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看了電影頭號玩家,看得我忍不住哈哈大笑。為什麼呢?因為我發現,這部介紹網路遊戲的電影,簡直就是在寫關於修仙的事兒。
先說說電影中的主要角色:
韋德·沃茲(泰爾·謝裏丹 飾)
網名叫Parzival,一名普通的玩家,儘管出身於貧民窟,沒有錢給自己買先進裝備,但他還是憑藉著聰明智慧和對80年代流行文化的豐富知識先聲奪人,並通過玩友的提示率先解開線索,順利闖關。為了生存,韋德必須贏得這場尋寶大戰。
韋德·沃茲(泰爾·謝裏丹 飾) 薩曼莎·庫克(奧利維亞·庫克 飾)
韋德的愛慕物件,在現實中的真身是加拿大的一個博主,網名是Art3mis.薩曼莎·庫克在遊戲中的化身,韋德的愛慕物件,“綠洲”彩蛋獵人中的傳說,遊戲水準高超,堅韌、無畏,也是少有的現實與虛擬中人物性格和特點都極為相似的人。
電影以闖三關為線索,通過三把鑰匙,講了三個道理。
第一把鑰匙講的是:“有時候退一步海闊天空。”
第二把鑰匙講的是:“進一步,才能得到幸福。”
第三把鑰匙講的是:“旅途的風景才是真正的幸福。”
修煉也是需要過三大關口,這三大關口在實際的修證過程中,有的是一步一步的驗證,與電影裏的遊戲闖關一樣。但也不排除根器深厚,三步並一步到位的。但那種現象及其罕見,且異常危險,非常人能抵達與承受。修煉過程中的三關分別是:
一、退病長功關
修真了道過程,是一個身心不斷地淨化和昇華的過程。心理的淨化與生理的退病長功、脫胎換骨幾乎同步進行。此時生理與心理的反應十分劇烈:“冷來時冷得象冰淩上臥,熱來時熱得似蒸籠裏坐”;輕靈時似可以隨風飄蕩,重濁進如焊結在大地上動彈不得。一旦三昧真火燒起,猶如火蛇亂竄,骨頭亦燒 得似要脫節,體內針紮奇庠卻又搔而不得,“十分好漢到此亦無一分奈何”。時而如同飲酒微醉,久睡不醒;時而又精神熠熠數日不寐。時而食欲大好,屢吃不飽;時而又數天不食不餓。
二、幻覺與瘋關
“不瘋不癲,不成神仙。”“魔來考驗你,怕你沒定力,現出眾幻象,幫你度過難關。”修持者在其曆劫(及本期)生命過程中,其心田藏識的各色善惡種子,在高功、靜定狀態中借內炁而紛紛發芽開花,良莠齊放,真真假假,“群魔亂舞”,此時需時刻處在“無我”境界,方可“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打破虛空入定出定無礙。如果此時把握不住,盲目崇拜,追隨,迷信乃至參與助興,有可能就“走火入魔”,“未成神仙,先成神精!”不可不慎!修真界與氣功界不乏其例。故而古德曰,出現幻景,無論好壞,一概否定…“佛來也殺,魔來也殺”,“呸!”地一聲掃地出門,“才有可望大成。
三、息停脈住關
金丹大藥產出之後的產珠結丹前後,多會出現息停脈住的“假死”現象。好在時間不會很長,短到一兩 天,長到三五天,都會自然過關。但要防止家人誤以為“真死”,以致釀成悲劇!在此緊要關頭,須有道侶護持。
過了這三關之後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非也!電影中的頭號玩家得主韋德·沃茲在闖過三關之後,在虛擬的世界與現實中也做了很重要的事情。這一點又與修煉驚人的一致!修煉過了三關之後,一樣是要在現實中完成一些很重要的事情,這個日後再寫。
你可能會說此三關非彼三關,怎麼能與修煉扯上關係呢?
