個東西是技術與實踐結合出來的,而非理論推到出來的,需要一對一的教授,如果沒人教,只聽句話肯定是越聽越迷糊。而現代人已經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識,本來可以講明白的。但明明自己沒修成還要裝玄幻,裝神秘。如果已經通過實修得到些感覺了,以當前的文化知識水準,完全可以講明白,雖然說科學道理上無法細緻入微,但整個的修煉的順序和因果關係可以講明白。如果只說個“唯有空空是大道”讓人家去悟,去猜。那絕對是扯淡。沒有說不明白的道理,又有雲:”神仙只說家常話,引經多半門外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