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靈魂不死就是長生,不是肉體長壽。靈魂投胎一次,成為凡人一次,死後又投胎,如此的輪回。靈魂的死是他投胎成人了,在靈界消失了。肉身如同衣服,穿上衣服是凡人,脫去衣服是鬼。只有靈魂不死才能脫離輪回,而靈魂不死就必須修煉成真身道身。做不到練不成想長生也不能。連自己都不保了,就是給你個天梯也爬不上去。餓死了怎麼長生?被人害死了怎麼長生?修成了真身,就可以升天了,長生不死了,也就不用輪回了。

靈魂是真神師父,是自己的本性,本根,就在自己的心中身體裏,那又何必在身體外尋求呢?天天叨咕在自己心中,卻又不潛心修行,什麼意思呀??什麼目的呀??自己心中的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才會真正的保佑自己。許多的宗教徒都是祈求福報,而不是清淨心,潛心修行。既要求現世的福報,也要修來世,清淨身,不造業。現世的福報來自自己的努力。

在家在單位,在社會,盡職盡責,盡義務,不惹事,不得罪人,學好為人處事。也只有做好現世才能修好來世。一個只求自己解脫,自己的福報,不顧惜別人,不顧念親人的感受,這不是自私貪婪嗎?就是到了靈界,這種心性也沒人喜歡。夫妻,子女,父母,都是自己的義務與責任,做的不好,他們就有怨氣,就會阻礙自己的修行。

02

這就是怨親債主啊。只是依靠身外的神靈的保佑,欲望貪婪心特重,不但給自己,也會給這些神靈帶來劫難。借助身外陰性神靈的幫助,改變命運,求得健康,錢財物,名利,這都不是自己應該得到的,早晚是要償還的。

這都是罪業造業。搶來的東西又去給別人,換取名利,並不能給自己減罪業,道理很簡單。例如,老闆剝削員工,發了財,又捐出去,這能減少員工對老闆的怨恨嗎?誰也沒理由阻攔。業障罪業如故。當初就不爭不造業,豈不更好!!這不是很簡單的道理嗎!!該是誰的就是誰的,不論是福還是禍。這就是報應。

身外之物不能養神,對靈魂沒有一點用處好處,反而勞神傷神。

03

身外的只是借用。借了就不用還了嗎?可能嗎?賜予別人身外之物,名利,也成就了別人的自私,貪婪,懶惰。這是真善真德嗎?為了凡人的名利,身外之物而幫人的神靈,也是在給自己造業。真正悟道的人會做嗎?真正修成的悟道的,能夠脫離五行的,幾乎沒有一個來幫助人辦身外之物的。

如果是真心修行之人,在道理上不懂的,他們會隨時引導點化的。有陰陽眼的人都可以到宗教場所,查看驗證敬的都是什麼。說好聽點,是兵馬,是為了結緣,是為了讓世人知道靈界的存在,好讓人潛心修行,但是,事實是這樣的嗎?

就是專業神職人員又有多少真正潛心修行的呢。只要是真正修行,肯定會招引來真正的仙師,什麼樣的人招引來什麼樣的神靈。什麼樣的人交什麼樣的朋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歲月漫長,更多的時候是要一個人行走,路上要經過幽長的小巷,或是遇見細雨飛花,都是命運的給予,一句雲淡風輕,要走過多少悲喜。一直相信,不論這一路上會有多少坎坷,一定會有,峰迴路轉的欣喜;不管這世上會有多少寒涼,依舊會有,不一樣的煙火,要學會遇山過山,遇雨撐傘,有橋橋渡,無橋自渡,淡若清風,含笑走過。

略論道教內丹養生學中的“識神”

內丹養生學中的“識神”是相對於“元神”而言的,是指後天欲念、思慮以及由此引發的紛亂狀態的心神。從本體論上看,識神有氣質說和胞胎說兩種,即識神由氣質之性產生,嬰兒出生時識神入竅。識神的表現形態為妄念和魔境。識神藏於心。去識神的方法為虛靜、去除妄念。

在道教內丹養生學看來,“識神”是和“元神”相對的一個概念。在內丹修煉中要極力摒除識神,讓元神顯現,如此才能招攝先天之氣。一旦識神發生作用,神意就處於雜亂狀態,妄念紛生,內丹修煉也就無從展開。

