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磁場有以下八個特性:
1、意念磁場可以作用於人體身體機能磁場。
我們身體是由器官組成的,器官又是由數以億記的細胞組成的,每一個細胞都具備一定的磁場,由細胞組成的人體器官也具備磁場。
意念磁場會對每一個細胞的磁場進行干涉,意念磁場的磁性遠大於每一個細胞的磁性。所以,意念磁場對細胞的磁場具有單向干涉作。細胞的磁場隨著腦磁場的變化而變化。
2、意念磁場可以產生力的作用,這就是意念力。意念力的效果等同於物理範疇的力。
3、當兩個人的意念磁場是同向時,較弱的的意念磁場會和被較強的意念磁場產生共鳴,從而使得兩種磁場達到同頻共振,兩種意念磁場同時得到增強。
所以,當兩個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談時,會越談越開心,越談越興奮。
4、當兩個人的意念磁場方向不一致時,較弱的的意念磁場會被強意念磁場吞沒。
強意念磁場也會因為反方向的磁場而被弱化。
所以,當兩個志趣不投的人在一起時,兩個人都會覺得渾身不自在。這便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5、人的意念磁場會相互產生干涉的作用,任何意念磁場的干涉,都會形成感覺,直接回饋給人。
這正是我們所說的氣場,以及氣場給別人的影響了。
6、意念磁場可以影響隨機事件的發生。意念磁場能夠吸引和意念特徵相一致的事情、環境和人群。
也就是說:你關注什麼,就會將什麼吸引進你的生活。任何你給予能量和關注的事物都會來到你身邊,不論你關注的是好的或是不好的。
7、當兩個已經建立心理聯繫的人,其中一人向另一人發送腦磁波時,則另一人會接收到該腦磁波。有很大比例的發訊者和收訊者的腦波出現同步化現象。
8、一個人思考的專注力越大(如修道、冥想),欲望越強烈,那麼他的意念磁場的強度就越大,意念力也就越強。
能量可以改善健康與疾病
當你生病的時候,你應該去觀想如何做能健康,而千萬不要去想如何治那個病。
想不生病和想健康表面上看是一回事,其實完全不同。
想如何健康,你就會很快健康。老是去想吃哪個藥能治你的病,老是擔心失去健康,老是想你的病如何如何,那你就會永遠被那個疾病纏繞。
為什麼?因為載有那個疾病資訊的能量,會被你心中所想的那個疾病資訊吸引,所以你就總是會被這些不良的資訊包圍。
好好想一想,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這個體會,我們的病,往往都在不知不覺中好的。也就是說,當你不想病的時候,它才慢慢好起來的。
所以,很多人都有這個體會,當你專心致志長期做一件事的時候,驀然回首,你的慢性病,你的頑疾在不知不覺中康復了。
下面我從信念資訊這個角度解釋一下,為什麼安慰劑有時候能夠起到治病的效果?
在醫學界,人們經常用安慰劑試驗來對比藥物的療效,其實我們知道信念資訊和能量這個道理後,這個原理就再簡單不過了。
當一個人對安慰劑有著足夠的信心後,那麼這個安慰劑裏就帶有能夠治療他的疾病的這個資訊,信心越強,能量(療效)就越大。
其實很多藥物的發明和製造發明者的信心有著直接的作用,當發明者和所有的患者都認為它有效後,那麼這個藥物對疾病的治療效果就會非常顯著。這,就是“相信”這個意念(資訊)的強大作用。
其實,不同的資訊體現在能量上,就是能量的頻率、振幅不同。學過物理學的人都會明白這個道理。
經絡不通,從根上講,其實就是心裏有障礙了,心有一處不通,則身體就會對應有一條經絡堵塞。心是掌管資訊的,而資訊和能量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能量通道堵塞了,首先要從心(資訊)來調整。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道長就曾經說過:一個人他每一個痛苦都有一個罪惡與之相對應,心裏的罪惡不除,痛苦就不可能解除。
那麼什麼東西會堵塞我們的心呢?怨恨惱怒煩,貪嗔癡慢疑,這些就是堵塞我們清淨內心的罪魁禍首。所以,我們要解除身體的痛苦,首先就要保持一顆無私無欲的心。
如何擁有無限的能量?
當你充滿歡喜心、慈悲心、包容心的時候,時空的能量會源源不斷流入你的身體;
當你打開智慧之門,你獲得的能量將超乎你的想像;
當一個人真正發一個大的善願後,他會在瞬間得到無限的能量。
反之,當你內心充滿怨恨、恐懼、無奈、嫉妒、煩惱的時候,你的能量會迅速流失,加速衰老與死亡,尤其是恐懼,它會讓你的能量頃刻間喪失殆盡,失去生命。
知道了這個秘密,你該知道了如何讓身體健康,如何消除疾病了吧?
這一切,必須是發自內心的,絕對不能是裝出來的,虛榮心也是極為消耗你的能量的。人在說謊的時候是很消耗能量的,這點你必須知道。
宇宙在形成過程中,原本就存在著一種能量,稱為“宇宙能量”,這種能量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光能、聲能、熱能、磁能、機械能、生物電能這六種能量,就是自然界中能量的表現形式。人是自然進化的產物,因此,人體自身也存在著這六種能量,正是因為這種能量生命才得以生生不息。
生命體不是以“物”為中心,而是以“能量”為中心。
因此,生命體是由最基本的細胞構成,能量強則細胞活躍,生命體自然充滿活力;細胞活力衰減,則能量降低,發病機率就會增加。
運用宇宙、自然、人體能量,並將它們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利用自然宇宙的能量來調理人體之能量,從而就可以達到道家修行追求的“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