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些人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會定期處理一些物品或東西。有人會採用剪碎的方式,有人會採用送人的方式,有人會採用包起來放著的方式等等,也有人常用燒掉的方式,不盡相同。一般情況下,比如一些垃圾或無關緊要的東西,燒了等無關緊要,並無影響。建議:原來生活中有一些東西是燒不得的,燒了多少對運氣都有影響,因此要特別小心。

 

(一)相片燒不得,會帶來口舌、是非或生病、不精神等。

關於相片的處理,很多人為了方便,經常會採用剪碎或燒掉的方式。剪碎這個方法影響不大,但是如果是燒掉就要小心了。提醒特別是一些人離婚了,原來的結婚相不知道怎麼處理,一般都採用燒掉的方式,以求一乾二淨,但是相片燒了,容易給人帶來口舌、生病、是非或某一段時間的情緒反復、精神不振等情況,必須慎重。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用別的火燒以外的方式去處理。

 

(二)衣服更加不能燒,會帶來突然的大病或驚險的災或驚險的事情。

話說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就是某個地方,一對夫婦吵架,其妻子一氣之下,把其先生的一些衣服拿到田裏燒掉了,並說了很多難聽的話。結果沒多久,她的先生就出了嚴重的車禍。據民間一些老人的經驗和說法,平時的衣服絕對是不能燒的,如果破了舊了,送人或丟掉都行,提醒絕對不能燒。一燒了,就會突然有莫明其妙的大病或大災,因此,要非常慎重。

 

(三)經書不能燒,這是不尊重的表現,會落下因果。

先不說信仰如何,關於重要的書藉,比如經書、論語、四書五經等等這些,流通起來功德很大。但若是做了相反的事,比如不愛惜丟掉,甚至燒了,這是大不敬的,也會落下因果的。比如有些人的孩子讀書不好或開不了智慧等等,也都有這些有關係的。建議經書或重要的書一定不能燒,即使不看不用,可以送人或先存放起來,這個也是一定要記住的。

 

(四)貼身物品不能燒,比如錢包等。

但凡貼身或用久了的物品或東西,其實無疑是有了感情,有靈性的,最好也不要燒掉。比如錢包等,用久用破了,可以放起來或可以丟,建議絕對不能燒掉。如燒了等,有些人總存不住錢,或總破財,和這些也有一些關係。

 

(五)頭髮不能燒,容易引起頭痛、被騙、長輩健康等問題。

特別是小朋友的頭髮,更加不能燒。相書上說,發為血之餘,可見頭髮的重要性。所以,一般頭髮也是不能燒掉的,至少不能自己燒掉。否則也是容易引起一些頭痛、被騙、小人、長輩健康等的問題,嚴重的也會影響感情運,因此,這個也是要注意的。

 

還有一點要強調的,每逢農曆正月是絕對忌諱燒以上這些物件或東西的。生活中有些習俗或經驗,有時注意一下還是要的,對生活、對工作都有益處。

 

福報越修越少,原因竟是因為這個......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一些,過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會去做許多的善事,諸如佈施、供養、放生、做義工等等。

 

但是,人們似乎忽視了一點:我們一邊在積極修福的同時,某些行為也在不停地折損自己的福分。

 

折損福報的行為有哪些?

也許,有人不斷修福,經常去印經,或者做其他的善事,幫助眾生聽聞聖賢教誨。可是,境遇仍不是那麼順利,有病的病不見輕,貧窮的依然貧窮,所求的皆不遂願。於是,便會埋怨上蒼不平,為何自己這麼利益他人,卻還不如那些沒行善事的人,便會對佛菩薩不滿,認為沒有照顧自己。

 

可是,自己積的福已在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中被折損了,自己還不知道,實在是大有人在。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是否注意過自己的心?我們所說的話、我們所做的事,是否真正去觀察到?

 

1、嫉妒

當看到別人升官發財的時候,特別是才能不如自己的人靠排斥自己而升了官的人,我們的心裏是酸溜溜的? 還是很反感? 是在感受別人的喜悅? 在為他們祝福? 還是忿忿不平? 或者嗤之以鼻而看不起他呢?