一 、什麼是識神

識神”作為一個獨立的術語,大概最早由佛教使用,指心識、心靈,後被道教內丹養生學借鑒引入。《魏書•釋老志》稱:“浮圖,或言佛陀,聲相轉也。譯雲淨覺,言滅穢成明道,為聖悟也。凡其經旨,大抵言生生之類皆因行業而起,有過去、當今、未來,曆三世,識神常不滅也。”[1]三國時代的康僧會編譯《六度集經》雲:“深睹人原始,自本無生。元氣,強者為地,軟者為水,暖者為火,動者為風,四者和焉,識神生焉。”[2]認為識神是由地、水、火、風四者和合而生的。

及至北宋,內丹家張伯端提出“欲神”概念,是內丹養生學中較早使用類似術語的。其《青華秘文》雲:“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來一點靈光也;欲神者,乃後人所染氣稟之性也。”[3]以“欲神”與“元神”相對。南宋白玉蟾對“意”和“識”作了討論,認為意多貪欲、識多愛求。其《修道真言》說:“夫心之動,非心也,意也。神之馳,非神也,識也。意多欲,識多愛。去此二賊,真性圓明。不欲何貪,不愛何求。無貪無求,性如虛空,煩惱妄想,皆不為累。再加煉氣,金丹可成,神仙可冀。”[4]

至明代,丹經《性命圭旨》出現了“識神”概念,與“欲神”同義。《性命圭旨》之“八識歸元說”明確指稱:“蓋造化間有個萬古不移之真宰,又有個與時推移之氣運。真宰與氣運合,是謂天命之性。天命之性者,元神也。氣質之性者,識神也。故儒家有變化氣質之言,禪宗有返識為智之法。”[5]認為發現識神容易,去除識神困難,但無論如何,必須摒除識神,否則修煉難有長進。

在內丹養生學中,“識神”是指後天欲望、欲念、思慮以及由此引發的紛亂狀態的心神。這種所謂的紛亂狀態是相對於內丹修煉的具體程式而言的,合於當下的內丹修煉狀態的,處於澄靜無為、無思無慮的身心態,即是元神;否則就是妄念,就是識神在發生作用。

識神在內丹修煉狀態下外化為妄念、雜念;在平時表現為欲念,包括眼耳鼻舌身等低層次的感官欲望,還包括抽象思維等高層次的意識。《老子》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6]五色、五音、五味、田獵、貨財等所引發的欲念即屬於識神。

二 、識神的本體論

本質上,內丹養生學是一門有關人體健康的學問,是古人探索生命奧秘的成果,在不斷實踐的同時,歷代內丹養生者也試圖結合當時的哲學理論,給內丹養生學尋找本體論的支持,對於識神也作了同樣的努力。大體而言,識神在本體論上有氣質說和胞胎說兩種。

有宋一代,天地之性、氣質之性的觀念廣泛流行。北宋哲學家張載認為人有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天地之性是太虛之氣的本性,是純粹至善、沒有污染的;氣質之性則是人有了形質之後才有的,是有善有惡、善惡相混的,要將氣質之性返回到天地之性,即所謂“變化氣質”。丹經也借鑒此說,引入內丹理論,以天地之性與元神相應,以氣質之性與欲神相對,認為欲神即是氣質之性、氣稟之性。張伯端的《青華秘文》雲:欲神者,氣稟之性也。元神乃先天之性也。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自為氣質之性所蔽之後,如雲掩月。氣質之性雖定,先天之性則無有。然元性微而質性彰,如君臣之不明,而小人用事以蠹國也。且父母媾形而氣質具於我矣,將生之際而元性始入。

父母以情而育我體,故氣質之性每寓物而生情焉。今則徐徐剷除。主於氣質盡而本元始見,本元見,而後可以用事。無他,百姓日用,乃氣質之性勝本元之性。……以氣質之性而用之,則氣亦後天之氣也,以本元之性而用之,則氣乃先天之氣也。氣質之性本微,自生以來,日長日盛,則日用常行,無非氣質。一旦反之矣,自今以往,先天之氣本微,吾勿忘勿助長,則日長日盛,至乎純熟,日月常行,無非本體矣。此得先天制後天而為用[3]。

這裏的欲神即為識神,稱為氣質之性。認為氣質之性是後天之物,必須要返回先天,返回元性、本元,元神才能出現。也就是說,人自出生後,元神、天地之性被識神、氣質之性所掩蔽,要剷除氣質之性,方可使元神發揮功用。這個過程也可以稱為丹家的“變化氣質”。

