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丹道雖然十分興盛,但多數流於民間,在上層社會的影響並未顯著,而且被儒家精英視為江湖意味的“左道妖術”,這當然是與道教丹道本身的問題和時代環境深有關係。道教的外丹常因服食中毒而深受詬病,也引起了人們對於外丹書的普遍懷疑,丹道由此專向內丹術,然而明清時期外丹及房中陰丹依然秘密流傳,影響了人們對於道教丹道的整體客觀的認識。

晚晴民國,在西學科學思潮的影響之下,傳統的道教更是日趨衰微,被視為封建迷信而欲加掃除,更無從進入學術研究的領域。陳攖寧提出“仙學”的口號,便是要挽救行將滅絕的道教丹道學,以社會普遍接受的科學觀念開展規範的學術研究,改觀人們對於丹道的偏見認識。

他在給讀者的書信中寫道:“古代道書丹經,雖汗牛充棟,其論調大半腐舊,而不能適合現代人之眼光。故每為知識階級所鄙視,長此以往,不加改革,則仙道恐無立足之地,頓只得勉為其難。”

陳攖甯先生的顧慮並非虛言,西學東漸以來,國人對於中國傳統的學術固然早已失去信心,而求助於西方的德先生和賽先生,作為內丹學從前不入儒家學術正統,新文化運動更不為新的知識階層所接受。因此陳先生意欲以西學之科學觀重建仙學,以挽救仙道絕學免於危亡,當是他的初衷所在。故此陳攖甯先生提倡的仙學,推崇全真派的性命之學,但反對正一派符籙齋醮等,此其緣由。

陳攖寧仙學的本質所在

陳攖甯先生平生所推重的仙學文獻,依然以道教內丹為核心內容,所闡述的仙學理論和修煉方法,並未超出道教內丹學的範疇。中國道教協會建立以後,陳攖甯先生在協會從事道教研究和主持道協工作,其仙學的歸旨仍然是內丹學,也就是道教中的金丹派,尤其是隱修的內丹派,這當是陳攖寧仙學的本質所在。

陳攖甯自己也曾對讀者說:“所謂仙學,即指煉丹術而言。有外丹內丹二種分別。自古學仙之人無不煉丹者。此種人常隱藏於儒釋道三教牌名之下,不肯出頭露面大膽的承擔。”

陳攖寧宣導一種科學化、可實驗的仙學,希望將丹道從宗教的神秘主義中解脫出來,造福於全社會,故此認為仙學當為獨立一派,是各家可以共修的學術。長生久視是人們普遍的願望,修煉成仙也非道教的專利,陳攖甯先生列舉古來儒生、和尚、官員修煉成仙的故事,指出仙學傳承更多是在家人而非出家人,或者亦非三教的信徒,認為後人將神仙學與三教義理混為一談,失去了神仙學的真面目。

神仙之學應當成為社會之顯學

神仙之學確實並非道教的專利,道教的內丹學已經融合了儒家和佛教的許多內容,這是中國儒釋道三教發展的共同特徵。陳先生在儒釋道三教之外另立仙學,更認為在家人能夠更好地傳承仙學,這是符合他自己的教育背景和在家居士身份的。

清末民國,佛教、道教均已式微,居士成為傳承佛、道學術的中堅力量,而當時出家人多無文化,往往陷於經懺符籙等活動,不足以傳揚學術,亦為知識份子所輕視,“白衣說法”成為普遍的現象,這大概也是陳攖寧在道教之外宣導仙學的緣由之一。

陳攖寧認為仙學更重要的是一種實踐的學問,絕不是宗教家的空談玄理,“仙學乃實人實物,實情,實事、實修實證,與彼專講玄理之事不同。”他本人一生從事丹道的實修,甚至進行外丹的實驗,就是在踐行著仙學的實踐精神。

以此來看,陳攖寧的仙學實際上是煉丹學,更側重在內丹學,是屬於道教體系的傳統學術。之所以提出在儒釋道三教之外更立“仙學”一家,將仙學從道教中獨立出來,實際上期望以科學的態度研究和實踐丹道學術,以引起社會的重視,將此一生命科學發揚光大,超越儒釋道三教的藩籬,挽救中華仙道的絕學,在民族危亡之際,宣導仙學強健國人身心,仙道救國庶幾可以實現。針對古代的內丹學的隱秘和玄談,陳攖甯先生的仙學更重實踐,並將仙學廣泛傳播為社會的顯學。

近代陳攖寧的仙學,延續皖江自古以來的丹道學術傳統,而更具新的時代內容,皖江丹道學術由此煥發新的生機。頗具意味的是,皖江丹道學術與佛教之關係,一直相合相得,為宗教史上之佳話,南朝時白鶴道人與寶志禪師比鄰而居,隋代禪宗三祖僧璨駐錫天柱山西嶺,東嶺則有司命洞府,道士隱修其中,遙相呼應。近代安慶宗教界的兩位名賢,一為懷甯陳攖甯先生,一為太湖趙朴初先生,兩位出自皖江的前輩大德,以在家居士的身份,精研道教和佛教,曾分別出任中國道教協會會長和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為當代道教和佛教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仙佛同修共進,此為皖江丹道學術傳統之又一特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