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身體,不是流於表面
相信不少朋友都有過探視病人的經歷,也一定有著這樣的體會,我們和病人告別時,會殷切的囑咐:不要著急,好好養身體。抑或,你如果也曾經是過病人,也收到過這樣的囑咐,好好養身體。
那麼,這好好養身體,是怎麼個養法呢?養好的身體又應該是怎樣的狀態呢?我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我想這好好養身體之“養”,無非是兩個方面,養身和養心。如今,不少的“專家”們給出了一系列的養生經驗,養生細則,大談養生之道,方方面面無孔不入,有時候我們會恍然感覺,照專家們的養生法,真的是亦步亦趨不可含糊。
作為普通人,或者說不那麼“細發”的人,我是這樣理解的。
不熬夜,勤運動,做健康之人
養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大可不必刻板的按照“專家”的指導去生活。但健康的生活方式會讓你受益一生。比如,我們應該做到不做手機族,不做熬夜族,不做酗酒吸煙族,不做暴飲暴食族,不做口味深重族,勤運動,早睡眠,合理膳食,健康調養。
這樣的習慣自律,嚴謹,它不是刻板,而是規律。身邊一些朋友看上去似乎很懂“養生”,早起一壺茶,泡了枸杞菊花,上班徒步走,言說鍛煉身體,晚上打太極,看似放鬆身心。殊不知,卻常常呼朋喚友,大快朵頤,還不忘飯後一支煙,勝過活神仙。
夜晚愛追劇,看到天熹微,累了泡病假,裸睡不懼寒。這樣的生活習性難道不是導致常養生,常看病嗎。抱著藥壺以為能治百病,其實不是在自欺欺人嗎?我們平時說,要遵循規律,其實也包含良好有序的生活。
笑對人生,才能永葆青春
養豁達積極的樂觀心態。樂觀的心態也是如今的熱門詞。好多老年人的口訣中也包含了這種提倡。我們不是唯心主義者,但不可否認,心態對一個人的精神影響很重要。樂觀的心態包括寬容,豁達,不執念痛苦,常嚮往未來。
大凡長壽且生活品質高的老人都離不開一個好心態,這正如我們平常所言:笑一笑十年少。好心態會使一個人保持年輕心態,有時它會勝過許多靈丹妙藥。我們經常聽到楊絳、秦怡等等知名的老人們在經歷苦難後仍然笑著面對生活的故事,這些應該就是很好的佐證。
我想說,這樣的樂觀不是盲目,而是苦難後大徹大悟,是看過世間風景之後的平靜安然,也是歷經萬水千山後的靜水流深。如今的網路世界,我們獲取知識經驗的途徑是如此便捷,我們何不利用著便當的經驗和人生體悟呢?
滋養仁愛之心,吸納天地正氣
養善良仁厚的淳樸本心。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這其中包含著對人性本真的肯定與嚮往。我理解,一個人的本性如果是善良仁厚的,老天也會垂愛你。這個善是與人為善,與自然為善,與己為善。
如果你是一個刻薄之人,專愛挑別人的缺點放大了看,如果你是一個心狠手辣之人,可以任意的虐貓虐狗踐踏生命,如果你是一個內心狹隘之人,精緻的利己,見不得別人的好,凡此種種的人,即使你錦衣玉食,寶馬香車,亦有愧於天地,不值得羡慕。
孟子還說,要養浩然之氣。這浩然之氣是什麼,就是一個人身上的仁厚之氣,剛正之氣,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蔚然清氣。有人說,壞人命好。我卻始終堅信,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報,時候不到。所以,我覺得養淳樸本心也是養身體的一個重要內容。
心向陽光的健康
習慣,心態,本心,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唯有把它們都養好,才是真正的“養身體”吧。