清代丹經《梅華問答編》也有論述,認為儒家和佛家所談性宗,與道家所謂性命雙修不相違悖。佛家所言之性,謂之本來真性,即性命之本源,也就是父母未生前面目,即《太極圖說》所謂無極之真。但到了後天,“一落知識,則性體光明掩蔽,若明鏡之被塵,澄源之泥渾。將機就機,無非是識神用事,是真性之混而為氣質也。”[7]清代託名呂洞賓的扶乩書《醫道還元》也稱:“在人稟天地之靈氣以生,當其未有形質之先,五行未判,已有一點真靈,渾然居中立極,此性命合一之初也。一自形質既成,五行判然,而性與命遂分為兩途。

所以然者,五行判後,則分鎮各宮,水潤下而不復與火合,火炎上而不與水交,先天之水火合一,變而為後天判然兩途之水火。後天之火,是人之識神,凡一切識是識非、防危慮患等神明是也。後天之水,則精津血液是也。識神儘是氣質之性,精津血液,已屬陰濁之命,皆非本然性命之真。”[8]借用五行、先後天之說來闡述識神,認為識神是氣質之性,是後天的,要通過逆修而返歸於先天元始。

識神尚有胞胎之說。丹經認為識神是嬰兒出胞脫胎的時候,入于嬰兒孔竅,與元神相合,混而為一,此即識神之來因。

清代劉一明的《修真辯難》雲:“後天之神,思慮之神。……男女交媾,精血融和,結為胚胎。……及其十月胎完,脫出其胞,落地之時,……後天之神亦於此而生,此神乃曆劫輪回之識神。”並稱,當嬰兒落地“哇”的一聲時,即是識神入竅之時,所以嬰兒落地,不“哇”者不能講話,就因為沒有識神入竅的緣故[9]。清代黃元吉《道德經講義》亦雲:“到得血肉之軀既成,十月胎圓,呱地一聲,嬰兒落生,此時識神始具。”認為識神“乃人身精靈之鬼,萬劫輪回種子,必要五官具備,百骸育成,將降生落地時,然後精靈之魂魄方有依附。

古人謂‘後天識神因有形魄而生’者也。”[10]清代李西月《道竅談》說:“夫人在胞胎時,只有一點元氣,並無呼吸之氣。及至十月胎全,脫離母腹,遂假口鼻之竅,外納天地之和,此呼吸氣之所以由來也。於是而思慮之神,亦緣此氣而進。借家為寓,奪舍而居。此神乃曆劫輪回種子,生時先來,死時先去,棄舊圖新,毫無休息者。赤子下地而先哭,蓋亦默著其輪回之苦也。迨其撫養漸成,識神用事,情欲纏擾,元氣日亡,並使呼吸之氣刻無停息,亦何慘也!”[11]

丹經認為識神是後天陰神,曆萬劫而不壞,在輪回而不息。認為“當人生之初,識神原與元神相合。及至二八,純陽之體一破,分而為二:先天氣散,後天氣發,識神用事,元神遁藏,久而純是識神當權,元神滅跡。其不死能生者誰乎?”[12]丹經認為修煉識神雖然可能產生一些神通,修出一些超出常人的功能,卻無法跳出三界外,不能超越生死輪回。

氣質說和胞胎說大概都是為識神尋找形而上的理論依據,是否真如其言,難以考察。

三 、識神的表現形態

在內丹修煉過程中,識神是以妄念和魔境的形態表現出來的。在一般情況下,有思慮、念頭的身心態就是識神,即凡有不合於內丹修煉的當下身心和氣機狀態的意念產生,均屬妄念生,此時就是識神在起作用。

在修煉之初,如果煉己沒煉好,就是修養自己沒到位,有欲念、有思慮,即使合於社會流行的一般道德規範,也不足取。就會被識神所左右,當身中氣機充足時,就會像世間通常做的那樣去交媾將精氣泄出,或者即使不交媾也因欲念而耗散。清代柳華陽《金仙證論》說:“凡思慮有心,總是識神用事也。世人每遇身中燕機之生時,不知修煉,而行世法,則生人矣。亦有不交媾者,此暴而亦耗散。何故?燕既發動,不得其法,留歸本處,焉有不順化者耶?”[13]這是說一開始入手修煉,就是先修養,消減欲念,不讓識神起作用。