 

2、進食鳴不平

我們吃飯的時候,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時,是會生氣的倒掉,或埋怨飯做得不好呢? 還是會時時去感恩種田人的辛苦,賣菜人的辛勞,或是做飯人的用心呢?

 

3、鄙視殘疾人

在路邊看到行乞的人,你是不是認為他在假裝殘疾,在行騙; 或給他錢時,自己有一種看不起他可憐他,或者想自己是在做好事,在救人,在做善事的呢?

 

4、幸災樂禍

在看到某些人行為不端,後來生了一場大病,自已是不是在想:看吧,這就是報應,行惡的人終究是會有惡報的。此時,會不會清楚地知道,自己已在興災樂禍之中了呢?  此心,到底是刻薄還是仁厚? 我們知道嗎? 可是,應該清楚,在一瞬間看到別人受災而心中大快的時候,那種興災樂禍的念頭,已經在折損自己的福報。不管是什麼事,起心動念都會起作用,都會折損自己的福報,不是做了才算。這樣細細算來,自己的福報都不知道被自己折掉多少,實在是可惜啊!

 

那麼怎樣得到福報? 

1、               珍惜幸福

就像一個破了的桶,你不停地向裏面倒水,水卻一直在流掉。其實,惜福比造福更可貴。在惜福的時候,你懂得去感恩付出的人,懂得珍惜,懂得勤儉。可是,在造福的時候,一味地希望能多—點,再多一點,這顆貪求的心,也許已經使白己更加地墮落。

 

若能一面造福,一面惜福,再注意不要折福,相信福分的積累,一定是大幅度地上升。而且,這個福來的時候,你會享受得很快樂,因為你的心是善的。當只是用錢財來佈施,回來的也是錢財,也許你的生活依然會不太舒服,因為你看別人不順眼。可是,若能反觀自己的心,佈施自己的善良、慈悲、喜悅給別人,你所得到的就不僅僅是財富而已。所以,要想讓自己幸福一些,就不要在點點滴滴處折損自己的福分。

 

作為一個學生,當看到別人的成績考得很好的時候,會不會妒忌? 做同樣的生意,看到別人的顧客比自己的多,效益比自己的好,會不會酸酸的? 離了婚的人,看到也有人離婚,心想,也有人和我一樣了,稍有安慰。或時常說些酸寒刻薄的話來刺激別人,貶低別人來顯示自己,揭人家的短處,談別人的過失。這都是我們不夠仁厚的存心,也都是在折我們的福分。

 

所以,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心,是不是在念念希望別人好。當看到人家有所得,會很不高興,看到別人有失反而很安慰; 或看到自己不喜歡的人受了罪,歡喜得很,這都有失仁愛之道,都是在折損自己的福報。

 

而反之,若要從這些平常的細微之處來修福,就快速多了,念念為一切眾生,那麼,你的心是為一切眾生,你在與一切眾生結善緣。

 

2、有仁愛之心

看到別人好,我們高興,看到別人不好,我們替他們難過,並且,盡己所能地去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哪怕與自己有過節,也義無反顧去幫助,這就是一顆仁厚之心。

 

有此心,就不用擔心自己沒有福報,量大福就大。若能時時長養我們的善心,念念去成就他人的善行,隨喜讚歎他人的功德,有能力就盡心盡力,這本身就給我們積累了大福。

 

3、守護善心

在行善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心善,時時去體諒他人。縱然是惡人,也希望他能回頭改過,而非嗔恨指責與辱駡。

 

當你認為自己發心是好的,是想讓他好,而去指責甚至打罵有缺點的人時,或者寫匿名信去告發或無限上綱地誹謗他人,但是自己卻認為是在挽救人家時,那不過是你自己的情緒,並非真正有利於對方向善,也會折損自己的福報。

 

所以,時時守護自己的善心,守護自己的清靜心,守護自己的一顆愛心。先做自己的護法,保持自己不造惡,身善良,口善良,心善良。進而再去安護身邊人的心,讓他們感受到舒服與自在。

 

4、尊重他人

遇到與自己性格、想法和願力不一樣的,不強求苟同,但也不會標新立異,只是相互的尊重與關懷。這樣,您會越來越感受到修福得福,真的幸福。

 

如果,自己的心惡行善,或者心善行惡,苦心積累的福報還不夠折損的,那也太不值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