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如果你想失去一個朋友,那麼你把錢借給他。也有人說,如果你想失去一個朋友,去向他借錢。對於這句話,年輕的人可能理解不透,但是到了中年後,多經歷了幾次借錢與被借錢的經歷,你就一定會感同身受。
中國人愛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多一個冤家多堵牆。但朋友種類很多,有的如同知己,與你相知一生;有的形同過客,只是幾面之交;有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有的酒肉棋牌共逍遙。還有的“朋友”互為利用,一旦彼此沒了利用價值,情誼即斷。
有人說,朋友之間不談錢,談錢傷感情,這話一點不假,可人的一生,在這個經濟社會,遇到個天災人禍,遇到個專案投資,有時候,總是免不了與錢扯上關係。相信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遇到過借錢與被借錢的事情。如果有人問你:你有幾個能借錢的朋友?你會借錢給幾個朋友?相信面對這個問題,沒有幾個人能肯定地、從容地作出回答。朋友之間,借錢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我本著朋友之間真誠相待的做人原則,有時間雖然心有擔心,但是實在是抹不開面子,這一生中,我先後借過比較大數字的錢給朋友有10來次,但是按時歸還並表示感謝的只有一次;到時間不能還,但是能說明情況的有2次;確實困難而還不上的有2次,有一個人20多年前借了我7000元直到現在也沒有還,不過這個朋友後來去了外地工作,前不久通過其他朋友知道了我的電話後,打來一個電話敍舊,還提起這筆錢,並表示了歉意,事過境遷,我一笑了之,也算是這個人還有愧疚之心。還有幾個人借錢的時候,說好一個月或者半年還,可到時間不見人影,我鼓足勇氣打去幾個電話,總是有種種原因推脫,最後拖了好多年,總算是分期分批還了,朋友也做不成了。還有1個,我有一個朋友的兒子要結婚想借幾萬,我當時拿出2000元,說是這個大喜事要幫,我身邊就這點小錢,送你買點東西吧。這樣彼此也能承受,還不傷感情。
還有1個網上有個網友當時說大師借我2000元用,我說幹麼用對方說老公開車碰人很急沒路費了要找人來回、我說行我網銀就500卡裏馬上打給你,卡號發來!後來QQ裏的網友再也沒那個人頭像了。還是不見蹤影,現在還在糾結中,自然給了我就不會要、幹麼刪了QQ!朋友借錢不要不借,少給-點不局面子、做個好人就行了、就當前世欠的今世還、捨得捨得又舍就有得、網友你說對不!
對於這類現象,我看得很透:與其借了錢後產生矛盾,還不如當時拒絕。或者給點小錢不要還。但是,人總不能一輩子不求人,
為了證實真假朋友、我訣定試一下我的惜日好朋友:我打電話說我要投資想從你那裏借些錢,試著給幾個自認為較有把握的朋友去了電話,結果是一大堆客套和推託之後,一分錢都沒落實。面對這種結果,我極為震驚――我能怪朋友嗎?似乎是沒有理由,然而我心裏的難受卻與日俱增。沒有辦法,最後還是向那幾個老朋友開了口。他們當即答應,有一個甚至是自己沒有錢,需要從別的地方轉借,為此我很是感動。結果,那2個最可信賴的朋友往我卡裏打來了他們的錢,比我開口的還要多些,拿到這些錢,我非常感動,也感慨萬千,這是信任,也是友情。誰說金錢如糞土,這裏的千金就是情誼。由此,我的心也感到相當的疲憊和困惑,原本對那些喝過無數次酒聊過無數次天的朋友們,抱著十二萬分的熱情與期待,卻怎麼也沒料到會是這樣。為什麼借不到朋友的錢?為什麼我借錢的時候,朋友都不見了?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朋友”二字的含義,但是我想,無論這個世界怎麼變,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是不付出就一定沒有回報。第五天我朋友錢我全打給他們卡裏了、朋友打電話說幹麼錢退回來了、我說不投資了!再次謝謝你…
我並沒有責怪朋友不借錢的意思,畢竟這年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各人有各人的難處,也許朋友真的是沒有錢,也許朋友也需要資金周轉,也許即便朋友有錢,也不肯借,畢竟人家沒有欠你什麼,借錢是義氣,是情分,不借錢也是本分。
雖然如此,我還是準備或者慢慢疏遠了一些朋友。朋友不一定要兩肋插刀、赴湯蹈火,可是當你有了困難時,不能挺身而出的,算不上真正的朋友。
網友你有幾個能借錢的朋友?閒暇時,你可以想想這個問題,或許結果令你意外。吿訴您朋友:本人不缺錢只為試-試您的真假而己!你連朋友也沒得做了你失去的是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