仔細看看:
電影以闖三關為線索,通過三把鑰匙,講了三個道理。
第一把鑰匙講的是:“有時候退一步海闊天空。”韋德往後退的時候看見了之前在虛擬世界的所有艱難經歷。
修煉的第一關、退病長功關。
就是先退一步,把原來的病痛都找出來徹底清除。
電影闖關第二把鑰匙講的是:“進一步,才能得到幸福。”韋德與薩曼莎等一幫虛擬世界的朋友在尋找第二把鑰匙的時候恰恰經歷的就是虛擬世界的魔幻關隘,只有遊戲水準高超,勇敢、堅韌、無畏薩曼莎通過並拿到鑰匙。
修煉的第二關、幻覺與瘋關。你可以再看看上片的介紹,幾乎等同。
第三把鑰匙與第三關亦然,這裏不再重複。再說一些其他相同的:
首先,玩遊戲需要全心身的投入。修煉也一樣需要忘記現實,放下現實,抵達無我。
但是玩遊戲的人浩如煙海,遊戲排行榜上前幾名的也就那麼幾個。修煉也一樣,古往今來無數人前仆後繼的修煉,成功的也就那麼幾個。
玩遊戲需要智慧,需要成人的思維兒童的心理。修煉也一樣需要一個人理智,而且單純。玩遊戲屬於願賭服輸,修煉也一樣,不是你想修煉就能夠修成的,玩遊戲不是你想玩好就能玩好的。衝破門欄打破規則的永遠只有兩種人:規則的制定者與頂級玩家。
遊戲的過程中任何不當的手段,都不會給你加分兒,你必須遵守遊戲規則。你還要衝破門欄,打破一些暗含的不為人知的規則;修煉也一樣,你需要按照一定的標準來做,你還要打破一些虛空界與人界規則,你才能升級。
最有意思的是,修煉抵達的境界同虛擬的遊戲世界很相似,裏面也是很玄幻的。境界不同玄幻的能量級別也不同:遊戲世界裏面有邪惡,修煉的另度時空中也有邪惡。打遊戲也是這樣,每過一關你所得到的身份能量也是不一樣的。
打遊戲也一樣,不能沉迷於裏面。修煉也一樣不能迷信,不能追隨,不能盲目崇拜靈界虛空的種種虛幻。如果做不到,你就會在現實中迷失了自我,你也修不到靈界去,你也不能最終到達那個境界。打遊戲也一樣,整天沉溺于遊戲,現實生活就一團糟。
電影中韋德過關後得到的獎賞在現實中兌現,修煉也是這樣的。
記得修煉過程中第一次“天醫”幫我治病,是在2016年3月4日晚,我又發燒了,頭痛又發作了,我咬牙躺到床上,默默練功。瞬間又進入如夢如幻的場景:
......一眾神態飄逸、身著古裝、還帶著官帽的人,圍在我周圍,討論我的死因,其中有位是御醫的人說我還可以救活,並把我的頭打開,不知怎麼弄了弄,之後把我的腦袋合上。此時我突然睜開眼睛,發現頭已經不痛了,腹中倍覺饑餓!這個毛病從此好了,至今再無發作,後來去醫院檢查左後腦大動脈,幾無異常,多年發燒的問題也不攻自破。
唯一不同的是,修煉到最後,我們可以拋棄這個肉身。到另度空間去。而玩遊戲,你最終還是要回到現實世界,解決你的一日三餐。當然,這一點修煉也一樣,虛空界解決不了你現實的實際困難。肚子餓了,你還是要在現實中吃飯,只要你還有這個肉身。除非你最後修到那個能放棄肉身的境界。
當然,頭號玩家韋德·沃茲最終也是因為在虛擬的世界成為最終的贏家而改變的現實的生活。這一點又與修煉的終極目的,似乎又是一致的。
VR遊戲始終是人類的發展方向。電影裏面的綠洲神奇瑰麗,可以做任何人們想做的,可以引發的另一層思考則是:“人類被虛擬遊戲所掌控了,沉迷在遊戲世界裏無法自拔。”主人公韋德和小夥伴加入了尋找創始人的彩蛋的冒險之旅,在過程中遭遇IOI諾蘭的阻截,開始了正義和邪惡的對抗之旅,最終戰勝了邪惡。
修煉過程中入定進入的虛空境界也是及其玄幻的,一樣需要“遇佛殺佛,遇魔殺魔”才有可能能最終修成正果。
綠洲的創始人不敢像愛人吐露愛意,內心單純羞澀,只能通過虛擬遊戲,去實現自己心中在現實無法實現的性格和理想。
走上修煉之途的人在現實社會中也是很難實先自己本來既定的目標,又不甘被命運把控,為把握命運,實現“我命由我, 不由天地”的理想,毅然而然踏上修煉的征途,希望有一天“得道成仙”。
頭號玩家告訴我們:
要想得到多少就得付出多少,甚至付出全部財產與時間與精力,包括性命,也不見得能得到什麼! 修煉也一樣,很多人畢其一生,抱憾離世。
虛擬的遊戲世界迷失了太多的玩家,修煉的途中一樣迷失了很多可愛的靈魂!
當然,電影中有幸運的頭號玩家,修煉的隊伍中一樣會有“得道成仙”翹楚!!!
簡單一句話就是:修煉需要法、侶、財、地。也就是好的方法技術、金錢、同道以及適合修煉的好地方。遊戲也一樣,頭號玩家韋德·沃茲最終的成功也是因為志同道合的玩友在虛擬以及現實中的各種鼎力相助。電影中的頭號玩家最後還贏得了愛情,但現實中沉溺遊戲的人卻絕大多數失去愛情。真正有效的修煉是在入門後就沒有了欲望,又怎麼會需要愛情。修煉的條件中講到的“侶”是指志同道合的同修,相當於遊戲中的玩友。
電影中的反派人物IOI諾蘭在遊戲中不僅投入了自己還把公司的全部精力用在的虛擬世界尋找、爭奪鑰匙上,最後還因在虛擬的世界中失敗跑到現實中殺人未遂被員警帶走了。
古往今來,又有多少帝王將相為了修仙傾其所有而不得!!!
現實中太多可笑的,竟然想通過: 或給對方戴高帽子 或死纏爛打 或祈求 或誹謗 或恐嚇或威逼利誘或激將法等等 來得到本來就不屬於自己的,或用這種種手段來迫使他人成為自己的附庸,為己所用!!! 在這裏,我悄悄告訴那些人: 入戲太深,記得抽身 三十六計不適用所有人,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的毒瘤。電影中的反派人物IOI諾蘭的結局就是最好的寫照!
即便是靠當代科技坐火箭上天的,哪一個不是“人中翹楚”,哪一個的花費是個人能承擔的!?更何況靠個人的修煉
是日積月累的堅持與不懈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神仙接引抵達的飛升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