《梅華問答編》說:夫心者,非身中肉團之心,乃虛靈不昧之心也。為一身之主宰,故天君泰然則百體從令矣。……若忽起、忽滅,忽善、忽惡,一刻之間,無數念慮,雜亂紛紛,此妄念乃人心也。人心即人欲,是輪回之種子。若起滅之時,能察其善惡,審其是非,而有把握在動靜事物之間,辨其義利。在義者,即為天理;在利者,是為人欲。此天理乃道心也。……又有所謂天心者,乃天地之心,人心、道心之根本耳!夫心,一心也,何有天、人、道之別耶?蓋庶人心中所發,無非利欲之私,是以謂之人心。賢人君子所發,儘是正理道義,故謂之道心。若能心無其心,發無所發,但覺天理流行,惺惺寂寂,與天地之心渾為一體,以天地萬物之心為心,所以謂之天心。……修道之士將聲色貨利,一切障礙,掃除廓清,養得此中空空洞洞如明鏡然,至一陽來複之際,生機發動。蓋所動者,即天心之發見也[7]。

此處雖說有人心、道心與天心之分,實際上就是有念、無念的區別。不管人心還是道心都屬於念慮之心,務必要忘掉人心、道心,遣去一切思慮,空虛其心,才能去掉輪回種子,斷除識神用事。說到底,在實際修煉用功的時刻,有念慮的人心、道心都屬於識神,無念的天心才是元神。

當內丹修煉到較高階段時,如果各種貪念、欲望未除,就可能以種種魔境表現出來。如果心中有貪財的念想,就可以被富魔誘惑;如果貪戀女色,就可以入於色魔。對此《鐘呂傳道集》中有詳論,計有六賊魔、富魔、貴魔、六情魔、恩愛魔、患難魔、聖賢魔、刀兵魔、樂魔、女色魔十種魔境[14]。這是一般人可能會有的貪念,日常生活中會擾動心神,在夢中也會出現,而當修煉到較高層次、入靜較深時,這些魔境也會不同程度地出現。

丹經認為即使修到了出“陽神”的境界,如果還有識神欲念,也會顯化為天魔。明代《丹道九篇》說陽神在未壯健時,“如嬰兒幼小,必憑乳哺,……或有天魔來試,亂我心君,故須出入謹慎,……古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但天魔來試道行,抑且識神變現使然,總要保扶心君為上。”[13]如果識神依然存在,就不能貿然將陽神放出去,否則,欲念未淨,陽神出去之後,見到可動心之處還會動念,容易入於魔道。黃元吉說:“神未養老,出之太早,不免見物而遷,墮入魔道而散。……有為而為者,識神也;無為而為者,元神也。識神用事,元神退聽;元神作主,識神悉化為元神。此理欲之關,不容並立者也。若識神未化,猶難割斷塵情,一念不謹,即墮入於生死輪回也而不自知,所謂‘無量劫來生死種,癡人喚作本來人’是也。”[10]

丹經認為在入靜中所產生的各種景象、魔境都是由識神化現的,由於安靜了而變化種種形象,擾亂心神。元代王志謹《盤山語錄》明確地說:“修行之人靜中境界甚有多般,皆由自己識神所化,因靜而現,誘引心君。……心欲遣識,識神尚在,便化形象,神頭鬼面,惑亂心主。”[15]清代《唱道真言》也說:“初學的人日日在動中顛倒,才上蒲團,六根俱寂,識神閑而無用,彼不耐靜,自然作孽起來,神頭鬼面,種種現前。”[16]

因此,丹經認為識神的摒除要貫穿於內丹修煉的全過程,否則,就會以妄念、魔境的形式不斷顯現。

四 、識神藏於心

中醫認為心主神明,心藏神。主張“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17]認為心是生之本、神之變。《靈樞•本神》說:“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18]而儒家孟子也說:“心之官則思。”[19]

