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一個很有寓意的對話:峨眉山上的古廟裏,住著一位活了近百歲得道高僧。有人專程跋山涉水,向他請教長壽快樂的秘訣。
高僧答:勿與愚者爭。
對方立馬反駁:我完全不認同你的觀點。
大師答:是的,你說得對!
《道德經》有雲: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面對不同意見或批評,愚蠢的人喜爭好辯,總想語欲勝人;而智慧的人,卻是靜而不爭,自我內省精進。
習慣性反駁,是一種本能;但懂得克制反駁欲,卻是一種能力。
成年人最大的愚蠢,便是習慣性反駁。
一、習慣性反駁別人,是最大的無知
有這樣一則故事:秀才與老農爭論三七二十一,還是三七二十八的問題。兩人爭論不休,差點打起來。
為了證明自己正確,二人便到縣衙,請縣太爺主持公道。
縣太爺問明緣由,讓老農先回家,後打了秀才二十大板。
秀才委屈大鬧:明明我是對的,為何打我?
縣太爺回答:你堂堂一個秀才,卻和一個白丁較勁,你說該不該打?
秀才聽後,羞紅著臉。
認知不同時,很難能理解對方的感受。而認知水準越低,越愛反駁。
生活中這種人比比皆是,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
不管我們談論何種話題,表達怎樣的觀點,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反駁,第一句話就是否定句。
然後,不管正確與否,只要能語欲勝人,他就沾沾自喜,自我感覺良謾

可事實上,這種行為,看似能獲得一時的勝利,卻贏不了長久的利益。
因為,他始終像只井底之蛙,困在自己低層次的認知世界裏,思維缺乏彈性,所以難以容納不同的觀點。
《圓桌派》裏有這麼一句話:偏執的人,只會從他看到的世界裏,刻意挑選能證明自己是對的東西。這樣的人,不會因見多識廣而開闊,反而是越經歷,越狹隘。
卡爾遜,剛發明靜電影印機技術時,他來到IBM總部大樓,想要出售這項發明專利。
IBM總裁湯瑪斯沃森看了他的履歷,發現他的本職是律師,立刻對他產生了偏見,對發明失去了興趣。
於是派經理去接待他,而經理想著IBM擁有全球最頂尖的研發團隊,怎麼輪到他一個無名小卒提供。
於是,在他介紹發明內容時,經理頻頻反駁。
先是反問:我們已經有碳素複寫紙了,你這影印機的成本高、體型又笨重,有何用處?
他一一解答經理的質疑,可對方仍不甘休,直接揪著他的履歷反駁道:你的本職不是律師嗎,怎麼幹起工程師發明工作了?
卡爾遜不再解釋,而是收起圖紙離開。
五年後,IBM總裁湯瑪斯發現IBM的大量業務,被一家名叫施樂發展迅猛的新公司搶走了。
經過調研,總裁發現施樂公司的熱銷產品為辦公影印機,而設計師就是當初被IBM否定的卡爾遜。
作家成甲在《好好學習》這本書裏,提到紅燈思維
它意指:針對外界提出的不同意見或建議時,第一反應是排斥、指責的消極處事方式。
具有這種思維的人,遮罩了新事物,不願意做出改變,只相信自己的判斷,結果讓思想長久被禁錮,縮小了自己的眼界。
而很多關係、很多利益,恰恰輸在了紅燈思維上。
著名企業家馬斯克的一句話,放在這裏極為合適:我現在不和人爭吵了,因為我開始意識到,每個人只能在他的認知水準基礎上去思考。以後有人告訴我22等於10,我會說,你真厲害,你完全正確。
越反駁越無知,一味的否定別人,不但不能體現你的無所不知,反而暴露了你的認知偏差。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很多時候,比起你知道的多少,能不能妥善處理不知道更重要。
只有管控制反駁欲,才會縮小認知偏差快速成長,才會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活得越來越通透。
二、愚者句句反駁,智者字字反思
高爾基在 《十戈比銀幣》中有一段話:智者受到讚美時字字反思,愚者受到批評時句句反駁。
劉德華就是這樣踐行的,他在出道四十周年時,舉行了一場特別線上的活動。
直播現場,主持人馬東問他是如何面對曾經遭受過的一些流言蜚語的?
