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過去有一個富翁一生行善無數,修橋鋪路,救濟鰥寡孤獨,施茶施米,做了許多的慈善公益。
他只知熱心修福,忽略聞法慧解的重要,當然對於佛法的因果,無法明理信受。
到了晚年老病的時候,業障現前,一直向家人吵鬧著要吃豬肉。
當時,鄉下人殺豬是一件大事,只有在年節和喜慶的日子才殺豬。
富翁家裏的豬只只肥大,他一個人吃不了那麼多,上街去買,路途實在遙遠,家人不得辦法,向鄰居買了一頭小豬,殺了小豬,肉還沒煮熟,他就一命嗚呼。
富翁過世之後,到了閻羅王那裏。
閻羅王翻看他的生死簿,看到他一生做了不少慈善事業,正準備判決他回到人間,做個大富貴人時,忽然跑出一頭小豬,向閻羅王抗議說:“請他還我一條命,為了滿足他口腹之欲,使我那麼小就夭折了。”
他申辯說:“我又沒有吃到它的肉,是家裏的人把它殺的。”
閻羅王說:“你雖然沒有吃它的肉,但是它是為你死的,你的福報分一半給小豬,讓它也去投胎做人,享受富貴的日子。”
這個人慳貪不舍,心裏計算著:為什麼我一生積德換來的富貴,平白分一半給人?
雙方僵持不下,閻羅王說:“你如果不肯分一半給小豬,你就轉世做豬,抵還欠它的債。”
富翁自以為討到便宜,反正變成豬也不過一世,我的福報依然存在,總會有享用榮華富貴的一天。
由於他過去的福報,雖然變成了豬,還是受到很好的待遇。
享用上好的飼料,住在有冷氣設備的地方,主人把它當成比賽的大豬公,吃住百般的呵護照料。
有一天,一隻小雞跑來偷吃它的飼料,它用頭蓋住飼料的糟口,不肯給小雞吃,飼料沾滿它的頭,貪吃的小雞又去啄它頭上的飼料,它一生氣就把雞咬死了。
由於它的瞋恨無知,富翁不斷的變換身形,雞鴨牛馬……在飛禽走獸間不斷的輪回,而他念念不忘的富貴人生,像一張空頭支票永遠沒有兌現的一天。
人身難得,一生的福德造化,一世的美好際遇,一念的善因善緣,一旦蹉跎,萬劫難逢!有誰可以把握下一分鐘的福禍,又有誰能夠保證能否看得到明天的太陽升起?
佛陀說:“人命在呼吸間。”不是消極悲觀論,而是徹見生命的實相,要我們全心全意,活在當下的每一個因緣。
富翁一念慳貪,不肯與人分享,結果換來無窮無盡的生死輪回。
我們的一念之差,如果沒有察覺,不肯修正,也如同富翁,不斷幻化身軀,妄想遙不可及的幸福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