道教內丹養生學提出不同看法,認為元神並不藏於心,而是居於頭部泥丸宮;居於血肉之心的是識神,即識神藏於下部的血肉心臟之中。

約出於魏晉的《太上老君內觀經》雲:“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君,總眾神也。”[20]宋代曾慥編集的《道樞》雲:“天穀者,泥丸之宮也。……斯元神之府也,穀神真一之至靈者也。”[21]李時珍《本草綱目》也認為腦為元神之府,其稱:“肺開竅於鼻,而陽明胃脈環鼻而上行。腦為元神之府,而鼻為命門之竅。人之中氣不足,清陽不升,則頭為之傾,九竅為之不利。辛夷之辛溫走氣而入肺,其體輕浮,能助胃中清陽上行通於天,所以能溫中,治頭面目鼻九竅之病。”[22]李時珍曾作《奇經八脈考》,這裏“腦為元神之府”的觀點有可能來自道教內丹養生學,而非西洋醫學。

清代丹經《太乙金華宗旨》則明確指稱識神居於心的部位。其言:“凡人投胎時,元神居方寸,而識神則居下心。下麵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佐之,大小腸承之,假如一日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以致聞驚則跳,聞怒則悶,見死亡則悲,見美色則眩,頭上何嘗微微些兒動。……下識心,如強藩悍將,欺天君孤立,便遙執紀綱,久之太阿倒置矣。”[23]這裏的“方寸”指頭頂泥丸宮,認為識神居於胸內心臟處,而各種欲念、情緒都與下面的心臟有關,即與識神有關。而中醫也認為心主情志,故識神與情感大有關聯。

近代中醫學家張錫純受道教內丹理論影響頗深,他本人也借鑒內丹修煉方法,練習小周天,認同元神在腦、識神在心的觀點。他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說:“自古養生之家,皆以腦中之神為元神,心中之神為識神,元神者無思無慮,自然虛靈也;識神者有思有慮,靈而不虛也。然其所注重者在腦中元神,不在心中識神。”[24]他還將這種理論應用到臨床實踐中,並借用西方生理學來說明心腦之間有通路,認為心有四支血管通於腦,神明可以往來於心腦,心腦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長醒。

五 、去識神的方法

在內丹養生學看來,元神是神的本體狀態、平靜狀態、本然狀態,就像平靜的大海一樣。識神是神的紛亂狀態。去識神的方法主要是虛靜、去除妄念,在打坐的時候無欲無念。道家一直強調虛靜,《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6]《莊子》也說:“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25]都強調虛靜無為,《莊子》還提出“心齋”、“坐忘”等摒除欲念的方法。

後世的道教內丹養生學承繼道家的傳統,認為若求長生,必須找到元神。《金丹四百字•序》即有明言:“煉神者,煉元神,非心意念慮之神。”[26]

要得元神,必去識神的塵封遮蔽。同時,認為這個過程不是一蹴即就的,會有一個練習的過程。由於元神被識神所遮蔽,就像明鏡為塵垢久封,所以要勤加磨洗。在找尋元神的時候,要平心靜氣,以平常心等待元神出現,不可急躁;否則,一急躁,雜念就起來了,就屬於識神了。黃元吉認為不能安靜打坐的原因之一,是由於打坐之前沒有將應該處理應酬的事情想清楚,打坐的時候就被這些事情牽掛著,這些都是識神,因此,他說:“由於未坐之時,未曾將日間所當應酬之事,如何區處,如何分付後人,一一想透,故上榻時,此心即為塵情牽掛,坐不終局也。非惟不能終局,且一段真機反為思慮識神牽引而去者多矣。諸子打坐之初,務於當行之事,一一想過,安頓妥貼,然後就坐,庶一心一德,不致於中攪擾焉。”[10-19]

最關鍵的是修煉之時須要無念,無惡念亦無善念,無憂慮也無思想,如此,才可能使識神退位、元神出現。張錫純對此也有闡述,他說:“愚生平訪道,幸遇良師益友指示法門,而生平得力之處,不敢自秘,……夫靜坐之功,當凝神入氣穴,人之所共知也。然所謂神者,實有元神、識神之別。……靜坐者,當其凝神入氣穴時,宜用腦中之元神,不宜用心中之識神。蓋用識神則工夫落於後天,不能返虛入渾,實有著跡象之弊。……用元神則工夫純置先天,有光明下濟、無心成化之妙。元神者腦中無念之正覺也”。[24]他特別強調識神是從心中發出來的,凝神修煉時要用腦中元神,不用心中識神。

值得一提的是,百歲老人大多數都樂觀開朗,萬事想得開,知足常樂,隨遇而安,整天心平氣和,對生死看得開,也不刻意追求長壽,大概暗合去識神、無思無慮的身心態,所謂心境靜時身亦靜,從而起到了非常好的養生養身的功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