他說了這麼一句話:如果有人讚賞你的時候,你要字字反思;人家所有的批判,你如果句句反駁,你必然失敗。
所以,往後不管他遇到多少質疑和批評,他都不會據理抗爭,而是虛心接受,自我反思,不斷精進成長,這就是他能紅一輩子的原因吧。
正所謂:弱者自困,強者自察。
愚昧的人,喜爭好辯,自斷利益,困在成長的邊緣;而聰明的人,反求諸己,自我精進。
漢武帝時期,公孫弘見多識廣。每次議事,他都會把事情詳細陳述給漢武帝,卻常常遭到同僚的嘲諷和駁斥,但他從不去爭辯。
又因他生活作風極其節儉,被人說嘩眾取寵,他也不解釋,仍舊做好自己。
後來,漢武帝問他:你所陳述的事情是對的,可當大臣們詰難你時,為何不辯解呢?
公孫弘笑著回道:知臣者以臣為忠,不知臣者以臣為不忠。
面對他人的質疑和反駁,他沒有據理力爭,而是用沉默與包容的處世態度,專注行政,最終從一介布衣到封侯拜相。
有一句話很有道理:為人處世,反駁是本能,反省是本事。
我們無法管住別人的嘴,但可以管住自己的內心,人心有多大,就能容納多寬廣的世界。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絞盡腦汁在言語上勝過他人,而是靜而不爭在行動上提升自我,在自己的領域過好自己的生活,然後成就自己。
當你成為閃閃發光的人時,你的能力,勝過一切言語上的辯論。
三、成年人最大的自律,是克制自己的反駁欲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最令人討厭的溝通方式榜單,你會怎麼選?
結果讓人意外的是,講道理居然被列為答案榜首。
哈佛大學教授茱莉亞達爾從小熱愛辯論。
漸漸地,她的辯駁能力讓周圍人都啞口無言,可身邊親密的朋友卻一個個疏遠。
她開始意識到,比賽中擅長辯論是種能力;而生活中常常辯駁,則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無力。
比如:為了宿舍執勤安排問題和室友爭吵,是因為自己沒有經濟條件租單間;
為了修改課程評分試圖說服老師,是因為自己沒能取得更理想的成績。
她意識到這點後,便開始將辯論投入事業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準,而生活中克制反駁欲。
從高中辯論隊隊長,到世界學校制辯論賽冠軍,隨著不斷精進自己生活上克制反駁欲,她發現不順心的人與事越來越少,人際交往關係也更加友好了。
她在TED演講時說:我們唯一能達成一致的事,就是無法在任何事上達成一致。但我們可以通過自身成長,使得無法達成一致的事情,變得微不足道。
的確,通過爭辯獲得勝利,可這種勝利只是短暫的,不但得不到尊重,還會讓你失去對方的好感,使你的人際關係陷入僵局。
只有學會克制自己的反駁欲,才是與世長存的最佳法則,也是成年人最大的自律。
正如佛蘭克林曾說:如果你辯論、反駁,或許你會得到勝利,可那勝利是短暫、空虛的……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給你的好感。
那要如何避免成為習慣性反駁的人呢?
1、先在口語上,把否定句改為肯定句
比如開始把改為是的,先從言語上做出一些小改變,然後慢慢改變習慣。
2、培養綠燈思維
前面我們提到,有些人在溝通時習慣性反駁,囿于紅燈思維中,那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培養綠燈思維
綠燈思維是一種開放的心態,指的是,當出現不同觀點時,它第一反應是傾聽、接納、反思這對自己有無啟發或者幫助,而不是反駁。
3、提高認知水準,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
李開複曾建議:多讀不同意見的書
多閱讀一些跟你不同觀點的書,而不是唯讀那些符合你觀點的書。
這可以培養你的批判式思維,同一件事情能從多方面來看待。
當你和別人有不同觀點時,就算你堅持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理解別人是怎麼想的。
知乎上有人問:如何減少生活中的大多數煩惱?
有個一語戳心的回答:不跟無知的人計較,不跟愚蠢的人生氣。當我們學會用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角度面對人事,看待世界萬物時,你會發現反對的人越來越少,收穫了更多的快樂,活得更輕鬆自在。
而你所接納的世間百態,終將成全你豐盈的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